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天瀑布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大新縣碩龍鎮德天村,中國與越南邊境處的歸春河上遊,瀑布氣勢磅礴、蔚為壯觀,與緊鄰的越南板約瀑布相連,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國瀑布,年均水流量約為貴州黃果樹瀑布的三倍,為中國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酒是故鄉醇》和《花千骨》的外景拍攝地,精美絕倫。
2018年10月17日,全國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進行公示,擬將崇左市德天跨國瀑布景區等9家景區確定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地質形成
德天瀑布所在地地層主要為中泥盆統白雲質灰巖,為典型的巖溶瀑布。其上遊是流經越南境內的歸春河,此段河道為分汊型河道,河床寬淺,多江心洲、心灘。在接近德天瀑布時,瀑布下遊河床與瀑布頂端河床的高差約6米,河水為尋求到達下遊水面的最短路徑,致使歸春河的水流在瀑布上部河床中白雲巖石芽中奪路而行,形成了諸如浦湯島等石芽島嶼。這些河中島嶼將河水分割成多股水流,從不同的部位流到瀑布陡崖邊,致使瀑布瀑水呈多束狀。
巖石性質
德天瀑布的跌水陡崖處地層為中泥盆統東崗嶺組白雲質灰巖,而瀑布的跌水底部為下泥盆統灰綠、黃綠、黃褐色等色的粉砂巖、泥質粉砂巖、頁巖等碎屑巖地層。粉砂巖、泥質粉砂巖、頁巖等碎屑巖抗侵蝕能力差,易被水流衝刷侵蝕,而白雲巖抗水流衝刷侵蝕能力很強,並且由厚層狀白雲巖組成的邊坡穩定,雖然白雲巖可被水溶蝕,但其溶蝕速度較慢,遠不如水流的衝刷侵蝕破壞性大,並且白雲巖的本身的可溶性也不是很強。
構造特點
歸春河河谷天然坡降較大,自德天瀑布上遊浦湯島至捻底電站流程18.93公裡,水位落差190米,水力坡降達1%,並在河谷中多處形成小跌水,河水流速快,對河底的衝刷侵蝕作用極強,有利於瀑布的形成。德天瀑布陡崖最初是河流上的一處裂點,因為巖性的差異而逐漸發展成壯觀的大瀑布。
形態特徵
歸春河集雨面積約2200平方公裡,其中分布在越南境內的集雨面積505平方公裡,年平均流量55.20立方米/秒。歸春河河床落差243米。其中最大的是德天瀑布,形成四級天然瀑布。德天瀑布寬100米,分三級瀑布,垂直高度70多米,源於廣西歸春河,終年有水。德天瀑布與越南板約瀑布相連,雨季兩瀑布融為一體,全寬208米。
自然環境
德天瀑布位於大新縣歸春河上遊,距中越邊境53號界碑約50米。清澈的歸春河是左江的支流,也是中越邊境的國界河,德天瀑布則是它流經浦湯島時的傑作。浩浩蕩蕩的歸春河水,從北面奔湧而來,高崖三疊的浦湯島,巍然聳峙,橫阻江流,江水從高達50餘米的山崖上跌宕而下,撞在堅石上,水花四濺,水霧迷朦,遠望似縞絹垂天,近觀如飛珠濺玉,透過陽光的折射,五彩繽紛,那譁譁的水聲,振蕩河谷,氣勢十分雄壯。瀑布三級跌落,最大寬度200多米,縱深60多米,落差70餘米,年均流量50立方米/秒,所在地地質為厚層狀白雲巖。是東南亞最大的天然瀑布,被國家定為特級景點。它與越南的板約瀑布連為一體,就像一對親密的姐妹。中越邊民在瀑布的下遊,進行著邊貿往來,曾經是肩挑人扛。
遊覽時間
德天瀑布最佳遊覽時間:每年6月—11月,此間由於進入降雨季節故水量大且水質清,是欣賞瀑布萬馬奔騰般咆哮的最好時節。德天瀑布的夏季水量充足,周圍植被茂盛,可謂綠意蔥蘢。12月到次年5月為枯水期,這期間瀑布水量小,瀑布周遍的土石裸露的較多,觀賞效果將大打折扣。
所獲榮譽
2005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布,評選出的中國最美的六大瀑布,德天瀑布位列其中。
本文內容參考來源:大新縣人民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網、中國地質科學數據網、百度百科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