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
浙江在線11月4日訊「醫生,我臉又腫又癢,已經不敢出門了!」最近,40多歲的王女士出現在鎮海龍賽醫院皮膚科,讓醫生也嚇了一跳,王女士的臉又紅又腫,眼睛幾乎成了一條縫。仔細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不久前,王女士和同小區的姐妹們去馬路邊撿掉落在地上的銀杏果,回家反覆搓洗,結果得了接觸性皮炎。
秋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遍地的野果賞心悅目。不過專家提醒市民,除了柿子、獼猴桃、枸杞、山楂等可食用野果外,有些野果千萬不能去嘗,很可能會中毒,嚴重的可能會付出生命代價。
路邊撿白果,臉腫得眼睛也睜不開
銀杏樹在我市廣泛分布,除了一些公園、景區、城市道路有種植外,在一些住宅小區內也有分布。除了觀賞黃葉外,成熟的銀杏果也很受市民歡迎。
家住江北浮石社區的崔阿姨告訴記者,前陣子,她在中山公園晨練時發現很多人在撿銀杏果。「最多的市民一上午能撿一大塑膠袋。」崔阿姨也撿了一些回來。「銀杏的果皮掉落在地上腐爛了,氣味很臭,得回家用水反覆搓洗後曬乾才行。」洗完銀杏果,崔阿姨用肥皂反覆清洗雙手,雙手也沒感到異樣。
不過,鎮海的王女士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她和姐妹們去小區裡撿銀杏果,不料清洗完銀杏果之後,雙手有些發癢,起初沒在意,第二天繼續去撿,連續撿了幾天後,發現手開始紅腫發癢,手接觸過的身體其他部位也跟著癢了起來,尤其是臉上,腫得又紅又亮,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在打了三四天點滴、服用了抗過敏的藥物後,王女士的症狀才有所好轉。
「最近一個月來,這樣的患者比較多,一問都有過採摘銀杏的經歷。」鎮海龍賽醫院皮膚科醫生陳秀華告訴記者:「銀杏果中含有銀杏酸,在果皮中以及腐爛的樹葉中都有存在,它具有致敏性和細胞毒性,一些人接觸後,會引發接觸性皮炎,我們叫做『銀杏果接觸性皮炎』。從就診的患者看,凡接觸過這種過敏源的市民在臉部、脖頸、手掌以及軀幹部位均可引發皮炎。」
醫生特別提醒,銀杏果除了可能引發過敏外,它的果實不能生食,生食很可能引起中毒。銀杏仁外有一層淡褐色的膜狀內種皮,含有氫氰酸,生食或熟食過量容易出現嘔吐、抽筋、嘴唇青紫、噁心、呼吸困難等症狀。
寧波野外分布有10多種有毒野果
目前正值深秋,也是碩果纍纍的時節,特別是山野間零散分布的野果格外誘人,只是有些野果不能隨隨便便往嘴裡送。
在寧波有10多年野外考察經歷的我市中草藥專家、註冊執業中藥師鄔坤乾盤點了寧波秋季野外10多種有毒的秋果,提醒市民不要採摘品嘗。
「這個季節最常見的秋果要數商陸,串串果實狀似成熟的葡萄,根部則類似於人參,秋季在寧波隨處可見。」鄔坤乾介紹說,按照毒性分級標準,有毒野果一般分為小毒、有毒、大毒、劇毒四級。商陸植株的各部分對人和牲畜均有毒性,其中根和果實毒性較強,屬於有毒一級,其毒性成分主要為商陸毒素,人吃了可致劇烈嘔吐並有腹瀉,嚴重時會引起驚厥甚至死亡。
長相跟八角茴香類似的紅茴香也在這個季節結果,這也是一種有毒的果實。「兩者氣味、長相差不多,簡單區分辦法是,八角茴香有8個角,紅茴香有8—13個角。」
此外,常見的有毒果實還有鬧羊花、蓖麻子、千金子、魔芋、滴水觀音、馬兜鈴、草烏、野鴉椿、天南星的果實等,市民看到了千萬不能去嘗。
專家建議,一般情況下,有毒的果實進入體內後,會引起噁心、腹瀉、頭暈等症狀,一旦誤食有毒野果,可以用筷子或湯匙壓舌根部引吐,吐後再口服溫水反覆引吐,直到胃內毒物全部吐出,這樣就可以避免更多毒素進入體內,並攜帶所食果實儘快到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