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這個國家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是我們中國的鄰國,因為這個國家境內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所以說近幾年以來也吸引了很多中國遊客到這裡旅行。很多來這裡旅行的人們都已經了解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們要遵守的制度,到現在為止,他們依然遵循著生活物資配給制度。但即便是這樣,人們仍然非常的好奇,他們的生活水平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其實如果想了解一個地方人們的生活水平,要去當地的農貿市場看一看。而今天,就讓我們以旅遊的眼光走進朝鮮的農貿市場。
走進朝鮮農貿市場的第一感覺就是農貿市場裡非常紅火,特別熱鬧。雖然說到現在為止,他們一直遵循著生活物資配給制度,但是他們每月發放的糧食、蔬菜、肉類,也許不一定就能夠滿足一個家庭的一日三餐。特別是豬肉,每人每月只能夠分到3~5斤,所以說這就造成了他們的農貿市場特別紅火。除此之外,一些國營單位的人們有固定工資,但是一些女人們想要改善家庭的生活水平,他們就擺地攤,所以這也是農貿市場非常紅火的原因之一。根據不完全統計,到現在為止朝鮮現在有大約400處大型的農貿市場,這些農貿市場都被管理者們統一管理。
和我們中國農村的一些集市一樣,農貿市場裡邊有固定的攤位和一些流動攤位,經營固定攤位的大都是一些國營單位的職工,而經營一些臨時攤位的大都是農村進城擺地攤的農民,這些農貿市場中大都允許一些外國遊客進來購物。下午三四點的時候跟隨著他們的火車前去平壤,在路上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了很多牛車。如果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很多牛車上都拉著貨物,這些農民大哥們拉著貨物慢悠悠地去趕集的路上。這個國家已經在逐漸的改變他們的生活狀態,圃田制為代表的農村生產制度逐漸在試行當中,因此很多農民們有了更大的積極性。這些人們一般將生產的糧食或者蔬菜一部分交給集體,剩下的自由支配,像極了我們中國前幾年的交公糧制度。
眾所周知,在之前的時候,我們中國的人們去農貿市場大都是早起,可是在朝鮮不一樣,朝鮮農貿市場最火的時間是下午6:00之前。這個時候下班的女人們會從各個地方趕來,有的是來這裡買菜的,是來這裡買一些其他的生活用品,還有一些人可以來這裡買一些包包化妝品之類的。有一點讓人們感到非常喜歡的是,朝鮮農貿市場當中所有的物品都是明碼標價的,就算是個人經營的攤位商販也不會出現漫天要價的情況,更不會出現以次充好的事情,所以說農貿市場也深受遊客們的喜歡。
人們仍然非常好奇,朝鮮農貿市場當中都賣什麼物品呢?什麼東西貴?什麼東西便宜呢?其實農貿市場當中大都是賣一些青菜、肉類、糧食等等,賣大米的多一些,賣青菜的多一些,賣麵粉的少一些,賣水果的少一些。也正是因為他們現在的生活可能還有一點困難,所以說他們這裡賣的東西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在他們那裡種植水果很少,所以說他們那裡的水果不便宜。
當然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經營農貿市場的大,都是一些年齡稍大的女性,這和他們的生活風俗也有關。之前的時候女性在家裡不上班,去國營單位上班的大都是一些男性,而且這裡曾經有過專門的規定,女性年齡低於40歲不能經商。把中國人們來到這裡的時候,他們都非常喜歡,因為中國遊客們非常大方,而且中國人們喜歡購買他們這裡正宗的松茸、野山參、高粱酒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裡儘量不要買中國生產的東西,因為他們從中國進口,所以說價位較高,不知道你現在了解他們的農貿市場了嗎?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