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踏上更高起點,深圳往哪「闖」

2020-12-15 中國網

光明日報記者 劉夢 嚴聖禾 黨文婷

 

2020年9月,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最新的大學排行榜,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首次進入世界排名300強,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8名。

 

「是改革創新煥發了學術活力。」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郭雨蓉說。南方科大取得的飛速進步,是深圳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個標誌性成果。

 

今天,站在全新的歷史關頭,深圳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問題,人們發現,繼續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仍然不亞於當年。微觀而言,有底子薄的歷史欠帳;宏觀而言,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作為開放前沿的深圳首當其衝,高度承壓。

 

用「闖」勁推進綜合改革試點

 

歷史再次選擇了深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擲地有聲:以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契機,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

 

獲批綜合改革試點,正是中央賦予深圳的一把「利刃」,將讓深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路上披荊斬棘。它同時意味著,改革將從淺層次向深層次,從經驗式走向科學式,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這一歷史節點,也成為探索改革發展的全新起點。

 

10月9日,深圳市委常委會用全天時間,緊鑼密鼓推進開展綜合改革試點的全方位部署。人們對新一輪改革的熱情、期盼,猶如經濟特區剛成立之時。人們盼望,那個面向未來的嶄新答案,仍能被深圳找到。


用「闖」勁推進整體部署下的自主制度創新

 

「相對於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性改革,今天的綜合改革試點以自上而下的目標性和同樣自上而下的措施保障性,為深圳率先制度創新與先行示範提供了展示自身敢闖品格的充分空間。」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陶一桃說。


她分析指出,相對於40年前的授權改革,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既是中央整體發展部署下的目標性授權,又是明確具體改革目標的任務性授權,更是一個擁有「尚方寶劍」支持下自主制度創新率先改革的授權。


從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8個部分、27項目標任務要求和6大改革領域來看,都是按照「實施方案+授權清單」形式制定。這給予了深圳率先改革的「特權」,也使每項改革任務可以用最小制度障礙的方式順利推進。


昔日的「先行者」已經再度先行。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等新一輪開放下的弄潮兒,也正乘風破浪、闊步向前。


用「闖」勁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節點


開放,始終是深圳發展的命脈問題。日前召開的深圳市委六屆十五次全會提出,接下來深圳要突出擴大內需、內外聯動,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積極打造重大開放平臺,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造暢通國內循環、參與國際循環的「深圳樣本」。


這個樣本,意味著深圳從改革開放的前沿,進一步邁向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環。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深圳作為外向型城市,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雙循環』的戰略節點,我們依舊要以更大力度推進開放,去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圳市發改委綜合處副處長楊友國如此理解深圳在「雙循環」中的方位。


毫無疑問,深圳的「闖」勁,還將繼續用在開放上。「這種開放,是從貿易型開放逐步走向制度型開放的轉變,其中便包含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的深度對接。」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經濟發展處處長歐陽仁堂指出開放格局的深刻變化。


這座城市的奮鬥者,最能深切感知。「我在英國的朋友經常問我深圳怎麼樣,我會告訴他們:這是一個不會讓奮鬥者失望的地方。」牛昕宇是鯤雲科技CEO、創始人,經過考察,他將公司設立在位於福田區的深港合作區。


鯤雲通過技術創新,在相關領域打造性價比數倍領先於海外巨頭的晶片。


誠然,危機與挑戰無可避免。但只要認準方向、找準方法,面向更深層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開放,弘揚新時代深圳精神——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一座城市和一個國家繼續勇往直前的底氣,便盡在其中。

 

相關焦點

  • 以「三個引領」扛起 更高起點改革開放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鮮明而深刻地回應了這一時代命題: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成果,是對中國與世界關係歷史性變化的現實應答。
  •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在前後兩次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都發表了重要講話。貫穿兩次重要講話的一個共同主題,就是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和「推進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的信心與決心。
  • 深圳,讓世界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時間效率」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新時代黨中央賦予深圳的歷史使命:「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提高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深圳,踏上了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的新徵程。
  • 改革開放再出發,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圳綜合改革試點...
    《方案》明確,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認為,這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大舉措,既是對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為深圳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路徑,給深圳特區「加了任務」,在深圳改革發展歷程中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也標誌著全國改革攻堅進入了新的階段。
  • 「不惑」深圳探路改革開放新路徑
    本報實習記者 蔣翰林 記者 趙毅 深圳報導「深圳是改革開放後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300778,股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第二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成立,經濟特區模式在中國誕生。隨後,深圳用40年的時間,殺出了一條血路,引領全國改革開放,令世界矚目。深圳特區建立以來,經濟快速增長,躋身國際現代化大都市。
  • 廣州站上更高起點
    從廣州塔遙望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片區。  更高起點開創新局  買菜,家樓下就有兩個菜市場;購物,家對面就是大型商場;散步,家門口就是依河而建的公園;健身,步行十分鐘即到南沙體育館……在南沙蕉門河社區,人們已經開始享受便捷的「15分鐘生活圈」。  生活過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
  • 深圳口述史|王佑貴:用音樂記錄深圳改革開放的故事
    原標題:王佑貴:用音樂記錄深圳改革開放的故事深圳晚報2020年1月23日訊 在深圳奮鬥的這十年,我觸摸著這座城市的脈搏,感受它強大的生命力,不斷汲取這片創作土壤中的養分,我的作品幾乎都是在深圳創作出來的。正是深圳這片土地上不斷湧現的新事物賦予我創作的靈感,深圳是我最好的創作基地,我將永遠保持著對這片熱土的感激之情。
  • 深圳市委黨校原校委委員袁曉江 全面闡述深圳經濟特區深化改革開放...
    江門日報訊 (記者/陳敏銳) 昨日(12月10日)上午,江門市縣處級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繼續進行
  • 四十年深圳 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
    蛇口開山炮的轟鳴仿佛還在耳畔迴響,鄧小平同志「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的鏗鏘話語好似仍在心頭蕩漾,中國的經濟特區建設,已然走過40年艱難曲折而又充滿神奇的光輝歷程。「2020年10月14日」「中國深圳」「慶祝大會」,當這些融合在一起的時候,一座城市的發展,再次牽動世人的目光!
  • 【印象深圳】圖說深圳改革開放歷史
    興辦經濟特區,是我們黨和國家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創辦於1980年的深圳經濟特區,是我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歷經40年砥礪奮進,深圳從一個邊陲農業縣,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之一。今年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40歲生日。
  • 習近平: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 一攬子推出27條改革舉措和40條...
    習近平表示黨中央經過深入研究,決定以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契機,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一攬子推出27條改革舉措和40條首批授權事項。要優化升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體系,深化對內經濟聯繫、增加經濟縱深,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加快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 深圳「綜合授權改革」是什麼意思?聽聽專家怎麼說
    《方案》指出,以設立經濟特區40周年為契機,在中央改革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關鍵一招,也是創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
  • 改革開放新地標(前海篇):深圳前海 特在哪裡
    核心閱讀 自「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獲國務院批覆以來,「前海」概念,連同周邊金融、地產,成為深圳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地標。前海,在哪?特區中的特區,特在哪?只是概念股嗎? 前海,在哪? 「當年讓我來當局長時,我都不知道它在哪。」1月26日,站在工地的棧橋上,滿頭銀髮卻精神抖擻的前海管理局局長鄭宏傑笑著對記者說。2010年前,前海正如當年的蛇口小漁村,寂寂無名;如今,她是改革開放新地標。 特在「時空」 處在「黃金走廊」軸心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15平方公裡的前海均是填海造地而成。
  • 北青島進階之路,就在南深圳這場高規格「生日派對」描繪的春天裡……
    用如此隆重的禮遇來為深圳慶生,就是為了不忘初心再出發,踏上「二次開放」新徵程,再創新的「深圳奇蹟」。深圳的「一舉一動」青島體悟實訓幹部都在密切關注。這次,青島第四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臨時黨支部組織全體實訓幹部集中收看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見證深圳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內心的激情再一次被點燃。國家戰略疊加的青島,歷史性地站在了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開放的最前沿,如何站得穩,走得遠?從深圳的「昨天」和「今天」,特別是這次大會所勾勒的「明天」中,可以找到答案。
  • 深圳前海:「特區中的特區」 究竟獨特在哪?
    央廣網深圳5月8日消息(記者孫冰潔)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掛牌成立前海蛇口自貿區3年來,深圳前海這塊15平方公裡的土地從一張白紙開始,如今已成為我國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區域,再次讓世人見識了改革開放的深圳速度。滄海變桑田,這片有「特區中的特區」之稱的土地,究竟獨特在哪?
  • 上海浦東:改革開放排頭兵,三十而立再出發
    今年是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3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謀篇布局,為浦東改革開放再出發指明前進方向。
  • 四十年風雨同舟,深圳中行與外匯改革共成長
    1979年,以國家外匯管理總局的成立為標誌,中國外匯管理改革乘風起航。從外匯留成到經常項目可自由兌換,從匯率雙軌制到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從資本管制到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中國外匯改革一路踐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信念,步履堅定。這趟風雨兼程的旅途,對於成立四十年風華正茂的深圳中行來說,尤為不同尋常。
  •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芒果臺聚焦「十萬湘商闖寮國」
    紅網時刻12月3日訊(通訊員 劉學波)12月3日,由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製作的特別報導《湘商闖寮國》,在湖南衛視《午間新聞》《湖南新聞聯播》、芒果TV、芒果雲新聞客戶端同步推出。《湘商闖寮國》是湖南衛視為紀念改革開放40年而推出的8集新聞大片,它以在寮國經商的十萬湘商為報導主體,講述在改革開放背景下,湘商融入寮國,開創事業的曲折故事。該節目重點挖掘了湘商們敢於闖蕩、百折不撓、團結友愛的品質;也濃墨重彩展示了湘商和寮國人民民心相通,攜手為建設牢不可破的中老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中國、寮國兩國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夥伴。
  • 深圳酒吧駐唱就像練習生丨改革開放40周年先鋒人物·陳明
    編者按1978 年12 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標誌著撥亂反正和全面改革開放的開始。以此為起點,中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倒帶40年 新京報:改革開放你新接觸到的哪部文藝作品讓你眼前一亮
  • 深圳前海特在哪裡(改革開放新地標(前海篇))
    深圳前海特在哪裡(改革開放新地標(前海篇)) 時間:2013-02-01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