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Wanchai)位於香港島北岸中央位置,是一個新舊並存的獨特社區,揉合舊傳統與新發展的精粹,亦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和最富傳統文化特色的地區之一,灣仔區原是一個海濱小村,人口稀少,大部分是漁民,他們集中在洪聖古廟一帶作業,因該處可俯瞰整個港口,村民供奉的洪聖古廟,仍然屹立在皇后大道東原來的位置,但多年的填海工程已把海岸線推前了,密集的住宅與商業樓宇現環繞著洪聖古廟,灣仔在1921年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填海工程,主要是為舒緩長期的住屋需求。在9年的填海工程中,共填得36.4公頃土地,由東面的銅鑼灣伸展至西面的軍器廠街,因填海而得的莊士敦道、馬師道、杜老誌道、史釗域道及菲林明道,現已成為灣仔區熙來攘往的主要道路。
在20世紀50年代,灣仔是個憩靜的居住地區,至70年代,銅鑼灣至紅磡的海底隧道落成,以及海旁的告士大道啟用之後,灣仔便成為連接香港與九龍的主要通道,也是貫通港島東部與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
灣仔擁有多座世界級的著名商業大廈與摩天大樓,其中具代表性的有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中環廣場及時代廣場。同時,它亦保存了獨特的歷史建築物,著名的歷史古蹟和文物包括香港最古老的郵政局——灣仔舊郵政局(現已被列為法定古蹟),一個半世紀前見證海旁發展的洪聖古廟,以及供奉北帝銅像的北帝廟。
金紫荊廣場
位於香港會展中心的新冀海旁的博覽海濱花園內。「永遠盛開的紫荊花」雕塑-金紫荊雕像矗立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海旁的博覽海濱花園內。金紫荊廣場位於香港會展中心旁,是為紀念香港回歸祖國而設立。金紫荊廣場位於香港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人工島上,三面被維港包圍,在維港的中心位置,與對岸的尖沙咀對峙,是觀景的好地方。
金紫荊廣場是不少中國內地遊客到香港旅遊時必到的旅遊景點。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把一座金紫荊雕塑送贈香港,並安放在金紫荊廣場上,這朵紫荊花乃鍍金雕像,外表金光閃閃,於日光下發出耀眼金光。而且國旗及區旗每日早上八時於此處升起,並奏放國歌,吸引了大量遊客至此觀看升旗禮。
金紫荊廣場附近還建立一座「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紀念碑高約20米,闊1.6米,分為基石、碑柱和柱頭三部分,基石和碑柱採用堅實耐久的麻石作為材料,柱頭物料則是青綠色鍛銅,柱身正面刻上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字。香港回歸紀念碑頂部白環象徵香港的主權歸還中國,而上面的50個環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生活方式保持50年不變。
廣場附近還有一條長四百米的海濱長廊,遊客可無拘無束地漫步其間或附近的草地,觀看維港兩岸景色。長廊上,設有數以千計的手掌印模,供遊客籤名留念。海濱長廊還設有七十座四米高的三角形燈箱以作照明。燈箱點綴在一條長達一公裡的路線上,時而穿過步行道,時而穿過草地,一直伸延到從長廊入口處,形成一條獨特的燈飾走廊,狀甚美觀。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位於香港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是香港區海邊最新建築群中的代表者之一。除了作大型會議及展覽用途之外,這裡還有兩間五星級酒店、辦公大樓和豪華公寓各一幢。而它的新翼則由填海擴建而成,內附大禮堂及大展廳數個,分布於三層建築之中,是世界最大的展覽館之一。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大典亦在該處舉行,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而它獨特的飛鳥展翅式形態,也給美麗的維多利亞港增添了不少色彩。展館由香港貿易發展局擁有,並由新創建集團的全資附屬機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是香港最新建築群中的代表,它的新翼則由填海擴建而成,內附大禮堂及大展廳數個,分布於三層建築之中,是世界最大的展覽館之一,而它獨特的飛鳥展翅式形態,也給美麗的維多利亞港增添了不少色彩。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曾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過中國大典,那一偉大的時刻也這裡成為了國際的焦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
是中國香港最大型的公共圖書館,樓高12層,佔地9,400平方米,樓面面積合共33,800平方米,至2011年藏書量已超過230萬餘冊(香港公共圖書館體系總館藏量達1,211萬冊)。該館取代了香港大會堂圖書館的總館地位,成為全香港公共圖書館的中樞系統及資訊中心。
香港中央圖書館的所在地原來是港島區唯一的露天排球場。由於周日在銅鑼灣一帶聚集的印尼傭工愈來愈多,這裡成為了他們聚集及遊玩的地方。後來政府決定在這裡興建中央圖書館,曾經引起地區人士爭議,擔心外傭會因此缺乏聚會場所。
大樓設計亦曾經引起爭議,時任市政局主席梁定邦於1997年與市政總署署長鍾麗幗就中央圖書館的設計公開罵戰,雖然鍾所提出的高科技感設計因工程已經展開而被否決,但是仿古典風格的建築設計,亦遭到市政局議員譏為如中國內地的洋房別墅。中央圖書館的建築費高達6億9千萬港元,受到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議員批評,籌建部門更改大樓頂部的原來設計,加設羅馬式裝飾柱設計被指為浪費公帑。
香港中央圖書館內外隨處可見的由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結合而成的幾何圖案,有「天圓地方」以及「知識累積成塔」的寓意。而由於原來設計是市政局轄下的中央圖書館,大樓的升降機門及大門扶手都可見市政局的徽號,雖然香港市政局已經解散,但當局以徽號本身亦是香港市花洋紫荊的抽象圖案為由予以保留。
本期就帶大家到這裡,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並留言告訴我哦。
今年疫情還未完全過去,出行還是記得帶好口罩,少聚集人多的地方,市內遊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