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方文化的進入,人們逐漸意識到一日三餐是最合理健康的搭配。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一日兩餐,日升而出,日落而息,一天吃兩頓飯,自然能解決溫飽問題。但電器和科技的出現,讓人們的生活發生改變,人們不再遵循古老的生活習慣,而是將自己的生物鐘調得和西方人一樣。

中國人是熱愛美食的,並且有著超乎想像的創造美食的能力。實際上,早餐在中國出現的時間並不久,短短百年時間,早餐文化遍布中國,由此延伸出諸多極具地域特色的早餐。雖然我們現在看大部分的早餐,都是豆漿油條、包子饅頭,但是不得不承認,中國的早餐的確豐富多彩。

而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日本,似乎缺少了這樣的早餐文化。日本人同樣遵循一日三餐的飲食規律,但去過日本的朋友都知道,在日本的街頭,沒有一家早餐店。當然了,中華街上的粵式點心店不在早餐店的範圍內。既然日本那麼發達,日本的美食文化在世界上也能排到前幾名,為什麼早餐文化卻不盛行呢?

原來,日本人是吃早餐的,只是在他們的生活中,比起午餐、晚餐,早餐的分量並不那麼重要。日本人的早餐基本上分為三種,一種是「日式早餐」,一種是「洋式早餐」,還有一種是「便利店早餐」。日本人在吃早餐的時候,一般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日式早餐,大多數日本人喜歡的早餐。日式早餐的精髓就在一碗白米飯和一碗味增湯上,由於日本人非常喜歡吃米飯,所以早餐的時候吃一碗米飯,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糖能提供營養,讓人很快就獲得充沛的經歷。搭配米飯的配菜很簡單,一顆生雞蛋,一顆梅子,一碟醃漬小菜,一些木魚花,一盒納豆,都可以是早餐的配菜。


洋式早餐,顧名思義是從西方文化中演變過來的早餐。洋式早餐的花樣較少,一般是麵包、三明治、培根、煎蛋、西藍花、水果這樣的搭配,飲品是咖啡。這樣的洋式早餐簡單利落,所有食材都擺放在一枚白盤子上。如果在家裡吃不到洋式早餐,也可以選擇到周圍的咖啡店,日本的一部分咖啡店有提供早餐服務。


便利店早餐,孤身一人的上班族選擇的早餐。日本的便利店非常多,多到走幾步路就能看到一家便利店的程度。這些便利店都有提供關東煮、中華包子、雞肉卷、壽司、飯糰、盒飯等食物,既可以在便利店裡吃,也可以讓店員加熱後帶走食用。便利店會根據不同時節,推出不同口味的早餐食物,吸引大眾的目光。


正是因為日本人的早餐,可以在家裡、咖啡店裡、便利店裡解決,早餐店就顯得沒什麼必要。同時,日本是一個很注重周圍環境的國家,中國的早餐店一般是露天的,食物散發出來的味道雖然能吸引食客,但一定程度上影響周圍環境,所以在日本,人們基本不吃會散發濃鬱氣味的早餐,所以早餐店在日本是很難生存的。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