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武當山淨樂宮國禮書畫院作品賞析

2020-12-13 大河視覺A
北京武當山淨樂宮國禮書畫院院長劉僧會

用愛心去幫需要幫助的人,用善心種下千棵普提樹,秋後落下遍地金,種德收福。——劉僧會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才會產生磁場。用一顆善良和包容的心去感觸生命中的人和事,用一顆感恩和感動的心去感激你身邊的人,你會覺得這個世界會變得美麗。用心品味人生,用愛成就事業,心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人的一生能力有限,但是努力無限。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心態陽光的人,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你陽光的磁場,世界也會因你而精彩!朋友們,你用愛心去幫需要幫助的人,你會得到別人對你更多的愛!

武當山淨樂宮國禮書畫院副院長徐洪豔

徐洪豔,號墨硯雅和,武當山居士,道號崇豔。自幼喜歡書畫,以芥子園為老師,勤於筆耕,潛心研究與創作,在繪畫當中曾得到多家名師指點。作品曾在北京首屆一帶一路"中華杯"民族文化邀請展榮獲"金獎",首屆"浙商杯"全球華人大賽榮獲"三等獎",齊魯文化藝術大賽獲得"二等獎",並多次獲得獎項。作品曾多次在北京,廣東、河南、山東、四川等地獲獎並收藏。作品傳略《當代翰墨大觀》及《世界華人藝術名人錄》。現擔任中促進會國禮書畫院副院長;武當山淨樂宮國禮書畫院副院長;北京康莊書畫院藝術總監;中國書法名家聯合會美術師;中國當代名家藝術研究院院士等等職務。

徐洪燕女士書畫作品請欣賞。

責編:陳運發

來源:中華文化網

相關焦點

  • 北京武當山淨樂宮國禮書畫院舉行著名畫家創作活動
    由北京市勞模劉僧會組織,劉寶中、陳仕錦、景淑珍、徐洪燕、楊玉珍、尹明(排名不分前後)六位著名畫家參加的創作活動,在北京武當山淨樂宮國禮書畫院舉行。六位畫家集中創作了二十四副作品。劉寶中簡介:劉寶中,男,75歲,號無心老人,武當山居士,道號崇畫,靜心齋齋主北京人。
  • 文華閣國禮書畫院院長劉海青應邀出席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活動
    來自中國嘉賓三境堂主人,著名山水畫家,知名學者,國家一級美術師,張大千先生再傳弟子劉海青攜數十幅作品參加了此次展覽展示。這次成功舉辦一帶一路中俄文化交流活動暨中俄書畫名家精品展由鐘鼓樓文華閣國禮書畫院主辦。此次展覽展出的作品除了涉及山水、人物、花鳥等中國傳統題材,特別是劉海青的山水作品得到俄羅斯人民的青睞。
  • 戴瑞雷:虎虎生威國禮藝術家中企藝聯書畫院副院長
    戴瑞雷,男,號清風虎痴,祖籍山東省曹縣人,職業畫家,書畫家百科誠信權威認證畫家,中華國禮藝術名家,中企藝聯書畫院副院長,現居北京。自幼喜愛繪畫,尤善畫虎,為畫虎大家孟祥順入室弟子。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書畫大展並獲獎在慶祝建國60周年書畫作品展《雄風》獲一等獎,《王者威儀圖》入選全國百家百虎選集,多幅作品被海內外人士所收藏。藝歷載入《中華人物辭海》、《優秀專家人才名單》等多部辭書。
  • 梅蘭竹菊,君子之品,國禮書畫家石開作品欣賞
    石開國畫四君子作品之《梅》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梅花在瑞雪飄飄之時開放,不畏嚴寒,素有「梅花本是神骨,落在人間品自高」的美譽。因梅花開放有五個花瓣,同時也有梅開五福的美好意圖!
  • 曲阜鴻儒書畫院特聘藝術家——宋重霖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南海國禮中心國禮藝術家,現任北京國墨天香書畫院副院長、寧夏青年書畫院名譽院長、北京成名翰墨書畫院藝術顧問、中國道教協會道教書畫院藝術委員、中國中外名人研究會理事、中國行業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北京國藝燕京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企業報導藝術資本理事會副主席、人民美術報理事會副主席、中-阿國家貿易委員會特聘畫家。
  • 「名家風釆」中央黨校紅旗書畫院副院長蘇長民書法藝術賞析
    >世界硬筆書畫家協會加拿大總會等多家協會理事、會員、客座教授邦交國禮研究院國禮書法家」,在邦交國禮研究院、世界經貿國禮文化中心開幕,入圍參展書法作品8幅,在顯要位置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先生名作「三陽開泰」並排展出。
  • 大墨書畫院成立一周年舉行藝術沙龍雅集
    趙史遜作品賞析   趙史遜作品賞析   趙史遜作品賞析  魯網1月23日訊(記者 劉梅婷)由大墨書畫院主辦的大墨書畫院成立一周年客戶答謝會暨建行藝術沙龍雅集於1月19-23日在濟南舉行  其繪畫作品輯入多種書典和多次獲獎,曾獲第十五屆國際博覽會金獎,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銀獎等,2003年為中南海創作《雲山蘊秀圖》巨幅山水國畫;2005年為濟南軍區司令部貴賓廳創作《雄峙天東》巨幅山水國畫;2011年為山東省政協維景大酒店多功能廳創作《雄峙天東》巨幅山水國畫;作品《泰山南天門》由西泠印社收藏;繪製作品唐代周仿《簪花仕女圖》《竹林七賢》為主的多幅繡品被山東省博物館魯秀廳懸掛收藏
  • 國禮藝術大師——李保生(玉石)
    李保生,字〈玉石〉,山西運城市人,1946年生,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舜帝陵書畫院藝術顧問,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北京玉月軒主。2020年6月被中南海國禮中心授予〈國禮藝術大師〉。書法藝術的源頭在甲骨文、石鼓文和青銅器銘文,統稱《金文大篆》,是中華最古老最珍貴的書法藝術。
  • 馬志強——國禮畫家運筆用線勁健有力、灑脫自然、墨色虛實相襯
    國禮畫家 非遺傳承人—馬志強現為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華夏邦交國禮書畫院院士、國禮書畫家、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北京華夏蘭亭書畫院院士、香港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書法院一級書法師、香港國際書畫名家協會會員、潮南書法家協會會員、
  • 楊茗媛 何家英——中國書畫兩大名家作品鑑賞
    楊茗媛(原名楊豔玲)定居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好品牌影響力藝術形象大使,功勳藝術家, 1969年生於黑龍江,自幼繪畫,其藝術作品多次參加美術大展,被國內外友人收藏。18歲開始研究易學知識,佛道雙修弟子。佛家皈依:學誠大和尚、寂滅大法師,取法號:妙名。道家拜師:甄達成道長,取道號:義茗,全真教玉陽真人24代傳人。
  • 國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調研武當山道教學院及宗教工作
    佛教在線湖北訊 2008年11月6日上午,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一行到丹江口市對武當山道教學院及宗教工作進行調研。省民宗委副主任黃賢友、十堰市民宗局局長李元生、丹江口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田玉玲等陪同。齊曉飛一行實地察看了學院圖書室、電教室、活動室、食堂和學員宿舍,並與武當山道教學院有關負責人座談,詳細了解學院情況。
  • 道教:武當山,歷經各朝帝王推崇,富麗堂皇香火鼎盛
    從永樂十一年至十八年(公元1413-1420年),動用軍民工匠共30萬人,費以數百萬計,在武當山修建,落成了淨樂宮、迎恩宮、遇真宮、紫霄宮、南巖宮、五龍宮、太和宮(金頂)與元和觀、復真觀等八宮二觀及一些亭臺樓閣庵堂,共計33個大建築群和39座橋梁。
  • 當代著名藝術家劉毓純作品賞析
    現為中國藝術家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傳統文化詩書畫協會理事、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書畫藝術研究院藝術副院長、香港紫荊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網絡資訊臺藝術頻道顧問,法蘭西皇家美術學院榮譽博士。作品在全國性展賽中多次獲得金獎,參加巴西、美國、義大利、法國、俄羅斯等國家書畫巡展。
  • 【翰墨名家】著名書法家朱學貴藝術作品賞析
    有書法作品入刻2008北京奧運會紀念碑。為祖國60年大閱兵題賀書法作品《祖國騰飛》,迎上海世博會書法作品《力爭輝煌》,在國內外巡展,慶祝聯合國成立70周年書法作品《鄧小平名言》,在美國紐約展覽,受到聯合國官員溫學軍先生的贊評。出版《範曾·朱學貴雙人集》、《「一帶一路」藝術大師——朱學貴》專輯,文化部雒樹剛部長作序。發表書法文章《我學書法十點要訣》、《書法的傳統與創新》等10多篇。
  • 中國的五嶽之首武當山:金庸筆下的武功聖地,無數道士在此修行
    而我國的神話宗教也大多與高山有關係,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被譽為中國的道教聖地的武當山。武當山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道教聖地,而它也有許多的別名,如:太和山和仙室山等。早在明朝時期,武當山就被當時的皇帝尊為皇室家廟,幾乎每一個皇帝登基的時候,都要來這裡祭拜天地神明。武當山也被稱為我國眾多高山的五嶽之首。在金庸的古俠小說中,武當山也是一個武俠英雄輩出的地方。
  • 中國的五嶽之首武當山:金庸筆下的武功聖地,無數道士在此修行
    才算真正的攀登到了武當山的頂峰。除了太和宮之外,武當山還有著其他的建築,如淨樂宮。靜樂宮是武當山的著名景點之一,被尊稱為武當山的八宮之首。原來的淨樂宮就位於丹江口水庫附近,在修建丹江口水庫的時候,整個淨樂宮就開始了搬遷。
  • 名家國畫壽桃圖賞析:石開作品《仙壽》
    作品《仙壽》局部圖:在神話故事中,桃子被視為仙家果,吃了可以延年益壽,最家喻戶曉的莫過於《西遊記》裡孫悟空偷吃的西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所以民間便有了贈桃就是贈壽的意思。作品《仙壽》裝裱展示:石開老師的作品《仙壽》,繪一對紅色綬帶鳥雙棲在結著紅潤飽滿桃子的枝幹上,互相呼應,以雙寓「齊」,以綬寓「壽」,桃也代表著福壽,寓意多福又多壽,福壽齊長,如此好寓意的名家花鳥畫作,過節過壽送給長輩,或懸掛至家中,都是極為不錯的選擇哦。
  • 名家松鶴名畫 石開作品《松齡鶴壽》賞析
    【作品作者】石開【作品名稱】《松齡鶴壽》【作品材質】 宣紙【作品尺寸】(136*68cm 135*33cm*2)【作品狀態】 畫芯【字畫性質】 手繪原稿作品介紹:石開松鶴圖《松齡鶴壽》原圖展示石開松鶴圖《松齡鶴壽》裝裱展示松與鶴,在中國古人的觀念裡
  • 國畫錦雞圖賞析,畫家丁珂作品
    原標題:國畫錦雞圖賞析,畫家丁珂作品雞是花鳥畫作品中的常客,是人們最喜愛的家禽,我國關於雞的文化有很深厚的淵源。西漢初期,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謂雞有「五德」:「君獨不見夫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