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部門專場(第四場),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參加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曾恩偉代表行政執法部門就創新城市精細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方面等有關情況做新聞發布,並就執法部門如何在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獲得感方面發揮應有作用回答記者提問。
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曾恩偉
近年來,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始終以改善市民人居環境為目標,努力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和市民生活品味。
一是城市公園越來越有品質。過去,溫州公園為數不多,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袖珍型的中山公園,如今大家一出門就有公園可休閒、綠道可散步;過去,綠化面積不夠,彩化只在幾個路口可見,如今,大家走在路上,移步換景,如在畫中;過去,大家想看鬱金香花,可能要漂洋過海,如今,馬鞍池公園就有70多個品種的鬱金香,色彩斑斕,營造了花海追夢的意境,吸引了一大批喜歡鬱金香的「鐵粉」,鬱金香主題已融入了溫州市民生活,給大家帶來許多美好的感受和回憶。如果大家想看櫻花,那麼請到甌江口來,這裡有全市乃至全國最具特色、最富內涵的精品櫻花公園,感受30多個品種櫻花帶來的萬種風情。各不相同的主題公園分布在市區就有23個,此外還利用零星地塊建成的微型公園有100個。
二是環衛設施越來越有溫度。廁所問題不是小問題,而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最重要的文明城市窗口。過去,溫州城區環衛設施比較簡陋。如今,溫州城鎮公廁顏值大提升。除臭、通風、防蚊蠅等設施一應俱全,有的還設置了第三衛生間,特別是改造提升後的公廁設有書吧休閒區,配備了WIFI、書籍、座椅、自動儲物櫃等便民設施,部分公廁內部還養了金魚,布置了綠色植物,顯得清幽雅致,為環衛工人、戶外勞動者和如廁市民提供休憩服務,成為了體現人文關懷的愛心驛站。市區現有公廁1043座,已打造高顏值的愛心驛站162座,能利用導航就精準定位,還可以遠程監控廁所異味、人流量等。麗江花苑小區公廁獲全國「最美公廁」稱號,九山路公廁被列為全省公共場所服務大提升亮點項目。如今,公廁+愛心驛站完全顛覆了大家的認知,已經成為城市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是市政設施越來越有特色。近年來,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全力推進道路綜合整治,累計整治城市道路56條、背街小巷34條,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相當於(小)半個市區面積。過去,道路綜合整治只是白改黑、舊翻新。如今,高標準打造「一路一景一特色」的景觀大道。像九山路,它承載著「老溫州人」的鄉愁和記憶,曾是最美林蔭大道,但時過境遷,也出現了「衰老」跡象。此外利用對九山路綜合整治的機會,按照縱情山水區、運動激情區和懷古憶城區,對沿線路燈、休閒座椅、候車廊等附屬設施進行改造提升,綜合打造了一條功能完善的文化休閒景觀大道,特別是綜合燈杆具備多種功能,不同時段可自動調節燈光,打造「柔、靜、雅」的燈光效果。原來的九山路色調單一,望眼過去,除了綠還是綠,如今的九山路,可謂花團錦簇、林下清幽。
四是為民服務越來越有實招。用「腳步」丈量城市,在全市系統開展「行走溫州、全員上街」大巡查活動,將每周一確定為巡查日,讓全系統幹部去機關化,努力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近一年來,共處置「殭屍車」、公共自行車亂停放、違規廣告等各類城市管理問題4萬餘件。用「真心」服務民生,嚴格落實惠民政策、惠企服務,推出52項「不見面」審批許可事項,提供線上指導、線上辦理服務,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全面公開81項涉企輕微違法行為不處罰清單,對970家企業免予處罰、242家企業進行信用修復,為企業營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統計數據顯示,民營企業對局系統基層站所執法滿意度創歷史新高,達到98.09%。
對標對表建設「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局系統將堅決貫徹中央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市全會系列精神,把民生小事當做工作的頭等大事,以「行走溫州,全員上街」為引領,以「城市有我更美好」為平臺,用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用實際行動帶動更多人參與城市管理,共同打造美好家園,建設美麗溫州!
發布會上,曾恩偉就執法部門如何在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獲得感方面發揮應有作用回答記者提問。
溫州電視臺記者:這幾年我們明顯感受到溫州的城市品質得到了提升,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作為城市管理的主力軍,請介紹下具體都有哪些措施去做好溫州城市管理工作?
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曾恩偉
近年來,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提出了「五化」建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造出一批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項目,讓溫州城市更宜居,市民生活更幸福。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進愛心驛站人文化。利用「公廁革命」機會,創新推行「愛心驛站」與「公廁革命」的融合發展,近兩年精心打造了高標準愛心驛站162座,通過「人文化」建設,使公共服務場所顏值有了很大提升,既提升了城市形象,更彰顯了溫州這座城市的溫馨度。
二是推進市政設施特色化。以道路綜合整治三年行動為契機,按照「一路一景一特色」要求,對九山路、環城東路等56條城市道路進行了綜合整治,在高新大道、萬源路等路段試點「多杆合一」模式,不僅加快了城市有機更新,更豐富了市政設施服務功能,提升了市政設施能級,提高了中心城市首位度。
三是推進公園建設主題化。聚焦「一園一品一特色」,近兩年累計打造主題公園30座、微型公園100座,新建綠地4441公頃,全市綠化覆蓋率接近40%,讓更多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休閒散步、健身運動,提高了群眾生活的休閒度。
四是推進執法管理智慧化。注重以科技賦能管理為引領,打造智慧城管、智慧公廁、智慧園林、智慧預警等一批便民服務系統,比如通過「智慧預警」,溫馨提醒個別市民的輕微違停行為;通過「智慧城管」,及時解決市民身邊的煩心事、操心事,提高了城市治理精細度。
五是推進隊伍建設規範化。以「行走溫州,全員上街」為抓手,大力推進「文明規範公正基層中隊」創建行動,全市171個基層中隊完成了達標創建工作,今年全省基層中隊現場會在溫召開,把一批為民服務的「最佳實踐」成果擴大化,提升了執法隊伍的美譽度。
【來源:市綜合行政執法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