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各種音頻設備的討論中,不難發現總有一類評論是幾乎每次都必然出現的,就是有網友會說:XXX這類設備還是要用來聽無損!MP3就浪費了。筆者作為一個折騰了多年的發燒友也好音頻愛好者也罷,對於音樂本身格式上的差距當然也糾結過研究過,筆者想說的其實很簡單:無損,真的那麼有必要嗎?
所謂無損壓縮格式,顧名思義,就是毫無損失地將聲音信號進行壓縮的音頻格式。常見的像MP3、WMA等格式都是有損壓縮格式,相比於作為源的WAV文件,它們都有相當大程度的信號丟失,這也是它們能達到10%的壓縮率的根本原因。而無損壓縮格式,就好比用Zip或RAR這樣的壓縮軟體去壓縮音頻信號,得到的壓縮格式還原成WAV文件,和作為源的WAV文件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如果用Zip或RAR來壓縮WAV文件的話,必須將壓縮包解壓後才能播放。而無損壓縮格式則能直接通過播放軟體實現實時播放,使用起來和MP3等有損格式一模一樣。總而言之,無損壓縮格式就是能在不犧牲任何音頻信號的前提下,減少WAV文件體積的格式。
但是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MP3最高的320K碼率相比這些無損壓縮來說真的存在巨大的差距麼?或者說結合各自的使用場景來說,這之間的差距又能有著多麼大的重要性呢?
拒絕盲目追求無損壓縮
其實筆者的想法很簡單,結合場景的討論才是有意義的有必要性的,比如看到很多網友說一定要聽無損,要不就是對不起自己的耳機一樣,但是對於很多用戶來說,他們的前端只是一個簡單的手機,並且主要的聆聽環境就是地鐵和公交。對於這樣的前端和環境來說,哪怕他們的揚聲器是隔音最好的動鐵定製耳塞,恐怕在這些公共場所強大的噪音面前,也無法做到完全隔音。
一旦沒有了優秀的隔音也就是沒有了安靜的欣賞環境,那麼MP3格式和無損壓縮格式之間本來就不大的差距也就變得蕩然無存。筆者認為對於那些喜歡在路上聆聽音樂的朋友們來說,還是不要太過糾結於無損壓縮格式,320的MP3本來聲音也並不算多差。當然如果你是聽古典音樂的話,只要隔音還好,筆者還是推薦使用無損壓縮格式。另一方面,也就是設備了,對於設備來說,素質表現能否區分出無損壓縮和有損壓縮之間的差距,也是至關重要的,至少在選擇之前應該試聽一下自己的設備。
寫在最後:
對於有損和無損其實說了很多,筆者最後再推薦一個碼率介於兩者之間的文件格式,就是來自蘋果的AAC格式,這種格式的常規默認碼率高於MP3而低於WAV\APE\FLAC這些格式,但是一般情況下已經很難分辨和無損壓縮之間的區別,哪怕是在很高端的系統上。
一旦沒有了優秀的隔音也就是沒有了安靜的欣賞環境,那麼MP3格式和無損壓縮格式之間本來就不大的差距也就變得蕩然無存。
於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