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烏龍院》和《歐洲攻略》口碑票房撲街印證了我一直以來堅持的一個觀點:翻拍必死,有流量明星必死。
我以為這個現象大家都看透了,沒想到還有人死不認理,非得搞出些亂七八糟的電影挑戰觀眾底線。
如果《歐洲攻略》沒有吳亦凡、唐嫣,這部電影不會有那麼多打一星的。如果《新烏龍院》不賣情懷圈錢,大家也不會如此反感。
看看豆瓣上的短評,熱門短評中5條全部是在批評吳亦凡skr和唐嫣。
摘錄幾條:
梁朝偉再厲害也帶不動吳亦凡和唐嫣這倆啊。
唐嫣這演技怎麼從中戲畢業的?
我竟沒有想到在吳亦凡的襯託下,唐嫣的演技還是顯得那麼的爛。
可以看出,所謂的小鮮肉、流量明星已經是電影的毒瘤,一部電影無論多優秀,只要有流量明星參與,評價上必然會大打折扣。當然,《歐洲攻略》這部電影本身就很差,梁朝偉這幾年也是沒錢花了,盡接爛片。
楊洋、黃子韜、李易峰、鹿晗、張藝興、吳亦凡、關曉彤、楊冪、楊天寶等等曾經的小鮮肉,如今的流量明星已經成了地雷,電影中無人敢用,電視劇也被很多新人替代。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想到去年國內某馮姓大導演說中國的觀眾都是辣雞,沒想到剛過一年觀眾們就都醒悟了,憑什麼我們看爛片還要被你大導演罵成辣雞。
現在的觀眾喜歡的是王傳君、馬思純、周冬雨、張譯、王千源這些演員,有個性有演技,真正把演戲當成一種職業。
說完流量明星,再說電影翻拍和拍續集。
電影史上成功的翻拍和續集很少很少,大家認準了某些演員、某個故事,你很難再去用別的故事和演員去打動他。
像《愛情公寓》《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這些電影,腦門上寫著「我們就是賣情懷圈錢的」,這樣沒誠意的畸形作品,沒幾個觀眾會買帳。
看了這兩部小影對國產電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以後《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電影會越來越多,《歐洲攻略》《愛情公寓》《新烏龍院》這樣的電影會越來越少,小鮮肉、流量明星們遲早會被電影界拋棄的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