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投融資亮點:騰訊首投咖啡賽道;Waymo外部輪再添7.5億;雲從科技...

2020-12-06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唐如鈺 每經編輯:肖芮冬

據清科私募通數據,截至周五下午,最近一周(5月10日~15日)共發生投資、上市和併購事件92起,涉及總金額422.50億元人民幣。其中,併購事件28起,披露的交易金額為181.63億元人民幣;本周涉及金額較大的併購事件為5月12日,新疆天業股份有限公司以發行股份、可轉換債券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石河子市錦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持有的天能化工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作價48.39億人民幣。

本周上市企業6家,總融資金額60.07億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清科私募通

其餘58起則均為投資事件,披露投資金額事件53起,共計180.80億元人民幣。從交易金額來看,本周金額較大事件為5月15日,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光大保德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資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80億人民幣。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的全面推進,創投圈投融資的活力也正逐步回升。與過去一段時間相比,本周投融資較為活躍,無論是新基建領域的自動駕駛、人工智慧還是偏傳統領域消費零售、餐飲、日化領域都出現了亮點案例。

騰訊首投咖啡賽道

5月12日,來自加拿大的咖啡品牌Tim Hortons中國公司(以下簡稱Tims中國)宣布獲得了騰訊的投資,具體金額並未透露。據悉,這也是騰訊投資的首個咖啡品牌。Tims為國際連鎖餐飲集團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Inc(以下簡稱RBI)旗下公司,目前其在全球有4800餘家門店,也是北美地區最大的連鎖快餐品牌之一,有著加拿大「國民咖啡」之稱。除Tims外,RBI還擁有漢堡王、POPEYES等連鎖餐廳。

2018年5月,RBI與笛卡爾資本集團(Cartesian Capital Group)合資成立Tims中國,9個月後Tims正式進入中國,在上海開設了首家門店。目前Tims已在國內開設了近50家門店,不過與大部分瞄準中國市場的咖啡巨頭不同,除上海外,Tims的大部門店面均選擇開設在大連、鄭州等非一線城市。從產品價格上看,其普通杯的花式奶咖、特飲集中在27~35元,略低於平均30元+起步的星巴克和Costa。

據悉,本輪所得將被Tims用於在中國開設1500家門店,並進一步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並與騰訊合作探索在線上渠道的數位化升級。

KKR投資美妝巨頭Coty

5月11日,全球香水美妝製造商Coty(科蒂公司)宣布與全球私募巨頭KKR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該公司將向後者出售可轉換優先股,並由此獲得其7.5億美元的初始投資。與此同時,兩家公司還籤署備忘錄,KKR將收購科蒂旗下專業美妝及零售美髮業務的多數股權。如果交易完成,KKR將總計向該公司支付約40億美元的資金。屆時,科蒂也會其旗下三大主力部門之一的專業美妝部門及零售美髮業務拆分為一家獨立的公司運營,KKR將擁有新業務60%的股權,科蒂則佔股40%。

值得注意的是,科蒂拆分重組旗下品牌的計劃於2019下半年啟動,以扭轉其業績下滑的頹勢。美發品牌施華蔻母公司漢高、聯合利華等日化巨頭都曾對科蒂的出售表現出不低的興趣。據路透消息,漢高看中威娜系品牌(科蒂專業美妝品牌含威娜、OPI、伊卡璐等),並一直希望提高其市場份額,但幾周前由於價格和交易結構的差異而放棄。

今年早些時候有外媒報導稱,包括威娜、OPI等品牌在內的投資組合價值約為70億美元。隨後,新冠疫情迫使世界各地的商場美容院髮廊關閉,美妝美發類產品銷售受衝擊明顯。本周科蒂發布的公告顯示,預計上述品牌組合的總估值約為43億美元,遠低於早前媒體報導的70億美元。顯然,疫情給美妝產業帶來的負面衝擊也使得KKR在本次交易談判中佔據了優勢位置。

交易落地後,KKR將成為科蒂的第二大股東,擁有多達17%的股份和兩個董事會席位。

Waymo兩個月融資30億

作為自動駕駛領域的「頭號玩家」,Waymo在業內一直有著不小的影響力。自從其3月2日宣布進行外部融資以來,其就彰顯了突出的「吸金」能力。

5月12日,Waymo通過官網宣布,其已完成了3月2日外部融資輪次的擴展,額外獲得資金7.5億美元,新加入的投資者包括美國公有投資管理公司T.Rowe Price、紐約投資機構Perry Creek Capital以及富達投資等機構。而就在兩個月前,這家全球自動駕駛領域「領頭羊」剛剛獲得了由銀湖資本、加拿大養老金計劃(CPPIB)和阿布達比穆巴達拉投資公司(Mubadala)等投資的22.5億美元。換言之,Waymo在外部融資開啟後的短短兩個多月裡,迅速融得3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加入的投資機構T.Rowe Price,也是Waymo主要競爭對手Cruise和電動汽車初創企業Rivian的主要投資者。據外媒報導,Cruise已累計融資超70億美元。

Waymo CEO John Krafcik在談到最近的籌資活動時補充稱,額外的資金並非出於對疫情的擔憂。Waymo方面則表示,額外籌集的資金將同兩個月前的融資一樣被用於部署該公司的第五代傳感器系統,並增加送貨服務。

此外,受疫情影響已暫定兩個多月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及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Waymo One已於本周部分恢復。

本土自動駕駛賽道新添融資

同樣,本周國內自動駕駛賽道也有新的融資落地。5月12日,魔視智能宣布完成一億元人民幣的A2輪融資,由盛世金濠、睿鯨資本和博信基金聯合投資。投中資本擔任本輪融資財務顧問。公開資料顯示,魔視智能是一家汽車自動安全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於2015年。

據其官網介紹,目前該公司擁有前裝乘用車、前裝商用車和後裝商用車三大產品線;提供的解決方案可支持L1-L4不同等級別自動駕駛,包括L0~L2級別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L3/L4級別自主/自動泊車方案等。本輪融資所得將被其用於研發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和產品、促進大規模量產、開拓更多市場和客戶。

本周另一家獲得融資的自動駕駛賽道本土初創企業為宏景智駕。

5月13日,宏景智駕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藍馳創投領投,Translink Capital和線性資本跟投。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L3/L4級別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和解決方案的系統供應商。

據悉,本輪融資將被宏景智駕用於進一步打磨產品並擴充核心研發團隊,自建產能並推進L3以下等級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量產準備,另一方面探索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場景的業務落地方向,實現自動駕駛核心電子電氣零部件的自主生產、配建測試、及產品驗證。

雲從科技獲多家政府基金加持

據市場消息,與商湯、曠視、依圖並稱「中國AI四小龍」的雲從科技,於本周完成新一輪約18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本輪投資方除了有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上海國盛、廣州南沙金控、長三角產業創新基金等政府基金外,還包括工商銀行、海爾金控等產業戰略投資者。

據悉,本輪融資所得將被該公司用於人機協同技術閉環、產品研發以及市場拓展,並重點布局智慧金融、智慧治理(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商業四大板塊業務。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孵化於中國科學院的高科技企業,專注於計算機視覺與人工智慧,也是中國銀行業人臉識別第一大供應商。

在胡潤研究院公布的《2019全球獨角獸榜單》中,雲從科技排第84位,估值200億元人民幣,而排在之前的中國人工智慧企業則是商湯和曠視科技,估值分別為400億與300億元人幣。今年初,雲從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有消息稱,這是該公司加快上市步伐的訊號。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完成多倫融資,累計融資金額數十億元人民幣。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