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價60元,標價卻要6800,其中119倍差距的「套路」,你知道多少

2020-12-15 小嘟嘟說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作為消費者來說,都希望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但是很多商家就會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經常「套路」我們這些消費者,比如說我們在有些超市的時候,我們會有一張小票,只要是達到一定的金額,就可以抽取禮品了,並且還抽中了價值千萬的珠寶等等,這種事情時有發生,但是今天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就是商家的一些小套路,為什麼這麼說呢?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這屬於一種抽獎騙局,當我們獲得特等獎、一等獎的時候,商家的工作人員就會熱情的祝賀我們可以免費獲得價值千萬的珠寶獎品等,可以自由選擇等,但是當我們挑選完成之後,又會告訴我們需要承擔18%-20%的鑑定費。當你可能在猶豫的時候,這些工作人員就會勸說:哎呀,你今天運氣是真的好,這些上萬的珠寶你只要制度2000多鑑定費就可以帶走了,不然就浪費這次機會了。

這時候我們心中一盤算,好像是還挺划算的,很大可能就會直接付錢帶走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珠寶進價只要幾十元,卻要賣幾千上萬,中間的利潤大家可想而知了,所以大家對於這種抽獎活動一定要謹慎對待哦。

另外就是我們在旅行的時候會在一些博物館購物店裡面的休息室裡面遇到一些銷售人員,這些人首先為了取得你的信任,先拿著售價3000多塊的東西只賣200元來增加對他的信任感,然後察言觀色,如果覺得有鬆動的人就會煽下情,不斷勸說,當有一個人購買了之後,便會重新又拿一個5000多的東西,說是只賣900元等等,然後就會帶著他們去櫃檯付錢。

但其實這些人就是這些商家聘請的「講師」,通過欺騙等手段誘惑遊客購買,但其實這些商品的進價只需要60元,但是標價卻要6800元,其中相差了119倍,有些甚至相差哦了近千倍也不是沒有的事。

雖然現在人的防騙意識都還是不錯的,但是隨著水漲船高,現在有些商家的「套路」也是越來越豐富,讓我們防不勝防,稍有注意就會走近這些商家的「陷阱」裡面,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記住,沒有哪家商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如果看見過低的價格,大家還是不要貪圖便宜了吧。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你還見過其他的「套路」嗎?可以在下面留言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你被騙了嗎?進價幾十幾百的手鐲,標價是進價的100多倍
    不過隨著旅遊旺季的到來,如果你們出去遊玩買東西時,一定要著重注意一些!因為最近央視曝光有些旅遊景點標價36000的東西其實進價只有40!而且很多人都因此被黑過。在表面上告訴你是給你很大的特價,但其實就是在玩命的坑你。記者查到了他們的一份進價清單,其中標明「墨油手鐲」進價只有單個60元,但是售賣價則高達6800元。當然他們也會為你打折與優惠,但絕對不會低於5000元。白冰手鐲,進價則是350元,不過標價則高達到了46800萬!一般最低也是三萬以上賣出去的,其中進價與售價的價格差距接近100倍。
  • 央視曝光四川雲南旅遊黑幕 玉石進價40標價36000
    進價40標價36000!很多人被坑過...太太太黑了緊急提醒!馬上小長假就來了,緊接著又是暑期旅遊旺季,出門在外一定要長個心眼!墨油手鐲,進價60元,標價為6800元!蛋形手鐲,進價40元,標價10800元!
  • 進價85元,標價2.8萬!全國很多商場都有,竟是騙局
    然而,當記者挑選了一件標價5830元的金和田玉掛件後,銷售人員卻突然改口,要記者承擔18%的鑑定費。 以1049元的價格拿到原價5830元的首飾,消費者感覺自己賺到了,但實際上,抽獎櫃檯標價幾千到上萬元的玉石飾品,在珠寶城的批發價竟只有幾十元到一百多元。
  • 進價85元,標價2.8萬!這個騙局全國很多商場都有…
    然而,當記者挑選了一件標價5830元的金和田玉掛件後,銷售人員卻突然改口,要記者承擔18%的鑑定費。在繳納1049元後,銷售人員又熱情地讓記者戴上象徵好運的紅繩。為了測試遊客對自己的信任度,這位陳先生從櫃檯裡拿出一個標價2880元的飾品,從300元開始叫價,漲到900元時只剩一位阿姨。這時陳姓青年突然煽情起來。
  • 進價85元,標價2.8萬!這個騙局很多商場都有…
    然而,當記者挑選了一件標價5830元的金和田玉掛件後,銷售人員卻突然改口,要記者承擔18%的鑑定費。在繳納1049元後,銷售人員又熱情地讓記者戴上象徵好運的紅繩。以1049元的價格拿到原價5830元的首飾,消費者感覺自己賺到了,但實際上,抽獎櫃檯標價幾千到上萬元的玉石飾品,在珠寶城的批發價竟只有幾十元到一百多元。
  • 警惕低價遊購物新套路
    ,我今天叫30位,你要有這個膽量的敢相信阿華,你舉個手讓我看一下。  這位邵先生讓工作人員拿出了觀音和彌勒佛兩個掛件,標價是每個22800元,他在紙上寫出了1999的字樣,難道標價22800元的東西,這位邵先生要以不到兩千元的價格出售嗎?
  • 媒體解密眼鏡店暴利:進價十幾元鏡框標價千元
    在加工部,該眼鏡進貨單顯示,眼鏡框架由一家名叫「福澤」的公司生產,進價僅為45元每副。「連鎖店的眼鏡質量相比會好一些,但標價更高,利潤空間也更大,要把店面租金、裝修費算在裡面。」吳先生說,潘家園眼鏡城裡更是魚龍混雜,幾元錢的鏡架敢賣好幾百,就算打3折也能賺大錢。
  • 珠寶玉石標價上萬,成本幾十!更令人震驚的是,跟團遊購物的新套路
    在這臺電腦上,執法人員找到了這家購物店的商品進出庫表,上面標註著各種玉石珠寶的進價和標價,兩者的差距讓人觸目驚心。比如墨油手鐲,進價60元,標價6800元,標價是進價的113倍。蛋型手鐲進價40元,標價10800元,是進價的270倍。
  • 央視曝旅遊購物陷阱:玉石進價四十賣三萬六,旅行社返點四成
    為了測試遊客對自己的信任度,陳公子從櫃檯裡拿出了一個標價2880元的飾品,從300元開始叫價,漲到900元時,只剩下這位老年遊客了。「富二代」陳公子說:「謝謝今天阿姨你的信任,謝謝你的膽量,這個孝字由我來表現這個孝心吧,今天把我當成你的兒子,這個錢你拿上,我只收人民幣39元。」
  • 揭眼鏡暴利:進價十幾元標價千元 打三折仍賺翻
    在加工部,該眼鏡進貨單顯示,眼鏡框架由一家名叫「福澤」的公司生產,進價僅為45元每副。「連鎖店的眼鏡質量相比會好一些,但標價更高,利潤空間也更大,要把店面租金、裝修費算在裡面。」吳先生說,潘家園眼鏡城裡更是魚龍混雜,幾元錢的鏡架敢賣好幾百,就算打3折也能賺大錢。
  • 央視曝旅遊購物陷阱:玉石進價四十賣三萬六,旅行社返點四成
    為了測試遊客對自己的信任度,陳公子從櫃檯裡拿出了一個標價2880元的飾品,從300元開始叫價,漲到900元時,只剩下這位老年遊客了。「富二代」陳公子說:「謝謝今天阿姨你的信任,謝謝你的膽量,這個孝字由我來表現這個孝心吧,今天把我當成你的兒子,這個錢你拿上,我只收人民幣39元。」
  • 韓國設計師進口中國服裝貼韓國製造 平均進價不到60轉手7倍賣出
    韓國設計師進口中國服裝貼韓國製造 平均進價不到60轉手7倍賣出  Emma Chou • 2019-06-20 10:20:40 來源:前瞻網
  • 那些買多少送多少的套路
    我說你怎麼知道這送的東西值這麼多錢?阿姨說,她上網查了價格,確實這麼多錢。我一聽,就明白怎麼一回事,阿姨就是我前面說的自己認為自己很聰明的人,在不停地找傻子的人。這裡面的套路,我心裡明白的。本想把套路說給阿姨聽的,但是回過頭來一想,還是不打擊老人家了,讓別人開心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 商品由85元變28000元還無法退款
    但你知道嗎?有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商場周邊的攤位都是這種形式的騙局,令人防不勝防。華訊投資也看到,有新聞曝光類似騙局,商品從85元變28000元,最後抽到的獎品還無法退款。這家購物店的商品進出庫表上,標註著這些商品的進價與標價。其中標牌稱和田玉3D龍牌和風牌的商品,進價只需85元,售價近28000元,兩者相差340倍。很多人在為自己的「運氣」沾沾自喜時,往往卻沒發現這其實是一場騙局。事實上很可能進價40元到60元的貨品能夠賣出幾千塊的高價,他們利用的就是人們貪便宜的心理。華訊投資發現,跟這種騙子類似的套路,還有用積分兌換獎品。
  • 進價713元水晶 賣11860元_海峽都市報電子版_海都報電子版_網絡版...
    招數:先虛高標價,再虛假打折 黑曜石手鍊 標價是進價的94倍 發展改革委稱,接待旅遊團隊購物的水晶店、螺旋藻店普遍存在先虛高標價、再虛假優惠打折的違法行為,標示售價都在購進成本價的10倍以上,有的水晶達到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 燈具價格水分重 標價高利潤大
    砍價一半還不放心      幾天前,市民宋先生在燈具市場看好一盞進口水晶燈,標價12800元。店鋪老闆稱,這盞燈是國外名家設計,上面的水晶都是從印度進口的,燈效非常棒,價格**低能打九折。宋先生覺得價格太高準備離開,老闆頓時口氣軟了下來,表示價格還可以再商量。「**後以6800元的價格成交,可買回家後我還覺得被宰了。」
  • 「富二代」男子直播帶貨,套路太深了!進價1.2元賣298元?!
    「富二代」男子直播帶貨,套路太深了!進價1.2元賣298元?!在直播間瘋搶298元的智能手環你猜進貨價多少只要1.2元!,實際發貨的仍是價值1.2元劣質手環。
  • 奶茶店裡的小套路,你知道多少?
    你知道奶茶店裡的套路嗎!奶茶店的中杯和大杯之分滿滿的都是套路!相信大家都見過,現在有很多奶茶店都分為中杯和大杯,以前的小杯再也不存在了。滬上阿姨價位表你知道商家為什麼要這麼做嗎?大杯往往比中杯要大很多,我們只需要再添加小部分的錢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奶茶。我們往往對「自己真正需要多少」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最終做決定的時候單純是在比較哪個選擇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