和奶奶相依為命的江西女孩考上湖南大學,湖大回應:她和奶奶也一定會獲得更多幸福
在簡陋出租房裡看書的江西都昌女孩劉媛。圖 / 受訪者提供
劉媛出生後,爸爸媽媽離異了,時年 57 歲、身為環衛工的奶奶獨自將她養大。18 年後,劉媛考上了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奶奶已經 75 歲了。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劉媛有個心願,就是帶著奶奶一起去上大學的城市。湖大得知了女孩的心願,專門開會制定資助工作方案。學校微信公眾號還發文表示:千年學府,嶽麓山下,我們等你!
每月 200 元租的兩間簡陋民房,是江西都昌女孩劉媛和奶奶的家。劉媛出生後,父母離異,時年 57 歲、環衛工職業的奶奶獨自將她養大。今年高考完,18 歲的她說:" 如果我有幸被錄取上大學了,我想帶著奶奶一起去上大學的城市。" 她的事跡經《江南都市報》報導後在全網引發極大關注。
高考成績出來,劉媛考了 625 分(理科),被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錄取。8 月 21 日,湖南大學黨委宣傳部介紹,學校近期將組織人員赴江西走訪並送達錄取通知書。同時,還將與當地政府對接,共同做好劉媛奶奶的安置工作。
報考湖大 照顧高齡奶奶方便,觸摸麓山歷史印跡
" 湖南大學的老師看到報導後第一時間和我取得了聯繫,了解我的具體情況。"8 月 21 日,劉媛告訴瀟湘晨報記者,當接到湖大老師的電話時,自己十分意外,也深受感動,感受到了學校對學生的關切之情。
劉媛說,當初選擇填報湖南大學,一方面是因為江西湖南互為近鄰,方便照顧高齡的奶奶,但更多的是對千年學府的嚮往," 我想在四年時間裡到嶽麓書院感受歲月的積澱,到嶽麓山觸摸歷史的印跡,慢慢探索、品味湖大之美。"
據了解,目前劉媛的奶奶已經 75 歲了,視力不是很好,還有高血壓,環衛工的工作也無法再做了。高考放榜後,劉媛經親戚推薦,通過做家教賺取大學費用。" 奶奶眷戀故鄉,不想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都昌農村。" 劉媛說,讓奶奶獨自待在偏僻的鄉下,自己實在放心不下,這些天一直在矛盾與糾結之中。
性格自立 覺得很苦時,在牆上寫激勵自己的話語
" 劉媛是個自立自強的女孩,她的懂事讓人心疼。" 讓江南都市報記者章娜印象深刻的是,當劉媛覺得學習很苦、生活很苦時,她就在牆上寫下激勵自己的話語,鼓勵自己堅持下去。
章娜說,劉媛的臥室只有一臺小小的電扇。因為記者的到來,祖孫二人才捨得把電扇打開。臥室牆上還貼著一張 " 恥辱榜 "。這是劉媛讀高二時,有一次期中考試考砸了,於是貼在牆壁上作為紀念,讓自己記住教訓,爭取進步。房間一個角落裡,還有一臺破舊的電視機。劉媛小時候挺愛看電視的,到了高中,想要更加努力,所以在電視機出故障後,就沒有再維修了。
劉媛父母在她出生不久後就離異了,父親患精神病,有一次將她打成重傷,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醫院。對於父親最後的信息,就是她讀高中時,父親從醫院出來就不知去向了。母親在她的記憶裡也沒什麼印象,改嫁之後再沒回來看過她。父母離異後,當時已 57 歲的奶奶獨自扛起養育她的重擔。
章娜說,持續報導了勵志女孩劉媛的故事後,引發全網關注," 奶奶獨自養大孫女,#18 歲女孩想帶環衛工奶奶上大學 " 的帖子被眾多媒體紛紛轉發。網友紛紛留言,鼓勵劉媛相信自己、相信未來,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愛的眷顧。眾多愛心人士和企業也紛紛表示希望能幫助她順利完成學業。
進展
湖南大學:與當地政府對接做好奶奶的安置
本報長沙訊 " 絕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輟學,是湖南大學對全社會做出的鄭重承諾。家庭的貧困可以改變,努力拼搏出的幸福才更長久!劉媛一定會越來越優秀,她和奶奶也一定會獲得更多幸福!" 湖南大學表示,學校資助體系健全,將盡最大努力,為劉媛同學順利完成學業,成長成才提供最大幫助。
8 月 21 日,湖南大學黨委宣傳部介紹,8 月 19 日,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就與劉媛取得聯繫了解核實相關信息。
20 日,黨委學生工作部、公共管理學院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專門制定資助工作方案。擬由黨委學生工作部牽頭成立走訪組,近期前往江西看望該生,開展資助政策宣傳、發放慰問金、送達錄取通知書。
目前學校建立了包括新生綠色通道、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學費減免、困難補助、學費貸款代償、惠民工程等在內的資助工作體系,實現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 100% 覆蓋,現有國家獎學金、校設綜合獎學金、社會捐贈專項獎學金等 80 餘獎學金項目,國家助學金、社會捐贈助學金等 30 餘項助學金項目。
包括劉媛同學在內的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將實現資助 100% 覆蓋。學校現有國家獎學金、校設綜合獎學金、社會捐贈專項獎學金等 80 餘項獎學金項目,國家助學金、社會捐贈助學金等 30 餘項助學金項目。將根據劉媛同學具體情況給予後期幫扶。
此外,學校還將與當地政府對接,共同做好劉媛奶奶的安置工作。
湖大新生將於 9 月 13 日,14 日報到,本報也將聯合《江南都市報》持續關注想帶奶奶上大學的劉媛同學。
瀟湘晨報記者 李柯夫 通訊員 戚家坦 長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