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地縫地質公園:你來人間一趟,就是想看看太陽

2020-10-18 紅景天S

遊了天坑,沒看地縫的武隆地質公園旅行是不完美的,所以,從天坑出來,我們緊接著便迅速趕往僅僅相距幾公裡的地縫地質公園。

窮遊窮遊,當然是要計算時間與金錢成本,如果不太趕,建議一天遊一個景點才足夠合理,地縫天坑全程徒步,是比較消耗體能的。

同看天坑一樣,地縫公園路線規劃也是從上往下走的,也有一條電梯直達,下到回程的半山腰上。據了解上面還建有一個玻璃觀景臺,可以俯瞰整個地縫地貌,還可以在玻璃橋上順帶玩把心跳,但由於是國慶大假期間,遊人如織,排隊等待乘坐電梯的人太多,在棧道上排起了長龍,我們遂果然放棄,全程步行從原路返回。

如果說前面的天坑偏重於宏大的寫意,那麼地縫則側重於峽縫的探奇。它們一脈相承,卻風格迥異,與天坑三大巨坑相連的宏大鋪排不同,地縫僅僅像是地下水切出的一個巨大傷口,且這個傷口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個微微張開的嘴唇,我們就是要進到深井似的"嘴唇「裡去。

還尚未完全置身進去,已感到幾分驚險刺激了。

左側的山壁紋理像一尊佛像,我們遠遠便望見他一步步接近。

一股巨大的水流從左側的"嘴角"流出,在狹窄的山縫間一路衝撞,流經大約2公裡的狹窄地縫,又神奇般的消失在右側的"嘴角"處,這便是地縫公園的全貌,但你卻無法做到只站在高處的平地一覽眾山小,你需得下到溝底,一步一個腳印去尋幽探奇,因為谷狹溝深,植被良好,也因為地縫曲折起伏,雲霧繚繞,要實地丈量,地縫的魅力才能切實感受得到。

通過"Z"字形的山路下到溝底後,行進路線即是沿著巨大的"唇形"進行環繞,一小半程棧道在谷底,一大半程棧道在山腰。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景點,它美在雄奇,幽靜,集中,尤其左側的幽暗洞穴起始處,滿足了我們自小就對洞穴探險存在著的強烈探索欲與好奇心,又驚又怕又歡喜,這就是我們在少年時即埋下的山洞冒險夢,英雄夢。

十月四號,那天的雨下得一直很大,連下山道有好幾處都已匯成了沒過腳背的小溪。有兩名工作人員擋在靠近溝底的一個三岔路口,建議遊客往右繞行。而我對半山就看見的左側壁掛險道好奇已久,如何肯輕易放棄這大好的景致,在我的堅持下他們終於開恩,只我們少數幾個遊人,有幸進到了這側。

躲開擁擠的人群,立即落入到一個世外幽境。

一條逼仄的棧道小橋劃著"Z"字形盤旋上山,澗上飛瀑直下或飛洞掠過,陣陣沁涼的水霧和水珠直濺到人身上,當真是景人合一,愛你沒商量。

澗底有一條湍急的地下河湧出狹道,衝撞在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卵石上,洪流頑石,跌宕相撞,轟然之聲震徹山谷。山間回望,浪花飛湧,山青谷狹,仿佛置身紅塵俗世之外,瞬間有誤入桃花源的武陵人的感覺。

沿掛壁的山道而上,飛瀑涓流飛珠濺玉從峭壁飛落,直接衝在我們必經的棧道旁,身體初溼,沁涼舒爽,一時好不快樂,大約神仙洞府,也不過如此。

再緩緩向上,一洞高聳,罩於頭頂,擋住了雨水涓流,卻又時不時留些孔洞,讓細小的飛瀑從天而降,光影斜射,洞口生物翠綠閃光,無限生機,洞穴不再一味雄奇陰冷,更有雀鳥婉轉,葳蕤光輝,卻又霧氣嫋嫋,如夢似幻。

這時的腳步聲,說話聲都帶著洞穴的迴響,忍不住放開喉嚨"哦豁"有聲,在雲遮霧罩的山谷深處,遠處的相和聲隱隱傳回,互相呼應,不見真容,一時忘情,紅塵俗事都放了它,只願感受自然之美妙,它的種種雄渾幽奇,足以把你細細治癒。

洞口有些寬闊,建有治安廳,還放有供遊人休息的簡易條凳,我們遂在此完成身體的能量補給,滿血復活。

而僅有此是不夠的,望著被遮擋住的洞穴深處,始終懷著好奇,我們終越過柵欄,沿著過去修好的遊道,向洞穴緩緩深入。

洞穴越來越暗,水聲卻越來越大,向前走大約幾十米,直走到路的盡頭,頭上時不時水流飛濺,不可視物。藉助手機手電筒的微弱光亮,就見一大股地下河水從黑黝洞穴深處衝湧而出,浪花飛濺,氣流成霧,跌宕之聲振耳欲聾,有橫掃千鈞之勢。

再看那雄渾奇偉的崖壁已漸漸收窄,陰冷,潮溼,仿佛鑽入到了地心。

人的渺小與自然的神奇震懾對比強烈,直擊人心,感嘆這心跳加速的種種刺激妙趣,難與君說。

再折返,回頭看方才所經之處,一步一景,步步換景,小橋流水,洞天懸瀑,世外幽境,不一而足。

在谷底沿河而下,就見一條大大的瀑布橫於眼前,大約叫銀瀑。

可能是今年連續降雨多日,瀑布水流尤其充足,人步行至觀景臺前,水珠水汽帶著振懾的聲浪讓人不敢輕易靠近,也有幾個不信邪的年輕人打著傘衝上那瀑布下的小石拱橋上觀景,就見震天的氣流白花花地不斷襲下,完全來不及反應,撐著的雨傘就打壞成了向上打開的喇叭花。

所有拍照拍小視頻玩抖音的人們不得不退後N尺,不然人都淋成了落湯雞,手機成水機了。

可偏偏通往下部分主景區地縫的必經棧道就藏在瀑布後面,活脫脫就是現實中的水簾洞

景區做事敷衍,雖在洞側一人多高的擋板上放了一塊透明的塑料布遮擋,但形同虛設,早被"水簾洞"衝下的萬鈞氣浪水浪打出千瘡百孔。

我仗著自己穿著一次性雨衣,套著鞋套,咬咬牙從洞下穿過,瞬間胸部以下徹底溼身,水汽,霧汽,瀑流與雨水混合,眼前只看到白霧茫茫的一片,暈暈乎乎跑出一段凹進山崖的小路,才算成功穿越過去。

再往前一路下行,河水深切,地縫收窄,已沒有修棧道的空間。

這時,橫跨山澗的金屬網格路出現了,不得不嘆服這聰明又人性化的設計。峰迴路轉間,頭上唯見一線天,當真是實打實的地縫無疑。而那幽深的山道中,植被茂密的狹谷裡,竟妥妥的完全藏匿住開始還洶湧的人流,仿佛,除了偶遇少許全身溼透的遊人,除去地下河的奔湧之聲,整條狹谷間,便是我們孤獨的腳步聲在迴蕩。

冒著大雨,我一路小跑,直跑到地縫盡頭的山腳下,看剛剛還振振有聲的暗河消逝在植被茂密縱橫的山的盡頭,仿佛它來人間一趟,只想看看太陽。

山的盡頭環形山道一個急轉一路曲折向上,直通向電梯入口。

知道人多,不再去添堵,我與兄弟會合,從原路返回,經過銀瀑飛湧的水簾洞,再次被淋得渾身溼透,卻無比開心,仿佛回到了孩提時代。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之樂,我們都在方寸之間的地縫有幸經歷了,哪有不快樂開心的道理。

應該感謝十月較暖的氣候,讓我們溼身後暫不覺透心涼,只是返程時再爬筆陡的山回去,雙膝下生痛,腳一瘸一拐,老胳膊老腿經一天結結實實的折騰終於有點不給力了,好在到了平地,又可以健步如飛。

這時,天色,漸漸暗了!

當晚夜宿武隆區,我一身行頭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全換,方才找到了溫暖的感覺。

但那是玩得很開心的一天。

遠方的風景,不再是僅僅飽眼福洗眼睛的風景,它撩你招惹你,你願不願意,都得與它來一場纏綿深情的約會。

只是,我喜歡的好,也可能恰恰是別人最不接受的致命傷。管他的,適合自己的,終會愛上,且越來越愛。

友情建議:

地縫就是一個親山親水的景區,防水工作一定要提前做足做好,估計夏天去正合適,剛好涼快涼快。

還因該景區上坡下坎體力消耗大,有一定危險性,不建議老人小孩和身體差的人前往。

景區門票:旺季90元

相關焦點

  • 武隆天坑地縫奇觀
    在短短幾十米的行走距離中,「火爐」就來了一個下馬威,這才讓我真正地體驗到重慶火爐的滋味。幸好只在重慶市區入住一晚,要不然,整個身體就怕被火爐烤焦了。真想像不到,在空調還沒有出現之前,重慶人是怎樣傲夏鬥暑的。第二天一早,隨團從渝中區出發前往武隆景區。武隆區屬重慶市轄區,地處重慶市東南部烏江下遊,武陵山和大婁山峽谷地帶。
  • 重慶武隆天坑地縫遊玩攻略
    在草地上撐開帳篷,盡情享受「天當被,地當床」,嗅著泥土和綠草的清香,感受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愜意悠閒!  2006年,武隆天生三礄古驛站作為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唯一外景取景地,在電影熱映後聲名遠播;2014年6月27日,《變形金剛4》全球上映,這將讓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到重慶武隆,而《爸爸去哪兒2》也將第一集選擇在了武隆。夏天來了,武隆也火了。
  • 武隆天坑地縫,遠離人間塵囂
    這裡有氣勢磅礴的山勢與特徵鮮明的地貌,其中的天生三橋景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這裡曾經被講究視覺衝擊的張藝謀看中,成為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全片唯一的外景地;這裡就是重慶市武隆縣的「天坑」與「地縫」,讓我們深入地心,體驗一次震撼人心的旅程吧!
  • 宏偉壯觀 鬼斧神工——重慶武隆天坑地縫印象
    聽重慶人說,要看山一定要去重慶邊上的武隆——武隆有風景秀麗的「仙女神」,還有雄偉壯麗的「天坑」和「地縫」,簡直就是奇秀峻險的和諧統一,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據介紹,武隆天坑地縫國家公園(也叫巖溶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重慶市武隆縣境內,地處長江支流,烏江下遊,由兩個地質遺蹟園區組成。
  • 重慶武隆:天坑地縫
    武隆天坑是《變形金剛4》和《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取景地,其中兩部電影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這裡噢!「一手遮天」這是來武隆天坑不得不拍的趣味圖片,懸崖上的峭壁縫隙剛好我們手指彎曲的幅度重合,故稱之為「一手遮天」!
  • 如何一天時間,玩轉武隆天坑地縫?這份土著私藏攻略請收下!
    要說重慶周邊最值得去的地方,離市區3小時車程的武隆天坑地縫一定是必選之一。作為重慶少有的世界自然遺產,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加上多部熱門電影取景,幾乎每一個來重慶玩的朋友都會抽時間來一趟。如果只有一天時間,怎麼玩轉武隆天坑地縫?土生土長的重慶老司機這就來給你揭秘!
  • 科普:武隆天坑地縫和天坑地縫
    有時,一句話少一個詞多一個詞表達的意思就會完全不同,比如「武隆天坑地縫」和「天坑地縫」相差武隆二字,意思就是差之千裡。 武隆天坑地縫是說的武隆天坑(又稱為武隆天生三橋)和武隆龍水峽地縫,天坑地縫一般是說的奉節天坑地縫景區。
  • 人在旅途之武隆天坑地縫
    之前很火的一檔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歡,尤其是第一季超可愛的小小志和小暖男天天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繼續受歡迎,沒想到還來我們大重慶武隆天坑取景,於是乎武隆天坑地縫一下子火爆起來了
  • 漫遊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
    武隆地縫風景區,位於武隆區仙女山鎮境內,距縣城15公裡。它是幾千萬年前造山運動而形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峽谷長5公裡,谷深200-500米,其武隆地縫由入口地縫、中途穿洞、出口地峽三段組成。遊覽龍水峽地縫時,先乘坐電梯下到半山,再步行到地縫的谷底,沿巖壁棧道順暗河前行,沿途處處是瀑布、溪流和原始植被。整條棧道全長大約4公裡,曲折迴轉,兩邊都是峭壁,只有水流和瀑布聲。
  • 重慶武隆,天坑地縫天生三橋,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今天冰冰要帶大家感受的是被譽為重慶後花園的武隆。曾經有很多電影和綜藝都來這裡取過景,比如《滿城盡帶黃金甲》、《變形金剛4》,還有熱播的《爸爸去哪兒》。現在,大家就跟隨冰冰的腳步去看看武隆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吧。
  • 武 隆 天 坑 地 縫 奇 觀
    圖文|曾曉剛由於時間上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只能將遊覽重慶武隆天坑地縫景區的日程,安排在了夏日的三伏天中。並且,第一天晚雖提前入住重慶市中區的酒店,以便於第二天一早隨團前往武隆景區。 國家級地質公園武隆天坑地縫,位於重慶武隆區境內,地處長江支流烏江下遊。以最具特色的碳酸鹽巖溶地貌為主的地質景觀,且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享有「中國地質奇觀旅遊之鄉」的美譽。在天坑地縫地質公園內,主要景點分為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兩部份。園內宏大的天生橋群和面積巨大的天坑,以及險峻幽深的地縫,都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 武隆天坑地縫,位於重慶市武隆縣境內,地處長江支流烏江下遊
    武隆天坑地縫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重慶市武隆縣境內,地處長江支流烏江下遊。以最具特色的碳酸鹽巖溶地貌為主要景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享有「中國地質奇觀旅遊之鄉」的美譽。公園主要分為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這兩個部分,宏達的天生橋群、面積巨大的天坑、險峻幽深的地縫,極具觀賞價值。從景區入口乘觀光電梯,數秒之內就下降到百米深的谷中。
  • 喀斯特地貌聞名的武隆 天坑地縫、峽穀草原美哭了
    擁有喀斯特地貌並不足以奇,但是能同時擁有包括溶洞、天坑、地縫、峽谷、峰叢、高山草原等形態全面的地方,在重慶乃至全國,武隆算得上唯一。2011年,憑藉著擁有罕見的喀斯特自然景觀,武隆喀斯特旅遊它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遊區。
  • 武隆一日遊攻略 武隆一日遊最佳路線
    到重慶來玩的朋友如果在主城感覺玩的差不多過後,一般都會選擇到重慶的周邊到處走走看看,武隆就是一個以往朋友們來時必不可少的一個打卡地方,下面小編就給你大家介紹一下去武隆玩的最佳路線吧。武隆一日遊:上午一般在吃完早餐過後,朋友們可以選擇自行坐車或者打車過到武隆目的,但是一般過去後就已經大概在11點左右了,這時候朋友們就可以選擇吃過午飯或者直接瀏覽觀賞天生三橋,緊接著就是天生三橋玻璃觀景眺臺。
  • 重慶,武隆天坑地縫一日遊
    重慶 武隆 天坑·地縫,因為篇幅的關係,所以重新寫一篇關於 武隆 的。 因為是「 滿城 盡帶黃金甲」和「變形金剛」的取景地而名聲大噪。 報團的時候很多會建議只去天坑,其實地縫也是很值得去看一看的,建議遊玩時間是一天。像仙女山冬天下雪和春天花開的時候拍照好看。 我去的時候,到地縫的旅遊觀光車,售票的地方是不支持微信支付寶,只收現金。建議大家還是備點現金以防萬一。 要記得帶身份證,進景區都是掃身份證進去的。
  • 「武隆旅遊攻略」揭秘《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取景地武隆
    自古以來武隆被視為人間奧境,但由於自然地理環境屏障的緣故,所以一直不被大眾所知。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在汽車站乘坐開往仙女山鎮的客運大巴到達遊客接待中心,票價9元/人,約40分鐘車程,然後乘坐大巴到景區。
  • 武隆深度遊,天坑地縫、印象武隆,探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有人說,沒有去過武隆,就等於沒有到過重慶,武隆作為重慶的「後花園」擔當,亙古以來一直被人們稱為是人間仙境、俠客的世外桃源,2006年12月,張藝謀導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正式走進了人們的視線,武隆天生三橋便是影片中的唯一外景取景地,而後又有《變形金剛4》的播出,讓武隆再一次掀起了旅遊熱潮。那麼,要怎樣才能深度玩轉武隆呢?
  • 武隆天坑地縫一日遊-走天坑鑽地縫,暢行山水之間
    大重慶的所謂5A級景區不是很多,武隆天坑地縫就是其一,而且稱得上聲名遠播。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是武隆喀斯特的重要景點,兩者同屬一個大景區,但之間有段距離。自由行可在遊客中心同時購買景區門票和景區過渡車票。景區車先帶我們到天生三橋,即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其實就是峽谷中的三座天然巨石橋;後來也是由景區車帶我們去龍水峽地縫景區。
  • 重慶武隆 天坑地縫
    武隆「天坑地縫」在仙女山鎮,可以說是同一個景區的兩個景點。「天坑」學名叫喀斯特漏鬥或巖溶漏鬥,該天坑景點又名「天生三橋」(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級別為國家5A級,世界自然遺產,據說還是亞洲最大的天生石拱橋群;天橋從天坑底部看就是大巖洞,橋下有洞,洞中又生洞。
  • 天下第一洞藏身於重慶,周邊還有天坑地縫,距重慶市區2小時車程
    天下第一洞藏身於重慶,周邊還有天坑地縫,距重慶市區2小時車程你對重慶的景點有知道多少呢?談到重慶景點,很多人會率先想到洪崖洞、磁器口古鎮、解放碑、李子壩站等這些,但是,今天帶大家了解的不少上述景點,而是武隆喀斯特旅遊區。武隆喀斯特旅遊區擁有非常罕見的喀斯特,這些讓人十分驚豔的景觀,景區內有高山草原、溶洞、峽谷、娛樂、休閒等很多項目,可以說形態是非常的全面,是兼具娛樂、旅遊、運動等多種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