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刀會:關羽魯肅大變身!

2021-02-13 老家許昌


【編者按】衷心祝願許昌市第十屆三國文化旅遊周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自本期開始,至本屆旅遊周活動結束,「老家許昌」微信公眾號將每期刊登與三國人物或事件有關的作品,敬請關注!

    「無論身在何方,終歸老家許昌!」老家許昌,「只採擷有溫度的鄉土味道」!

單刀會:關羽魯肅大變身!‖老家許昌

文‖賈鳳翔

    三國「單刀會」的故事膾炙人口,而陳壽《三國志》與關漢卿《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記述有很大不同。

    《三國志》中的有關內容是這樣記述的:魯肅勸說孫權,從聯劉抗曹大局考慮,借荊州給無生存之地的劉備。就像做生意,我給你個本錢,賺了錢再還我。但劉備壓根兒就沒打算歸還。孫權撕破臉皮要荊州是因為取益州事件。孫權跟劉備商量攻取益州,劉備說那裡地勢險要,無法攻取,再說益州劉璋是我們家族的人,但劉備自己取了益州。孫權被忽悠了,火了,把孫夫人接回東吳,派諸葛亮兄長、中司馬諸葛瑾向劉備討取荊州。劉備說:「我得了涼州就還。」孫權知道這是推托之詞,即任命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地方長官,前去接管,關羽則驅逐之。孫權大怒,派呂蒙帶領2萬人馬奪取三郡。劉備親自從成都趕到公安,命關羽領兵去奪。孫權也親自到陸口坐鎮,並派原駐紮陸口的魯肅領兵1萬駐屯益陽,與關羽對抗。魯肅不想刀兵相見,邀關羽相見對話,雙方兵士在百步以外,將軍單刀赴會。魯肅部下怕有變故,勸阻他,魯肅說:「劉備不講信義,關羽又能怎樣?」相見後,魯肅指責蜀國君臣失信,關羽無話可答。蜀國有一個人說:「土地誰有德誰統治,能一定是誰的嗎?」魯肅呵斥他,關羽也拿著刀站起來,呵斥那人說:「這是國家大事,你知道什麼?」使眼色讓那人離去。由於這次談判,也由於曹操將要攻取漢中,劉備提出雙方以湘水為界,分割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歸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歸屬劉備。


關漢卿對史料做了較大幅度的改造。《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是這樣寫的:魯肅為討荊州,設下三計。第一計:趁著孫權已把妹妹嫁給劉備,玄德稱主於漢中,排宴設樂,邀請關公赴會,於酒席中間,以禮索取荊州。倘若不還,用第二計:將江上戰船盡行拘收,不放關公渡江回去,讓關公知道中計後還給。若再不還,用第三計:暗藏甲士,酒酣之際,擊金鐘為號,伏兵盡舉,擒住關公,還荊州則放關公,否則趁荊州無主將而攻之。魯肅找喬公商議。喬公列舉關公英雄事跡,認為關羽有勇有謀,不可輕舉妄動。魯肅不死心,想到賢士司馬徽與關公有一面之交,請司馬徽赴宴。司馬徽初聞魯肅相邀,慨然許諾;知有關公,懼其英勇,力辭不往。魯肅派黃文下書,黃文看了關公英雄相,十分害怕。關羽看了來信,決定赴會。關平擔心父親安危力阻,但關羽不懼。關羽單刀赴會,看到長江浪濤奔湧,想起赤壁鏖兵,心潮澎湃。宴席上魯肅索要荊州,關羽說:「這是俺漢家基業,俺哥哥應該承受。你這東吳的孫權,和俺劉家有何關係?」魯肅吩咐埋伏。關羽發現了,憤怒擊案,問:「有無埋伏?」魯肅說:「並無埋伏。」關羽說:「若有埋伏,一劍揮之兩段!」擊案震碎上邊的鏡子,「擋著我的,我叫他劍下身亡。好生送我到船上!」魯肅心說:「你走了倒利索。」魯肅雖有埋伏,為關羽威風所懾,未敢下手,只得送別關羽。關羽對魯肅說:「三克油,古德拜!」就回荊州了。


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對史料和關漢卿的劇本做了進一步的發揮。第六十六回中說:孫權索要荊州,張昭獻計:把諸葛亮兄諸葛瑾家屬拘留,使瑾入川告其弟,令勸劉備交割荊州。諸葛亮知兄長索荊州,設下計謀。孔明哭求,玄德答應分荊州一半,即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還之。諸葛瑾見了關羽,關羽說:「荊州本大漢疆土,豈得妄以尺寸與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諸葛瑾回復孫權,孫權差官前去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赴任,但關雲長不肯相容。孫權大怒,責問魯肅:「你為劉備作保借荊州,今劉備不肯歸還,咋辦?」魯肅生計:屯兵陸口,使人請關雲長赴會。若雲長肯來,以善言說之;如其不從,伏下刀斧手殺之。如彼不肯來,隨即進兵,與決勝負,奪取荊州。孫權派人下書,關羽說:「既子敬相請,我明日便赴宴。」關平說:「魯肅相邀,必無好意,父親何故許之?」關羽笑道:「我難道不知道嗎?但我若不往,他就會說我怯懦。我來日獨駕小舟,只用親隨十餘人,單刀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關平說:「父親奈何以萬金之軀,親蹈虎狼之穴?」雲長說:「吾於千槍萬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際,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豈憂江東群鼠乎!」「我兒選快船十隻,藏水軍五百,於江上等候。看吾紅旗起處,便過江來。」


次日,關羽單刀赴會。酒至半酣,魯肅提出索要荊州,關羽先說「此國家之事,筵間不必論之」。又說: 「烏林之役,左將軍親冒矢石,戮力破敵,豈得徒勞而無尺土相資?今足下復來索地耶?」再說: 「此皆吾兄之事,非某所宜與也。」周倉說:「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豈獨是汝東吳當有耶!」雲長變色而起,奪周倉所捧大刀,立於庭中,目視周倉而叱曰:「此國家之事,汝何敢多言!可速去!」倉會意,先到岸口,把紅旗一招。關平船如箭發,奔過江東來。雲長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魯肅手,魯肅魂不附體,被雲長扯至江邊。呂蒙、甘寧各引本部軍欲出,見雲長手提大刀,親握魯肅,恐肅被傷,遂不敢動。


    

    從史料可知,單刀會中真正應該稱讚的人是魯肅。他是顧全大局的。當初動員孫權借荊州給劉備,是從聯劉抗曹的大局出發。在雙方要刀兵相見的時候,他又提出用對話的方式解決。個頂個地打,他打不過關羽,所以,單刀會上臨危不懼的是魯肅。魯肅為國家利益,不避艱險,單刀赴會,氣勢壓倒關羽。《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為突出關羽英雄形象,寫魯肅設下陰謀,埋下伏兵,關羽單刀赴會,並慷慨陳詞,說出荊州應歸蜀漢所有的理由,以智勇挫敗魯肅陰謀。羅貫中在關劇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個重要情節:目視周倉聯繫接應人馬;雲長右手提刀,左手緊挽魯肅手,一直拉到江邊,伏兵恐魯肅被傷,不敢輕舉妄動。這樣一來,關羽不為伏兵所傷就合理了。

    從《三國志》到《關大王獨赴單刀會》再到《三國演義》,關羽從理屈詞窮無話可講的被動者到成為越來越高大的英雄,魯肅從顧全大局英勇無畏的英雄到陰謀家再到軟弱怯懦的人,這跟作者的指導思想是有關係的。


    

    陳壽寫的是志書,寫作目標是忠於歷史。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部下,因失街亭,陳壽父親也受了處分。陳壽對三國事了解比較充分,因此,《三國志》的記述較為可信。《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正面讚揚英雄氣慨,曲折讚揚民族氣節。關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英雄氣概容易理解。民族氣節怎樣理解呢?宋元民族矛盾尖銳,許多人以蜀漢作為漢民族政權的象徵,從反抗異族侵略角度追慕蜀漢人物。南宋初期的愛國詩人王十朋在《謁昭烈廟》中寫道:「我雖有酒,不祀曹魏。」又在《謁武侯廟》中寫道:「丞相忠武,蜀之伊呂……廟貌僅存,風貌可睹。旁有關張,一龍二虎,安得斯人,以消外侮!」陸遊也寫過「邦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的詩句。《單刀會》中繼承了這一作法。在喬公、司馬徽所表述的關公英雄業績中,特別突出了關公和曹操的鬥爭。孫吳的喬公一上場就自稱「俺本是漢國臣僚」,感嘆「漢家天下,誰想變亂到此」。他對魯肅講述關公灞陵橋面對曹操,「刀尖兒斜挑錦戰袍」的英雄氣慨和崇高氣節。司馬徽也是在稱頌關公、盛讚蜀漢的同時,強調了關公取蔡陽首級的業績。雜劇的最後關公所唱「急切裡倒不了漢家節」,則更是作者的畫龍點睛之筆。這是借歷史人物之口,激起漢族人民的民族情感,鼓舞他們積極從事反抗蒙古族殘酷壓迫的鬥爭。《三國演義》沿襲了這一作法,曲折讚揚民族氣節。從這個角度來說,劇本和小說是有積極意義的。當然,拋開這個角度,尊劉抑曹並無道理,這是另一個問題。

這個演變過程給我們一個創作方面的啟示:把生活改造為藝術可以反其意而用之。


註: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

2、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3、本文啟用讚賞打賞功能,請根據作品質量和自身情況進行打賞,量力而行,賞金的60%為作者稿酬,剩餘的40%為本公眾號運營編輯費用,打賞日期計算為本文發布之日起七天內,謝謝您的支持!

4、歡迎轉發微信公眾號「老家許昌」作品,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單位或個人需使用「老家許昌」微信公眾號相關作品,使用之前請務必聯繫後臺。


---END---


---老家許昌,只採擷有溫度的鄉土味道---

無論身在何方,終歸老家許昌!

投稿信箱:hnxc126@126.com

相關焦點

  • 單刀赴會,魯肅對戰關羽,單刀會談判
    魯肅提起要荊州,關羽並不做正面回答,又看準時機,拿過周倉的大刀,挽住魯肅的手,一直走到江邊,見周倉已召來接應船隻,才放開已嚇得魂不附體的魯肅,上船安然離去。這一場單刀赴會,把關羽寫得英雄無比。相形之下,魯肅計謀難施,全無用處,做了關羽的陪襯。
  • 國政侃歷史:「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並不全面,關羽魯肅單刀赴會
    今天關羽魯肅單刀赴會的故事。自從元代戲劇大師關漢卿寫出《關大王單刀會》雜劇,關羽威嚴無比、凜然不可侵犯的故事便為觀眾所熟知了。元明之際,羅貫中把這個故事又寫進了《三國演義》。現在,很多劇種都保留有這一劇目。只就川劇來說,就有《臨江宴》和《單刀會》兩種劇本。兩個劇本,情節大體相同,但表演各有特色。
  • 《單刀會》:布局有層次,唱詞自然豪放,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這固然是讓關平、關興等領略先輩創業的艱辛,但更主要的是為了塑造關羽的英雄形象。這一折過去舞臺演出時稱為《訓子》,寫關羽接到魯肅赴會請帖前後的情況,正如他在(夢青菜〕一曲所說的:「我是三國英雄漢雲長,端的是豪氣有三千丈!」關羽這種獲視一切的英雄氣概,早已壓倒那個自作聰明,玩弄權術的魯肅,因而關羽的勝利是無可懷疑的。
  • 單刀赴會真相:魯肅破口大罵 關羽不敢出聲?
    單刀會是《三國演義》裡最出彩的一個章節。魯肅想要奪回荊州,設局邀關羽赴宴,想在席間將其拿下。沒想到關雲長事先有準備,不僅沒被魯肅拿住,反而拿住魯肅,押到江邊,安然脫險而去。這一出,關羽罵得痛快,魯肅慫包到底。
  • 三國謀士系列之七六:單刀會確有其事,但關羽卻是大輸家
    這讓魯肅著實費了一番腦筋,最後魯肅決定,邀請關羽與自己見面,努力緩解目前的緊張局勢,將孫、劉兩家重新納入戰略同盟的軌道。聽說魯肅打算與關羽會面之後,魯肅手下的不少將領都紛紛擔心魯肅的安全,勸說魯肅取消這次會面,而魯肅卻鎮定的說到:「劉備佔據了益州,卻遲遲不肯歸還我們借給他們的荊州數郡,已經非常的理虧,在這個時候怎麼還敢對我下毒手呢?現在雙方的態勢最適合我親自去見關羽進行開導和勸說。」
  • 關羽還是魯肅?
    劉備得知後,親自從成都趕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將關羽爭奪三郡。孫權也隨即進駐陸口,派魯肅屯兵益陽,抵擋關羽。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盟面臨破裂,在這緊要關頭,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不給曹操可乘之機,決定當面和關羽商談。「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雙方經過會談,緩和了緊張局勢。隨後,孫權與劉備商定平分荊州,「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孫劉聯盟因此能繼續維持。
  • 《單刀會》:布局有層次,唱詞自然豪放,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這固然是讓關平、關興等領略先輩創業的艱辛,但更主要的是為了塑造關羽的英雄形象。這一折過去舞臺演出時稱為《訓子》,寫關羽接到魯肅赴會請帖前後的情況,正如他在(夢青菜〕一曲所說的:「我是三國英雄漢雲長,端的是豪氣有三千丈!」關羽這種獲視一切的英雄氣概,早已壓倒那個自作聰明,玩弄權術的魯肅,因而關羽的勝利是無可懷疑的。
  • 崑曲——《單刀會》
    三國人物關羽,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關公戲跨度之大、流傳之廣、影響之遠,在我國乃至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
  • 單刀赴會並非關羽,其實是魯肅,魯肅是文人,為何不叫空手赴會
    上一期我們講了歷史上真正單刀赴會的人其實是魯肅,而不是關羽。當時魯肅單刀赴會,一炷香時間說懵關羽,奪回一半荊州。問題來了,《三國演義》給我們的印象是,魯肅是個文弱書生,而且很慫,無智謀無遠見,最大的身份就是諸葛亮的捧哏,用於襯託諸葛亮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
  • 單刀會 ----蔣意繪三國六十六回
    讓關二爺常掛嘴邊的江東鼠輩,共有仨受氣包兒:被氣死的周瑜,弟弟在蜀漢的諸葛瑾,再就是單刀會的始作俑者,一手託兩家的魯肅。單刀會沒有驚險,有的只有蔑視,是草根出身的關羽對江東士族的不屑和敵對!二爺身上的諸多品質,無疑是人神的臨界點,是上下通吃的典範!單刀會對人的意義,不只是簡單的鴻門酒局,更多的耐人尋味,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皆能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營養!
  • 關漢卿在《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中,對該作品理解有誤的是()
    關漢卿在《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中,描繪關羽面對大江的滾滾波濤,仗刀臨流.曲中唱道,「大江東去浪千疊…駕著這小舟一葉…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覷這單刀會似賽村社」.對該作品理解有誤的是(  )本題考查古代中國的文學成就.考查元曲的相關知識,學生解讀、
  • 呂布、周瑜、魯肅宴請關羽,關羽為什麼都要去?
    關羽狂傲,除了劉備、諸葛亮、張飛、趙雲這幾個自己人,還有老朋友曹操以及張遼、徐晃,其他的幾乎誰都看不上。想請關羽吃飯,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級別,呵呵,不是大人物肯定請不動,即便是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那還得看關羽的心情和臉色。1.呂布請關羽吃過飯?關羽去了嗎?
  • 樂善好施——魯肅
    赤壁大戰後,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周瑜逝世後,孫權採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被授為橫江將軍,守陸口。此後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然而卻無功而返。
  • 中國歷代文人故事:關漢卿和他的單刀會
    他一生寫了六十六個劇本(一說六十三個),幾乎比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多一倍,保留下來的只有十八個(其中包括科白殘缺的三個,只有單支詞曲的二個),除了《包待制智斬魯齋郎》、《山神廟裴度還第》、《劉夫人慶賞玉侯宴》之外,還有《感天動地竇娥冤》、《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望江亭中秋切繪旦》、《閨怨佳人拜月亭》、《詐妮子調風月》、《關大王單刀會》等,代表了他在雜劇藝術方面取得的成就。
  • 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崑曲舞臺上的三國戲之單刀會
    筆者粗粗檢索之下,其中的三國戲並不多,這可能與崑曲的演唱特點有關, 估計唱法細膩、舒徐委婉的「水磨腔」,特別適合表現兒女情長的「文戲」,卻不擅長表演風雲際會的大時代演義吧。相比於雅曲崑腔,花部亂彈如京劇在表現三國故事方面更勝一籌,探究其中緣由,是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單刀會》為元代關漢卿所作,演三國時吳、蜀爭奪荊州之事。
  • 單刀赴會的關羽
    [1] 《單刀會》是關漢卿的歷史劇代表作,全稱《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主要劇情是:三國時,魯肅索還荊州,設下「鴻門宴」邀請關羽。關羽明知是計,仍單刀赴會。席間鬥智鬥勇,最後安然返回。
  • 是關羽也是魯肅,為什麼魯肅淪為故事裡的丑角?
    「魯肅竟然都不知詳細,請喬國老為他講解一番,喬國老為他說了蜀國的這些英雄事跡,勸他死了這條心。魯肅卻不幹,執意邀請關羽。整個故事裡,魯肅前期盲目自信,當事則迂腐顢頇,臨了又亂了陣腳,最後被關羽嘲笑,完全成了一個丑角。這一段後來被《三國演義》收錄,單刀赴會也成了表現關羽忠義英勇的一個名場面。
  • 三國「單刀赴會」背後的真實歷史:關羽狼狽不堪劉備吃了大虧
    緊急關頭,在諸葛亮、魯肅、周瑜等人的極力促成下,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形成聯盟,共抗曹軍,最終在赤壁大戰中大獲全勝,以絕對劣勢兵力擊破強大的曹操,一舉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勢。赤壁戰後,劉備趁著孫劉聯盟正在蜜月期,向孫權提出暫借荊州棲身的請求。荊州是當時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戰略要地,呂蒙周瑜等人都反對把荊州借給劉備。唯有魯肅力排眾議,主張把荊州借給劉備代管。
  • 武聖關羽被誇大了?真實歷史上的關羽又是怎樣的?
    關羽(161-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 魯肅:智商堪比諸葛亮,出於兩個原因,卻被羅貫中描繪成老實人
    上面這首詩出自三國時期東吳政權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魯肅的墓前對聯,這位東吳重臣在演義、戲曲、正史中的形象各不相同,在好友借糧時慷慨大氣,手一揮將一半家資慷慨相贈;在赤壁之時力促孫劉聯合,在兩方勢力中善舞長袖;在討要荊州時又被諸葛亮耍的團團轉;單刀會時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