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媒12月3日報導稱,澳大利亞對華出口遭受到嚴重的阻滯之後,美國、英國、法國等一眾盟友除了幾句「口惠」外,根本沒有一個國家幫助其分擔市場經濟的壓力。就連傳統鄰居紐西蘭也在關鍵的時候連忙改口保持中立。更為可悲的是,他們還趁此之機,搶佔了澳大利亞在華的市場份額,成為了自己無情的競爭對手。
美法暗地擠佔市場份額
本月1日,美國標普亞太農業定價副總監阿加皮在接受CNBC採訪時稱,他非常高興看見中國還在尋找農產品進口商。因為美國在小麥、玉米、大豆方面的產品非常充足,質量與價格也非常合理,美國可以成為中國選擇的最大供貨商之一。
據悉,美國大麥於今年5月份已經獲準進入中國市場,在沒有了澳方競爭的情況下,美國對華出口規模有望攀上新高。而與此相對應的澳大利亞卻已淪落到了寄希望於印度市場的境地。澳方也不想想,印度自己的產品都堆積如山,它還能有興趣來接你的盤?
早前時候,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高額進口保證金一事,就讓法國的葡萄酒行業欣喜若狂、如沐春風。因為早在2018年的時候,澳大利亞就因為《中澳貿易協定》的優勢,打敗了法國,進而成為了中國葡萄酒市場最大供應商。眼下處在冰點的中澳關係,法國葡萄酒行業怎麼會錯失這一「良機」?
紐西蘭的說變就「變」
更為要命的是,澳大利亞的傳統鄰居紐西蘭此刻也立馬改口了。就在紐西蘭總理阿德恩12月2日作出「疑似支持澳大利亞」的表態後,竟然在還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就連忙改口宣稱對此不持任何立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紐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每年330億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1529億元)的貿易額,是紐西蘭抗擊疫情和發展經濟的重要來源。此外,紐西蘭甚至也加入了中國葡萄酒市場份額的爭奪。
此情此景,讓澳大利亞自身極度難堪和尷尬。澳大利亞官員託尼·凱文就發文表示,澳大利亞正在被美國和歐洲國家口蜜腹劍的把戲玩得團團轉,他們背後無情地搶佔曾經屬於澳洲的中國市場,這些捅刀子的行為,讓澳大利亞已經淪為了國際關係的笑柄。
此前,澳大利亞的一眾盟友國家通過反華組織「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搞起了援澳促銷,助其叫賣葡萄酒。連澳媒也承認,這種「幫助」微乎其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澳的貿易問題。橋歸橋,路歸路。不知澳大利亞讀懂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