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土石布」齊聚長三角文博會,雲南文化「寶藏」從上海出發,衝...

2020-12-24 上觀

千年彝繡邁步走上時尚T臺,劍川木雕呈現古老技藝的獨特魅力,大滇西旅遊環線推介會引來各地觀眾……2020年11月19日至22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國展中心(上海)如期舉辦,精彩紛呈的雲南展廳讓參觀者過目難忘。

雲南在手工藝、民族歌舞乃至養殖耕作等方面都有獨特的魅力,上海將這些當地群眾的「一技之長」,通過深度挖掘增加勞動價值,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實現有尊嚴的脫貧。如今,滬滇文化幫扶培育的「智慧之花」在雲南大地處處綻放。雲南展區入口最醒目處,是由滬滇參展企業共同搭建的特別展區,呈現兩地在文化交流、文產合作、文化脫貧等方面的六大優秀成果,猶如採擷自爛漫花海的「六朵金花」,預示著兩地文化產業合作將迎來更美好前景。

以上海為起點,彝族刺繡走上全球舞臺

長三角文博會期間,一場「山生山事」服裝走秀絢爛上演,展現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山村的「賽裝節」盛況。傳統元素與現代時尚碰撞,古老的「鄉村T臺秀」演繹出全新的賽裝文化。

彝族刺繡有著千年歷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本次文博會的上觀新聞直播間內,雲南省楚雄州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徐曉梅娓娓道來,講述了彝族賽裝節和彝族刺繡的故事。彝族賽裝節起源於楚雄州永仁縣中和鎮直苴村,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十裡八鄉的彝族鄉親們就會聚在一起,「賽裝賽到日頭落,跳腳跳起月當空」。賽裝是盛大的彝繡展示,繡娘刺繡不用打草稿,她們有豐富的想像力,無論是五彩繽紛的爛漫山花,還是生機勃勃的野趣動物,直接在布上畫了就能繡出來。

長三角文博會上的服裝秀也是楚雄州「彝家公社」的新品發布會,公司創始人、彝族刺繡州級非遺傳承人金永淑走南闖北,曾把彝繡送上倫敦、巴黎的T臺。首次參加長三角文博會,她不僅帶來國際範兒的新款服飾,還有身披彝繡、佩戴銀飾的「阿妮卓」系列娃娃。「現在『娃圈』很火爆,我們創新設計了一批『民族風』娃娃,果然很受上海客商的歡迎,好幾個款式已被搶購一空。」金永淑說。

彝族繡娘在雲南展廳現場

近年來,雲南省深入挖掘千年彝繡所蘊藏的巨大文化價值和市場潛力,與國際知名設計師、知名企業合作,把楚雄彝繡精品帶到北京國際時裝周、上海大劇院、北京中央民族劇院、上海時裝周、紐約時裝周等全球時尚前沿。去年9月是楚雄彝繡的「高光時刻」,紐約時裝周2020春夏發布壓軸大秀,「TaorayTaoray × 楚雄彝繡」閃亮登場。伴著「絲路雲裳」的音樂,40套「牛仔+彝繡」跨界時尚服裝亮相,「民族賽裝」在全球時尚中心綻放。

「在上海這個文化大都市,彝族刺繡之美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以上海為起點,助力彝族刺繡走進長三角,走向全世界。」徐曉梅說。

「上海智慧」推動彝繡時尚化、國際化、產業化

在雲南展區白色樹木框架和茂密植物的掩映下,「上海高校設計師滬滇文化領域合作項目」展臺前人頭攢動。展臺上,精美繡片與火麻纖維,麻底布和天然植物顏料等原料陳列在一起,讓參觀者了解彝繡工藝大膽配色及圖騰紋飾的由來;海報上,模特搭配色彩豔麗、做工精細的民族服飾,展現大牌範兒……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師呂品正介紹著彝族服飾和刺繡的歷史、材料及工藝特點。「當下,我們更需要用時尚語境視覺呈現彝繡之美,將非遺文化傳承給年輕一代。」

上海高校為促進滬滇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滬滇兩地雖然遠隔千裡,但合作交流源遠流長。為了促成兩地文化資源聚集,進一步激發文化產業新動力、新需求,兩地積極行動,上海高校也貢獻了突出力量。上海工藝美院自2008年起開始支教援滇,培育當地玉石雕刻、金工銀飾、紡染織秀等技藝人才;2015年起,美院先後舉辦了多期面向雲南非遺傳承人群的技藝研培班。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整合上海地區相關高校和時尚、文旅行業資源,以民族服飾、刺繡和植物文創為主題,積極推進與雲南省非遺領域對口幫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廣泛參與,助力少數民族地區非遺資源的創造性轉化,推動地方特色文旅產業創新性發展。

在上海援滇力量的推動下,彝繡正邁向時尚化、國際化、產業化的「星光大道」。在設計方面,滬滇攜手探索傳統彝繡與現代時尚的完美融合;在工藝層面,合作推動當地非遺傳承人群技藝和文化的提升;在產業發展和開拓市場上,上海企業做得更多、更深、更廣。本屆長三角文博會開幕當天,雲南楚雄州和上海東方國際有限公司正式籤約,達成推動彝族刺繡產業化的全面合作協議。徐曉梅表示,上海東方國際成熟的標準體系、營銷方法和市場渠道,可以幫助彝繡實現標準化和品牌化。

在上海幫扶資金的支持下,彝繡扶貧車間建起來了,繡娘們的心聚起來了,在家門口就實現增收。目前,楚雄已經初步形成一條「公司+合作社+繡娘+訂單」的產業化發展之路,培育了57個彝繡合作社、400多經營戶、7萬多繡娘,產值已從3000萬元增至2億元。

「金木土石布」折射雲南工匠精神,展示滬滇協作幫扶成果

彝繡是長三角文博會雲南展商的一個縮影。本屆文博會上,雲南省以「布石木土金」為元素,組建了包含民族特色服飾、玉石、木雕、陶瓷、斑錫以及科技為核心的參展團隊,為文博會獻上別具特色的雲南文化盛宴。每一件展品都在向觀眾展示七彩雲南的獨特魅力,這也是滬滇協作幫扶的一件件成果。

展出的華寧陶產品

在上海的幫助下,雲南文化、旅遊、消費等領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此同時,「雲品入滬」的名聲也已享譽滬上,「上海所需、雲南所能」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印證。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普洱等地還在上海人氣商圈舉辦「遇見·雲南」文創集市嘉年華活動,集市匯聚鮮花、咖啡、茶葉等雲南特色產品,以及銀飾、陶土、扎染、木雕等非遺文創產品,並邀請雲南手藝人進行歌舞、花藝、陶藝製作等非遺展演,幫助雲南拓寬民族民間工藝品及特產銷售渠道,搭建聯通東西部文化宣傳推廣的橋梁,全方位展示和推介雲南文化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將多彩雲南近距離呈現在上海市民面前。

文化產業合作,讓扶貧從「輸血」向「造血」轉變。雲南具有豐富的文旅資源,大滇西區域在世界範圍內也具明顯獨特性和唯一性。這一區域內富集世界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多達49項,遊客能走進雪山草地,漫步蒼山洱海,騎行怒江峽谷,俯瞰三江併流,體驗溫泉熱海,享受天然氧吧……這條總長1600公裡的旅遊環線將成為世人心中嚮往、遊客流連忘返、世界獨一無二的旅遊勝地。

「大滇西旅遊環線」的建設實施是推動雲南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全新定義雲南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示範工程。第二屆長三角文博會上,「大滇西旅遊環線」規劃概念首次對外發布。本屆展會上,「大滇西旅遊環線」招商推介會吸引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優秀文旅產業投資和運營企業參與,開發建設的目標直指「生物多樣、生態優美、文旅融合、路景一體、智慧友好」的旅遊勝地,持續推動迪慶、怒江貧困地區和沿線州市脫貧致富。

相關焦點

  • 晉寧文創集市進上海商圈 「遇見·雲南」不止在長三角文博會
    原標題:晉寧文創集市進上海商圈,「遇見·雲南」不止在長三角文博會   11月19日,長三角文博會開幕第一天,第二次參加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的雲南省舉辦了「雲南大滇西旅遊環線長三角地區
  • 「雲品入滬」 從上海走向世界 直播扶貧效果顯著
    昨天,在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現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攜手拼多多搭起了「尋味·百縣百品」直播間。截至當天下午5點,超過50萬網友湧進直播間,觀看直播並參與互動。
  • 千年彝繡、保山永子、建水紫陶...這些雲南元素閃耀上海!
    金、木、土、石、布彝族千年賽裝T臺秀大滇西旅遊環線……11月21日,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雲南主題活動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序幕。來自雲南的玫瑰「永生花」、保山永子、建水紫陶、彝族刺繡等吸引了不少上海市民前來參觀。本屆文博會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黨委宣傳部主辦,集中展示推介長三角文化整體形象,以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為定位,展現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功能、新模式和新理念。
  • 雲南的這個地方被稱作「世界花都」,這次,鮮花、文創直接「開進...
    11月19日,長三角文博會開幕第一天,第二次參加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的雲南省舉辦了「雲南大滇西旅遊環線長三角地區(上海)招商推介會」,現場集中簽約10項合作項目,籤約總投資額共計240.04億元;11月22日,長三角文博會閉幕之時,一場匯聚雲南特色文旅產品的文創集市嘉年華「遇見·雲南」又作為分會場在上海環球港啟動,鮮花、文創
  • 實施「雲南之窗特色文化展示中心」項目 看麗江這個企業如何轉型...
    雲南網訊(記者 李秀春 通訊員 楊寶瓊 )麗江市通過扶持麗江銀得天下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實施「雲南之窗特色文化展示中心」項目,有力助推了轉型升級。據介紹,麗江實施的「雲南之窗特色文化展示中心」,為目前省文產辦在全省授予建設的唯一一個中心。該中心的建設,使麗江又擁有了一塊「金字招牌」。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開展 七彩雲南亮相鷺島
    12月4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開展。雲南精心挑選了一批文旅企業參展,一部手機遊雲南、非遺產品、5G+AR/VR體驗等集中亮相鷺島。
  • 第十六屆文博會雲南館亮點大合集來了!各種好看帶你一次看完
    供圖除了視頻「遊」雲南,觀眾還能同步看到雙廊、和順兩地實況,點開相應按鈕,通過5G信號系統立即連接到當地景區攝像鏡頭拍攝的畫面,一片正飄過上空的雲,微風吹過搖動的蘆葦都能在眼前直播。 本屆文博會的雲南展廳,把雲南好山好水和人文風物的精華呈現,文化和旅遊融合迸發出的美好,再次勾起人們對雲南詩和遠方的無限想像。
  • 晉寧鮮花、野生菌、烏銅走銀……「遇見·雲南」文創集市開進上海...
    央廣網11月23日消息(記者林馥榆)作為長三角文博會分會場,「遇見·雲南」文創集市嘉年華昨天在環球港啟動,鮮花、文創、非遺展演薈萃於一處,盡顯浪漫奇異的雲南風情。近年來,雲南省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形成了以「金木土石布」為代表的民族民間工藝品特色文化產業,鮮花、茶葉、小粒咖啡等產品也為雲南增加了特有的「慢節奏」標籤,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開闢了新路子。
  • 「遇見雲南」不止在文博會,文創集市開進上海商圈
    2020年11月22日,長三角文博會即將閉幕之時,一場匯聚雲南特色文旅產品的文創集市嘉年華「遇見·雲南」作為長三角文博會分會場在上海環球港啟動,「遇見·雲南」文創集市系列活動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負責牽頭,雲南省委宣傳部與東方網共同舉辦。
  •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今天開幕!滬蘇浙皖重量級博物館齊聚
    > 今天開幕的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邀集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協會、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安徽博物院等全國有代表性的大型博物館和圖書館。
  • 文化產業扶貧成果走進長三角文博會,50萬拼多多網友「雲賞」彝繡
    11月19日至22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長三角文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始於才華,陷於顏值」,年年讓人流連忘返的展會現場,如今又多了許多新鮮元素。開幕當天,一場雲南特色的拼多多直播在上海報業集團長三角文博會直播間火熱進行。雲南省楚雄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徐曉梅,雲南省委宣傳部文化產業與企業監管處處長王中秋走進直播間,傾情講述楚雄與上海的對口幫扶故事、展示雲南文創成果。在她們的推薦下,「中國彝鄉」楚雄以別樣的風採出現在直播間中,吸引了逾50萬拼多多網友的捧場。
  • 長三角文博會觀察:「文化皖軍」揚勁帆 黃浦江畔展徽韻
    11月19日至22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盛裝亮相的安徽展區集中展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成果,呈現文化和網際網路融合的新業態,彰顯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新魅力,精心策劃舉辦文化項目推介會、文旅合作籤約會、文化產品發布會等系列活動,「文化皖軍」在文博會的主舞臺上盡展風採。
  • 帶著國寶古籍和近百款文創產品,上海圖書館亮相長三角文博會
    實習記者 顧嘉琪2020年11月19日至23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上海圖書館的各類成果在文博會上亮相。上海圖書館本次參展主題來源於徐家匯藏書樓,該樓創建於1847年,是上海現存最早的近代圖書館,1956年併入上海圖書館,現為上海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圖書館展臺。圖片來源:長三角文博會上海圖書館的展臺設計也讓人眼前一亮。
  • 「海派文化」閃耀長三角文博會:老城隍廟新品首發
    東方網記者程琦11月23日報導:說起上海的特產,老城隍廟食品奶油五香豆、梨膏糖、藥梨膏以及各式糖果與花生酥等等都承載著人們兒時的記憶,而如今老城隍廟食品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研發出了草本飲料梨膏露、梨膏薄荷糖等等現代美味,為上海經典飲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 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博會上演群英譜 文化浙軍如何「走位」長三角
    11月22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博會(下稱長三角文博會)在上海閉幕。短短四天,浙江收穫頗豐: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等26個參展單位獲「優秀展示獎」;浙江省文化產業促進會獲「組織合作獎」;浙江大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5個參展單位獲「金燈塔獎」。  展覽、論壇、發布和交易會……三省一市的1000多個參展機構各具風採,數十場線上線下活動熱鬧非凡。
  • 2019長三角文博會驚豔開幕——打卡勝地,快快走起!
    11月21日,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的7.2館和8.2館隆重開幕。展會將持續到11月24日。精彩視頻搶先看!!本屆長三角文博會以「建設長三角文化產業共同體」為主題,由展覽、論壇、相關活動組成。
  • 從四葉草到上海之巔,對口幫扶地區在長三角文博會收穫驚喜
    下午,雲南省剛剛借文博會寶地,向長三角推薦大滇西旅遊環線,現場長三角地區企業與雲南省各州市文旅局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累累十項,收穫滿滿;晚上,來自臨滄的「茶香手撕雞」就亮相本屆文博會首場直播帶貨,「雞媽媽」與王祖藍在上海中心119層「雲端」吆喝連連,成交火熱。
  • 黃山市特色文化旅遊產品亮相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
    11月19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黃山市以「徽工之巧、徽玩之雅、徽茶之香、徽味之美和徽藝之韻」為主題的特色文化旅遊產品精彩亮相。
  • 「最新」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今天開幕!滬蘇浙皖重量級博物館齊聚
    今天開幕的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邀集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協會、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安徽博物院等全國有代表性的大型博物館和圖書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作為其中的優秀代表,聯袂展現於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展示傳承文脈、海納百川、推陳出新的文創精華。上海博物館通過運用數字展示、視頻、燈光、裝飾物等,營造出具有獨特海派氣韻的文博文創精華。它此次參展的優秀產品為江南春意系列文創產品。其靈感來自於上博2020年度大展「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
  • 中外高校文創教育特色成果將亮相第二屆長三角文博會
    2019年11月21日至24日,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本屆文博會綜合發展展區的文創教育展示板塊,將以「讓教育賦能上海文創」為主題,集中展示來自海內外高校文化創意的特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