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現代農業(草莓)產業體系淮安市盱眙基地助力草莓產業健康發展

2020-12-24 農業見聞與記錄

#草莓#由江蘇省淮陰工學院承擔建設的江蘇現代農業(草莓)產業體系盱眙推廣示範基地,以盱眙縣江蘇省三河農場為核心基地,建立了包括淮安禾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寶應湖農場、淮安怡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盱眙縣口口香草莓採摘園和盱眙縣萬景園山莊草莓園等5個穩定的示範點。

盱眙基地輻射全市「三縣四區」,與陽光草莓採摘園、施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32個新型經營主體結好對子、做好服務。盱眙基地發起成立了淮安市草莓協會和淮安市草莓微信群,吸納和組織了177位莓農和群員開展線上線下市場信息、種植技術交流和培訓。

盱眙基地開展了草莓基質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新品種試種試驗與示範、色板誘殺草莓害蟲技術示範、土壤(基質)處理技術試驗和示範工作。在核心基地和示範基地進行了21個大棚的土壤高溫消毒技術的試驗和示範工作。

引進和示範 『寧玉』、『寧豐』和『紫金久紅』及章姬、隋珠、妙香七號、豔麗、越心、初戀、點雪、白雪公主、京郊小白、天使等草莓品種18個,繁育優質草莓苗200萬株,有力保障了淮安地區優質草莓苗的供應。

示範和推廣色板誘殺草莓害蟲技術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薊馬、蚜蟲、粉蝨、果蠅等害蟲控制效果好,有效減少了農藥用量,同時也控制了有害生物危害和草莓果實農藥殘留量。

盱眙基地通過組織現場指導、技術培訓、疑難解答、成果觀摩等方式,分別在淮安區、睢寧縣、在淮陰工學院、盱眙縣等舉辦線下草莓生產技術培訓、觀摩會議5場次,有關縣鄉鎮農業技術人員、草莓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草莓種植大戶、省草莓產業技術體系盱眙基地、示範點骨幹等346人次參加了培訓。全年開展各類線上培訓、觀摩20餘次,500餘人次參加了學習和交流。

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盱眙基地針對淮安地區草莓生產和疫情防控情況,堅持做到一日一調查一日一指導,對發現的問題和困難做到一日一上報,及時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諮詢、為莓農排憂解難。

2020年,盱眙基地在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報導宣傳基地工作和進展22篇,其中學習強國報導1篇,省草莓產業技術體系微信推送平臺12篇,淮陰工學院官網、江蘇農墾信息網等平臺報導9篇,提供《走進新農村》素材1篇。基地還獲批制定公開市級標準立項1項、獲產學研合作項目1項、發表論文3篇、申請專利1件,獲江蘇省「紫金杯」優質草莓金獎1項、優秀獎1項。

圖為淮安市科協王立華主席等一行在基地主任淮陰工學院陳伯清教授陪同下調研淮安區怡園果蔬專業合作社草莓基地示範點。

圖為淮安市科技局謝筱會副局長在基地主任淮陰工學院陳伯清教授陪同下調研盱眙三河農場草莓基地育苗示範點。

相關焦點

  • 江蘇現代農業(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舉辦克氏原螯蝦健康養殖...
    江蘇現代農業(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舉辦克氏原螯蝦健康養殖技術培訓班2020-06-12 17: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產        瀏覽量: 2183為加快克氏原螯蝦養殖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推廣,提高克氏原螯蝦養殖業科技水平和從業者綜合素質,推動克氏原螯蝦產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6月10日,江蘇現代農業(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與儀徵市農業農村局聯合舉辦了克氏原螯蝦健康養殖技術培訓班。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組成員、儀徵示範點和科技示範戶代表、儀徵市漁技推廣人員和養殖從業者等100餘人參加了本次培訓班。
  • 滿城草莓:富民強區的產業
    目前,全區無公害認證基地6個,總面積3萬畝;共培育出了「綠賽」「合發」「綠野五季」「燕之南」「藍藍」「孫村沃土」6個草莓品牌,其中「綠賽」草莓被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孫村沃土」和「綠賽」被評為河北省名牌產品。為把草莓產業做強做大,近年來,該區聘請河北省農科院專家編制了《保定市滿城區現代農業園區發展規劃(2016年—2025年)》。
  • 科研團隊支撐湖北草莓產業發展
    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草莓團隊負責人韓永超介紹,2018年在東西湖區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與9家企業合作建立了博士工作站示範基地,開展設施連作障礙修復、特色農產品和新品種篩選、果蔬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等試驗示範工作。通過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使示範的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得到大面積的應用,輻射總面積3500畝。
  • 江蘇海門市推廣示範基地一行赴如皋調研草莓產業發展情況
    #草莓#11月,江蘇省草莓產業技術體系海門推廣示範基地主任李玉娟一行4人,在原如皋農業農村局李明光副局長及如皋市蔬菜辦馬興華副主任的帶領下,赴如皋的東陳、磨頭、搬經、九華、長江等地調研草莓產業發展情況。
  • 東海草莓在第六屆江蘇(東海)草莓文化節斬金獲銀
    #草莓#2020年12月11-13日,第六屆江蘇(東海)草莓文化旅遊節成功在連雲港市東海縣舉辦,東海縣部分草莓種植戶及省現代農業(草莓)產業技術體系東海縣草莓科技綜合展示基地人員在縣農業農村局分管局長、黃川鎮及石榴街道辦政府主要領導的帶領下參加了本次活動。
  •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丨乳山寨鎮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二)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丨乳山寨鎮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二) 2020-03-15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煙臺「萊山妹」草莓產業園內的「紅產業」
    下一步,將繼續推進「草莓遺傳育種研發中心」「草莓脫毒組培苗木繁育中心」「草莓休閒旅遊採摘園」「草莓銷售電子商務中心」「科普文化教學基地」「草莓深加工產業園」為一體的其他功能板塊。12月12日,中國·萊山草莓產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山東農技協草莓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成為萊山區草莓向現代化生產轉化的新起點。
  • 郝家鎮:小草莓引領富民路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為推動「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墾利區郝家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積極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休閒旅遊深度融合,立足農業資源優勢,經過項目考察、產業調研、外出學習、專家論證等,通過雙招雙引組織河北商會聯合東營市宸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及當地老百姓共同投資成立了東營市百草益農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
  • 踐行囑託開新局 | 鹽都區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草莓大棚變身「智能...
    交匯點訊 在鹽都區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大片的塑料大棚開闊敞亮,棚內琳琅的草莓果已經悄然鑽出,白雪公主、雪兔、桃燻、寧玉、香野、京桃香………十多個品種的草莓年前將陸續上市。  「這裡的高架草莓足有200多畝,在省內連片面積是最大的。」 江蘇省草莓協會副會長,鹽都區潘黃街道新民村黨總支書記董兆付告訴記者,高架設施農業效益高技術好,比如大棚內普遍應用的水肥一體化,技術,能減少用水50%,減少肥料使用60%,增效40%左右。
  • 遠郊農業的參考——日本栃木縣草莓產業經驗
    此外,2003年4月創辦了「栃木產業創造廣場」,通過產·學·政之間的合作,進行研究開發和產業化,致力於下一代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 農業生產以稻米、蔬菜、畜牧產品為中心,2014年的農業產值為2495億日元,排名全國第9名。其中草莓與葫蘆幹的產量傲居全國第一。農產品主要銷往縣內及首都地區。縣內特產的優質草莓及梨等,同時也暢銷海外。
  • 遠郊農業參考學習——日本栃木縣草莓產業經驗
    此外,2003年4月創辦了「栃木產業創造廣場」,通過產·學·政之間的合作,進行研究開發和產業化,致力於下一代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農業生產以稻米、蔬菜、畜牧產品為中心,2014年的農業產值為2495億日元,排名全國第9名。其中草莓與葫蘆幹的產量傲居全國第一。農產品主要銷往縣內及首都地區。縣內特產的優質草莓及梨等,同時也暢銷海外。
  • 江蘇梨產業體系徐州推廣示範基地舉辦培訓班
    2020年6月29日,江蘇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徐州推廣示範基地培訓班在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順利召開。培訓班邀請江蘇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吳俊教授、國家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貯藏崗位專家王文輝研究員、江蘇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育種崗位專家藺經研究員、病蟲害綠色防控崗位專家朱守衛研究員授課。徐州、豐縣、銅山、睢寧技術推廣人員、基地、示範點以及梨產業一線生產人員等共計10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 ...構建現代農業「7+3」產業體系 建成全國現代農業示範基地
    市委市政府印發意見 構建現代農業「7+3」產業體系 建成全國現代農業示範基地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5-19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徐州】「小草莓」做成「甜蜜」大產業
    鄭莊村是賈汪區最早開始種植草莓的村之一,在鄭莊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通過政府扶持、草莓種植大戶帶動、草莓合作社助力銷售等,農民的腰包鼓起來,致富路越走越寬;鄭莊村形成了從草莓的育種、育苗、組培、種植、銷售、休閒採摘等為一體的產業鏈,「小草莓」做成了「甜蜜」大產業。
  • 重慶市委農業農村工委文明維副書記一行來句容草莓示範基地考察
    #草莓#11月19日,重慶市委農業農村工委副書記文明維率領重慶市相關區農業農村委和農廣校負責人一行15人考察江蘇(句容)現代農業(草莓)科技綜合示範基地、江蘇省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試點-應時瓜菜產業草莓基地,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周興元陪同考察。
  • 濟南 有個草莓種植產業領頭雁——崔剛
    【山東之窗】近幾年,山東濟南草莓種植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草莓主產區;僅濟南歷城地區就有專業合作社55個、規模化精品園區46個、家庭農場17個、草莓科研育苗中心1個,年接待採摘遊客突破200萬人次,成為濟南及周邊地區採摘、休閒、觀光、體驗的首選地
  • 江蘇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江蘇淮安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態文旅品牌,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項目品牌,完善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提升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金湖科技農業+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梁德斌攝  完善體制機制,統籌全域發展。淮安市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任主任的市全域旅遊工作委員會,將鄉村旅遊融入全域旅遊整體推進,並作為促進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進行培育。
  • 種草莓也能人工智慧?雲南「多多農園」現代農業技術助力品質提升
    雲南富民縣「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及雪蓮果種植基地是消費體驗活動的第一站。烈日晴空下,位於昆明市富民縣幽靜山谷的8個溫室裡「章姬」草莓正在滋滋生長。與普通的草莓種植不同,這8個獨立溫室的草莓是由全球最頂尖的青年農業科學家與國內最會種草莓的頂尖農人來負責種植、管理的。
  • 中國八大草莓基地
    江蘇句容草莓句容種植草莓在國內時間最早,發展規模以及產業化開發水平在國內乃至東南亞享有較高知名度,八十年代即被譽為「中國草莓第一鄉」。目前,已形成草莓科研、草莓品種選育、種苗繁殖、草莓生產、加工、出口創匯鏈式產業開發,成為全市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柱產業,總面積已達4萬畝,其中大棚草莓1萬畝,年產草莓2.5萬噸,產值1.15億元,從業人數1.2萬人,農民人均純增加收入1680萬元。2003年4月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授予「中國草莓之鄉」稱號。
  • 徐州賈汪鄭莊村:奶油草莓撐起「甜蜜產業」
    「莓」好生活助力鄉村振興「草莓成了『搖錢樹』。」說起村子近年來的變化,鄭莊村草莓種植大戶鄭計廷喜上眉梢。△賈汪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鄭莊村位於賈汪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西部,過去,村民的主要收入靠種植大蒜、小麥、玉米為主,生活水平較低,村集體經濟薄弱,屬於經濟相對落後的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