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中微波諧振腔產生原因及工作原理

2020-12-21 電子發燒友

pcb中微波諧振腔產生原因及工作原理

上海韜放電子 發表於 2020-12-16 14:09:19

  在設計數字電路板時,通常不考慮信號的帶寬,除非您正在進行極快的設計。數字世界實際上是模擬世界中多個範圍的總和。換句話說,許多模擬效果相互求和,以創建通常被視為僅限於數字系統的效果。這是一個廣泛的學科,以至於產生了自己的數學領域,即變換理論,其中拉普拉斯和傅立葉變換是工程師中最著名的。

  在這裡,我不想集中討論高速PCB設計中的傳輸理論。但是,由於數字和模擬系統中微波頻率下的共振,會產生一些影響。高頻諧振腔只是高頻下模擬信號完整性和電源完整性問題的許多原因之一,但是帶寬較寬的數位訊號也會產生相同的效果。之所以會產生這些效果,是因為PCB的複雜結構就像是微波諧振腔,並且有助於理解這些諧振在PCB中是如何產生的。

  了解微波腔諧振器

  微波諧振腔的工作原理與其他諧振腔相同。如果以正確的頻率提供諧振器,則您會在諧振頻率處看到很大的響應。在電磁諧振器中,接地平面和電源平面,過孔和其他導體的布置使電磁波被捕獲在基板的不同區域中。

  為了更好地了解空腔共振,最好將您的PCB基板視為一個矩形盒,其中有一個波在其中傳播。請注意,當信號在走線上傳播時,該信號會在導體及其參考平面之間發射一些電場和磁場。由於信號在高和低狀態(數位訊號)之間切換,或以某個頻率(模擬信號)振蕩,因此該信號會產生一個波,該波傳播遠離走線。

  下圖顯示了PCB上微帶走線的典型情況。圖像中的方程式顯示了橫截面共振(沿x和y方向),這些共振可以通過沿軌跡傳播的信號來激發。這些共振還定義了微帶結構內激發的不同模式的截止頻率。準TEM模式是低頻的主導模式。如果它看起來像一個波導,那您就離目標不遠了。使用等效波導模型是推導微帶傳輸線特徵阻抗的正確方法。

  

  微帶線的諧振,它基本上是一個長的,帶有開放側邊的微波腔諧振器。

  在此,微帶基本上起開放式微波腔諧振器的作用。一旦線路上的頻率超過一定水平,就會激發TE01模式,並且電磁場的空間分布也會改變。對於FR4上與其參考平面相隔0.785 mm的典型微帶線,TE01模式在〜90 GHz處被激發。但是,您無需激發更高階的諧振就可以在PCB的其他地方看到空腔諧振。微帶的發射會激發PCB其他區域的諧振腔。如果信號的頻率/帶寬足夠大,PCB中各種導體之間的尺寸將決定可能激發的其他可能的諧振。

  因為微帶上的信號發射的輻射線遠離走線,所以它的作用就像是EM輻射源,它會激發電路板其他區域的其他諧振。這就是為什麼除了串擾和光纖編織效應之類的影響之外,我們還在微波頻率處產生諧振腔的原因。由於數位訊號具有較寬的帶寬,可以跨越分配給PCB中其他結構的多個諧振腔諧振頻率,因此它可以激發多個諧振腔諧振,從而從板的邊緣產生寬頻譜的發射。

  PCB的邊緣發射在研究界被稱為腔共振邊緣效應(CREE)。各種邊緣發射模式非常難以預測,並且不通過簡單的整數倍相互關聯。相反,在高頻下執行EMI測試時,您將測量由多個源(包括諧振腔)引起的大量峰值。請參閱本文以獲取有關CREE和輻射EMI的更多信息。

  PDN中的微波腔諧振

  如果查看典型的PDN阻抗頻譜,您會看到在高達GHz範圍的低頻處出現的一系列峰谷。PDN設計的目標是通過使所有阻抗諧振低於某個目標值,在整個相關信號帶寬內設計相對平坦的PDN阻抗。當諧振腔開始主導PDN阻抗時,當您看到超過1 GHz的頻率時,阻抗峰值的設置將變得更加複雜。

  

  PDN阻抗譜示例(自阻抗)。約1 GHz以上的複雜頻譜是由於PDN阻抗中的諧振腔引起的。

  PDN上發生的紋波還會產生一些場發射,當它激發附近結構中的微波腔諧振器模式時,會以表面和邊緣發射的形式出現。在上面的PDN頻譜中,阻抗圖中1至7 GHz的共振和反共振歸因於PDN結構內部和附近的腔體共振。分立電容器與PDN電容並聯出現,通過提供一定的阻尼,它們還將在整個阻抗譜中加寬這些峰值。有關在PDN的阻尼腔諧振中使用分立電容器的更多信息。

  抑制微波腔共振

  不幸的是,要防止腔共振的發生還沒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它們將一直發生,這是在實際的EMI / EMC測試中是否會注意到它們的問題。設計電路板時,需要考慮一些選項:

  請使用Dk值較低的PCB基板材料。從上面可以看出,這將高階諧振推向了高頻。這對信號完整性有利,但對功率完整性不利,因為它降低了平面間電容。

  選擇HDI布局和路由。使用物理上更小的結構還將各種諧振腔諧振頻率推到更高的值。物理上較小的跡線也會發出較少的能量,因此任何激發的共振都不會那麼強烈。

  包括隔離結構。這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尤其是在防護痕跡和通過圍欄的隔離結構中。諸如共面波導或基片集成波導之類的模擬信號的替代結構也是一種選擇,因為它們可以提供更大的自然隔離度。

  保形塗料。這些塗層在高GHz頻率下可能具有吸收性,並且已知可以抑制PDN反共振。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pcb中微波諧振腔產生原因及工作原理
    pcb中微波諧振腔產生原因及工作原理 上海韜放電子 發表於 2020-12-16 14:09:19   在設計數字電路板時,通常不考慮信號的帶寬,除非您正在進行極快的設計
  • 高手講解濾波器原理(一),腔體濾波器原理解析
    越來越多的朋友想要了解濾波器原理,但對於不同的濾波器,其濾波器原理總是存在一定差異。而本文主要講解腔體濾波器原理,並於闡述濾波器原理後,向大家介紹腔體濾波器的應用。如果你對本文的內容存在一定興趣,那便耐心往下看吧。近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無線通信系統也在微波、毫米波技術的迅猛發展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 技術解剖:圖解微波爐工作原理(組圖)
    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某部科幻電影中的軍事裝備——這種先進真空管所產生的微波確實威力巨大,足夠用於軍用雷達(這也是研製磁控管的最初目的)。微波爐不是用火焰或線圈產生的熱量從外部加熱食物,而是讓微波穿透食物,在其內部產生熱量。
  • 微波的詳細分析以及其工作原理
    打開APP 微波的詳細分析以及其工作原理 佚名 發表於 2017-11-24 16:10:03 微波的波長        微波是指頻率為300MHz-300GHz的電磁波,是無線電波中一個有限頻帶的簡稱,即波長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間的電磁波,是分米波、釐米波、毫米波的統稱。
  • 半導體雷射器發光原理及工作原理
    二、要有諧振腔,能起到光反饋作用,形成雷射振蕩;形成形式多樣,最簡單的是法布裡——帕羅諧振腔。當雷射器達到閥值時,具有特定波長的光就能在腔內諧振並被放大,最後形成雷射而連續地輸出。 (2)諧振腔,能起到光反饋作用,形成雷射振蕩。 要實際獲得相干受激輻射,必須使受激輻射在光學諧振腔內得到多次反饋而形成雷射振蕩,雷射器的諧振腔是由半導體晶體的自然解理面作為反射鏡形成的,通常在不出光的那一端鍍上高反多層介質膜,而出光面鍍上減反膜。
  • 探究微波的工作原理是否與製冷系統逆轉相等
    導讀:「探究微波的工作原理是否與製冷系統逆轉相等」你好,朋友們,希望你們一切都好!因為我們獲得的冷水和從項目中提取的熱量被冷藏在冰箱外面,所以這就是問題的來源: 製冷系統是否相當於一個微波的逆轉?微波爐需要一定量的溫度來開始它的工作,暫且不談烤箱和微波爐是否都有相同的原理,如果製冷系統被反向使用來實現這一目標,那麼它們就是一樣的。我在谷歌上讀到的以下內容,「微波」只是「微波爐」的縮寫。
  • 讓分析更準確 微波消解儀應用於多種樣品前處理工作
    消解儀是一種常用的樣品前處理設備,按自動化程度可以分為半自動消解儀和全自動消解儀;按照原理可以分為電熱消解儀和微波消解儀,目前都有比較成熟的產品,可以應用到消解、萃取、蛋白質水解等多種分析化學的樣品前處理工作中。當前,面對日益增加的樣品種類和數量,現代分析水平的不斷提升加劇了快速製備分析樣品的渴求。
  • 一種智能微波治療儀及其控制系統設計
    1 引言   微波治療是臨床上一種新的治療手段,其設備簡單,治療效果明顯,使用安全,併發症少,對組織損傷小,因此得到醫務界的肯定。微波治療儀是利用微波在人體產生的熱對患者的病變部位進行輻射,從而達到治療目的,鑑於其治療效果顯著,是當今發展無損傷治療的理想醫療設備。
  • 串聯諧振與並聯諧振的區別_串聯諧振與並聯諧振產生諧振的條件
    在電阻、電感和電容的串聯電路中,出現電路的端電壓和電路總電流同相位的現象,叫做串聯諧振。串聯諧振的特點是:電路呈純電阻性,端電壓和總電流同相,此時阻抗最小,電流最大,在電感和電容上可能產生比電源電壓大很多倍的高電壓,因此串聯諧振也稱電壓諧振。 在電力工程上,由於串聯諧振會出現過電壓、大電流,以致損壞電氣設備,所以要避免串聯諧振。 在電感線圈與電容器並聯的電路中,出現並聯電路的端電壓與電路總電流同相位的現象,叫做並聯諧振。
  • 雷射器原理、分類及用途簡介
    1954年製成了第一臺微波量子放大器,獲得了高度相干的微波束。1958年A.L.肖洛和C.H.湯斯把微波量子放大器原理推廣應用到光頻範圍,1960年T.H.梅曼等人製成了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1961年A.賈文等人製成了氦氖雷射器。1962年R.N.霍耳等人創製了砷化鎵半導體雷射器。以後,雷射器的種類就越來越多。
  • 幹了射頻那麼久,竟然連微波爐的原理都不了解?
    今天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微波爐是如何工作的?原理又是什麼樣呢?微波爐是一個真正了不起的工程壯舉。使微波爐快速普及的快速制熱功能的,可能是一個電子管。如今,提到電子管,你可能會想到它大概是像這類無線電裡的。微晶片並不能代替這類電子管產生能量,例如去加熱食物。一臺微波爐包含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一個叫做磁控管的電子管,它能發出加熱食物的能量;一個內置的導波管,用於將能量導向食物;一個腔室,以放置食物並將微波輻射鎖定在內。
  • 家用微波爐的優越性和微波爐的工作原理
    家用微波爐的優越性和微波爐的工作原理 上世紀80年代,我就在學校學習了有關微波爐的工作原理,因為我們是學工業的,工廠裡加熱某些零件或產品需要用微波爐。不過那時候覺得,微波爐離我們的生活還遠,或根本不可能用於日常生活。
  • 雷射原理基礎知識總結
    5、分別描述小信號工作狀態與小信號增益。 6、增益飽和是什麼?它在雷射穩定輸出中起什麼作用?譜線增寬如何影響增益飽和特性?7、說明均勻增寬和非均勻增寬工作物質中增益飽和的機理。8、解釋諧振腔的損耗,單程損耗因子,腔的品質因數。
  • 工業微波設備烘乾工作原理
    微波烘乾是利用頻率為2450MHZ的微波發射源(通常為真空電子管,簡稱磁控管)發射電磁波,然後把電磁波封閉在金屬腔內以防電磁波洩漏,放置在微波腔內的物料吸收電磁波能量,從而達到加熱的目的。那麼物料是如何被加熱達到烘乾目的的呢?
  • 微波光子信號的產生解析
    但石英晶振只在低頻時才具有少數幾個高Q值共振模式,這就使它不能直接產生高頻信號。加上倍頻效率的限制,不易在較高頻率下獲得大的輸出功率。這些都制約了它在頻率可調的振蕩器中的應用。在光子領域,由於雷射器性能的提高和各種光子器件工藝的改善,在光域產生高品質的微波信號,特別是在高頻段(微波/毫米波段)信號的產生方面顯示出明顯的優勢。
  • 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微波爐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為什麼不能把金屬放進去?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直接購買半成品食物回家,用微波爐簡單加熱一下就可以吃了。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微波爐可以在短時間裡加熱食物呢?
  • 微波電路的發展現狀和前沿技術
    2  微波電路的產生 一直以來,「微波電路」就是「波導電路」的同義詞,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人們就認識到對於微波頻率來說,波導是一種很有用的傳輸結構,當然,這些應當提及貝爾實驗室的Southworth等人的工作
  • 中國科大等在納米機電系統中實現諧振模式的非近鄰耦合
    納米諧振器具有尺寸小、穩定性好、品質因子高等優點,是信息存儲和操控的優良載體。為了實現不同諧振模式之間的信息傳遞,需要先實現模式間的可控耦合。近年來,國際上不同研究組針對同一諧振器中的不同諧振模式以及近鄰諧振器之間的模式耦合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此前,郭國平研究組已實現了近鄰諧振器之間的強耦合以及對諧振模式的相干操控,系列工作發表在《納米快報》上。
  • 單片機在微波功率控制技術中的應用方案
    微波通信,微波測量,微波加熱等新技術。微波能產生於微波源。它是由產生微波能的心臟——微波管和為微波管提供必要工作條件的電源組成。微波作為一種新的能量傳遞方式,在電子電氣行業中發展很快,其中大功率微波源常用於加熱及無極光燈的激勵源,為了更好地滿足應用的需要,經常需要功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