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們這身防護服從今年1月穿到現在,特別像動畫片中的『大白』,守衛著古城西安的健康。」11月10日零時24分,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調「小飛隊」的工作人員嫻熟地穿上防護服,立即出發進行境外輸入性病例流調。
從大年初二開始,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這支特殊流調「小飛隊」,24小時待命,日夜奔赴在流調的路上。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小飛隊」化身福爾摩斯破解「新冠機密」,通過面談、電話或微信等方式與患者、患者家屬及親戚朋友同事溝通,盡最大的努力細緻地摸清楚患者的行程軌跡,弄清楚傳染源、傳播途徑和與患者密切接觸者的所有信息,分析並梳理傳播鏈。
這是疫情發生以來,西安疾控人逆行出徵、默默堅守的縮影。
在疫情防控中,疾控人員總是衝在最前沿。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疫情的警報拉響後,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員在崗,第一時間投入戰鬥。他們走在了逆行的前列,義無反顧、無私奉獻,演繹著醫者仁心與大愛擔當。
疫情發生後,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迅速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和疫情處置組,下設流調應急、病原檢測、消殺、後勤保障、信息、協調、應急物資7個工作小組;制訂和完善《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西安市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集中醫學觀察的通知》《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業恢復營業工作建議》,為疫情信息發布提供數據支撐;先後組建31個流調小組和保障車隊,通過關口前移、科學處置,把新冠病毒的傳染源有效控制在萌芽階段。
在疫情發生初期,西安市所有待排查標本的檢測任務都是由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檢驗實驗室完成的,每例疑似和確診病例都需要進行3次以上核酸檢測。每份標本檢測過程至少需要4個小時完成。每個操作程序背後,都是危險重重,需要實驗人員精神高度集中。尤其是核酸提取環節,痰標本要進行消化、震蕩和高速離心,處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大量氣溶膠。危險無處不在,一旦操作不慎,實驗人員就會有被感染的風險。
但是,病毒檢驗實驗室的10餘名疾控檢測人員沒有退縮。從1月20日起至今,他們夜以繼日,默默奮戰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甚至每天連吃飯上廁所都要算好時間。「疾控工作是一場持久戰,疫情不結束,我們就不撤退。」西安市疾控中心病毒科科長、陝西省預防醫學會首屆病原微生物檢驗專業委員會秘書吳瑞告訴記者。
當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轉向「外防輸入」後,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又構築起了機場防控的銅牆鐵壁。3月17日,西安發生首例境外輸入性病例後,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增派專家支援機場醫療保障工作。他們親臨一線,協助機場海關、邊檢、武警、地勤、航空公司等力量,不斷完善管理提升防控水平,有效阻斷境外病例在機場環節的擴散與蔓延。
在西安,無論是隔離病房、醫學觀察點、集中隔離點,還是機場、社區等地方,經常可見西安疾控人忙碌的身影。疫情發生以來,他們一直都在毫不鬆懈地堅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截至11月10日,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流調1328次。3月以來,上報50餘萬條疫情信息,核酸檢測54554人份,抗體檢測40670人份,指導醫院病房和隔離點終末消毒1757間,指導消毒面積100萬平方米以上,累計培訓消毒人員3000餘人,機場流行病學調查1000餘人……
「目前,包括西安在內的國內多地通報冷凍食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我們必須時刻緊繃『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共防』這根弦,堅決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每一道防線。」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陳保忠說。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