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博物館:模型之外的未來城市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龍華寺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韓國坡州書城……在上海,有一個地方能讓你足不出滬,也能欣賞到各地的優秀建築作品,它就是藏身於靜安區江場三路風語築大樓9樓的建築模型博物館。別看它藏得這麼深,這家全預約制的博物館目前的可預約時間已排到9月份,是不折不扣的「網紅」博物館。

青年報記者蔡嫻

一束光點亮非常建築模型

走出電梯,你首先看到的是一條黑色的通道,顯得神秘感十足,突然間對面的翻片數控牆上開始「播放」博物館的相關信息與建築模型的圖案元素等,科技感十足。推開黑色的大門,博物館內部卻是大面積的白,瞬間讓人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空間對比,正如1樓風語築接待大廳牆上的標語——「好玩的時候才剛剛開始」。

博物館的主展大廳正在展出的是建築師張永和的「非常建築模型展」,共展出33件模型作品,其中包括玻璃鋼宅、緞庫合院、同濟建築廣場、西打磨廠改造、龍華寺博物館、韓國坡州書城、2010上海世博會企業家聯合館等等,這也是張永和作品在建築模型博物館的首次集中展出。有趣的是,每當你邁出一步,地面上會有特殊設計的光影追蹤著你的腳步,參觀者每走一步,都有閃爍的方塊光斑跟隨前行,靈動又可愛。同時,這束光還會照亮你眼前的模型,便於你仔細觀賞。

博物館收藏了約300件來自國內外有名建築師們的模型作品,有張永和、水雁飛、馬巖松、王澍等當代建築大家的作品,也有叫不上名字卻令你好奇的先鋒設計作品,甚至還有初出茅廬的學生作品。建築模型不僅風格各異,材質也非常多元,有實木、混凝土、PVC,甚至也有碳纖等材料。這些模型不僅反映了建築師及建築設計行業所經歷的建造技術發展、建築歷史文脈的傳承與革新,也折射出不同設計語境下的建築風貌,更體現了建築設計的多樣性和地域性。據博物館負責人蔡雯婷介紹,這些模型藏品搭配數位化的展示手法,希望打造出一種「未來城市」的概念,館內還暗藏了《頭號玩家》《銀翼殺手》等14部科幻電影和2部科幻小說的彩蛋。

這是設計語言也是宣言

之所以會誕生這樣一座有趣又特別的博物館,是源於風語築創始人李暉的一個建築夢想。同濟大學建築系畢業的李暉在創業初期,通過創辦模型公司而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從那時起,他就一直希望能開一家模型博物館。後來,又受到日本「建築倉庫」的啟發,李暉希望打造出中國首個建築模型博物館。

「建築模型代表了建築師的設計和風格,具有很強的紀念意義。建築模型博物館是為建築師和公眾搭建的公益平臺。」在李暉看來,從建築誕生的第一天起,建築模型就成為與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建築模型本身反映了建築師及建築設計行業所經歷的建造技術發展、建築歷史文脈的傳承與革新,也折射出不同設計語境下的建築風貌,更體現了建築設計的多樣性和地域性,同時也是建築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因此,收集和保存建築模型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

於是,李暉找到了好友,同時也是知名建築師俞挺,為博物館操刀設計。「既然博物館集中展示的是各種建成或未建成項目的建築模型,那麼如果以宏觀的視角觀察這些千差萬別的項目,然後一旦懸置它們的地域和時間的差異,它們其實可以一起構成一個世界。」於是,俞挺決定把整個博物館設計成一個巨大的「未來城市」模型。而這些收集來的模型就是這個未來城市肌理上的不同的構成部分,它們各自發散性地預言著不同的未來。這樣的模型博物館才是具有建築學意義的,這就是Models in model。

俞挺使用了5653根鋼管建造出一座「垂直城市」。他把結構柱和裝飾柱在尺寸和視覺上設計成一樣,來刻意削弱結構的存在表達。而這些鋼管連續形成序列後,又成為「垂直城市」不同區域的分隔界面。俞挺認為,「垂直城市」是超級城市未來發展唯一可能的方向,而只有貫穿於立體交通工具之間的多功能綜合建築群,才能稱得上是「垂直城市」。否則,僅僅是超級摩天大樓而已。所以,他選擇了高難度的自我挑戰,以複雜又藝術化的聯結方式,精心陳列每個建築模型。除了黑白灰,在博物館的三個角落,俞挺還分別用紅黃藍三色點亮了三個特別的展出空間:紅色是Olympus(《蘋果核戰記》),藍色是Asgard(《雷神》),黃色是Arrakis(《沙丘》)。「它們其實也象徵了一件事,純粹的空間終究要突破界限更華麗地拓展未知的領域才能持續性發展。」俞挺解釋說,他特別標記的這三個空間,是同時作為這個城市的神聖空間聯繫著建築模型博物館和真實世界。

館內還有一處神秘之地,就是藏在一側的樓梯間,俞挺原本想將其設計成儲藏間。但當他站在這個空間裡,卻有了新的發現:本來為了減輕夾層重量而把樓板變成了穿孔板,結果光線漏過板上的洞孔窸窸窣窣地灑進房間。「這光線讓我心頭一動,我決定把這個空間設計成一個特展廳,並命名為Tyrell,向偉大的《銀翼殺手》致敬。」牆上還頗為契合地留下了貝聿銘的一句話:讓光線來做設計。

俞挺說,他把這座建築模型博物館當作了一種建築學的宣言:「建築學需要以建築作為工具去思考人類的未來命運,直面未來。建築學不能躲到歷史、文脈和地域所構築的果殼後面,而是以這些作為起點去創造更宏大的未來或者是卑微的神靈。堅固,永恆性或許是我們堅持的一種幻覺。但那種開放性、臨時性、多樣性、偶然性,意外或者短暫的失憶,瞬間的靈感,曇花一現的美麗和輕微的脆弱也是值得建築學關注並由此創造什麼。」

■展品

《竹裡》 袁烽作品

從博物館的2層俯視,只需一眼就會被這個倒臥的數字「8」,或者是「無限」(∞)的符號吸引。這是同濟大學袁烽教授的《竹裡》建築模型。(建築物位於成都崇州市道明村)。《竹裡》曾在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中國館中,作為中國對「建設未來鄉村」的實踐作品展出,憑藉建築數位化設計方法與傳統中國文化的完美結合,示範實踐了自然、城市與建築的共生關係,獲得矚目無數。

《垂直玻璃宅》 張永和作品

這件《垂直玻璃宅》的建築模型,是張永和於1991年設計而成的。當時,它是日本建築師雜誌舉辦的一年一度的新建築住宅設計大賽的參賽作品。張永和因這一設計獲得了榮譽提名獎。這件作品是一個城市住房原型,探討了垂直方向透明的概念,也是對現代主義水平方向透明以及玻璃屋總是面向景觀開敞且沒有私密性的一種批判。將經典的玻璃屋旋轉了90度的垂直玻璃屋的特點從某方面來說是精神層面的:封閉的牆體、透明的樓板和屋頂使房屋面向天空與大地開敞,使住戶正好處在中間,創造了一個冥想的場所。

(文章來源:上海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網紅」博物館:模型之外的未來城市
    龍華寺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韓國坡州書城……在上海,有一個地方能讓你足不出滬,也能欣賞到各地的優秀建築作品,它就是藏身於靜安區江場三路風語築大樓9樓的建築模型博物館。別看它藏得這麼深,這家全預約制的博物館目前的可預約時間已排到9月份,是不折不扣的「網紅」博物館。
  • 中國第一個建築模型博物館,其實是一個未來城市的預 [mó] 言 [xíng]!
    Models in model△ StargateWutopia Lab受風語築公司委託以預言未來城市的方式完成了的中國第一個建築模型博物館於是,我決定把整個博物館設計成一個巨大的未來城市的模型。而這些收集來的模型就是這個未來城市肌理上的不同的構成部分,它們各自發散性地預言著不同的未來。
  • 中國建築模型博物館
    Wutopia Lab 受風語築公司委託以預言未來城市的方式完成了的中國第一個建築模型博物館。Models in Model風語築創始人李暉希望在這個博物館裡展示所有中國當代知名建築師的建築模型。他的靈感來自東京的模型倉庫。當我翻看模型倉庫的照片時,一個靈感閃電般擊中我。既然博物館集中展示的是各種建成或未建成項目的建築模型,那麼如果以宏觀的視角觀察這些千差萬別的項目,然後一旦懸置它們的地域和時間的差異,它們其實可以一起構成一個世界。於是,我決定把整個博物館設計成一個巨大的未來城市的模型。
  • 中國首個「建築模型博物館」,一個巨大的未來城
    建築模型博物館是中國首個模型博物館,館內收藏眾多著名建築師手工模型,搭配上數位化的科技展示手法展現,打造未來城市的概念。博物館的靈感來自東京的模型倉庫。既然博物館集中展示的是各種建成或未建成項目的建築模型,那麼如果以宏觀的視角觀察這些千差萬別的項目,然後一旦懸置它們的地域和時間的差異,它們其實可以一起構成一個世界。把整個博物館設計成一個巨大的未來城市的模型。
  • 中國建築模型博物館
    Wutopia Lab 受風語築公司委託以預言未來城市的方式完成了的中國第一個建築模型博物館。Models in Model風語築創始人李暉希望在這個博物館裡展示所有中國當代知名建築師的建築模型。他的靈感來自東京的模型倉庫。當我翻看模型倉庫的照片時,一個靈感閃電般擊中我。既然博物館集中展示的是各種建成或未建成項目的建築模型,那麼如果以宏觀的視角觀察這些千差萬別的項目,然後一旦懸置它們的地域和時間的差異,它們其實可以一起構成一個世界。於是,我決定把整個博物館設計成一個巨大的未來城市的模型。
  • 中國首個「建築模型博物館」,一個巨大的未來城
    建築模型博物館是中國首個模型博物館,館內收藏眾多著名建築師手工模型,搭配上數位化的科技展示手法展現,打造未來城市的概念。既然博物館集中展示的是各種建成或未建成項目的建築模型,那麼如果以宏觀的視角觀察這些千差萬別的項目,然後一旦懸置它們的地域和時間的差異,它們其實可以一起構成一個世界。把整個博物館設計成一個巨大的未來城市的模型。而這些收集來的模型就是這個未來城市肌理上的不同的構成部分,它們各自發散性地預言著不同的未來。這樣的模型博物館才是具有建築學意義的,這就是Models in model。
  • 網紅地鐵博物館的秘密
    在廣州,有一座專屬於地鐵的博物館。網絡上,它被稱為「網紅博物館」,是市民好評「蓋章」的打卡勝地。每逢周末,這裡總是擠滿了前來參觀的市民遊客,孩子們在遊戲中了解地鐵的設計、建設與運營,模擬地鐵駕駛,躺在1:1模型再現的先進盾構機前,仰望地下世界的驚奇。
  • 過去,現在,未來,中國建築模型博物館帶你穿越時空
    這是中國第一家建築模型博物館,由Wutopia Lab 受風語築公司委託以未來建築之構想,設計一座承載現在與過去的博物館。 直面現在 為了突出的是建築師們的建築模型,這個城市應該是抽象的。設計師用高腳即直徑為32mm的圓杆作為基本元素來構築這個未來城市, 這個看不見結構的建造總共用了5653根鋼管建造了 Last Redoubt 這個垂直城市。
  • 中國建築模型博物館 / Wutopia Lab
    Ironia ©CreateAR ImagesWutopia Lab 受風語築公司委託以預言未來城市的方式完成了的中國第一個建築模型博物館。Ironia ©CreateAR Images於是,我決定把整個博物館設計成一個巨大的未來城市的模型。而這些收集來的模型就是這個未來城市肌理上的不同的構成部分,它們各自發散性地預言著不同的未來。
  • 中國建築模型博物館:承載現在與過去的建築
    這是中國第一家建築模型博物館,由Wutopia Lab(以魔幻現實主義,創造日常奇蹟的全球本地化先鋒建築設計事務所)受風語築公司委託以未來建築之構想,設計一座承載現在與過去的博物館。建築模型博物館收藏了眾多建築模型,反映出建築師及建築設計行業所經歷的建造技術發展、建築歷史文脈的傳承與革新,折射出不同設計語境下的建築風貌,更體現了建築設計的多樣性和地域性。
  • 過去,現在,未來,中國建築模型博物館帶你穿越時空
    這是中國第一家建築模型博物館,由Wutopia Lab 受風語築公司委託以未來建築之構想,設計一座承載現在與過去的博物館。 直面現在 為了突出的是建築師們的建築模型,這個城市應該是抽象的。設計師用高腳即直徑為32mm的圓杆作為基本元素來構築這個未來城市, 這個看不見結構的建造總共用了5653根鋼管建造了 Last Redoubt 這個垂直城市。
  • 中國建築模型博物館:承載現在與過去的建築
    這是中國第一家建築模型博物館,由Wutopia Lab(以魔幻現實主義,創造日常奇蹟的全球本地化先鋒建築設計事務所)受風語築公司委託以未來建築之構想,設計一座承載現在與過去的博物館。建築模型博物館收藏了眾多建築模型,反映出建築師及建築設計行業所經歷的建造技術發展、建築歷史文脈的傳承與革新,折射出不同設計語境下的建築風貌,更體現了建築設計的多樣性和地域性。
  • 荷蘭「博物館之城」,宮殿式的國立博物館,是城市網紅打卡地標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以自由開放的城市氛圍聞名於世,而許多人不知,這裡其實也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之一,城中如今擁有50多座博物館和140多家藝術展覽館,被稱為「博物館之城」,在各個博物館中都可以欣賞到世界頂級藝術家的作品。
  • 假期博物館排長隊,「成都文博」成網紅打卡地
    從成都博物館的「歐洲繪畫五百年」,四川博物院的「唐蕃古道文物聯展」,到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大足石刻」外展,觀眾在這個長假來到博物館,可以一覽世界各地的文化精品。展廳之外,在成都三大博物館聯手推出的「成都文博」文化空間裡,各種寓教於樂的社教活動也頗受歡迎,成為長假另一個文博網紅打卡地。
  • 中國第個建築模型博物館「落滬」,9張照片完全不夠發!
    這就是博物館的正門,隨著大門緩緩推開,裡面則是一個純白的空間。白色的基調,渲染出強烈的未來感。 宛若未來城市的國內第個建築模型博物館,由俞挺先生親自設計打造.今年8月面世的魔都網紅地標,中國
  • 建築模型博物館 x《嘉人》
    ·建築模型博物館 x《嘉人》Marie Claire Aug. issue此次拍攝取景於「風語築·建築模型博物館」未來感十足的圓形空間,知名雜誌《嘉人》攜手國際超模葉日群。當建築遇見時尚,會呈現怎樣的化學反應...
  • 建築模型博物館 x《嘉人》
    ·建築模型博物館 x《嘉人》Marie Claire Aug. issue此次拍攝取景於「風語築·建築模型博物館」未來感十足的圓形空間,知名雜誌《嘉人》攜手國際超模葉日群。當建築遇見時尚,會呈現怎樣的化學反應...
  • 日本橫濱拉麵博物館——網紅餐廳文和友的靈感來源?
    作為一個網紅打卡地和城市文旅新地標,文和友不僅將體驗做到極致,也為行業重新劃定了餐飲消費、市井文化、城市IP的商業邊界。而通過一系列對文和友商業模式的剖析,不難看出它與日本橫濱拉麵館猶有幾分相似之處。同樣都是從銷售商品走向銷售文化與生活方式,只不過長沙文和友從街頭餐飲向上出發,而橫濱拉麵館則從文化生活向下探索。
  • 建築模型博物館首展:《張永和/非常建築模型展》開幕
    2019年10月19日,建築模型博物館首展:張永和/非常建築模型展於當日正式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33件模型作品,分別為玻璃鋼宅、緞庫合院、錦溪攜福酒店、同濟建築廣場、西打磨廠改造、中央黨校學員樓、龍華寺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韓國坡州書城、2010上海世博會企業家聯合館、柿子林等等,這也是張永和作品在建築模型博物館的首次集中展出。
  • 關於網紅出軌分手事件,在愛恨糾葛之外我們還能看到什麼
    這兩天爆了微博熱搜的一件事情,就是三個網紅之間的出軌分手事件。有多爆呢,多次霸佔實時熱搜榜第一,全網話題閱讀過100億,截至目前,三位當事人的微博點讚都過了800萬,這熱度堪比一線明星了。臨崖幾個月上不了一次微博,跟很多網友一樣,第一次看到這個新聞都是一臉黑線,這踏馬是誰呀,怎麼這麼火爆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