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7 月初,幼兒園大班畢業的侄女小萌到北京探親,住了半個月時間。也許是天生血緣的關係,小豆從第一次見到姐姐時,就黏得分不開。這次能跟姐姐一起玩耍半個月,高興得幼兒園都不想去了。
小萌剛來的頭兩天,是兩隻小傢伙的膩歪期,小萌去哪兒,小豆就跟到哪兒。晚上下班後,我這個老母親被忽視得渣渣都不剩,小豆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姐姐身上。一邊刷手機,一邊愜意地想:「這就是二胎生活的好處啊!完全不用哄娃了呢!」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幾天,兩個小傢伙就開始鬧彆扭了。畢竟,小萌即使是姐姐,也不過是個 6 歲的孩子。小豆再小,也已然是個 3 歲有主見的娃了。
跟普通二胎家庭不同的是,小萌和小豆「爭寵」的情節少了很多,但是爭奪物品所有權的大戰分分鐘上演。
「我要這個粉色的小兔子!」
「我也要這個粉色的小兔子!」
「我騎這個小火車!」
「我也要騎這個小火車!」
「我的杯子上有蝴蝶結!」
「媽媽,我的杯子上沒有蝴蝶結,哇哇……」
小萌心情好的時候,會讓著小豆,但是也架不住小豆屢屢挑釁她的底線。
於是,有一天晚上我下班回家的時候,看到的是這樣的場景——奶奶坐在地毯上,左邊腿上抱了一個娃,右邊腿上也抱了一個娃,兩個娃都在嚎啕大哭。
自那以後,我買啥都買兩份,一模一樣。
吃飯的時候,盤子、筷子、菜品的擺放位置都一模一樣。
但是,也避免不了會有不同的時候。
比如說,「善解人意」的商家會把一大包奶酪棒做成顏色花樣各不相同的外包裝,我從中挑了好幾分鐘,也沒找出來兩個一模一樣的。
結果,兩個娃又是哇哇大哭。
在這之前,小豆每次有奶酪棒可以吃的時候,是歡天喜地地像過節一樣的情緒。
小萌也是第一次吃奶酪棒,原本是滿心期待。
「競爭」、「比較」,讓他們兩個孩子都失去了原本的歡樂,眼中、心中僅僅剩下了對對方莫名的嫉妒。
我開始意識到,我努力給他們提供「一模一樣」,並不是手足之爭的最優解。相反,會讓他們在這個「一模一樣」的烏託邦裡,迷失自我,迷失歡樂。只要走出烏託邦一步,發現外面的世界並沒有那麼多「一模一樣」,他們的內心世界就會受到極大動蕩,無法承受這些撲面而來的不一樣。
遺憾的是,在我還沒有想到該怎麼解決的時候,小萌就回老家了。
所以,只剩下暗自慶幸,我還沒有面臨二胎問題。
02
「他有什麼,你也有什麼。」這是二胎家庭中,真正的公平嗎?給兩個孩子提供「一模一樣」的物品,會造就孩子怎樣的未來?孩子想要的「公平」,到底是什麼?
「他有什麼,你也有什麼。」這是為人父母解決倆娃衝突的本能反應。尤其是對於經濟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是很高的小物件、小玩具、小要求,我們動動手,花點兒錢,就避免了一場世界大戰,豈不是最划算的做法?
然而,我們在這樣做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得太遠——把眼前的矛盾解決掉,這是當務之急。但是,育兒絕對是「欲速則不達」的一項工程,很多時候,快即是慢,慢即是快。
當我們努力給孩子提供「他有什麼,你也有什麼」的「公平」時,我們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第一,我們不相信孩子有能力解決孩子之間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對手足,在兒時沒出現過任何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對待它。任何人都生活在關係當中,兒時的手足之情恐怕是世上難得單純的情感,而手足之間出現的問題,即使關涉利益,也大都是世間人際關係矛盾中最單純的問題。
當孩子之間出現矛盾時,我們用「一模一樣」的方式來預防和化解,把孩子們放在一個「絕對公平」的烏託邦中,那麼當孩子逐漸成長,面臨其他的關係時呢?孩子和幼兒園的小夥伴、和同學、和朋友、和同事?當我們把孩子保護得過好時,孩子也會逐漸成長為我們嫌棄的「巨嬰」,因為他無法順利地生活在外面的世界——那裡充滿了可怕的人際關係,而且事事不遂人意。然而事實是,在孩子情緒平和或愉悅的時候,孩子完全有能力解決孩子之間的問題。
小萌和小豆都有一個喝水的杯子,小萌的圖案是米妮,頭上有蝴蝶結,小豆是米奇,頭上沒有蝴蝶結。
有一天,小萌說:「我的杯子有吸管。」
小豆說:「我的杯子也有吸管。」
小萌說:「我的杯子有米老鼠。」
小豆說:「我的杯子也有米老鼠。」
小萌說:「我的杯子有蝴蝶結。」
小豆崩潰了:「我也要蝴蝶結!我就要姐姐的杯子!」
……
崩潰的小豆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對這樣的小豆,我當然是有辦法的。擁抱,堅定地只說一遍不可以,等他在我懷裡哭一會兒之後,我開始拿本書生動地講故事。這個時候,小豆的情緒發洩得差不多了,也知道了我的態度,當然開始眼淚汪汪地找了個舒服的姿勢窩在我懷裡聽故事。
一般來說,我會過個幾十分鐘,等小豆的情緒變得非常平和愉悅的時候,跟他聊聊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這樣。但是那天,剛好快要睡覺了,沒來得及好好聊。結果,第二天下班回家,小豆拿著自己的杯子炫耀地跟我看:「媽媽你看!我的杯子也有蝴蝶結!」我好奇地看過去,小豆杯子上的米奇真的有了一個蝴蝶結!小豆跟小萌爭先恐後地跟我說:「姐姐畫的蝴蝶結,弟弟剪的膠帶,兩個人一起貼在杯子上。」除了震驚和欽佩,沒有什麼能夠形容我當時的心情。
這樣的世界難題,成人可能只會想著「姐姐讓著弟弟」,「再給弟弟買一個一樣的」,但是幾乎不會有人想到畫一個蝴蝶結貼上去。只有孩子才會想到這樣天真爛漫的辦法,而且姐弟倆自己動手完成了這個對他們來說工作量不小的精細工程。自那以後,小豆對這個貼著姐弟倆智慧結晶的杯子視若珍寶,只要有人誇他的杯子好看,他都會得意洋洋地炫耀:「姐姐給我畫的蝴蝶結!」
退出孩子的「爭鬥」,給孩子空間和信任去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出現矛盾,並不意味著姐弟關係出現裂痕,而意味著有一個極好的機會來增進姐弟關係。
第二,我們急於做一個「公平」的裁判,卻讓孩子誤解了「公平」。在嚴謹科學的競技比賽中,尚且不敢有人說存在絕對「公平」,何況在清官都難斷的家務事當中。然而,我們作為父母,本來就是「家務事」中的一員,卻要來做裁判,試圖給孩子一個「公平」的答案,頗有一種不認真執行「迴避制度」的感覺。
父母這對裁判官的衡量標準無論多麼「公平」,在孩子心中都只有一個標準——「他們是不是真的愛我,在乎我」。而當我們用「一模一樣」的玩具、零食來證明自己的公平,證明孩子在自己心中的重要程度是一模一樣的時候,其實孩子反而在一次又一次地在「姐姐更重要」還是「我更重要」的天平上小心翼翼地衡量。倘若這個天平能夠一輩子保持平衡便罷,但是總不可能萬事都是如此。譬如鋼琴這樣的大件兒,普通家庭裡總不可能買兩個一模一樣的,那便要面對誰先誰後,誰多誰少的問題。
而這種情形下,我們如履薄冰維持的「一模一樣」的天平將瞬間失衡。曾經我可能會覺得,這次姐姐先來,下次弟弟先來,不就可以了嗎?這不也是「公平」嗎?但事實上,在長期「一模一樣」的公平下成長的孩子,一旦覺得父母偏心,無論父母做什麼,孩子都有另外的解釋。
在腦科學家洪蘭、臺灣親子作家蔡穎卿合著的《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一書中,曾舉過一個極端的例子——兄弟分家,弟弟比哥哥少了0. 75 平方米,弟弟就日日咒罵父母。孩子兒時所計較的小對象、小經歷,如果沒有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很可能會演變成讓父母痛苦傷神的偏差行為。因為,「他有的,我也要有」,這種想法裡,不僅僅有孩子的物權意識,還有孩子的「欲望」。當「欲望」蒙蔽了孩子的心靈時,所有的愉悅都會消散四盡。
第三,我們不太願意承認,一個家庭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這屆父母,接觸了很多科學育兒的理念,對育兒的重視程度超過了任何一屆父母。我們竭盡全力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在家中應用最先進的育兒方式,調配最科學的營養餐食,我們願意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到孩子。孩子理所當然認為,他應當擁有一切。
老大有的,老二也要有。老二有的,老大也要有。如果我們提供不了雙份的物質,那仿佛就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虧欠,我們賺不了足夠多的錢,提供不了足夠的資源。
我們不太願意把有限的家庭資源讓孩子來面對,而是努力讓他們無憂無慮地生活。但事實上,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任何一個家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而且是共有的。無論是家徒四壁,還是富可敵國,家庭絕不是某個人的,而是一家人的。家人共享物質,彼此體諒,這才應當是很自然的事情。
03
事實上,孩子真正想要的「公平」是什麼?我不敢妄斷一對成年後的兄弟想要母親「公平」地分家,他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但是我敢肯定,95%的孩子真正想要的「公平」絕對不是物質上的公平——即使他們表現出的行為,是那麼地渴望獲得物質上的公平。孩子在乎的,一定是實質上的平等,而不是物質上的假象。孩子想要知道,在媽媽心目中,我是不是很重要?媽媽是不是很愛我?一個家庭的物質資源是有限的,但是愛的資源是無限的。
但問題是,道理我都懂,但是孩子不懂啊!小傢伙們永遠都會在想:有沒有可能既有無限的愛,又有無限的資源?當然有,愛普生就是這樣的奇蹟創造者,它既懂媽媽,又懂孩子。愛普生知道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在忙碌了一天之後都會精疲力盡。所以愛普生提倡幫助媽媽照顧好自己,讓媽媽放鬆地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只有照顧好自己的媽媽,才能給孩子無限的愛。
愛普生更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餵不飽的小貪心,永遠想要「多多的好玩的」,「多多的好看的」,「買買買」起來,實力完全秒殺馬雲背後的女人們。
所以,做手錶起家的愛普生不計成本地研發出一大堆適合親子陪伴和家庭互動的高科技產品,而且還貼心地考慮到媽媽們的顧慮,保證絕對不傷眼,絕對實現「高質量陪伴」。就像這本用愛普生家用墨倉式®印表機製作的檯曆,對媽媽來說既實用又貼心,在製作的過程中又能充分享受和孩子的親密時光。
愛普生的投影機利用漫反射成像原理,和孩子一起看親子電影,僅僅相當於孩子看黑板時的視力感受。所以,無論是姐姐愛看的《小馬寶莉》,還是弟弟愛看的《賽車總動員》,媽媽滿足起來都毫無壓力!我在愛普生公司的現場時,一邊看《阿凡達》一邊等待,視覺效果堪比影院,連大白天都能清晰顯示,一個人包場的感覺實在是太贊了!
愛普生的家用墨倉式®印表機更牛,不僅耗墨量極小,使用便捷,打開微信 1 就能用,完全沒有成本壓力,而且還在微信小程序 2 中內置了一系列豐富到尖叫的資源庫!家有男孩,可以列印汽車模型、恐龍模型;家有女孩,可以列印各種小兔子模型、長頸鹿模型。從選擇到列印只用幾秒鐘,但是孩子們可以各取所需地安靜玩耍半小時!簡直是媽媽的福音有沒有?!
更讓我覺得安心的是,這款墨倉式®印表機完全是零排放,孩子接觸起來也沒有擔憂。所以在現場看過墨倉式®印表機的演示後,我毫不猶豫地剁手了一臺。剛收到貨,孩子就滿臉期待地要安裝,於是我在閱讀了簡潔明了的說明書之後,決定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爺倆——倒墨。沒想到,爺倆配合完成度非常高,墨汁也沒有任何異味。
我們家小豆丁,僅僅靠著愛普生家用墨倉式®印表機的複印功能,就自嗨了 40 分鐘!看到他的作品被一模一樣地複製出來,對他來說簡直是奇蹟!老母親只需要躺在一邊慈祥地微笑就好了。
更有你想不到的,愛普生居然在小程序裡內置了各個年級、各個學科的名校試卷!還有老師隨時可能會布置的手抄報模板!簡直是貼心到逆天,從學齡前到高中,從老大到老二全覆蓋,媽媽可以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們的學業了!想必下個暑假,小侄女來我家玩耍的時候,她的媽媽一定放心極了。
事實上,孩子之間的爭寵奪愛,當我們自己神清氣爽時完全可以處理得遊刃有餘,一旦媽媽自己疲憊不堪,就完全失去了處理孩子矛盾的基本技能。所以,藉助一些外力,適時給自己一些放鬆,並不是偷懶,而是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給每一個孩子更無限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