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式的皇后改變了法國

2021-01-11 談經論典

」洛可可」多麼輕快、可愛的稱呼,這個藝術界的專用詞彙來自法語的」洛凱」,指具有螺旋形的貝殼狀裝飾物。假若說」太陽王」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文化是」男性的」、雄渾的話,那麼路易十五時代的」洛可可」文藝便是」女性的」、脂粉氣的。

在十八世紀的法國歷史畫冊上體現的是優雅的女性王后而不是男性的國王。路易十五的寵妃蓬帕杜夫人正是法國」洛可可」式的一枝花,路易十五(1715-1714年在位)儘管繼承了」太陽王」路易十四充滿光輝的王國和金碧輝煌的宮殿,然而路易十五卻不是一位偉大君主,而是一夥脂粉婦人的奴隸。他意志薄弱,尤其喜好追逐女人。按照他的享樂主義原則,身為帝王應凡事為所欲為,無為而治。他對國家、家族、臣民以及世界漠不關心,就是所謂」我死了以後管它洪水滔天。」他關心的僅僅是他的享樂。路易十五還能寄生於先輩的光輝業績下盡情享樂一番。但是每況愈下,路易十五是在三十五歲時遇見蓬帕杜夫人。

蓬帕杜夫人的乳名叫珍妮·安託瓦內特·普松。」普瓦松」是」魚」的意思,據說她的母親是巴黎街道魚肉店老闆的女兒。父親原為邊省地區的編織工人,後到巴黎,勉強積累了一些資產,與魚肉店老闆的女兒結婚,」普瓦松」是他們的第一個女兒。珍妮·安託瓦內侍·普瓦松長到九歲時,一位街頭佔卜家看到小女孩便預言道:」這女孩將來會被國王佔有!」母親根本不相信她的市井之女能嫁到豪華的凡爾賽宮裡去當一名王妃,因此當女兒剛到能出嫁的年齡就把她嫁給了他們家的看護的侄兒德提埃爾。丈夫德提埃爾因為要替別人打官司經常不在家。

」普瓦松」想起了過去佔卜家對她的預言,就跑到國王路易十五狩獵時必經之道去守候,她穿著粉紅色衣裙,站在路旁渴望自己能成為國王的人。路易十五見到這位市井之女,就當場對她作了結論:」你是法國最有魅力的女人。」封她為蓬帕杜女侯爵,慣稱蓬帕杜夫人。這是1745年的事,蓬帕杜夫人的市民丈夫德提埃爾從此隱名埋姓,躲藏著過孤獨的生活。

路易十五安排她住的愛麗舍宮,這座宮殿如今成了法國各屆總統的官邸。美貌浪漫的女主人將她和國王的寢宮周圍布置得充滿了神秘感。這裡白天見不到什麼身影,一到夜晚月亮升起來時,女人的歡笑聲便一陣蓋過一陣地傳出。某一天,國王問道:」讀書有什麼用?」臉色粉紅的蓬帕杜夫人回答說:」讀書對一個人頭腦所起的作用,就同您餐桌上的紅燒鷓鴣肉對我的肚子起的作用一樣。」

蓬帕杜夫人的出身寒微,然而她的談吐不凡,兼有詼諧、微妙的風格。同時還具有音樂、繪畫、歌劇方面的涵養,甚至對動植物、數學和天文學也有很深的造詣,稱得上是一位無與倫比的才女。不學無術的路易十五被折服了,讓這位寵姬成為法國實質性統治者達十九年。十九年中,蓬帕杜夫人成了 」洛可可」式的王后,成了那個時代的化身,是當時時髦女人的典型和一切風雅人士的女模特兒。

為了展示她的纖巧浮華,法國的沙龍裡,不管是房間裝飾和家具樣式,還是工藝器皿,都呈現著洛可可樣式。優美的曲線取代了有力的直線,女性柔和取代了男性剛強,大家都喜歡彎曲的、波狀的和渾圓的外形造物,藝術師都極盡華麗纖巧之能事,整個法國宮廷給人以一種不安之感。

洛可可全盛時代的畫家布雪得到蓬帕杜夫人的庇護,成為路易十五的首席宮廷畫家,後來又成為巴黎繪畫學院的院長。蓬帕杜夫人甘願當這位大師的女模特兒,留下了世界名畫《蓬帕杜夫人》(至今收藏在巴黎羅浮宮)。布雪還畫了另一幅世界名畫《宮女》,關於《宮女》的女模特兒是誰,很多人懷疑是當時的蓬帕杜夫人。然而路易十五會允許他最寵愛的妃子做出這種暴露的姿勢展現在畫布上公諸於世嗎?至今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最能體現蓬帕杜夫人風貌的名畫,是以色粉筆為工具的出色肖像畫家拉都爾所畫的《蓬帕杜夫人》,畫家把握住她眼睛回眸一看的瞬間,她的容貌非常優雅。

法國啟蒙學家孟德斯鳩的著作《法的精神》及當時法國禁止發行的《百科全書》,表示蓬帕杜夫人是支持和保護法國」啟蒙思想家」和」百科全書派」的。所謂」啟蒙思想家」,是以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進步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為代表,他們批判封建的專制王權,提倡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性和民主,這是即將爆發的法國大革命的思想武器。所謂」百科全書派」,就是根據啟蒙思想,將人類所積累的知識匯集成為一本書,以狄德羅為主編。蓬帕杜夫人作為當時的一名才女,就頗具哲理頭腦。她利用國王路易十五的不學無術,支持法國啟蒙思想家,並協助出版法國哲學家秋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這使得我們對這位蓬帕杜夫人刮目相看。

蓬帕杜夫人自費建立了一家瓷器廠,塞布爾瓷器廠,以」蓬帕杜的粉紅色」而著名於全歐洲。當時遠在俄國的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也經不住蓬帕杜夫人這種色彩的誘惑,專門訂製了七百四十四件塞布爾廠的瓷器。這是一種色彩絢麗的、光滑的,似乎一觸即破的、又輕又薄的纖巧器皿,體現了」洛可可」式的雅趣。

在今天的法國書籍裡,還常常評論:」蓬帕杜粉紅的價值,令人難忘的是她領導了一個時代的趣味」」她是洛可可時代的一枝玫瑰花」,遺憾的是」洛可可」式一枝花凋謝得太早,1764年,四十二歲時她就死於肺病。路易十五在她死後十年也去世了。

相關焦點

  • 洛可可式的皇后改變了法國
    」洛可可」多麼輕快、可愛的稱呼,這個藝術界的專用詞彙來自法語的」洛凱」,指具有螺旋形的貝殼狀裝飾物。假若說」太陽王」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文化是」男性的」、雄渾的話,那麼路易十五時代的」洛可可」文藝便是」女性的」、脂粉氣的。
  • 洛可可式建築風格
  • 讀懂歐洲,從建築開始——洛可可式建築
  • 歐洲大陸出現洛可可式風格,英國小說開始興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儘管英國和法國大量古典藝術和文學作品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古典主義運動顯然不具有高度創新精神。相反,十八世紀兩種完全獨立的發展倒是強調獨創性,即歐洲大陸洛可可式藝術風格的出現和英國小說的興起。關於前者,對洛可可式藝術和建築出現的基本解釋是,即將到來的和平以及1715年路易十四的去世使法國人普遍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 老錢推薦:洛可可式建築丨纖巧柔美 建築裡的另類貴族
    (洛可可風格鏡子,路德維希堡,德國)洛可可式建築的出現,要從18世紀20年代說起。那個時候,正是巴洛克式建築盛行之時,在這個建築「寵兒」的基礎上,一種全新的設計風格正在法國萌芽。不過一開始,洛可可式風格還只是表現在室內小裝飾上,後來才逐漸擴大到整個建築領域。
  • 巴黎旅遊景點簡介:至今仍留有洛可可式建築風格的格勒凡蠟像館
    巴黎旅遊景點簡介:至今仍留有洛可可式建築風格的格勒凡蠟像館騎兵凱旋門巴黎市內擁有眾多大大小小的凱旋門,而騎兵凱旋門就是其中的一座。格勒凡蠟像館於1882年正式開館的巴黎格勒凡蠟像館.是一座經過改建的古老建築.至今仍留有洛可可式建築風格。
  • 歐洲大陸出現洛可可式風格,英國小說開始興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儘管英國和法國大量古典藝術和文學作品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古典主義運動顯然不具有高度創新精神。相反,十八世紀兩種完全獨立的發展倒是強調獨創性,即歐洲大陸洛可可式藝術風格的出現和英國小說的興起。關於前者,對洛可可式藝術和建築出現的基本解釋是,即將到來的和平以及1715年路易十四的去世使法國人普遍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 巴黎旅遊景點簡介:至今仍留有洛可可式建築風格的格勒凡蠟像館
    巴黎旅遊景點簡介:至今仍留有洛可可式建築風格的格勒凡蠟像館騎兵凱旋門巴黎市內擁有眾多大大小小的凱旋門,而騎兵凱旋門就是其中的一座。格勒凡蠟像館於1882年正式開館的巴黎格勒凡蠟像館.是一座經過改建的古老建築.至今仍留有洛可可式建築風格。
  • 乾貨 | 三分鐘看懂什麼是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築
    西式建築風格那麼多,什麼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洛可可式,如何去分辨呢
  • 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絕代艷后》:馬卡龍配色+洛可可式的奢華服裝
    拿下79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的《絕代艷后》,高亮度馬卡龍配色+洛可可式的奢華服裝實在讓人過目難忘。 美到可以做壁紙的電影畫面1拿下79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的《絕代艷后》,高亮度馬卡龍配色+洛可可式的奢華服裝實在讓人過目難忘。
  • 奎露茲皇宮——歐洲最偉大的洛可可式建築之一
    奎露茲皇宮也稱奎露茲國家皇宮,是歐洲最偉大的洛可可式建築之一。這座皇宮曾經是彼得羅二世國王的宅邸,後來才被擴建成為一座壯麗的宮殿。這座宮殿起初的規模不大,但經常被譽為是葡萄牙的凡爾賽宮。該皇宮修建於1747年至1794年間,皇宮最初的設計者是建築師奧利維拉。
  • 法國的洛可可風格為什麼這麼美?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基本上,略微看過西方藝術史的人,都會記的一個詞,那就是十八世紀法國的洛可可風格,可究竟什麼是(Rococo)藝術呢?
  • 「洛可可」不是一種建築裝飾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一個時期
    洛可可(Rococo)描述了一種藝術和建築風格,它的特點是精緻而清新,始於18世紀中期的法國。洛可可式的裝飾藝術通常被歸類為「晚期巴洛克式」,在新古典主義席捲西方世界之前蓬勃發展。洛可可式是一個時期,而不是一種特定的風格。
  • 「洛可可」不是一種建築裝飾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一個時期
    洛可可(Rococo)描述了一種藝術和建築風格,它的特點是精緻而清新,始於18世紀中期的法國。洛可可式的裝飾藝術通常被歸類為「晚期巴洛克式」,在新古典主義席捲西方世界之前蓬勃發展。洛可可式是一個時期,而不是一種特定的風格。
  • 波旁王朝的結語,洛可可時代奢靡華麗背後隱藏的危機
    洛可可式(Rococo)於1700年代初在法國興起,在當時已經顯示出擺脫巴洛克風格的跡象。洛可可風格後來在整個18世紀傳播往了其他歐洲國家。儘管洛可可式是從巴洛克風格演變而來的,但這兩個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的,都具有自己強大的文化影響力和意義。
  • 奎露茲皇宮——歐洲最偉大的洛可可式建築之一
    奎露茲皇宮也稱奎露茲國家皇宮,是歐洲最偉大的洛可可式建築之一。這座皇宮曾經是彼得羅二世國王的宅邸,後來才被擴建成為一座壯麗的宮殿。這座宮殿起初的規模不大,但經常被譽為是葡萄牙的凡爾賽宮。該皇宮修建於1747年至1794年間,皇宮最初的設計者是建築師奧利維拉。
  • 《絕代艷后》風靡法國的洛可可風格,是影片在視覺上的最大特色?
    《絕代艷后》講述了風情萬種的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的傳奇一生,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洛可可風格電影,無論是建築、裝潢還是著裝,都散發著濃濃的洛可可獨有的浪漫奢華情調。對於洛可可風格,有的人或許只聞其名卻並不了解,沒關係,接下來,珠寶之家將為大家從多個角度講解何為洛可可。
  • 波旁王朝的結語,洛可可時代奢靡華麗背後隱藏的危機
    導語:甜蜜、奢華、極盡寵愛的欲望之色,通常由高明度的淺粉、淺藍,夢幻般的黃色交織的洛可可色來自於18世紀初的巴黎,以貝殼和珊瑚的形式為基礎,從雕塑到建築再到繪畫中都染上一股柔美的鮮甜風調。洛可可式(Rococo)於1700年代初在法國興起,在當時已經顯示出擺脫巴洛克風格的跡象。
  • 919㎡歐式古典與海派風,凸顯洛可可式柔美奢華
    洛可可風格是歐式古典的衍生版,比歐式古典更加優雅,這是對新時尚的一種追求。今天觀唐君帶大家看一套900平的一套別墅裝修作品,是洛可可與海派風格的結合,在優雅中追求自由。
  • 「國王選情人,情人挑裁縫」法國宮廷秘聞錄——《洛可可豪華版》
    這座充斥著「土豪金」的宮廷終被優美而動感的線條,柔美而雅致的色調和甜美少女般的洛可可式裝飾所覆蓋。洛可可(Rococo)一詞由法語Rocaille(貝殼工藝)和義大利語Barocco(巴洛克)合併而來,洛可可風格可以看做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在1730年後的法國相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