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現在的「大齡剩女」現象,很多人認為是因為那些女性挑,導致高不成低不就。我覺得不是這樣的,真正的原因是因為「鴕鳥心態」在搞鬼,擁有這種心態的女性害怕婚姻。
鴕鳥心態
(1)社會生活壓力大,很多女性對未來失去信心
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有一個詞叫做「喪文化」,說的是當代的年輕人,面對生活的壓力,逐漸變得喪失鬥志,萎靡不振,甚至如行屍走肉一般。
年輕人對未來的擔憂,主要體現在房價上。我國傳統的觀念認為,男人需要有一套房子,方能成家。而對於目前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高昂的房價讓他們鞭長莫及。
這種社會性壓力同樣存在於女性當中,對男人的不自信讓女性不敢踏入婚姻的大門。太多的女性想嫁太少的富二代,成為當今社會一個突出的矛盾。
生活壓力
(2)網絡對人性的報導讓女性對男人的人品甚是擔憂
如果說以房子為主的經濟條件是女性不敢結婚的直接原因,那麼對男人人品的顧慮便是間接原因。
以前的女性,對男人的人品定義比較單一,無非就是好人與壞人之分,可是現如今,網絡對男人群體的標籤化劃分,讓女性對男人的不信任感徒增。比如「鳳凰男」,「媽寶男」,「直男癌」等詞語都是最近幾年興起並風靡於網絡,但是卻讓女性如臨大敵。
鳳凰男
(3)對婚姻的不安全感
現在社會的離婚率越來越高,讓很多女性對婚姻充滿了焦慮,甚至是恐懼。她們認為,女人把自己的一生託付給一個男人是不安全的,不如自力更生,努力上進。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大齡剩女」很多都是都市白領,她們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少收入還不錯。
她們希望通過知識和工作來抵消婚姻的不確定性,卻在忙碌中與愛情擦肩而過,逐漸淪為「大齡剩女」。
大齡剩女
現在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說到底都是「鴕鳥心態」在搞怪,而「鴕鳥心態」的背後,是高昂的房價,是醫療費用,是育兒成本等於與個人經濟能力息息相關的社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