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市場主體超66萬戶

2020-12-25 合肥在線

12月22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獲悉,「十三五」期間,全市市場主體戶數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實有市場主體由2015年底的46.24萬戶增加到今年11月底的112.25萬戶,其中企業由18.89萬戶增加到49.05萬戶,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了142.75%和159.66%。

深化改革,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十三五」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以「放管服」改革為主線,聚焦市場主體準入和事中事後監管,著力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針對城市快速發展和市場主體迅猛增長,率先自主研發啟用企業登記「智能審批」系統,實現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不打烊」自主申報、智能審批。目前,智能審批佔登記總量已達80%。搭建線下「一窗受理」、線上「一網通辦」,在全省率先實現設立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銀行開戶、社保登記、公積金開戶六個環節「一日辦結」工作目標。「零費用」「智能化」「低門檻」的市場準入機制,激發創業熱情,催生市場主體。

嚴格執法,競爭秩序逐步規範。「五年來,我們始終把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作為履職盡責、樹立權威的重要抓手,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審查增量政策措施309件,梳理現行有效政策措施4381件,有效釋放競爭活力,有力保障市場主體。」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節日市場打假作為提振消費信心、維護百姓權益、促進市場規範的主要手段,聯合公安、企業與媒體,針對制假售假端窩點、堵源頭、查辦大要案。五年來,共立案查處各類案件4360起,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800餘萬元。聚焦民生領域價格收費,相繼開展轉供電、醫療服務、房地產、商業銀行、高校等涉企收費專項檢查,立案查處82起,罰沒款2389萬元。

科學監管,信用體系健全完善。我市深入推動企業誠信建設,大力實施跨部門聯合獎懲,先後將125645戶次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1883戶次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攔截失信企業任職資格申請2110次,對2248戶企業進行信用綜合評價。按照包容審慎原則建立企業信用修復機制,鼓勵企業重塑信用,先後有77275戶次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887戶次企業移出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守信企業「一路綠燈」、失信企業「利劍高懸」的獎懲體系逐步健全和完善。

嚴守底線,保障重點領域安全。針對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特種設備「三大安全」監管,全市市場監管部門時刻繃緊弦、嚴格守底線、確保不出事。目前,全市有13024家餐飲單位實現「明廚亮灶」,超出「十三五」規劃3000家的目標要求。全市食品及食用農產品檢驗量覆蓋率由2016年的每千人1批次提升至2020年每千人5.4批次。「十三五」期間,全市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安全事故,「三大安全」態勢平穩向好。

注重創新,智慧財產權全面發展。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突出項目管理、驗收標準,推動智慧財產權創造「量與質」雙提升。至今年10月底,全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和每萬戶市場主體註冊商標擁有量分別達到37.7件和2009.5件,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181.3%和56.67%;全市有效發明專利和註冊商標總量分別達到3.21萬件和21.98萬件,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241.49%和270.66%。(記者 華新紅)

相關焦點

  • 「十三五」合肥實有市場主體從46萬戶增加到112萬戶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12月22日舉行的「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合肥市場監管局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市市場主體戶數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實有市場主體由2015年底的46.24萬戶增加到今年11月底的112.25萬戶,其中企業由18.89萬戶增加到49.05萬戶,分別比
  • 「十三五」期間 福建新登記市場主體431.3萬戶
    「十三五」以來,全省市場監管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大力推進市場監管領域改革創新,不斷提升市場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 「十三五」期間,措施有力,市場主體活力被激發
    ●構建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機制和責任體系,大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共建成74個標準化基層市場監管所、151個食品安全快檢室,配備鄉鎮食品安全「四員」3670名。  12月4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了「美好安慶『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市市場監管局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市市場監管領域的發展情況。
  • 青島「十三五」民營經濟成績單出爐!民營市場主體增長86.15% 創業...
    民營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主體持續增長。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72.02萬戶,較2015年增長86.15%。其中,實有民營企業61.02萬戶,較2015年增長119.97%。「十三五」期間,我市民營經濟註冊資本比2015年末增長2.38倍,民營註冊資本穩步增長。
  • 數說「十三五」:安徽實有各類市場主體突破580萬戶
    新華網合肥12月15日電(鍾紅霞)「截至今年11月底,安徽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580.38萬戶,其中企業165.84萬戶,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了110.34%和155.59%。」12月15日,在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永生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安徽省市場監管改革發展成就。    「十三五」期間,安徽省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為先手棋,持續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市場準入便利化程度大幅提高。
  • 青島亮出「十三五」民營經濟成績單:民營市場主體增長86.15%
    營商環境顯著優化,民營企業家信心持續增強,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主要指標不斷提升,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已成為全市增創經濟發展新優勢的「生力軍」。01民營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一是市場主體持續增長。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72.02萬戶,較2015年增長86.15%。
  • 「三民」報告|青島市場監管:全市市場主體新增33.2萬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自強 2020年,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三我」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市場監管在身邊」活動,認真聽取意見建議,重點抓好防疫情、保安全、促發展三方面工作,市場安全秩序總體穩定向好。
  • 海東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近1.2萬戶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今年以來,海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緊緊圍繞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緊扣「六穩」「六保」,優化舉措,為市場主體補血、減負,有力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市場主體逆勢增長。截至11月中旬,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近1.2萬戶,同比增長13%。
  • 「十三五」期間 山東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將達5800億元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3日訊 (記者 張敏敏)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省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將達5800億元左右。不折不扣落實國家「規定動作」,頂格實施「自選動作」,在權限範圍內推出山東省「特色動作」,盡最大努力為企業減負擔、為市場添活力。比如,降低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稅負,對高新技術企業實行差別化稅收政策等,全年減稅規模超百億元。特別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出臺了對六類困難行業和小規模納稅人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預計全年減稅規模達60億元。
  • 稅務總局:「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7.6萬億元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記者車柯蒙)1月8日,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了「十三五」時期稅收現代化建設成績。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作工作報告。 「十三五」期間,稅收現代化「六大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確保了減稅降費和組織收入任務圓滿完成。
  • 東莞市場主體破100萬戶 多項數據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商事制度改革推開以來,東莞市年均新增市場主體超過14萬戶,2013—2016年分別新增市場主體10.62萬戶、11.43萬戶、12.30萬戶、17.39萬戶。   今年1—11月,新增市場主體19.69萬戶,同比增長24.55%,保持高基數上高增長態勢。
  • 重慶新設市場主體198萬戶 年均增長10.11%
    來源: 重慶商報昨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隨著市場準入環境的優化,市場主體創業熱情和內生動力得以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增量快速回升,重慶「十三五」期間新設市場主體198.16萬戶。今年新設市場主體增長12.64%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以來許多企業都面臨著比較嚴峻的生產經營環境。但來自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市場主體累計新設立同比增長12.64%。
  • 太倉市各類市場主體總數達12.1萬戶
    太倉市各類市場主體總數達12.1萬戶 發布日期:2020-12-07 11:30 來源:太倉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截至11月底,太倉市各類市場主體總數達12.1萬戶為市場主體發展解困紓難,太倉市行政審批局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促進全市市場主體快速高質量發展。一是落實惠企政策,市場主體增長激發新活力。各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從一季度-47.03%上升至三季度26.55%,截至目前企業新增數已超去年全年。二是優化產業結構,高質量發展動力更足。
  • 權威發布|山東今年1-10月新登記市場主體179.3萬戶 城鎮新增就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年均增加市場主體100多萬戶,今年1-10月,新登記市場主體179.3萬戶,城鎮新增就業103.2萬人,有力促進了「六穩」「六保
  • 遼陽市市場主體蓬勃發展
    「十三五」期間,市市場監管局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落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充分釋放政策福利,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2.54萬戶,其中企業2.62萬戶,是2015年年底的1.35倍。
  • 安徽實有各類市場主體逾580萬戶
    中新網合肥12月15日電 (記者 吳蘭)「2016年至2019年,全省市場主體戶數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增長率達20.29%。」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永生15日介紹,截至今年11月底,安徽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580.38萬戶,其中企業165.84萬戶。
  • 中山:近5年市場主體年均淨增長超3萬戶
    30多年過去,中山的市場主體數據一路高漲,「十三五」期間相繼突破20萬、30萬和40萬大關。截至今年8月底,中山市場主體達到44.79萬戶。上半年雖受疫情影響,新登記註冊的市場主體仍達到了39406戶 。商業氛圍的濃厚,讓社會財富不斷積累,使中山人民過上了高質量的小康生活。
  • 今年1—11月份,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0.32萬戶
    12月23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貫徹《商丘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進行專題發布。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自2020年4月30日《商丘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施行以來,市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將監管寓於服務之中,在優化市場準入、簡化審批程序、做好市場監管、促進公平競爭、優化市場服務等方面持續加力,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疏堵點、破難點、解痛點,持續優化全市市場監管領域營商環境,有力促進了我市市場主體增量提質快速發展。
  • 「十三五」期間,措施有力,市場主體活力被激發新登記企業較2015年...
    ●構建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機制和責任體系,大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共建成74個標準化基層市場監管所、151個食品安全快檢室,配備鄉鎮食品安全「四員」3670名。12月4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了「美好安慶『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市市場監管局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市市場監管領域的發展情況。
  • 海南去年新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超三成
    新華社海口1月12日電(記者羅江、吳茂輝)2020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之年,海南市場主體增長迅速。記者從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去年海南新增市場主體31萬餘戶,同比增長30.86%,其中新增企業近15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