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航母以及飛彈就是一個國家最可靠的戰力來源。進入到現代以後,各國在提高本國軍事實力的時候,都把航母以及飛彈視為重點關注的對象。航母因為規模太大而且涉及到了多個領域,所以持有航母的國家還是比較少,而且大多數國家都只有少量航母。如果是和航母比較的話飛彈就顯得容易建造多了,可是很多國家擁有的飛彈都比較單一,稱得上體系完善的也就那麼幾個世界級的強國,中國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是位列其中。
中國的飛彈基本上都用的是東風這個編號,中國剛成立沒多久東風系列就已經出現了,形成世上最完整作戰體系第一枚東風系列的飛彈在1960年底完成試射,按中國建國的時間來算可以看出東風飛彈的起步還是比較早的。東風飛彈分成一代和二代,第一代從東風1到東風5,還有後來的東風6以及東風10A。這些飛彈算是中國最早一批的飛彈了所以基本上射程都不算很遠,不過我們其實也有往更遠的射程去努力,像東風5其實就是中遠程的彈道飛彈。
第二代就沒有第一代那麼單調了,首先就是射程變遠了,同時還有針對不同目標的飛彈,性能更好技術更高。這麼多東風系列的飛彈裡,出現了幾款格外強力的。例如二代東風飛彈裡的東風16,它彌補了東風15和東風21之間在射程上出現的空白,能夠搭載性能極強的鑽地彈頭,厚實的地面在它面前就像一層薄紙讓它能夠輕鬆穿過,更重要的是它的誤差也非常小。它一般都被安置在太平洋附近,讓中國可以更好地控制第一島鏈。
不僅是東風16,東風17的表現同樣突出。它有著乘波體構造,當它的速度進入超音速時,它的激波永遠都會在下面託著飛彈,提供更大的力量,和東風16對比東風17射程更遠,速度也更快。東風17能突破敵人防禦網,進行二次制導,讓不少反導系統都無效化了。
東風16以及東風17在射程上依然不是最遠的,除了它們,遠程飛彈裡有還東風5B以及東風41。東風41的射程高達1.4萬公裡,一旦發射,目標不管哪個國家都逃不掉。東風41適用三種發射方式,改變方位也是輕而易舉,可適應各類戰場,敵方很難發現它。東風5B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是洲際飛彈中的典型代表,為中國帶來了強力的核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