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裡的蛙聲

2021-02-22 老郭講故事

      稻田裡的蛙聲,對我而言,是最動聽的音符,是縈繞在內心深深的故土情。

       盛夏,氣溫升高,雨水充沛,水稻在此時長勢正旺。油綠的秧苗,一天躥一截,一天一個樣。遠遠望去,那層層疊疊的濃濃綠意直入心田。一陣風拂過,涼涼的感覺伴隨著蛙鳴——再有幾聲鳥語與蟬聲相和,組奏成一組天然的樂章,美妙無比。

                                            

       豔陽高照時,稻田裡的蛙聲是最稀少的。為了躲避一天的高溫,它們定是找到了既潮溼又涼快的地方避暑,以積蓄身體的能量。小時候的我,喜歡頭頂荷葉,手拿把小蒲扇故意走在布滿雜草的田埂上,並弄出很大的響聲。沒膝的草頂著還未蒸發完的露水貼在腿上,涼快而舒適。忽然,「咕咚」的一聲,定是在田埂上休憩的蛙受到了驚擾,迅速而敏捷地跳回了稻田裡,讓沒有任何防備的我嚇一大跳。緊接著,附近的蛙接二連三的跳回稻田裡,並伴著「呱呱」和「咕呱」的聲音,這邊應,那邊和,像是相互的問候,又像是探尋,十分有趣兒。在沒有電視可看沒有玩具可玩的童年裡,戲弄蛙、聽「蛙語」是我自創的遊戲,倒也快樂自在,樂此不疲。

       晚上的蛙鳴是最有情趣的。房前屋後的稻田裡,簡直是蛙鼓齊鳴,熱鬧非凡。「咕兒呱」「咕兒呱」的聲音忽高忽底,你方唱罷我登場,響成一片。聽它們的聲音,老人們就能辨出哪種是青蛙,哪種是石蛙,哪種是雨蛙,還有那先聲奪人的牛蛙。特別是在雨天,它們常常舉行一次次規模宏大的「合唱」,直唱到雄雞破曉,迎接出一個又一個的豔陽天。

       稻田裡的蛙聲是喜慶的。在院壩裡納涼的人們,忙完了一天的事,趁著晚上的空閒,聽著蛙鳴,談論著天氣、時令的變化,比比誰家的水稻長得最好,贊贊正在「演奏」的蛙,是它們減少了害蟲的數量,且有「蛙滿塘,谷滿倉」之說,人們對蛙,更增進了一絲特別的情感。聽著大人們的談話,我嗅著稻秧青蔥的香氣,聽著它們吮吸著充足的水份拔節的聲音,有無數個千萬粒飽滿的稻穀就堆積在了心裡。眼前閃動的,則是一碗碗雪白晶瑩、香氣撲鼻的大米飯。未來的幸福生活仿佛就在眼前:富足,光明,燦爛。

       稻田裡的蛙聲蘊含了人們對豐收的渴望,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那是付出辛勤勞動後應有的回報。稻田裡的蛙聲是珍藏在我記憶中的一幅美麗的動態風景畫,聲情並茂,詩意盎然。當我身處異地寂寞來襲時,哪怕是回憶少時與蛙「遊戲」時的幾個場景,或是回味一下迴蕩在心底的蛙聲,也能喚起內心的一片溫情,激勵氣志,牽動情懷,它們會不由自主驅除一切煩惱。稻田的蛙聲,是所有遊子返鄉的動力,它如母親手中那根長長的絲線,牽繫著彼此,不管我走多遠,總能使我在陣陣蛙聲裡找到回家的路,追尋我那兒時的樂園。

相關焦點

  • 稻田季到稻田裡拍稻田!
    你一定記得去年夏秋廣東鄉間的稻田海開平4月上旬「清明穀雨時,插田莫遲疑」廣東的田野目前正迎來插秧的季節稻田裡民宿野餐拍照、行走棧道、喝下午茶在房間裡透過玻璃窗遠眺田野山林景觀……這些輕奢而自然的場景都被民宿主人運用到鄉間的稻田之上而除了稻田場景
  • 稻田裡民宿在等你.
    十一月的廣東,稻田黃了!走出城市,來到鄉野中,會發現,下面這幾個民宿周邊,有大片大片的黃金海,正在等風也等你……走,帶上一把吉他,帶上風箏,去鄉野民宿中,過兩天文藝慢日子!在一大片金黃色稻田那邊,聳立著一棟小白樓。遠山有薄霧浮動,近處有農人耕種。蛙聲、蟲鳴、炊煙、稻香,像極兒時的家,仿若此生難忘的鄉愁。
  • 在稻田裡踩著泥巴就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夏季,這裡綠浪漣漪,水稻飄香,蛙聲四起;秋季,這裡稻田金黃,稻穗在風中淺唱低吟,稻草人開始「成長」。餐廳根據楚雄的節氣種一季水稻,每年4月中旬播種,綠油油的水稻蓬勃生長,稻田裡魚兒橫行,蛙聲四伏,品嘗著剛抓上來才下鍋烹飪的谷花魚,你不得不感嘆這一生態美食,待稻穀金黃一片,夕陽西下,坐在稻田一角把酒言歡,這醉人的美景就是你最好的「下酒菜」,10月中旬稻穀收割,稻稈紮成稻草人矗立田間,飯後到田裡踩稻樁、扎草人重拾兒時記憶。
  • 攸縣桃水鎮:稻田變蛙塘 蛙聲裡念出「致富經」
    水渠交錯、阡陌縱橫,在桃水鎮盤塘村的青蛙養殖基地裡蛙聲一片。去年這裡還是一塊普通水稻田,而今年這裡的每一畝農田因青蛙可以達到兩萬以上的純收入。       去年,在益陽擁有青蛙養殖基地的長沙人姜雲峰看中了盤塘村良好的水系,決定在這裡流轉土地養殖青蛙。
  • 崇左天等都康秋天的稻田,太美了
    在你的記憶裡是否也有過一片片的稻田蟲鳴、鳥叫蛙聲一片在都康田園的稻田中穿梭暖陽照耀稻穀日漸飽滿秋風徐徐稻穗隨風搖曳看十裡稻田稻花香裡說豐年
  • 散文丨枕著蛙聲入眠
    這喧鬧鼓譟的蛙聲讓我處於亢奮狀態,將我的情緒推向高潮與巔峰,睡意瞬間消散匿跡。也許,我沉重的腳步聲驚動了青蛙,它們便從草叢中縱身躍起,在空中一閃,撲通撲通地跳進了池塘,激起一簇又一簇水花,蕩起一片又一片漣漪。清新的微風如絲如縷,撩起衣角飛揚,吹散髮絲如亂草,踱行於鄉野石徑,一個人就這樣在這個春寒侵骨的夜色裡潛伏行走。
  • 又聞蛙聲一片
    到動物園,固然又可以觀賞眾多可愛的動物,園裡的植被、環境也深深地吸引著我。濟南動物園是環繞在位於城區北邊的金牛山而建,佔地面積很大,這裡古木參天、各類植物、花草繁多,既有河流湖泊,又有高坡峻岭,地勢起伏,峰迴路轉,各類動物圈養區依託不同的地勢風貌而建,非常和諧自然。從動物園東門進入,順著筆直的道路向西走200多米,過了石橋,迎面便會看到那頭巨型的大銅牛。
  • 在稻田裡開餐廳、做民宿,這創意我給滿分!
    在稻田裡開餐廳、做民宿,這創意我給滿分!  因為稻田,一個鄉野餐廳瞬間有了腔調。  幾間舊平房,和兩三幢三四層的紅磚房,噴上黛青塗料,隨意點染,加上稻田秧苗稻花,營造了一個清靜優雅的就餐環境。  夏季,這裡一片心曠神怡的綠,綠浪漣漪,蛙聲四起。
  • 青蛙已經成了稀有動物 蛙聲一片其實都是癩蛤蟆
    中國江蘇網6月29日訊「以前,夏天晚上的青蛙叫得可歡了,現在我們小區裡很少能看到青蛙,池塘都被癩蛤蟆佔領了!」眼下正是黃梅季節,市民劉先生發在微信朋友圈裡的這則發現引來共鳴。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市民發現,小區池塘裡青蛙越來越少,成了「稀有動物」。
  • 開江稻田+:一場多重跨界的農旅嘉年華!
    「稻田+」田園綜合體,擁有豐富的鄉村旅遊產品,在農業產業基礎上植入農耕文化和文創,打造了「稻田嘉年華」核心體驗遊樂區,組織農事體驗與親子遊樂,也使得園區成為了川東多業態融合的田園經典景區,成為了農耕文化研學基地。 達州日報社農耕文化研學基地
  • 深圳周邊這3家新晉網紅民宿,一望無際的稻田才是最嚮往的生活
    丨廣州增城宛若故裡·稻田裡丨稻田情況:據小道消息說,稻田預計10月底開始成熟泛黃,11月初至中旬呈金黃色,超適合拍大片、分享鄉奢生活。懸浮在稻海上的景觀棧道,「上帝視角」的無敵稻田景觀,光是看圖片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想體驗一把了。在稻田裡,民宿做了一條竹棧道,踩在上面是「嘎吱」的自然聲,稻田之中又設計了一茶席,方寸之間,觀景也觀心。圖片來源@墨墨黎_Moly值得一提的是稻田玻璃星空房,懸空於稻海之上,山林和稻海直接映入眼帘,直擊心底。夜觀繁星,枕著蛙聲入眠。
  • 稻田鳧雁滿晴沙 正大公園有人家
    煙村百餘家,到一稻浪滾滾、花紅柳綠的風景悠美之地,這就是百姓口口相傳的正大稻田公園。正大的稻田精「書法」。插秧時節,黑紅黃綠紫,五彩稻苗揮豪潑墨。黑稻一馬當先,率先寫下「正」字,氣定神閒。紅稻當仁不讓,信手寫下「大」字,環顧左右。黃稻急了,再不出手「探花」都得不到了,快筆狂草「米」字,一蹴而就。綠稻見前三無望,落筆「業」字,力透田畝,「正大米業」四字橫亙在稻田上。墨香與稻香相融,文化和物產共生。
  • 廣東4家稻田野奢山居民宿,自然又清靜是最適合遛娃的地方
    ,充滿大自然氣息,住進去就能感受到蛙聲、流泉、稻香、荷風、星月。空氣中夾雜著稻香和泥土的味道,偶爾傳來蛙聲和蟲鳴,特別原生態的感覺。,這裡藏著大城市裡觸不到的漫天星光,澄澈靈動讓人著迷。酒店地址:惠州博羅橫河鎮河肚村禾肚裡稻田酒店民宿價格:588元/間/晚起(價格僅供參考,以實際為準
  • 稻田+民宿+餐廳,驚豔到骨子裡的田野風光
    民宿是廢棄的療養院改造的望出去只有一片一望無際的稻田。風景在哪裡?就在稻田裡。100米在稻田裡泡個澡,帶去一身的疲憊晚上,就吃上一碗稻田裡的稻子做的清粥吧。—禾肚裡無獨有偶,在羅浮山腳下也有一家在稻田裡的民宿——禾肚裡。
  • 窗外無盡的稻田,伴著蛙聲入眠,距離廣州1.5小時的網紅民宿
    於是就有了這個珠三角的民宿:宛若故裡·稻田裡民宿在增城一處鄉村裡,一棟白色的大白樓,周圍全是山林和稻田,有時竟然還能看到彩虹。這個房間是稻田玻璃星空房,這個玻璃房可厲害了,整個懸空的晚上可以看星星,偌大的落地窗,可以拍很多美麗的照片哦。
  • 黃梅縣袁夫稻田:沃野長出文創「網紅」
    正值夏末秋初,記者看到,大片稻田裡,一群群鴨子嬉戲其中。「3000隻散養麻鴨是用來除草除蟲的。」袁勇剛說,「有機種植,就意味著不能用化肥、農藥、除草劑,我們這裡用的都是有機餅肥,借鑑的是『鴨稻共生』模式。」高投入帶來高回報。袁夫稻田有機大米每公斤最高可賣到47.8元,價格是普通大米的數倍。
  • 成都稻田花香,周末遛娃1h直達
    此時的鄉村進入每年最美時候,炎熱漸消,稻田抽黃,麥浪翻滾,路上螞蚱蹦蹦跳跳,水裡青蛙呱呱直叫。跟我們的童年一模一樣,但相反我們的娃,對這一切就略感陌生。△圖來源於小紅書@大詩姐稻花香味陣陣,晚風輕拂,伴隨著遠處蟲鳴蛙聲一片
  • 黃梅袁夫稻田:沃野長出文創「網紅」
    在深思熟慮之後,2017年,袁勇剛辭去高管工作,回鄉創立袁夫稻田(湖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流轉土地種有機稻,生產放心、可口的有機大米。」袁勇剛坦言,這是自己當農民的「初心」。    「種有機稻比種一般稻米難10倍!」為了讓大米口感好,他不惜成本,讓大米從一年兩熟改為一年一熟。    正值夏末秋初,記者看到,大片稻田裡,一群群鴨子嬉戲其中。
  • 4款驚豔到骨子裡的稻香民宿:把民宿和餐廳開在最尋常的稻田裡,家家火爆!
    民宿是廢棄的療養院改造的望出去只有一片一望無際的稻田。風景在哪裡?就在稻田裡。這裡離稻田只有100米在稻田裡泡個澡,帶去一身的疲憊晚上,就吃上一碗稻田裡的稻子做的清粥吧。無獨有偶,在羅浮山腳下也有一家在稻田裡的民宿——禾肚裡。
  • 盤點國內三大網紅稻田,這才是南方的秋天……
    南國的秋天沒有瑟瑟秋風下的落英繽紛沒有大漠孤煙直的蕭條與壯闊卻藏著果穗飄香的溫暖田園間寧靜而愜意的浪漫金秋十月小編為你盤點了三條賞秋路線帶你去追尋稻田裡的秋天大理喜洲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