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遠洋南移華中與西拓十年 「我們的目標導向是倍增」

2020-12-09 金融界

來源:觀點地產網

從北京出發,到武漢最快需要2個小時;到成都,最快則需要3.5個小時。

一個距離1100公裡,一個距離1800公裡。遠洋用了16年從北京大本營一路走走停停,在2010這一年同時進入武漢市場和成都市場,又在10年後將這二城分別定為華中、華西區域總部所在地。

「出了北京都是往南,」一位遠洋員工回憶。經過多方討論和決策後遠洋集團定下五期戰略:南移西拓、城市深耕。

聚焦主業、發展與效益,南移至長三角和珠三角,西拓陝、成渝、雲貴及廣西。2020年,遠洋集團將四個開發事業部重新劃分區域整合成六大板塊,形成北京、環渤海、華東、華中、華南、華西六大開發事業部格局。當前由史志勇則負責華西區域,婁文華則挑起華中區域的重擔。

5月8日,遠洋環渤海開發事業部於天津正式揭牌;5月30日,遠洋北京開發事業部於北京正式揭牌;6月10日,遠洋華中開發事業部於武漢正式揭牌;7月8日,遠洋華西開發事業部於成都正式揭牌。

相關負責人向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拓」之一字在於先鋒作用。一是指遠洋集團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二是指各個開發事業部為集團發展打前站,開疆闢土。

下一個五年長跑,有人正蓄勢待發,有人已幹勁十足。市場的水它越攪越渾,16萬億的蛋糕誰都想繼續做大。

華西區域衝刺50億與高要求拿地標準

華西六省裡,遠洋已覆蓋多數省會城市,西安是目前的區域重點城市之一,其次便是成渝雙城與昆明、貴陽、南寧。

據遠洋集團總裁助理、華西區域總經理史志勇介紹,華西區域目前正在加速本地化。在拿地標準上,遠洋集團對IRR和銷售毛利率有嚴格要求,以招拍掛為例,華西區域累計跟進了1600宗地塊,毛利率測算在20%以上的約40宗,遠洋則參與了其中28宗地塊的競拍,最終拿到6宗地塊。

在區域戰略定位上,華西區域對遠洋集團的銷售貢獻目標為佔比1/6。拆分到具體的時間節點上,則對應為,到今年年底實現銷售金額50億元, 2023年力爭實現銷售金額300-400億元。

具體到城市層面,根據各個城市的增長幅度和發展階段不同,「謀定而後動」是遠洋保持市場敏感度的一句口頭禪。

於銷售收入貢獻最大的西安,遠洋以舊改切入,落子棲、御山水兩個項目將於今年年底交付,前者在2018年清盤,後者去化已達50%。

於2018年同時落地的昆明、貴陽、重慶市場,住宅項目大多清盤,切入點則各有側重:在基建投入高及文旅資源豐富的貴陽側重大宗土地獲取,打造森林宜居名片「萬和世家」。在市場供應充足的重慶與江北區政府籤署產業合作協議,走商業綜合體道路。

於南寧及華西區域總部成都市場,遠洋的切入點為產業投資,涉及商業綜合體、產業園區、養老公寓等多個業態,最為成功的便是成都遠洋太古裡這一商業地標——2015年開業至今,其日均客流量達10萬人次,節假日客流量在15萬人次之上。

據遠洋商業相關人士介紹,成都遠洋太古裡項目為遠洋集團與太古地產的第二個合作項目,雙方持股佔比均為50%,又稱為大慈寺商業綜合體。該項目為圍繞千年佛教古寺大慈寺修建的地鐵上蓋項目,業態包括成都遠洋太古裡購物中心、博舍精品酒店和睿東中心寫字樓三部分,緊鄰成都最繁華的春熙路購物商圈,總樓面面積約40萬平方米,並引進了多個品牌的全球旗艦店、國內首店、品牌升級店等,目前成都遠洋太古裡已成為春熙路商圈的升級版。

「讓每個客戶的LOGO都沒有遮擋。」漫步其中,零散分布的人群多已摘下口罩,川西風格的青瓦挑簷、坡屋頂與格柵配以寬大落地窗在華燈初上時仍保證了明亮光線,間雜著鳳凰樹、銀杏樹、皂莢樹、翠竹一派青蔥,網紅、國潮、漢服在這裡「快耍慢活」。

「快裡」購物區裡愛馬仕、CUCCI、無印良品、LV、紀梵希等大品牌各佔一方迎人來人往,「慢裡」美食圈融合了各色地道美食(其中包含多家米其林餐廳),酒吧亦正是排隊時間,方所、野獸派花店等文創品牌更是將衣、食、看等多種方式融到一起,鬧中取靜的大慈寺等六座古建耗資1億元得到了完整保留和修繕,成為成都市區香火最鼎盛的佛教寺廟。

成都遠洋太古裡的成功為遠洋集團帶來了更多機會,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知,有不少政府與遠洋集團對接,希望發揮遠洋商業綜合體打造能力,合作實現更多商業標杆項目。

做武漢新名片

從武漢出發,遠洋華中區域於鄭州、合肥、長沙、南昌已有近20個項目,業態從單一的住宅拓展到住宅、寫字樓、商業綜合體、服務公寓、養老公寓等,目前對整個遠洋集團的收入貢獻為5%。

據遠洋集團華中開發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婁文華介紹,華中區域的銷售金額目標是在2023年年底達300億元以上。

作為華中區域GDP破萬億的省會城市,武漢市場對於華中有著重要意義。「中國最大的縣城」戲稱也好,大學生最多的城市也罷,目前遠洋在售項目不多,但去年銷售金額為70-80億元、在全市排名前十,「達到基本要求」。

於土地儲備上,華中區域的土儲建築面積達400萬平方米,僅2020年上半年的新增土儲便佔了20%。其中,武漢市場的總土儲佔比高達70%,尤以城市更新項目為主,且多為合作操盤。

婁文華將地產開發比喻成「解題」,而揚長避短是遠洋華中採取的一貫態度。無論是賀家墩項目(現遠洋心裡、遠洋心漢口),還是高雄路椿萱茂養老公寓項目,抑或是開發歷時有7年之久的歸元寺城市更新項目,遠洋與當地政府、國企達成合作,投入了極大的財力物力。

以總體量達240萬平方米的歸元寺城市更新項目為例,遠洋先後投入的金額已有百億元。該項目位於武漢市區內環,緊鄰歸元寺景區及鍾家村商圈,北靠漢陽大道、南鄰國博大道、東接鸚鵡大道,同時位於長江與漢江交匯處,分為商業街區、酒店、公寓、寫字樓、住宅等。

其中,「遠洋·東方境世界觀(住宅)」近年來皆為武漢市場銷冠,住宅產品今年上半年的認購金額雖有數據下滑但也達21.55億元,甩開第二名3個「小目標」。

在城市綜合體建設上,武漢遠洋裡的核心團隊主要由參建成都遠洋太古裡、杭州遠洋樂堤港以及武漢屬地標杆項目的團隊組成,從11萬平方米的成都遠洋太古裡到17萬平方米的武漢遠洋裡,從合作運營到完全自持,更大的建築體量、更高的新潮體驗、更獨特的設計要求對遠洋亦有挑戰。

前者遠洋投入了5年心血,後者光定位時間便超過1年的建設周期。如何突破珠玉在前、於激烈的同行競爭中脫穎而出,遠洋內部也在不斷思考。

最終,武漢遠洋裡定位為10萬平方米地上街區、7萬平方米地下街區、2萬平方米「Mall」相結合的潮流文化街區,並將於今年點亮位於項目地塊內的三座古建之一的聖母堂,於明年開放三大廣場之一的寺前廣場。

連廊是遠洋團隊採取的重要設計元素之一。與成都遠洋太古裡相似,遠洋準備將所有的地上建築以連廊方式連接至長江岸邊,做成「雙首層」商業街區,並把川西風格的青瓦坡屋頂與格柵更換為荊楚風格的高臺、挑屋簷、大坡頂、多樣式山牆等等,以便利消費者實現不受天氣影響的步行體驗。

同時,在街區內則保留了原漢陽古城長達1800米的顯正街-西大街作為直通江邊的步行街,遍植武漢人民最喜愛的山櫻花與銀杏樹,正是古詩《黃鶴樓》中「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現實寫照;與成都大慈寺定位相似的歸元禪寺也將獲得完整修繕與保留——正常情況下,很多武漢市民將會在大年初五到此拜佛。

遠洋集團商業地產事業部武漢歸元寺項目總經理黃碧宇是杭州遠洋樂堤港的參與者,如今作為武漢遠洋裡的操盤手,他與他帶領的團隊提出了很多因地制宜的設計——針對武漢的「半夏」特點,遠洋提出了微環境可行性方案、微氣候模擬(風、日照和溫度)、汙染氣體優化治理等;針對項目內的三座古建,遠洋將原本單一的修繕工作變更為社會功能升級,如將教堂在講述城市歷史的同時也可引入浪漫婚慶主題元素。據悉,武漢遠洋裡計劃在2023年春季開業。

「南移西拓」新五年:與城共融與適銷對路

對於 「南移西拓」戰略中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與區域事業部劃分,觀點地產新媒體得知,遠洋當前六大事業部的區域劃分為在原有基礎上的細調,有助於明確權責和分工,在城市公司層面上其實變化並不大。

具體到今後的區域發展與落腳痛點,具有央企基因的遠洋有自己的思考——緊跟政府發展方向,發揮多元化產業投資優勢,實現與城共融。

其中,城市復興是華中區域頻繁提起的關鍵詞,華西區域則更重視遠洋綜合能力的複製和區域品質提升。

於華中,2010年深耕至今,遠洋已成為武漢城市的投資者、開發者、見證者、服務者,先後開發遠洋莊園、遠洋世界等多個住宅樓盤,並通過賀家墩項目和歸元寺項目幫助武漢漢口主城與漢陽古城實現老城復興,煥發區域活力。

婁文華認為「不是簡單的把房子做完就賣掉了,更多的是結合每個城市和區域的不同發展要求。」這位17年遠洋老將表示,華中區域目前更關注中小體量的項目。

據他透露,遠洋華中在武漢還有一個「豔陽天」項目,接下來將會成為武漢1.6平方公裡設計之都規劃中的重要一子,助推設計產業集約、人才引進、商業升級。

於華西,遠洋現階段更多的是考慮和當地友商的合作,並實現適銷對路。遠洋集團總裁助理、華西區域負責人史志勇認為,目前華西基數較低,「西拓」通過合作來延伸經營管理能力和產品打造能力,同時與各城市的合作方建立聯繫,因而權益佔比較低,也是發展的必經過程。

「學完以後,遠洋在招商運營方面的能力怎麼提升,怎麼能把這種能力帶到、複製到或者培養到新的區域項目上去,能不能成長?這是最關鍵的。」

把蛋糕做大才能更好地切分蛋糕。至於如何做大,「高中低檔全能做」的遠洋更強調結合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進入時間來匹配,把一件事做成:在西安,為新入城的年輕人提供89平三居和105平三居的剛需產品;在青島,選擇在2018年這個市場「起風」的時間點來開發2013年拿到的地塊,最終實現了較高的毛利率。

對於同時兼顧環渤海區域事業部和華西區域事業部一事,在遠洋體系裡沉浮二十多年的史志勇表示,因前者相對成熟、鄰近北京總部而更方便決策,所以他將70%的精力都投入到華西區域的「西拓」中。

「我們對自己的目標導向是倍增,年度倍增。從目前市場的1萬多億左右的年度銷售額來看,當然還有明年後年,理論上市場還有擴容的可能。」

相關焦點

  • 遠洋集團錨定「建築健康」「南移西拓」 華東新增貨值佔比漸高
    本報記者 莊靈輝 盧志坤 上海報導今年初發布五期戰略以來,遠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3377.HK,以下簡稱「遠洋集團」)通過持續深耕京津冀、加速推進「南移西拓」、優化和平衡全國布局、縱深開拓全國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遠洋集團六大開發事業部成立 聚焦開發主業發展 全國布局「南移西...
    遠洋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遠洋集團已布局50個城市,總土地儲備4754萬平方米,這些城市均為深具潛力的全國或區域重點城市。五期戰略期,遠洋集團將在鞏固原有京津冀等核心區域發展優勢的基礎上,適度開啟「南移西拓」策略,重點關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長江中遊和西部區域的熱點城市圈。
  • 「南移西拓」深耕蓉城 遠洋集團受邀參加第八屆「開發區對話500強...
    本屆活動以「雙循環格局下開發區對外開放新機遇」為主題,與會嘉賓就新的雙循環格局下,如何緊抓對外開放新機遇以及如何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進行交流與探討。來自遠洋集團、廈門國貿、深業集團、西門子工業軟體等170餘家500強企業與中外知名企業高管代表,70餘家國家級及其他經開區代表,近40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遠洋集團「南移」:全區域布局鋪開 舊改項目為主力軍
    至此,遠洋北京、環渤海、華東、華南、華中、華西六大區域事業部的架構已清晰顯現。與此同時,以京津冀為基本盤的遠洋集團,今年正式喊出了「南移西拓」的口號。大灣區布局全面鋪開其實,早在2005年 6月,遠洋集團已經進軍華南,落子廣東中山。
  • 遠洋集團前11月銷售完成年目標83.3% 單月銷售按年增長56%
    中華網財經獲悉,此前遠洋集團宣布2020年的銷售目標為1300億元,按此計算,目前已完成年度目標約83.26%。據悉,持續聚焦開發主業的遠洋集團,在「南移西拓」、「城市深耕」等清晰發展戰略的推進下,於11月獲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
  • 布局六大事業部、多區域拿地 遠洋集團走出京畿「舒適圈」
    今年以來,遠洋集團已在南京、上海、杭州獲取多宗土地。  今年以來,遠洋集團陸續宣布環渤海開發事業部、北京開發事業部、華西開發事業部正式成立。至此,遠洋北京、環渤海、華東、華南、華中、華西六大區域事業部的架構已清晰顯現。
  • 5年沉澱,從心出發,遠洋集團踐行建築健康
    作為遠洋集團2020建築健康全國巡禮的收官站,武漢站以聆聽設計之都雙城(北京×武漢)對話為主題展開,邀請到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四建築設計院設計總監解立婕、SOM建築設計事務所、綠色建築LEED認證專家張陽、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合伙人鄧珮韻、中南建築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二院總建築師熊文超、遠洋集團經營發展中心副總經理孫霞、華中開發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婁文華、設計研究院健康中心副總監崔宇
  • 遠洋集團成立27周年 惟其磨礪 始得玉成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今天,2020年6月12日,是遠洋集團27周年的司慶日。站在2020年的時點上,這一天既平常,卻又如此不同。對於中國而言,這是即將迎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但一場突如其來、席捲華夏的疫情卻影響著前進與發展的步調。
  • 遠洋集團延伸「建築.健康」產品邏輯 激活城市的舊與新
    遠洋裡處於武漢西大街的文脈發源之地,為充分尊重本土文化特色,項目在建築形式上傳承荊楚元素,並邀請藝術家修復區域內已經消失的漢水故道、橋上橋、陡碼頭等遺蹟;針對地塊上的歷史文物進行保護性開發,修繕由西大街串聯的聖母堂、聖心堂、繡花堂,從精神層面煥活區域活力。建成後的遠洋裡預計在2022年底開業。
  • 遠洋建築健康五周年城市巡禮啟動 優勢持續轉化為市場表現
    活動現場,天津遠洋未來城的多個健康場景,展現了遠洋建築健康五年沉澱的厚積薄發。遠洋2020健康生活聯盟也在當天成立。 遠洋集團設計研究院執行院長竇志 活動現場,談及遠洋集團多年來對建築健康的堅持,遠洋集團設計研究院執行院長竇志表示:「健康對遠洋來說是一種人文情懷
  • 排名跌出地產30強,遠洋集團任重且道遠……
    相比於少數房企逆市增長,多數房企基本持平的行業現狀來說,遠洋這份成績單確實不夠理想:TOP50房企中,遠洋的業績降幅也是「名列前茅」。從行業排名看,今年上半年遠洋也直接跌出了30強。2020年初,遠洋將今年的銷售目標定在1300億。按此計算,上半年僅完成了全年目標32%,比例明顯偏低,年度目標失守的風險較大。2、毛利增長、淨利下滑銷售額大幅下降同時,遠洋集團的淨利潤也出現「縮水」。
  • 武漢光谷商圈:加速南移東拓 從「量變」到「質變」
    編者按:如今,華中區域商業地產的發展正追隨其步伐邁入「新一線」時代,傳統商圈的變革與升級、新興商圈湧現使得城市商業形態愈加豐富,城市商圈格局也正悄然被改變。商圈作為一座城市發展的縮影,分布於城市各個區域的商業群落形成每座城市城市獨有的商業生態。
  • 遠洋集團的硬核產品力:四大優勢構建「建築·健康」
    隨後,遠洋集團集全員之力,搭建起環環相扣的,從規劃、設計、工程、成本、供應商、營銷、客研、客服到物業的健康產品全流程管控體系,終於使得WELL標準在遠洋進入廣州的首個項目——遠洋天驕落地。2018年,遠洋推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遠洋健康建築體系1.0》,並於2019年更新迭代至1.1。  從早期的綠建標準、LEED標準、WELL標準,再到遠洋健康建築體系,其對於健康建築的研究不斷升級,更加關注建築中人的身心健康。無論是標準體系、產品打造還是品牌理念層面,遠洋集團都走在行業的前列。
  • 對話遠洋趙建軍:「海客」乘「天風」
    面對輪番而上的「長槍短炮」,諸如 「業績目標」「中長期戰略」等標杆式願景,數字說話、嚴謹審慎是這位財務出身的老總長久以來的習慣,用一句話則可以概括為——「遠洋,是一個先做後講的企業。」今年年初,遠洋集團五期戰略重點提及「南移西拓」,回歸開發主業,開發事業部組織架構調整由四變六,重點關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長江中遊和西部區域的熱點城市圈。
  • 福安城西拓南展通江達海蓄勢「大突圍」
    原標題: 福安城西拓南展通江達海蓄勢「大突圍」   連日來,在福安市西部通道項目富春大道繁忙的施工現場,十個工作班組正搶抓工期、加快工程進度。  圍繞海西戰略決策,福安在「十一五」發展總體規劃中提出實施「西拓南展,通江達海」的城市擴張戰略,加快發展壯大韓城、溪北洋、賽江三大城市組團建設,實現「城市規模有序擴張,基本形成『南展西拓三組團』的功能互補的城市發展新格局,突顯山水園林城市特色」的發展目標,構建生態型港口工業城市,融入環三都澳城市群發展。
  • 濱江與腹地融合發展,外灘金融集聚帶將「南延西拓」
    原標題:濱江與腹地融合發展,外灘金融集聚帶將「南延西拓」東方網記者黃麗春1月16日報導:外灘金融集聚帶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一城一帶的核心功能區。「十四五」期間,如何把外灘金融集聚帶建設成為吸引全球金融資源,促進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的關鍵承載區?
  • 國家發改委楊宜勇談國民收入倍增與提振消費
    [網友道德無用]:作為一次在執政黨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盛會,對公眾而言,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是首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標。那麼,最高領導層首次把居民收入倍增目標列入十八大報告中,有著什麼樣的深意呢?   【楊宜勇】:過去我們提的都是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比如說GDP翻一番、翻二番都是這個意思,但是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在GDP翻一番的同時可能居民收入不能夠保證翻一番。
  • 建了15年的武漢CBD,下一個十年在哪裡?
    強大的品牌實力之下,遠洋蓄力滿滿,加速東徵西伐,南拓北進,展開新一輪的排兵布陣。其中,在華中武漢,遠洋先後在光谷湯遜湖,漢口東西湖、賀家墩、CBD,漢陽歸元寺等城市戰略重點地塊落下種籽,展開了與江城的8年匠心深耕、共生共長。
  • 品嘗遠洋海鮮盛宴 定海遠洋漁業小鎮漁人廣場試運營
    10米遠洋海鮮宴免費品嘗,遠洋漁業主題花車巡遊、cosplay,還有遠洋美食烹飪大比拼……7月28日晚,定海遠洋漁業小鎮漁人廣場開啟試運營,精彩節目輪番上演,整個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定海遠洋漁業小鎮漁人廣場佔地面積八萬方,擁有遠洋漁業特色餐飲、主題酒吧、中西式餐飲以及奶咖等遠洋漁業特色元素,是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餐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遠洋特色街區。三文魚、澳龍、象拔蚌、帝王蟹、澳洲鮑魚、藍鰭金槍魚、法國生蠔......這些世界頂級的海鮮,今後在定海遠洋漁業小鎮漁人廣場,統統吃得到!
  • 購濱江項目首入長沙 遠洋兩城傳言中的華中二線擴張術
    而在長沙,本土房企富基與遠洋集團也趕了一回潮流。11月1日,有接近遠洋集團內部人士透露,其與湖南富基集團濱江項目的合作已在走內部流程,預計近日就將達成交易。消息還稱,遠洋負責項目操盤,並且將在長沙繼續尋找項目。其實,在遠洋進入長沙的消息傳開之前,在華中區域的另一個省會城市——武漢,關於遠洋將入駐漢陽歸元寺片區的傳言已經傳了幾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