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砂拉越華人增長率放緩 馬來人數量大增

2020-12-12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6月28日電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導,近日,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婆羅洲研究院研究員林煜堂在開放日所主辦的講座會上,分析砂拉越華人人口結構。該研究院主要研究對象為華人事務。

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婆羅洲研究院研究員林煜堂指出,砂拉越華人在總人口的比例不斷下滑,由最初的26.6%跌至23.4%。

他指出,根據1947年的人口統計,砂拉越當時華人的人口才145158人。到了1960年卻激增至229154人,1970年為293950人,1980年為360553人,1991年447525人,2000年537230人。

2010年則是577646人,這數字跟60年前相比,華人人口增加了4倍。人口統計一般為10年統計一次。

不過,若以年增長率來計算,則顯示華人人口增長率卻不斷下滑。1947年至1960年的年增長率為3.7%,1960年至1970年為2.4%,1970年至1980年為2%。

華人人口在1980年至1991年期間的年增長率為2.4%,1991年至2000年為2%,接著2000年至2010年則跌至0.7%。

在跟其他種族對比之下,華人佔砂拉越總人口的比例不斷下滑,而馬來人人口則不斷上升。

在1947年,華人佔當時總人口546385人之中的26.6%,馬來人則只有97469人佔了17.8%;而伊班人最多,為190326人,佔了34.8%。

華人人口在1960年及1970年的統計中,一度激增,分別佔了30.8%及30.1%。但這之後便一直下滑。

至2010年,砂華人人口比率只佔了23.4%,等於比60年前還要少了3.2%。另一方面﹐馬來人人口卻從1970年代開始不斷攀升,2010年佔了總人口的23%。

另一個呈下滑的種族是伊班人,由最初佔34.8%跌至28.9%。

以年齡層來分析的話,顯示65歲以上華人人口,由1947年所佔的2%,增至2010年的7.1%。年幼者人口(0-14歲)則由44.3%跌至25.1%。15歲至64歲人口則由53.7%增至67.8%。

相關焦點

  • 如今馬來西亞華人數量是多少,比例為何會下降
    馬來西亞華人總數約有741萬人(2016年),佔馬來西亞總人口約23.4%,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僅次於馬來族,並多於印度裔人數的一倍半。華人人口在某些城市(如:新山、檳城、怡保、巴生、馬六甲、古晉、詩巫)佔的比例較重,有些更超過半數。
  • 馬來人「大集會」意在敵視馬來西亞華人?
    原標題:馬來人「大集會」意在敵視馬來西亞華人?  9月16日是馬來西亞聯邦成立日,今年的這一天因「馬來人尊嚴大集會」而引起各國廣泛關注。個別組織聲稱要「反擊馬來人面對的威脅」。對此,巫統元老級人物拉沙裡深感莫名其妙:「他們認為受威脅。但這些威脅是什麼,我不知道。」
  • 馬來西亞人口:馬來人佔7成,華人比例下降至2成多,也有印度裔
    1963年,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併組成馬來西亞聯邦,由於新加坡的華人有100多萬,佔當地人口的絕對多數,隨著新加坡併入馬來西亞,華人佔比上升至45%,而馬來人佔比則相對下降至42%。而後由於馬來人擔心華人做大,僅兩年後就將新加坡逐出,華人比例回歸少數。
  • 馬來人「大集會」意在敵視馬來西亞華人?
    原標題:馬來人「大集會」意在敵視馬來西亞華人?  9月16日是馬來西亞聯邦成立日,今年的這一天因「馬來人尊嚴大集會」而引起各國廣泛關注。個別組織聲稱要「反擊馬來人面對的威脅」。對此,巫統元老級人物拉沙裡深感莫名其妙:「他們認為受威脅。但這些威脅是什麼,我不知道。」
  • 馬來西亞到底有多少華人?為啥說華人買土地,馬來人就無地可住?
    近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國家與土著前景大會」上,首相馬哈迪說,以前馬來人就被指無法跟華人競爭,若馬來西亞再敞開大門開放,讓這些有錢的中國人中的300萬來馬購買馬國土地,那馬國馬來人就再無立足之地,甚至被迫從城市遷移至郊外或森林邊界。
  • 馬來西亞人VS馬來人
    「噢,我不是馬來西亞土著,我是馬來西亞華裔」「哦哦哦,原來你是馬來西亞華僑.」「噢,我不是馬來西亞華僑,我是馬來西亞土生土長的華人是否覺得以上對話很熟悉呢?嘻嘻。其實啊,外國朋友尤其是中國的朋友,他們想問的其實就是「你是馬來西亞當地人嗎?」嗯,我是。
  • 關注馬來西亞沙撈越區域華人社會
    馬來西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作為東協中經濟比較發達的成員國,馬來西亞同中國的交往十分密切,中國曾連續多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而沙撈越州,又稱砂拉越,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中面積最大的,也是伊班人、華人和馬來人等27個族群的聚居地。
  • 奉行「馬來人」至上的馬來西亞,華人掌握經濟領域,農業發達
    馬來西亞人對中國的感情是複雜的,要知道,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中國一窮二白,是一個生產力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而馬來西亞呢,曾經馬來西亞也輝煌過,被譽為「亞洲四小虎之一,」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四國。這四個國家的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都像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一樣突飛猛進,因而得名。
  • 馬來人與華人分別舉行抗議集會
    9月16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了「馬來人尊嚴集會」。這場旨在力挺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的集會,是由馬來人非政府組織聯盟主席嘉馬尤諾發起的,雖然集會前一天組織者表示將有9萬人參加,但16日當天實際參加遊行的人數只有3萬人左右。參加遊行的人員大多是馬來族年輕人。集會人群打出了「馬來人萬歲」的橫幅。
  • 「不是馬來人,是馬來西亞華人」
    但當我以為是遇到了同胞上前詢問他們來自哪裡時,卻會得到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我來自馬來西亞。「哦,馬來人啊。」我習慣了這樣的簡稱。「不是馬來人,是馬來西亞華人」不管多麻煩,他們都一定會鄭重地糾正我。一開始我並不了解他們,也很難理解為什麼不能這樣簡稱,直到我在旅行的過程中結識了他們中的更多人,因為語言和文化上的親近,都很自然地成了朋友。
  • 馬來西亞到底有多少華人?為啥說華人買土地,馬來人就無地可住?
    近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國家與土著前景大會」上,首相馬哈迪說,以前馬來人就被指無法跟華人競爭,若馬來西亞再敞開大門開放,讓這些有錢的中國人中的300萬來馬購買馬國土地,那馬國馬來人就再無立足之地,甚至被迫從城市遷移至郊外或森林邊界。
  • 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貓城"古晉的華人足跡
    砂拉越州首府,是大馬東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工業、商業和港口中心。圖為位於古晉砂拉越河畔的州議會大廈。>和華人的傳統,貓是可以帶來幸運的一種動物。人口最多的三大種族為依班人、華人、馬來人。圖為古晉唐人街。古晉華族歷史文物館清楚地呈現華人在砂拉越生活發展的歷史
  • 華人是如何在馬來西亞生存的?
    馬來半島淪陷日本之手的3年多裡,共計30萬馬來抗日華人被日本殺害,慘烈程度不亞於南京大屠殺。▲ 日軍侵略馬來亞,在吉隆坡掃蕩。圖片來自:Wikipedia二戰結束,日本投降,英國大傷元氣,馬來亞殖民地則迎來了自己的獨立倒計時。但對於如何獨立,不同的華人卻有著不同的想法。
  • 馬來西亞砂拉越旅遊年交流分享會在成都舉行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31日電 (唐倩)30日,馬來西亞砂拉越旅遊年交流分享會在成都舉行。
  • 「分析探討」「少子化」與「老齡化」: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現狀分析與...
    華人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2018年,馬來西亞華人約為668.21萬人,佔馬來西亞總人口的23%。馬來西亞獨立後,華人人口比重一直呈下降趨勢。本文力圖在人口轉變理論框架下探討華人人口變動軌跡,並以人口隊列分析方法,從人口數量、結構等多個方面預測未來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的變動趨勢。
  • 馬來西亞的痛:東馬來西亞的沙巴、砂拉越為什麼有分裂傾向?
    日獨立,1963年9月16日加入馬來西亞)、砂拉越(1963年7月22日獨立,1963年9月16日加入馬來西亞)、汶萊(1984年1月1日獨立)。當時,新加坡這個華人佔80%的小島被認為是極有可能受影響的地區,砂拉越的相關政黨也開始蠢蠢欲動,打算控制婆羅洲(加裡曼丹島)版圖。而菲律賓則垂涎沙巴在18世紀擁有的蘇祿地區(現為沙巴第二大城市山打根)。
  • 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聯邦的背後,是馬來西亞對華人、對李光耀的恐懼
    到了1960年,英國政府在新加坡的勢力已所剩無幾,兩年後,馬來西亞國父東姑阿都拉曼約見新加坡華人領袖李光耀,提出將馬來亞、新加坡、砂拉越、汶萊、北婆羅洲合併,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同年,新加坡舉辦了全民公投大會,有超過七成以上的新加坡百姓選擇同意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次年,新加坡正式加入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聯邦一員。
  • 剛獨立,馬來西亞就「壓制」華人,大馬華人如何在困境中反擊?
    華人天生勤勞且善於學習,這是一個種群的優勢,體現在馬來西亞國內就是當時華人雖然人口比例相較馬來人劣勢,但是在創造財富方面卻超過了馬來人,使得馬來西亞經濟的主導權落在了華人手上。而且本來在馬來西亞,佔絕對人口優勢的是馬來人,但是新加坡的加入,使得國內華人的數量比例和馬來人數量比例相持平。這下可了不得,華人人口的增加直接導致了馬來西亞當時的各種選舉中華人的勝利,這是由馬來人所主導的馬來西亞絕對接受不了的。
  • 探訪華人在大馬砂拉越歷史足跡:劉直與廣惠肇公會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5月7日電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7日發布文章,追溯歷史上華人在馬來西亞砂拉越的發展情況,講述砂拉越最早的華人會館廣惠肇會館,以及相關人物劉直的故事。
  • 都不願意國家分裂,為何當年馬來西亞,卻要逼新加坡獨立出去
    馬來西亞作為英屬殖民地也不甘示弱,經過了長期的獨立對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共同組成的馬來西亞聯邦最終成立。值得一提的是僅僅兩年之後,馬來西亞便強迫新加坡獨立,。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意自己國家的土地搞分裂,把自己的國土分離出去,為何馬來西亞卻不同,甘願放棄擁有優質港口資源的新加坡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