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之三月晦,自寧海出西門,雲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1613年5月19日,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從寧海西門出發,歷時二十餘年,開始了他一生壯行天下的旅程。
古人云:「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數千年來,歷代文人騷客唯山水情獨鍾,吟詩唱曲,無不盡山河壯美,人寰之靈光。國人論風光,必曰三山五嶽、湖海瀑泉、名勝古蹟。名山、名水、名勝成為傳統旅遊所依賴的「三件寶」,這種旅遊要素支撐了傳統旅遊的長期發展。隨著新工業化、知識經濟、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大行其道,現代旅遊已慢悠悠單純的觀光賞景,注入了度假、休閒、運動、養生、精神等全新元素。沙灘旅遊、溫泉度假、綠色休閒越來越受青睞,「沙灘、溫泉、綠色」悄然成為旅遊「新三件寶」。這一重要變化,衍生出旅遊業態的轉型升級,資源價值面臨全新洗牌。
南海之濱的珠江三角洲締造著改革開放最前沿財富和夢想的傳奇,繁華的背後是鋼筋水泥、車水馬龍、奔波忙碌,想尋找一份靜謐的時光,邂逅一場悠閒,變成了一種奢侈。然而,在珠三角的東大門就在距離深圳不足一小時的車程的汕尾市,卻是上千種海產的良港、數百種水鳥的天堂、四萬畝椎林的富山、十萬畝梅花的沃土、十萬頃田園的福地。一座旅遊富礦悄然傍在珠三角的東鄰。在旅遊業態嬗變之中,凸顯出巨大的三大優勢。
旅遊新三寶 汕尾樣樣好
由於先天稟賦眷顧汕尾旅遊。2010年汕尾被世界休閒組織評為「最喜歡的休閒城市」,2011年被世界華商大會評為「最具魅力城市」及亞太旅遊聯合會評為「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城市」。
沙灘:汕尾有長達455公裡的海岸線,遠離工業汙染,沙灘潔淨宜人。一湖百態的海上品清湖、百礁在懷的陸豐金廂灘,一灣雙月的陸豐甲湖灣,千帆競發的亞運紅海灣,依山攬翠的市區銀龍灣,沙淨水潔的市區長沙灣,漁港風情的海豐後門灣,丹霞碧海的特合區南方澳,加上龜齡島、神秘島等90多個海鳥,素有「百島十灘九灣」之美稱。更為難得的是,汕尾屬於亞熱帶氣候,溫度宜人,日照充足,熱而無酷暑,涼而無嚴寒,一年四季皆可遊玩,適宜搞沙灘度假、海上運動、帆船帆板、遊艇旅遊,紅海灣遮浪島因此成為第16屆廣州亞運會海上項目的分賽區、廣東省海上運動基地。
溫泉:汕尾是史前造山運動的前沿地帶,溫泉資源豐富,且品種齊全,水質上乘,已發現二十多處溫泉資源,淡泉、鹹泉、硫泉、氡泉兼有,其中的海豐赤坑海水溫泉,距離深汕高速公路僅數百米,距離市中心僅15公裡,距離大湖島國際溼地僅5公裡,日流量可達800噸,富含矽、氟、氯化物對人體有益微量元素,溫度70-75℃,主泉眼自噴達10餘米高;深汕特別合作區內的明熱溫泉則是原始森林環抱的生態溫泉,距離深汕高速公路僅12公裡;開發中的陸河御水灣、上護溫泉、水唇溫泉、陸豐東海溫泉等,均各具特色,魅力無窮。
綠色:汕尾是珠三角郊區難得的生態家園,山清水秀,碧海藍天,全域河流水質達到Ⅱ級以上,空氣純度達到100級,長期居全省空氣品質前三名。陸河縣森林覆蓋率高達64%,擁有四萬畝紅椎林、十萬畝梅林、兩多畝櫻花,是省級林業生態縣,中國青梅之鄉;海豐縣有蓮花山森林保護區和由聯安溼地、大湖鳥島、公平鳥島組成的上萬公頃的國際溼地,是中國水鳥之鄉。
特色資源多 旅遊配套好
汕尾紅色、古色、特色旅遊資源豐富,與「新三寶」配套成龍、相得益彰。
紅色資源:汕尾是早期革命家彭湃的故鄉,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誕生地,中國大革命時期的搖籃,素有小莫斯科之稱。紅宮、紅場、彭湃故居、周恩來革命故址等吸引無數景仰者和遊客,是國家級紅色勝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古色文化:汕尾歷史悠久,人文鼎盛,是中國致公黨早期重要領導人陳炯明、陳其尤、黃鼎臣、黃遵憲、著名音樂家馬思聰、民俗文學泰鬥鍾敬文、著名醫學家柯麟、著名科學家彭士祿、黃旭華的家鄉。這裡是廣府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交匯地,保存著豐富的遷徙文化、宗教文化、海上龍舟賽等民俗文化,有粵東第一名剎碣石玄武山元山寺,有媽祖文化重要展示平臺市區鳳山媽祖廟,有中國知名佛教大學陸豐定光寺尼眾學院,有西秦、白字戲、正字戲、錢鼓舞、滾地金龍等到7個國家級、17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著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特色飲食:汕尾市的土特產是發展旅遊業的又一重要配套組合。一直以來,汕尾市依託難得的生態環境和汕尾、甲子、碣石重要漁港,致力於發展原生態農產品和海產品,產品具有生態、有機、野生、安全、綠色、優質等特點,是梅隴通菜、博美蘿蔔辰州生蠔、捷勝海膽、後門海鮮、陸河青梅、黃羌金針菜、聯安有機米等大批原生態食品基地,還可品嘗到稀有的鱤魚、河豚、海膽、鰣魚等野生海產品。由於原材料品質優良,兼容潮州菜、客家菜、廣府菜特色的汕尾菜更富原生態特色。到汕尾看原生態風光、玩原生態山水、吃原生態食品、放飛原生態心情,成為汕尾遊的獨特魅力。
高端客源近 基礎設施好
高端客源密集:汕尾毗鄰華南地區經濟最發達、消費水平最高的包括廣州、深圳、東莞、惠州四個市在內的珠三角東岸地區。據統計,該地區2010年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恩格爾係數平均達到35%左右,已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旅遊、休閒、度假的外溢效應頗為強勁。再加上香港共4000多萬人口的高端消費力,這種巨大區域優勢資源給汕尾帶來了澎湃的發展動力。汕尾,註定喝上珠三角東岸休閒旅遊高潮的「頭啖湯」。
東岸十市通衢:在過去,汕尾只靠一條深汕高速與珠三角連接,兩、三個小時的車程成為休閒度假的最大制約。而現在,深圳東部沿海高速通車後一小時到達深圳,廈深高速鐵路2012年初通車後則縮短至50分鐘,海路距離香港僅81海裡,加上廣州汕尾高速鐵路、潮州到東莞高速公路逐步規劃建設,使汕尾真正邁進珠三角東岸地區一小時生活圈,成為連接珠三角東岸地區包括粵東四市和梅州、河源在內十個市的橋頭堡,成為東岸十市通衢。交通區位的嬗變與資源的轉型升級相互融合疊加,如「金風玉露一相逢」,必定「勝卻人間無數」。
旅遊設施日強:在資源升級、區位嬗變之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從過去的壓力變為巨大的商機。目前,汕尾正按照規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的要求,突出抓好景區、景點、網絡、酒店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現代旅遊綜合體,在原有市區巴黎半島、陸豐海韻等星級酒店和碣石玄武山等AAAA級旅遊區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市區長沙灣度假城、赤坑海水溫泉度假村、鮜門商飲度假綜合體、陸河溫泉休閒度假帶、紅海灣海上運動基地、金廂灘海洋文化主題公園、品清湖遊艇俱樂部、銀龍灣旅遊園區、特別合作區明熱溫泉、聯安(大湖、公平)國際溼地生態遊等十大景區項目以及黃金海岸、海麗高爾夫會所、碧桂園品清湖、華策陸城、華輝濱江等一批大酒店的招商、規劃、建設,加快線路和網絡建設,打造國家級休閒旅遊大市。
彭湃故裡 商機澎湃
汕尾旅遊天時、地利、人和俱備,發展機遇千載難逢。為激發巨大的旅遊發展潛力,汕尾市正啟動旅遊開發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旅遊發展,用精細發展精神打造旅遊精品景區、精品線路、精品城市。最優惠政策,最貼心服務,最低廉成本,與投資者攜手共進,努力擦亮紅色經典、藍色濱海、綠色生態、古色名勝、特色旅遊五塊招牌,打造「汕尾五色遊」品牌,推動汕尾旅遊形成較長的產業鏈,吸引珠三角人「遊海陸豐山水、玩紅海灣沙灘、泡鹹淡水溫泉、吃原生態海產、吸負離子空氣、享真善美人生」。
穿越400年,2011年5月19日,中國首個「旅遊日」誕生,這標誌著中國已進入大眾旅遊階段,中國旅遊消費市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汕尾市正進入旅遊投資合作時機好、項目多、需求大、回報高的重要時機,歡迎各界朋友加盟汕尾,互利共贏,共同打造一個珠三角東部的金色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