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降下英國國旗

2020-12-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1月3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外,工作人員降下英國國旗。布魯塞爾當地時間1月31日24時(英國時間1月31日23時),英國將正式脫離歐盟。 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1月3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外,工作人員降下英國國旗。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1月3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外,工作人員摺疊降下的英國國旗。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1月3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外,工作人員在降下英國國旗後升起一面歐盟旗幟。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相關焦點

  • 回歸時刻:英國國旗降下
    英國方面同時入場並登上主席臺主禮臺的有查爾斯王子、首相布萊爾、外交大臣庫克、離任港督彭定康、國防參謀長查爾斯·格思裡。  在儀仗隊行舉槍禮之後,查爾斯王子講話。他說,這一重要而特殊的儀式標誌著香港在150多年英國統治之後,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向那些把「一國兩制」構想變為《中英聯合聲明》的人致敬,並對那些為談判《聯合聲明》的實施細節而辛勤工作的人們表示敬意。
  • 香港回歸前夕的瞬間:最後一次降下英國國旗,港督離開時大雨傾盆
    975.1平方公裡的土地租借給英國,租期為99年,至此英國佔領香港全境。香港街頭隨處可見的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1997年下午18點,兩名英國士兵在香港皇后廣場的和平紀念碑前降下英國國旗和港督督旗,這是英國在香港最後一次降下國旗。
  • 歐洲第一大議會大廈,全世界最高的哥德式建築
    我又翻開下一張,只見一棟高樓大廈孤傲地屹立著。它是令人敬仰的議會大廈,它在歐洲,在規模上可以說是位居首位的而它又是哥德式建築裡很高的。議會大廈,有的國家叫它國會大廈,這些稱呼的不同只是因為各個國家的制度不同。其實,不管是議會大廈,還是國會大廈,這些都只是人們對其大概的稱謂,而它的正名卻並非如此。如果非要正式叫它,應該稱呼其為威斯敏斯特宮。
  • 降半旗誌哀,國旗要降一半?
    搶答題下半旗誌哀時,國旗降至旗頂與杆頂之間的距離為旗杆全長的____處。A:1/2   B:1/33,2,1...請搶答!New Knowledge下半旗也稱「降半旗」,是公眾表示哀悼的重要禮節。按照國旗法規定當天應當升國旗的場所、機構和單位均應下半旗誌哀。下半旗時,應當先將國旗升至杆頂,然後降至旗頂與杆頂之間的距離為旗杆全長的1/3處;降下時,應當先將國旗升至杆頂,然後再降下。
  • 末任港督黯然離去 目擊英國國旗從港督府降下
    回歸20年來,香港政治、經濟、社會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20年前,1997年6月30日下午4點,記者與數百位同行聚集在位於港島上亞釐畢道的港督府門口,目睹了最後一任英國香港總督彭定康在港督府的最後時刻。  那天下午,天陰沉沉的,太平山頂瀰漫著青灰色的雲霧。剛下過陣雨,街道、樹木、草坪仍然有些溼漉漉的。
  • 歐洲議會
    新成員國入盟兩年後參加歐洲議會議員的選舉。此前,它們由本國議會指定的代表出席歐洲議會。下表是27個歐盟成員國在歐洲議會席位的分配情況。本次選舉是歐洲議會1979年舉行第一次直選以來的第七次。英國和荷蘭率先在4日進行投票。
  • 馬英九就職 民進黨策劃臺中市議會降半旗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據臺灣《自由時報》21日報導,正當馬英九20日上午發表就職演說的時候,臺中市議會屋頂的「國旗」竟然被降下一半,約半個小時後有關人員才發現,並緊急升上去。不少人追問,「是哪個壞蛋做的?」據了解,策劃這起降半旗行動的人應該是3位民進黨籍市議員。
  • 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英國、盧森堡和歐洲委員會議會情況的書面報告
    當前位置: 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英國、盧森堡和歐洲委員會議會情況的書面報告        應英國議會上院議長歐文和下院議長布思羅伊德、盧森堡議會議長施鮑茨以及歐洲委員會議會議長菲舍爾的邀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姜春雲率領的全國人大代表團於1998年6月7日至19日對英國、盧森堡和歐洲委員會及其議會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
  • 英國議會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通過《權利法案》確定了君主立憲制,議會成為英國權力中樞。隨著英國資產階級力量的不斷壯大,在歷次議會改革中,上院權力逐漸削弱,下院成為國家核心立法機構和各黨派角逐的場所。1911年,英國通過新的《議會法》,進一步鞏固了下院權力,確立了現行議會制度。
  •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恐怖襲擊事件
    當天,在很多英國人還在關注布魯塞爾的各種紀念活動之時,位於倫敦市中心的議會大廈附近卻遭到了類似的恐怖襲擊。當天下午2:40分左右,一輛黑色轎車在議會大廈附近的威斯敏斯特橋上衝撞碾壓行人,經過西北角的鐘樓,也就是著名的大本鐘後,衝向議會大廈主要入口。一名襲擊者隨後下車,持刀捅傷一名警察,之後在與警方的對峙中被開槍擊斃。英國警方將這起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
  • ...在歐洲議會通過之後,英國將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月31日23:00...
    【歐洲議會籤署脫歐協議】央視新聞:29日,歐洲議會751名議員就英國脫歐協議進行了辯論,隨後表決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這是英國脫歐批准程序的最後一步,在歐洲議會通過之後,英國將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月31日23:00正式脫離歐盟。
  • 直擊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大廈「選舉之夜」
    中新社記者當晚趕到歐洲議會大廈,親身體驗這個特殊的夜晚。歐洲議會是歐盟三大機構之一,也是世界獨一無二通過直選產生的跨國議會。歐洲議會每個月都會在斯特拉斯堡召開為期約一周的全體會議。歐洲議會各委員會、各黨團小組會議以及特別全會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當地時間5月26日,坐落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大廈迎來了歐洲議會選舉之夜。
  • 當年驚心動魄的鴉片戰爭,是什麼讓英國艦隊降半國旗?
    他在這場戰爭中全身被燒焦,英軍的艦隊見到後,把國旗降了一半,這是為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關天培出生於江蘇淮安,年終六十歲,他當過提督,也做過將軍。一生中最大的貢獻就是他在虎門時浴血奮戰,頑強抗敵。關天培在面對外國侵襲的時候積極站在抗戰第一線,他率先組織將領保衛領土。其愛國氣節可見一二。
  • 斐濟新國旗要去除英國元素
    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2月3日正式宣布,為去除殖民烙印,斐濟將更換國旗。新國旗將去掉現行國旗中的英國國旗圖案,用具有本國特色的新圖案取而代之。  姆拜尼馬拉馬當天出席一項活動時表示,目前斐濟國旗上印有英國國旗、獅子、聖喬治十字等帶有殖民烙印的圖案。它們屬於英國,但不屬於斐濟。
  • 英國議會大廈遭襲"獨狼"式恐襲漫延至整個歐洲?
    當地時間2017年3月22日,英國倫敦市中心議會大廈附近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倫敦警察局副局長、反恐部門負責人馬克·羅利在市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已確認這是一起恐怖襲擊。(視覺中國)中國網新聞3月23日訊 (記者劉峻凌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3月22日午後,英國議會大廈外發生一起嚴重恐怖襲擊事件,一名男子駕車衝撞人群並試圖衝擊議會大廈。截止目前,已造成包括襲擊者在內的5人死亡,另有40多人受傷。3月22日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事件一周年紀念日。稍早前的上午9點11分,布魯塞爾市中心公交車輛集體鳴笛,紀念一年前在這裡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
  • 英國歷史:議會與君主制——14世紀議會工作程序和職能(下)
    讓我們接上之前的文章,繼續來了解一下英國歷史:議會與君主制——14世紀議會工作程序和職能。大約在14世紀中葉,議會還獲得了對政府財政的監督權。1332年.議會還通過一項重要法令,規定:凡關係國王財產和人民財產的重大議案,均需在議會中討論制定;凡屬重大立法事宜,均需得到國王和議會中教士、貴族和平民的贊同。從此以後議會開幕時總是鄭重宣布:立法是議會召開的主要目的。儘管如此,直到14世紀末,下院議員仍被視為各地派往議會的請願者,他們只能偶爾作為次要角色參與上院貴族所把持的立法活動。在英國,議會真正成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乃是以後很久的事.
  • 英國歷史:都鐸王朝——王在議會及議會至上原則的萌芽(上)
    即法律的制訂和廢除只能藉助於議會成文法,而成文法又只能在「君在議會」的情況下制定。在約翰。福特斯丘的《英國法律贊》中,此原則被他當作判斷英國政體特徵的最重要的論點之一,說憑此可以看出中古晚期英、法兩國君主制的主要區別。
  • 走進神秘的歐洲第一大議會大廈,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
    議會為兩院制,由上議院(貴族院,House of Lords)、下議院(平民院,House of Commons)和國王共同組成。英國議會大廈最早曾是王宮所在地,後被議會佔用就稱為議會大廈。今天作為檔案館,保存著1497年以來議會通過的全部法案原件。同時它還是英國王室的專用入口,每次國王或者女王從白金漢宮乘車來此就通過塔下的王室通道。
  • 英國歷史:十五世紀的王權和議會——議會新變化(上)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英國歷史:十五世紀的王權和議會——議會新變化。在15世紀,每個國王在奪取和維持王權時,除論證其合法性外,還頗為重視議會的配合。例如亨利四世即位時,百年戰爭正處熾熱階段,北方貴族不斷發動叛亂。
  • 英國議會下院通過《內部市場法案》
    英國議會下院通過《內部市場法案》海洋英國議會下院9月29日以340票贊成、256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內部市場法案》,允許英國違反與歐洲聯盟已達成並立法生效的「脫歐」協議。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領導的保守黨政府先前為平息黨內「內訌」,同意把最終決定內閣部長能否動用法案條款的權力讓與議會,讓法案得以在下院獲批。英國前首相特雷莎·梅拒絕參與29日表決。她在任內與歐方達成一份「脫歐」協議,但遭議會否決。詹森與歐盟談成的新「脫歐」協議取消了特雷莎·梅參與制定的北愛邊界問題「擔保方案」,以北愛邊界問題議定書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