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裡古鎮,一個有千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

2020-08-23 木子走世界

同裡古鎮隸屬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地處太湖之濱,京杭大運之東,距上海80公裡,距蘇州20公裡。始建於宋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同裡舊時稱為&34;。初唐時期改為&34;。宋朝將&34;二字相迭,上去點、中橫斷,拆字為&34;,沿用至今。

全鎮總面積為133.15平方公裡,被葉澤、南星、龐山、九裡5個湖泊環抱。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梁相連。

古鎮因水成園,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形成&34;的獨特景觀,是江南典型的&34;的水鄉古鎮。有&34;之稱,是江南六大著名水鄉之一。


江南水鄉同裡古鎮

因同裡處在澤國河網中,歷史上交通不便,又少有戰事,故古建築保存較多。目前,它是江蘇省保存最完整的水鄉古鎮之一。

同裡原有八景、續八景、後四景等220處自然景點。至今仍有一些景點保存完好。在一級保護區域內,明清建築佔十分之七,400多年來的文化遺址、遺物、遺蹟、遺風猶存。明清民居,鱗次櫛比;深宅大院、園林小築、小橋流水、隨處可見。組成層次錯落有致的優美畫卷。

現存著名的有退思園、耕樂堂、環翠山莊、三謝堂、侍御第、臥雲庵、城隍廟、尚義堂、嘉蔭堂、崇本堂等園林和古建築。

同裡鎮&34;的特色,聞名於世。古街坊、古街道粉牆黛瓦,俄脊高挑,水、聲、空氣都融有古遠的韻味。同裡鎮有&34;,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水、橋多。自古以來,詩人墨客對此讚美不絕。

1980年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198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著名景點。

古鎮建築

鎮志記載,從1271-1911年,鎮內先後建成38個宅院,寺、觀、宇47個。著名的有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松石悟園、耕樂堂等。


退思花園於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間建成。具有晚清江南園林建築風格。面積十畝八分,小巧玲瓏。江南民居建築的特點是居室和園林相結合。讓人有一種清晰,寧靜,明朗的感覺。

退思園布局獨特,以池為中心,格局緊湊自然,亭、臺、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因亭臺樓閣及山石均緊貼水面,如出水上,所以又有貼水園之稱,在建築史上堪稱一絕。


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崇本堂、嘉蔭堂木雕藝術十分精美。耕樂堂庭院以田園風光見勝。

古風園

古風園位於公園橋東側、南濠弄內,南與退思園一弄之隔。該館分百床、木雕和古玩三大區,古風園展示的古玩,種類繁多,包括瓷器、銅器、珠玉、文房四寶、紫砂等。每件古玩,都由故宮博物院專家標註年代和名稱。木雕戲文故事由四川戲曲專家還原故事,百床、木雕、古玩由作家車前子撰寫解說詞。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古橋

古橋是同裡的特色之一。鎮子裡有40多座大小橋梁:太平橋(1913年)、吉利橋(1987年重建)、長慶橋(建於1470年,1704年重建)、思本橋(1253年)、富觀橋(1353年)、普安橋(1369年)、泰來橋(1746年)、中元橋(1755年)、烏金橋(1811年)、永壽橋(1879年重建)、大興橋(1913年)、獨步橋和昇平橋(1997年重建)。



這裡的橋以三座最為典型(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同裡人有過三橋的習俗,取其消災解難,喜慶吉祥之意。太平橋和吉利橋都由同裡範景烈等於乾隆十二年重建。前一座為梁式橋,小巧精緻;後者屬半月形拱橋,位於太平橋和長慶橋之間。長慶橋俗名謝家橋,又稱廣利橋,是陳鏞、謝忱等人在明代所改建。今天,步行三橋已經成為遊客不可缺少的項目,使之成為同裡受歡迎的橋梁。

街道

同裡鎮現有竹行街、富觀街、新填街、上元街、三元街、東溪街、魚行街、南新街等八條主要街道。八大街道各有特色,有的靜謐寧靜,有的綠樹成蔭,有的依水傍屋,還有的商店林立。同裡的舊街道是寧靜的,這是一種遠離塵世的靜謐,一種超凡脫俗的靜謐,一種真正從心靈上求得平靜與快活的靜。

弄巷

街與街之間的裡弄比較多,如尤家弄、串心弄、同泰弄、西弄、倉間弄等。那些裡弄都很細很長,像魚行街的穿心弄,長達三百餘米,行人的腳下就會發出哐哐聲。富觀街道附近的倉場弄,從南向北通水河兩岸,弄堂僅容一人行走,故亦稱&34;,穿過弄堂就可以上河橋。


風景是相同的,看風景的心情永不重複。

同裡的風景,有中國士人的幽雅情調,有隱士的恬淡風骨。不僅有&34;的清幽,還有&34;的散淡。尤其是春天的同裡,春雨,薄霧,輕煙,暮色,都能給水鄉的景色增添幾分情趣。

春天,一塵不染的河水,清可見底。岸邊很隨意的長了幾株樹,樹梢剛長出幾片嫩葉,隨微風緩緩的舒展著,閒雲野鶴般的悠然閒適,如舊式的裙袂般飄逸瀟灑。

樹葉是那種鮮活水靈的淺綠色,映了一彎河水,都漾著盈盈的綠意,清朗而又溫和。

不遠處的古橋,古宅,也是矜持沉穩,微微泛清的顏色。

整個小鎮便氤氳著親切平和的微熱水氣,空氣中也就悄悄的泅入了這與世無爭的淡泊。


然而這平淡中又不經意的染了一抹溫潤的、淺綠色的溫柔,這便如一名很纖細很清秀的少婦,身穿一襲印著小綠碎花的半舊旗袍,圓潤而烏黑的髮髻貼在腦後,髻上斜斜地插著一根玉簪子,很普通的式樣,可是也是沉沉的綠色,默默地細述著一個塵封了很多年的故事。


最佳出行月份:每年3月~5月

出行看點:同裡旅遊淡、旺季時間一般為:旺季(3月1日—5月31日、9月1日—11月30日)、淡季(6月1日—8月31日、12月1日—次年2月29日) 春季是同裡旅遊賞景最佳季節。

相關焦點

  • 同裡古鎮,一座韻味十足的江南水鄉古鎮
    同裡古鎮位於蘇州市吳江區,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同裡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裡」,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裡」。始建於宋代,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水鄉文化古鎮。(7月末拍攝)這組圖展示了水鄉古鎮的風貌。
  • 同裡古鎮 一個不得不去的江南古鎮
    同裡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始建於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漢族水鄉文化古鎮。江南有煙雨,不妨一起看看同裡。↓↓↓同裡景點位置江南的湖泊與溼地,鮮活了這一方水土。古木蔥蘢的明清建築,見證了這裡的似水流年。恬淡悠然的同裡人,還似當年一般守著這裡的歲月靜好。同裡——以自然之名留存千年故事。
  • 旅遊:同裡古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中國水鄉文化古鎮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同裡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風景優美,四面環水。在這裡可以品茗、聊天、聽曲;走三橋,收穫美好祝願,坐遊船,享受慢節奏同裡等。
  • 醇正水鄉,至今仍保持「舊時江南」特色的古鎮,同裡古鎮遊記
    常常會有朋友對我說「怎麼總看你出去旅行,哪裡那麼多時間呢?」,其實對於一個真正熱愛旅行的人來說,時間和金錢都不會是問題。周日只有下午三點前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於是決定逛一逛同裡古鎮,雖然時間不多,但主要景點還是都可以走一走的。
  • 江南十大水鄉古鎮之「東方威尼斯」—同裡古鎮這個夏天剛好遇見你
    富土拆字為同裡,人傑地靈好風光。這首詩描寫的就是有著「東方小威尼斯」之稱的江南十大水鄉古鎮--同裡古鎮!所以說,同裡古鎮還是很值得我們去看一看和走一走的!今天在這個炎炎夏日裡就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踏上這片美麗的水鄉熱土,感受那一份自然的寧靜和天然的涼爽!同裡古鎮的歷史由來同裡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種、生息繁衍。
  • 同裡古鎮,小橋流水人家,美麗的江南水鄉
    ,每二十分鐘有一趟,大約一個小時就到了。同裡古鎮,位於蘇州市吳江區,建於宋代,是江南六大名鎮之一,距離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同裡古鎮的退思園,別看它是一個小小的園林,但卻是這裡的一個重要景點,而且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歷經千年的古鎮,還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實拍歷經千年的同裡古鎮,提起這座千年古鎮相信大家一點也不陌生吧,它還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古鎮,同時也是江南的六大古鎮之一,在很早時同裡舊稱,富土,在唐初改為,銅裡,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裡,始建於宋代的,至今已達1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比較深厚,同時也是中國水鄉文化古鎮,裡面空氣新鮮,景色優美,像一座古代美麗的後花園,裡面水利系統比較豐富,當小編踏進同裡古鎮時,似乎踏進了一座豐富多彩的水鄉與歲月留下的許多痕跡
  • 江南水鄉古鎮申遺 周莊同裡13個古鎮你去過幾個?(圖)
    【江南水鄉古鎮申遺】近日,「由江浙兩省三市13個古鎮共同參加的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工作,已進入申遺文本編制環節,各鎮區正加緊重點文物建築修繕和環境整治」,申遺小組顧問莊春地26日表示。聯合申遺的古鎮都完好保存著「小橋、流水、人家」的空間布局,「井」字形河街兩側,粉牆黛瓦的民居古建築鱗次櫛比,原住民生活於此,成為文化延續的見證者,共同構成了江南水鄉的歷史記憶。申遺也就開啟了系統的專業保護模式。
  • 江南六大古鎮,誰是你心中的江南水鄉?
    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古鎮重要的組成元素。以前的江南,是煙柳繁華之地;如今的江南,是清幽靜寂之鄉。以前的江南流傳在古詩詞裡﹑傳記裡。現在的江南不止於詩詞,更是一種生活。江南是風姿綽約又千變萬化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江南。六大古鎮,誰是你心目中的江南水鄉?
  • 中國「最美的古鎮」,江南六大水鄉古鎮之一,可以直接坐火車直達
    從南到北,國內的古村古鎮不勝枚舉,如烏鎮、周莊、瑤裡、西塘、婺源、宏村、西遞等,很難說出哪裡才是最美,古村古鎮如同一個少女,每個人的審美和感覺不一樣,喜歡的程度也就有了差異,與西塘、周莊、烏鎮、南潯等江南古鎮相比,這座小鎮更比較迷人,它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風景優美,以「小橋
  • 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著名江南水鄉古鎮,紹興四大古鎮之一
    安昌鎮原名清風,位於浙江省紹興縣,與杭州的蕭山相接,南靠柯橋,北鄰杭甬高速公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著名江南水鄉古鎮,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之美稱。安昌始建於北宋時期,因唐代武肅王錢鑼平董昌而得名,後因戰亂焚毀,於明清時期重建,其建築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依帶水,古樸典雅,現已成為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安昌古鎮現存三裡長的依河古街市,傳統特色的店鋪作坊,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粉牆黛瓦的臺門民居,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古老多姿的各式石橋,穿梭往來的烏篷小船,風貌古樸迷人。
  • 同裡古鎮是世界遺產,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小橋流水人家!
    同裡古鎮是世界遺產,位於太湖之畔,自宋代建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同裡原稱富土,唐初因其名太過招搖,遂改名同裡 。 同裡的退思園很有江南園林特色。古鎮中有大型的中國典型的江南園林,這是獨一無二的。看慣了現代都市的繁華,不妨可以到江南的古鎮看看,這裡雖然沒有古道西風瘦馬,但也有小橋流水人家。
  • 同裡古鎮丨一份屬於江南的溫柔
    在這個最美的季節裡,我又來到了同裡,就像回來看一個老朋友一樣熟悉而又溫暖,心中江南的水就像柔情的女子一般,靜靜的,眼中總有一絲安詳,而江南古鎮的春天,總是透露著古詩詞中的唯美意境...春夏之交,白晝逐漸變長,六點,當古鎮還在朦朧初醒時就該起床了,在同裡的景色面前,被窩和懶覺總是顯得不那麼重要。
  • 同裡古鎮丨一份屬於江南的溫柔
    好久不見,同裡古鎮。第一次去同裡,是和父母一同前往,當時對這個小鎮的印象就像個姑娘一樣清秀,坐在河邊喝著茶可以看到鸕鷀,好聽的劃櫓聲在身邊經過,小橋流水人家,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江南水鄉....在這個最美的季節裡,我又來到了同裡,就像回來看一個老朋友一樣熟悉而又溫暖,心中江南的水就像柔情的女子一般,靜靜的,眼中總有一絲安詳,而江南古鎮的春天,總是透露著古詩詞中的唯美意境...
  • 打卡江南水鄉?看著六大古鎮就夠了!
    周莊、同裡、甪直、西塘、烏鎮、南潯並稱為江南六大古鎮,是江南水鄉古鎮的典型代表,既「相同」又「不同」,且相距得都不算太遠,三個在浙江,三個在蘇州,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長三角洲,湖泊星羅棋布,倘若有空,不妨都瞧一瞧? 1.
  • 「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擁有世界遺產的同裡古鎮,你最喜歡哪個?
    如夢江南,就像夢境一般烙印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可以這麼說,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古鎮情懷。江南古鎮眾多,尤其以烏鎮、周莊、南潯、甪直、西塘和同裡為首的「江南六大古鎮」最負盛名,這六個古鎮雖然看起來都差不多,皆是白牆灰瓦、小橋流水的模樣,但又都有屬於各自的特色。
  • 同裡古鎮,小橋,流水,人家
    在歷史的進程中,滄海一粟,過往了眾多人文故事。人和事都已消散在歷史的洪流中,成為了日後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曾經見證一切的建築,城宇,小橋,流水都保留至今。同裡古鎮,就是見證了千年,現如今依舊留存的古城。
  • 著名旅遊小鎮同裡古鎮,小橋流水人家,具有濃鬱的江南水鄉特色
    對於在都市裡生活了習慣的人們來說,出門去旅遊是一個增加家人之間感情,讓自己身心更加放鬆的好機會。那麼在大都市生活慣了的朋友們對於一些古城鎮自然是情有獨鐘的。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一個地方呢就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小鎮,它就是我們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同裡古鎮。同裡古鎮是位於我們國家的江蘇省蘇州市的,這是一個明清兩代的花園建築。
  • 江南最美麗和諧的古鎮--同裡古鎮
    江南地區還保有著一些完整的古鎮,而童裡古鎮就是其中最有特色的古城。因為從天空中看,同裡古鎮只能夠用支離破碎來形容,但是在地面上來觀察以後卻發現同裡古鎮十分的協調。古鎮上有許多橋梁以此將這座古鎮連起來,大家都說這裡才是小橋,流水,人家的典型。
  • 江蘇最美古鎮,蘇州市同裡古鎮迷人的水鄉風光,小橋流水樹木蔥翠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最美的水鄉古鎮,而每個人心中的那個夢裡水鄉卻不一定是所有人喜歡的那個江南。同裡古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境內被外界讚譽為「東方威尼斯",同裡古鎮與西塘古鎮、烏鎮、周莊古鎮、南潯古鎮、甪直古鎮被稱為江南六大古鎮,江南多古鎮而同裡算是一個讓人記憶深刻的水鄉,同裡沿著河道種植著一棵棵高大的樹木走進同裡彷如進入一個樹木蔥翠的公園裡。樹木的綠與同裡水的綠相映成趣充滿著江南古鎮的活力。走過一座座橋卻看不盡同裡的美。坐上一條搖櫓船就像在綠色通道裡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