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廳的前身,一定不能錯過的香港大排檔

2020-12-13 幾何映像

比茶餐廳歷史更悠久,甚至是許多茶餐廳的前身,香港大排檔承載的是傳統街頭美食的文化,更是人們懷舊之旅的重要站點。多個原因導致現在的香港大排檔已為數不多,一定不能錯過的有哪些呢?

勝香園

中環美輪街勝香園食客一直絡繹不絕,保留數十年前開業的模樣,綠色鐵皮、帆布帳篷,炎炎夏日,就只有兩把大牛角扇在緩解悶熱,可遊客絲毫不會減少。勝香園的種類相對來說十分單一,只有麵食、多士、三明治及飲品,但麵食的配料卻十分豐富。一定要嘗試一下他家的蜜糖脆脆,香脆可口,許多人就為它特意排長隊買。

蘭芳園

作為港式奶茶的始祖蘭芳園的名號早已傳播在外,到了香港第一餐就想著去蘭芳園。但大家都只知蘭芳園是茶餐廳,卻不知最初它也是大排檔起身的。與勝香園依舊保留原樣不同,位於中環結志街的蘭芳園,由於人流量較多,不能露天擺桌凳,只能搬入室內,但在炎熱中午能吹著空調也是十分愜意,另外,蘭芳園家的招牌撈丁一定不能錯過。

強記大排擋

位於深水埗的強記大排擋,主打海鮮小炒,選擇範圍十分廣泛,分量足。不管是門面還是整體都用了綠色的鐵皮,沿襲舊時傳統,但在菜品上,除了有舊式香港大排擋菜式,如煲仔菜等,也增加了許多新型菜品,如通菜炒牛肉等,提供更多口味選擇。

炳記茶檔

同樣保留傳統風味的鐵皮茶檔,炳記大坑十分有名。坐在街邊吃著香港經典小食,十分懷舊。菜品也十分簡單,主要是以麵食和三明治為主,尤其是他家的豬扒面,就算是距離很遠,都會特意過來捧場。還有炳記經典的港式奶茶,許多不喝奶茶的人,都難以抵抗它的魅力。

陳根記

如果晚上去沙田看到一家餐廳人山人海,那一定是陳根記了。現在的老闆之前只是在陳根記打工,後來原老闆不做了,他便接手下來,也沒有改名字。菜品十分豐富,讓人眼花繚亂,而且一切都是客人自己動手,大大提高效率。如果想吃地道的廣東炒菜,那麼陳根記一定是最佳的選擇。

幾何映像 ∣ 與生活的精彩不期而遇

相關焦點

  • 茶餐廳的前身,一定不能錯過的香港大排檔
    比茶餐廳歷史更悠久,甚至是許多茶餐廳的前身,香港大排檔承載的是傳統街頭美食的文化,更是人們懷舊之旅的重要站點。多個原因導致現在的香港大排檔已為數不多,一定不能錯過的有哪些呢?一定要嘗試一下他家的蜜糖脆脆,香脆可口,許多人就為它特意排長隊買。蘭芳園作為港式奶茶的始祖,蘭芳園的名號早已傳播在外,到了香港第一餐就想著去蘭芳園。
  • 行在香港:去茶餐廳,這些小秘密一定要知道!
    對於很多人來說,提起香港,除了經典的港片記憶,不得不提的還有電影裡頻繁出現的茶餐廳了。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最能代表香港的飲食文化。食品以多元化、多選擇見長,顧客可以隨意搭配,體現了香港包容的社會特性。但茶餐廳與內地餐廳的很多習慣都不同,下面的這些內容你可要好好看一看啦!你一定要知道的茶餐廳攻略快!快!快!
  • 熱愛港式茶餐廳的你,一定不要錯過他們
    森仔記在購物中心一樓,一個半開放式的室內「大排檔」,懷舊港式裝修,花方格磚、霓虹燈,白色藍印花白瓷碗碟,牆上還有非常經典的港式書法招牌菜名,濃濃的TVB茶餐廳視覺感。這裡主打港式煲仔飯,對煲仔飯來說,除了足份的配料和火候,最終要的是米。好的煲仔飯一定是要用絲苗米,粒粒分明,飯面上的配料和醬汁搭配完美,鍋底一定要有金黃色飯焦。
  • 香港大排檔的美食,是米其林餐廳不能取代的,錯過必定遺憾
    如今遊客到香港旅行都忙於打卡米其林餐廳,仿佛美味都已經被它囊括了。但其實這一直被米其林忽略的大排檔,才是香港味道的真正代表,這裡的美食錯過最是可惜。在香港的大排檔,看到身著名牌,坐於街頭簡陋的桌旁,吃的不亦樂乎的人比比皆是,名星也時有出沒。在真正的傳統美食麵前,其實人人平等,這便是大排檔最大的魅力了。我最初對香港大排檔的印象都來自於香港的電影電視劇之中。小時候痴迷香港的警匪片與幫派電影,可記憶最深的卻不是那激烈的槍戰和熱血的火拼。
  • 一家香港老牌茶餐廳在太原的傳承
    作為香港「德如」茶餐廳的第三代傳人,對於如何經營、延續這一品牌,剛過不惑之年的蘇士銘有著清晰而獨到的思考。  「德如是爺爺的名字,奶奶承上啟下堅守了63個年頭,現在灣仔老鋪由幾個叔父經營,與其說是經營,倒不如用精神寄託更為合適。」蘇士銘說,作為第三代孫,不敢說發揚光大,只希望把這種精神延續下去。
  • 了解香港美食文化,品嘗香港的茶餐廳,看看香港人天天都吃什麼?
    今天有番茄炒雞蛋,雞蛋炒番茄,還有番茄雞蛋炒飯,能不能換點別的呀?想吃好吃的就來「最好美味」了解我們的美食。今天我們的美食列車,要帶領大家前往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的代表地香港!去了解當地的文化,分享當地的美食。
  • 去香港一定不能錯過哪些美食?
    去香港一定不能錯過哪些美食?那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上到米其林級別,下到大排檔小店鋪,不是用一兩篇文章可以說的完的。這篇就推薦幾家香港不那麼網紅爆款的食肆,很多都是香港當地人平時愛吃的「小飯堂」。生記滷味在香港開店20多年的潮汕滷鵝店,在西環和紅磡都有店,典型香港家族式小店不設連鎖,據說李嘉誠先生都很愛他們家的滷鵝。
  • 香港特別行政區資訊|去香港一定不能錯過的美食有哪些?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去香港一定不能錯過的美食有哪些?推薦九記牛腩。港人愛牛腩面的程度不亞於拉麵之於蘭州、生煎之於杭州。九記牛腩,是香港最早開創清湯牛腩的餐廳,有著幾十年的歷史,雖然店鋪小,環境也較為簡陋,但每天都有許多食客,招牌清湯牛腩麵湯頭鮮美,牛腩燉煮的酥軟入味,加入的白蘿蔔也十分美味爽口。咖喱牛筋腩伊面也非常美味。來香港必去的茶餐廳,香港人叫"澳牛",固然由於店大客人多名氣旺而導致服務態度並不那麼貼心,但是食物好吃到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包容。
  • 藏在香港小巷中的茶餐廳,主食只有三明治,確實香港人的最愛
    香港人最喜歡去的地方大概是茶餐廳了,不管是中午下班後去吃個飯,或者來個下午茶。在香港最珍貴的的事情並不是你有多少錢,而是你能夠有時間去茶餐廳坐一坐。在香港有一家鐵皮大排檔特別出名,很多香港人早餐的首選,生意特別的好,大部分都是本地人。這家店叫裕興咖啡,就在街的邊上,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歷史了。裕興咖啡是香港老式茶餐廳的代表之一。一般都是上午才會營業,這家是不支持外帶的哦,都是現點現吃,一般快中午過去就已經收攤了。
  • 大眾食堂,香港人對茶餐廳是真愛
    熟悉香港的小夥伴都知道,在尋常小街小巷見到最多的就是茶餐廳。香港的茶餐廳,絕非只是一個填飽肚子的地方,某種意義上說,就像內地的快餐店和咖啡廳的結合體。可以說,茶餐廳是香港最鮮明的地域文化標籤。茶餐廳,顧名思義就是喝茶的餐廳。上個世紀初,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於是,也隨了英國人喝下午茶的傳統。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早期的冰室不供應飯、面這類主食的,只供應咖啡、奶茶、紅豆冰等飲品,配以三文治、奶油多士等小食。
  • 香港最好吃的傳統港式茶餐廳,沒吃過等於白來香港了,速速收藏!
    香港是個很有魅力的旅遊都市啊,近幾年去香港旅遊的遊客也是越來越多,但是好多遊客都不知道香港最好吃的傳統港式茶餐廳,今天推薦幾家傳統茶餐廳,來香港一定要去打卡!連香港本地人都說沒吃過等於白來香港了!看完保準你立刻收藏!
  • 行在香港:去茶餐廳,這些小秘密一定要知道!
    對於很多人來說,提起香港,除了經典的港片記憶,不得不提的還有電影裡頻繁出現的茶餐廳了。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最能代表香港的飲食文化。食品以多元化、多選擇見長,顧客可以隨意搭配,體現了香港包容的社會特性。但茶餐廳與內地餐廳的很多習慣都不同,下面的這些內容你可要好好看一看啦!你一定要知道的茶餐廳攻略快!快!快!
  • 在香港一定不能錯過的十大美食!全都吃過,算你厲害
    在香港一定不能錯過的十大美食!全都吃過,算你厲害提起香港,我們首先能夠想到的就是當地的美味小吃吧,想想都讓人流口水。除此之外很多人都喜歡到香港去掃貨。畢竟在香港有很多東西都是在我們國內買不到的,就算能買到也是價格非常貴的。
  • 去香港旅行,不能不了解傳統的「茶餐廳」
    「飲茶」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是喝茶的意思,在香港,好像更著重體現一個「飲」字。小吃進入茶餐廳最先出現在廣東,發展到現在,種類更加豐富,所以現在的茶餐廳更像是一個甜點店。甜點當然不能代替主食,因為這裡的甜點主要就是在麵包坯裡夾一點肉或蔬菜,便於食用。在香港人眼裡「飲茶」與「茶點」是沒有什麼區別的,真要從字面上深究,那它們的區別就是一個重「飲一個重「吃。
  • 去香港旅遊,這些美食一定不要錯過
    談到香港,就少不了「美食天堂」一詞。在香港,平時早上6:00到凌晨2:00都能很容易地尋找到食物,也有一些餐廳是24小時營業的,絕對不會餓著。
  • ——香港茶餐廳與內地茶餐廳有大不同
    茶餐廳是香港社會的一個縮影和文化符號。2004年9月香港電臺舉辦了一個「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評選活動,結果「茶餐廳」以1930票獲得冠軍。外人莫小看,茶餐廳在香港飲食文化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2007年4月,香港政黨民建聯要求政府申請把茶餐廳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政事務局表示會進一步考察和研究,以確認茶餐廳是否符合入選資格。
  • 港劇中的茶餐廳不僅是香港人的記憶,更是香港人的生活
    >這些,都是香港電影中的茶餐廳印記。內地的我們,對於茶餐廳最早的記憶,便來自於香港電影。還記得《旺角卡門》中,張學友扮演的烏蠅那讓人記憶深刻的表情包不?沒錯,場景也是來自於茶餐廳。茶餐廳,在香港是個特別的存在。從電影中,我們就能看出它的魚龍混雜與接地氣。不管是黑幫大佬,還是街頭小混混,茶餐廳裡,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無論是勞工還是創業初期的年輕人,茶餐廳都能滿足需求。
  • 香港街頭飲食文化的起源
    夏季的夜晚,總是喜歡和三五好友相約大排檔,喝著啤酒、吃著小菜,室內太過狹小,喜歡坐在門口,吹著晚風,看著車水馬龍和過往行人,與好友談天說地。大排檔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並且成為一種文化,追溯源頭,從何說起呢?
  • 熱愛港式茶餐廳的你,一定不要錯過他們
    森仔記在購物中心一樓,一個半開放式的室內「大排檔」,懷舊港式裝修,花方格磚、霓虹燈,白色藍印花白瓷碗碟,牆上還有非常經典的港式書法招牌菜名,濃濃的TVB茶餐廳視覺感。這裡主打港式煲仔飯,對煲仔飯來說,除了足份的配料和火候,最終要的是米。好的煲仔飯一定是要用絲苗米,粒粒分明,飯面上的配料和醬汁搭配完美,鍋底一定要有金黃色飯焦。
  • 香港一定不可錯過的市井美食!這樣打卡一定沒錯!
    你們因為什麼想去香港?因為可以用匯率差價和沒有中國海關稅的價格瘋狂大購物?因為可以感受混搭華人版的高端設計和生活方式?香港最神奇和寶貴的,是新舊文化生活的如水交融。你們最喜歡的茶餐廳,在香港遍地都是,隨便進一家都有當家招牌隨便一家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