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黃怒波的人,必定要提到「冰島事件」。這是讓他最頭痛的一件事。
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日前接受北京晨報記者專訪,透露了其在此次風波中從驚訝、憤怒、失望再到釋懷的心路。他同時透露,冰島買地之事還有轉機。
冰島買地還有轉機
11月29日,黃怒波接到冰島同學的來信稱:「冰島買地之事還有轉機,冰島內務部長喬納森的決定並沒有在內務部研究過,冰島上下對此意見很大。」
黃怒波透露,不足一周的時間內從「被拒絕」變成「或有轉機」,自己已冒出過數種念頭,在堅持與放棄之間也有過幾次掙扎。直到昨天見到記者前的最後一刻,黃怒波下了決心:「不能賭氣,企業的發展需要走出去,一旦冰島買地重新獲得機會還要認真考慮。」
而在收到這封信之前,中坤集團正打算撤回投資申請。回憶這幾天的經歷,黃怒波覺得身心疲憊,除了從睜眼就開始接聽全球各大媒體的電話,主要是因中國民營企業在國際投資市場環境中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而憋著一口氣。
「也會考慮其他北歐國家」
11月26日,剛回到國內、還在倒時差的黃怒波,被凌晨四點的鈴聲叫起,接到媒體電話才得知自己在冰島買地被拒絕的消息。一直對冰島買地項目充滿樂觀的黃怒波,其心情不言而喻。讓他不可思議的是:喬納森給出的中坤不符合冰島投資的理由有三點,一是在冰島投資不能以公司的形式購買,只能以個人名義進行房產投資;二是個人在冰島投資需要在冰島居住滿五年;三是對於公司的股權資金分配,五分之四必須被冰島居民所持有。而這與黃之前了解到兩國之前籤訂的「貿易投資協定規定」相違背。
手握反駁依據加之65.5%冰島民眾的支持,黃怒波認定:「就是給中國民企爭口氣,也不能就這樣斷然放棄;二來企業也要有走出去的戰略,即使冰島投資不成功,也會考慮其他北歐國家。」
地產商不應再「豪賭」
除了爆出「冰島事件」,地產商中坤集團近幾年似乎已淡出公眾視線,黃怒波的想法就是:「先做了再說,而不是先說後做。」
事實上,中坤集團就在前不久剛完成了向「旅遊地產」的成功轉型:僅持有酒店物業一年能有5個億的穩定收益,景區門票一年也能入帳2個億左右;此外,黃怒波腦子裡還盤算著因旅遊地產延伸出來的文化產業,未來一年收益也在4億到5個億之間。雖然中坤在方興未艾的中國旅遊地產上嘗了不少「甜頭」,但黃怒波卻始終不想談這件事。
「以前覺得自己不夠深入,懂得不多,所以不敢談旅遊地產;如今是個人都在做旅遊地產,更沒辦法談。但如今最擔心的是,有些人打著搞『旅遊地產』的幌子,把其看成是第二次圈地的手段,把這個市場作亂了。」在黃怒波看來,旅遊地產並非簡單地把景區或是酒店建起來出售,必須存有持有的心態、文化底蘊的氣質。
黃怒波判斷,中國未來必然會向「消費型」、「服務型」轉變,地產商也不應再抱有「豪賭」心態,「提高旅遊地產的入市門檻是當務之急。很擔心一些人做壞了住宅市場,又來搞亂旅遊地產市場,讓旅遊地產變成第二場『房地產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