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開掛」!60秒帶你看25天建成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

2020-12-15 金羊網

速度「開掛」!60秒帶你看25天建成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

金羊網  作者:鄭達 吳羊佩 張恩 鄒靖  2020-03-10

文、視頻/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通訊員 吳羊佩 張恩 鄒靖

3月10日,中大五院鳳凰山病區正式交付使用,該病區是全國首個首個永久結構形式應急醫院,同時也是國內首個以應急方式建設的永久性傳染病病區。

該病區建築面積約1.56萬平方米,由中建三局一公司負責施工,是一個擁有300張床位的全負壓病區。病區內部包含病區護理、CT、手術室、ICU、檢驗科,嚴格按照永久性傳染病病區的標準建設,工期僅用25天。

「珠海奇蹟」,25天建成一座醫院

2020年2月2日下午,珠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中大五院鳳凰山病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月9日工程正式開工以後,就展現出「開掛」一般的速度:9天實現工程主體結構封頂;8天完成33000平方米雙面雙層隔牆安裝;6天完成13500平方米吊頂施工。累計使用鋼筋2000噸、混凝土12000方,安裝氣密門2238平方米、氣密窗1274平方米,風管21000平方米、電纜120000米。更令人驚嘆的是,這樣的一座永久醫院建設工期原本需要278天,而疫情當前,最終工期僅用了25天。

面對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再加上春節期間用工組織難、材料調配難等多重難題疊加,項目建設註定是一場硬仗。

中建三局一公司珠海中大五院鳳凰山病區項目建設指揮長王飛介紹,面對緊密的工期、複雜的工序,項目依託BIM技術量化工程量,模擬全專業施工工序,將計劃細化到小時,統籌分解各專業任務,確保各參建單位完美融入建設節奏,最大化發揮各專業優勢,推動整個項目施工進度。

面對複雜的圖紙和極高的工期要求,技術團隊立即轉變思路,採用EPC模式主動介入設計,設計易建快拆體系:統一截面、統一布局,優化層高,原設計C30混凝土提高至C40,並添加早強劑,達到3天拆模條件。整個建設過程完成5次設計優化、12次圖紙會審、60餘張深化設計節點,目的只有一個:最大化為現場創造便利施工條件。

醫療病房工序複雜,為了在最短時間磨合各工序,項目48小時內搭建1:1異地樣板、實體交付樣板,解決18個碰撞問題,用最直觀的方式解決最複雜的問題,確保大面搶工時忙而不亂。

此外,項目在1天內完成急需人員、材料、設備進場,3天內完成後續材料及分包資源組織,累計進場各類機械336臺,高峰期近4000人同時施工,前後近12000人投入戰役。

王飛介紹,項目前期確保3天一個結構層、1天完成拆模清理,同時做好室內、立面、屋面等立體空間的施工交叉,有效組織土建、安裝、裝飾專業的工序穿插,確保作戰無縫銜接,高效推動項目整體進度。

有了速度,質量也要達標。考慮長期使用需求,病房開間寬度相對箱房增加了0.6m,層高4.4m。相對箱房應急醫院增加了消防噴淋、智能建築、永久電梯、節能、防颱風等內容,選用綠色環保、隔音材料,如無機預塗板、機制玻鎂複合彩鋼板吊頂、6級醫用氣密窗,氣密性得到有效保障,「整個建設標準極高」。「我們嚴格按照正式建築施工進行質量管控,各方質量監督、過程驗收、試驗檢驗同步實施,確保應急工程高質量交付。」王飛表示,「醫院按照正規的傳染病醫院標準建造,至少可以使用20年以上。」

科學施策,完成國內首個永久應急醫院建設

項目方案最初是應對疫情建設的貨櫃板房應急醫院,但結合珠海疫情形勢、長久使用需要、颱風暴雨氣候及各方意見,調整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永久應急醫院。「永久醫院結構穩定、牢固,有更長久的使用壽命;空間設計更加靈活,可按需求布置各類房間;使用功能將更加完善,房間氣密條件優越,可實現更高標準的功能需求。」中大五院副院長李中和介紹,「全部都是負壓病房的病區,在全國都很少見。」

據了解,傳染性病房通過負壓實現病區潔淨度,不同功能房間不小於5帕氣壓差,保證空氣的有序流動,因此,防止交叉汙染,保證門、窗、牆「不漏氣」是重中之重。

王飛介紹,工程隊通過混凝土原光收面、採用醫用6級氣密窗、隔牆內層外層雙封閉等措施,確保病房空氣不外溢,同時採用高效過濾負壓排風,在滿足規範的基礎上預留20%風量,總共安裝240個氣壓監測儀,確保負壓條件達標,「現在壓差在20帕左右」。

傳染性病房內被汙染的空氣如何排放非常關鍵。項目巧妙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屋面聳立80個外排風管直向高空,高度達6米,將經消毒的汙染空氣排入高空,有效避免了排出的空氣進入到新風系統。

作為臨海病區,防颱風能力必不可少。王飛介紹,工程1274平米外窗全部採用系統門窗,可抗15級颱風。結構抗震烈度按7度設防,管道支架進行抗震加固,確保病區安全運行。

李中和表示,目前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珠海毗鄰港澳,復工開學也在有序進行,「大型突發事件隨時有可能出現,病區的建成將對珠海市應對大型疫情起到重要作用。」據悉,鳳凰山病區作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後備醫院,在疫情結束後也將作為流行性傳染病病區繼續使用。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僅用25天!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即將交付使用,成國內首個永久結構...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2月29日,從中大五院傳來好消息,該院新建的鳳凰山院區將在3月5日進行驗收交付使用,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項目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項目建築面積近15600平方米,建築高度13.2米,包含一座二層醫院(病區護理、CT、手術室、ICU、檢驗科)及配套液氧站、汙水站、空壓機房等,總床位數300床,病房數約160間,手術室2間。
  • 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預計下周整體移交
    記者昨日從珠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從3月5日開始,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已經開始分批交付使用。目前室外工程基本完成,室內裝修進入收尾,預計下周將進行整體移交。日夜施工不到一個月建成一所醫院「經過連續作戰,日夜施工,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和將軍山醫院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搶建任務,但是還不能掉以輕心,要再接再厲,咬緊牙關,保質保量地全面完成兩個醫院的收尾工程。」昨日,珠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方小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將分區交付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珠海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將於3月5日完成建設,並陸續分區交付使用。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項目包含一座二層的醫院及配套液氧站、汙水站、空壓機房等。該院區於2月8日完成設計方案調整,2月9日正式開工。
  • 【搶鮮看】陳文健會見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
    【搶鮮看】陳文健會見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 2020-10-28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珠海中大五院晉升三甲醫院
    5月29日,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簡稱中大五院)獲悉,該院經過三天嚴格考核,順利通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這也是三甲醫院評審實行「新國標」以來,珠海市首家通過評審的醫院。醫院開放日活動和衛生高地建設計劃同期啟動。
  • 珠海中大五院專設兩門診
    針對出遊歸後的發熱患者,珠海中大五院專設兩門診。陳衛芬 攝   近日,援非工作1年後回國探親的王先生,歸國後不久出現發熱、寒戰、醬油色小便等症狀,經檢查為瘧原蟲感染,分型為「惡性瘧」,緊急轉至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下稱「中心」)進一步診斷及治療。
  • 「已經9天沒回家了」中大五院200多名醫護人員奮戰防控一線
    南都訊 「17日到今天,我已經9天沒回家了」,中大五院醫療副院長李中和說,從珠海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以來,他和200多名醫護人員一樣,一直奮戰在防控一線。中大五院作為中山大學在珠江西岸唯一一家直屬附屬醫院和珠海市唯一一家定點收治醫院,擔負著珠海市疫情防控重任。
  • 中大五院 生死「器」約 「移」來新生
    患有自身免疫肝硬化長達5年之久的她,在反覆嘔血、昏迷和肝功能持續惡化的狀況下,選擇了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下稱「中大五院」)進行肝移植手術。幸運的是,手術十分順利,李燕上周健康出院。這是中大五院獲取肝移植資質以來成功完成的第10例肝移植手術。去年1月,中大五院獲批肝、肺、腎器官移植資質,目前共成功完成手術35例。
  • 看珠海中大五院如何對抗兇猛疫情?請查收華為雲遠程醫療方案
    對於珠海中大五院醫護人員來說,無論是做好自身的隔離防護,還是保障疫情 作為廣東抗擊「新冠肺炎」的主戰場,也是珠海唯一定點收治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從接收第一名患者開始,就一直在積極備戰,全力抗「疫」。
  • 趕往中大五院路上又遇大麻煩……
    趕往中大五院路上又遇大麻煩…… 2020-02-15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血清要到中大五院!
    ▼網絡配圖老胡立即順著黑影看去,心裡咯噔一下,「飯剷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鏡蛇。從小在山邊長大的他一眼就認出是毒蛇,趕緊按住食指防止血液流通。幸好,蛇沒有咬得太深,老胡意識還算清醒,他趕緊拿出電話撥打了急救電話,把自己的位置清楚地告訴醫護人員。
  • 中大五院護士長:17年前抗擊非典,如今抗擊新冠病毒肺炎
    1個世紀,今天有3人解除隔離,又新收了3人,形勢很嚴峻,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安全都重於泰山,而我要努力完成全院培訓,確保醫護人員零感染……」 李穎,是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護士長。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護士長李穎正在仔細檢查同事的防護服穿戴情況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大五院作為珠海市定點收治醫院,擔負著珠海市疫情防控重任。
  • 鳳凰山山地步道來了!43km!串聯超多景點…太美!
    6月10日下午,市政府常務會議聽取了鳳凰山山地步道項目有關情況匯報。會議要求,把鳳凰山山地步道項目列入今年全市重點項目,實施掛圖作戰,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抓緊動工建設,確保今年年底前初見成效。
  • 中大五院聘付小兵院士任榮譽教授
    8日,2019年廣東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示範交流活動暨第107期廣東院士講壇在中大五院舉辦。會上,中大五院聘任付小兵院士為榮譽教授。按照計劃,雙方將在學科建設、隊伍引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 這51天的經歷……
    今天上午,當最後兩名新冠肺炎患者從中大五院病房走出,接過鮮花、接受祝福,這標誌著珠海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全部「清零」。從出現確診病例到病例「清零」,前後歷時51天。每個人都是這場疫情中的倖存者,每個人又是這場疫情中的英雄。
  • 南京江北首個三甲醫院—中大醫院江北院區今天開診
    今天一早,現代快報記者就來到中大醫院江北院區,9點不到,掛號處就已經排了長隊。在採訪中發現,很多就診者最大的疑問是不是真的中大醫院的醫生到江北來上門診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告訴記者,患者不需要糾結這個問題,可以放120個心,如今江北園區的醫生排班已經全部列入中大醫院的門診、急診、住院的醫生排名大循環中,會統一安排。
  • 南京江北新區第一家三甲醫院—中大醫院江北院區將開診
    8月26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江北院區就要開診了,這是南京江北新區第一家三甲醫院,也是南京化工園區唯一的大型公立醫院,填補了江北地區長期以來缺少三甲醫院的空白,老百姓不過江就能享受到與中大醫院本部同樣的三甲醫院優質醫療服務.
  • 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基本建成 日門診量可達4000人次
    原標題: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基本建成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基本建成。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本報訊(記者 陳強)目前,位於通州區漷縣鎮的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地上部分的室內裝修已經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和調試,地下部分裝修預計年底前完成。千畝森林圍繞的院區佔地147畝,設有婦產生殖中心、腫瘤精準治療中心、國家創傷救治中心和20餘個科室,日門診量約4000人次,住院部床位總規模800張,為大型綜合型三級甲等醫院。
  • 鳳凰山山地步道來了!約43公裡、串聯幾大公園、還配垂直電梯…太驚豔!
    6月10日下午,市政府常務會議聽取了鳳凰山山地步道項目有關情況匯報。會議要求,把鳳凰山山地步道項目列入今年全市重點項目,實施掛圖作戰,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抓緊動工建設,確保今年年底前初見成效。小布了解到,目前公布的僅為鳳凰山山地步道概念性規劃,整個項目在未來建設中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