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藝術珍寶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據介紹,日本醍醐寺收藏的雕刻和繪畫等文物是首次來華,此次展覽將在上海博物館和陝西歷史博物館先後展出包括13件日本國寶、31件重要文化財在內的90件展品。醍醐寺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為日本五大明王木雕彩繪。(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攝影:張亨偉)
5月11日,由日本真言宗醍醐派總本山醍醐寺、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國立文化財機構、上海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藝術珍寶展」11日於上海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公元804年,日本僧人空海作為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佛教密法,將佛法與佛教藝術帶回日本,後有醍醐寺依此創建,成為了佛教東傳與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見證。千餘年後,83歲高齡的日本京都醍醐寺第103代座主仲田和順跨海而來,攜當年的佛法文物和珍貴史料再度「回歸」中國。
此次來滬展出的醍醐寺珍藏文物有64件/組,其中6件屬日本國寶,24件屬日本重要文化財,是醍醐寺珍寶首次來華,也是其第二次走出日本向世界公開展示。信步展廳之中,有醍醐法脈承襲延續的宗教典故和歷史脈絡,有密教儀軌中的造像、法器、曼荼羅繪畫等佛教藝術珍品,有「醍醐花見」之類寺廟活動的風雅景致,部分展品還可依稀分辨出中國唐、宋風格所留下的痕跡。弘法大師空海的真跡《<大日經>開題》,日本現存最古老的繪畫作品之一《繪因果經》,源自中國五代時興起的「新樣文殊」題材的《文殊渡海圖》,這些重要珍寶都得以還原其最本真的姿態,在「菩提的世界」裡「安然自在」。
「這次把佛法和文物帶回中國,得到了日本文化廳和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國立文化財機構的支持,」仲田和順告訴記者,「我們也希望能夠藉此回報中國,讓中國的人們知道,我們非常重視這些佛法和文物,並且把它們很好地傳承下來了。」
據悉,「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藝術珍寶展」上海展覽將展至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