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一到寒假就尋思找個東南亞海島避寒,自從去年春節去了趟北海道,感覺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雪國的冬天並不像南方孩子想像的那樣苦寒徹骨,反而又暖和又好玩。
問倆娃過年想去哪裡玩,異口同聲「去玩雪!」
在雪地裡撒個野,才算是過了個冬天。
那就冰天雪地裡找吧:瑞士、加拿大、法國、奧地利。。。想到十幾小時的長途飛行和顛倒的時差,老母親整個人都不好了,假期苦短,捉襟見肘的8-10天實在難以從容地安排一次拖家帶口的越洋旅行。
思來想去,論起性價比和便利度,還是回到日本。滑雪的動和溫泉的靜,加上日本美食,包攬了冬日一切的美好。
日本滑雪的三大地塊是北海道、長野新瀉和東北地區。去年春節去了北海道(戳遊記),今年決定換個地兒,最後鎖定長野。
為什麼選長野?
1,長野離東京200公裡,搭新幹線90分鐘。對於華南的孩子,交通上比起需轉機的北海道要方便些。
2,長野被稱為"日本的阿爾卑斯", 因舉辦冬奧會而聞名,是日本的滑雪大縣(省)。如果給日本滑雪聖地論資排輩,長野排第一。
3,比起北海道,長野的商業化程度沒那麼高,基本沒有旅行團涉足,適合我們這種專愛往人少地方鑽的。
在googlemap制定行程,發現心心念的白川鄉也相距不遠,索性決定就把白川也納入行程。就這樣,八天的自駕行程圍繞白馬村和白川村而展開,順道在過路的河口湖、高山和松本走馬觀花到此一遊,總行程約一千公裡。
來吧
跟我們來一場雪國的千裡穿行之旅
長野位於日本本州島的中部,處於關西、關東之間,在有「日本屋脊」之稱的中央高地上,因高山與盆地的地形影響,氣溫的落差相當大。
松本市是我們進入長野地界後的首站,這天晴空萬裡,明媚的陽光趕走了冬日的蕭瑟清冷。路過傳說中的松本城,我們來個打卡的到此一遊。
松本城建於十六世紀,是日本的四座國寶級古城之一。
古城外圍的護城河裡有成群的鴨鵝和魚。冬日暖陽下,很多本地孩子在湖邊餵鴨餵鵝餵鴿子。一位溜娃的日本老奶奶分了一小袋麵包屑給兄妹倆,他們也加入了餵食的隊伍,玩得樂不思蜀。
旅途中,最喜歡這種沒有事先編排進行程裡的閒庭信步。在沒有被遊客攻陷的偏安一隅,遠離熙來攘往的人潮,感受異國小城安逸靜謐的本色。畢竟,除了看新鮮的風景,旅行也是過一天他鄉的生活。
吃完午餐,我們向白馬村進發,開啟滑雪之旅。妹妹沉沉睡去,小馬哥望著窗外的晴空萬裡,嘟囔著「這都沒雪啊,還怎麼滑雪呢?」。
隨著駛離松本市區,窗外的天色從晴朗漸漸轉為陰鬱,沿途的山脈從乾枯蕭瑟到薄雪覆蓋山尖。鑽進一個幾公裡長的隧道,再從黑暗中出來,忽然就進入了一個白雪皚皚的世界,莽莽青山和人間煙火都倏忽遠去,世界只剩下一片茫茫的白,和漫天飛舞的雪花。
腦裡跳出川端康成《雪國》開篇的那句:"穿過縣境上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雪國》的故事背景就是長野新瀉一帶,我們切身體會到這個句子的真實意境。
被喚醒的妹妹揉著惺忪的睡眼,望著窗外突然而至的白雪茫茫,臉上寫滿「我是誰 我在哪 我要幹什麼」的迷惑。待醒過神來,她做出下車玩雪的最高指示。我們在路邊找了塊空地停車,火速換裝,倆娃迫不及待衝進雪地裡展開轟轟烈烈的打雪仗運動。
前一小時在陽光燦爛下餵鴨子
後一小時在冰天雪地裡打雪仗
HOW AMAZING!
比起一望無際白雪茫茫的北海道,長野多了氣候上的變化起伏,短短六十公裡、一小時的車程,卻隔開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叫人讚嘆大自然的魔力。
如果北海道是首對仗工整的七律詩
那長野就是則長短不一律動的小令
有轉韻有平仄
適合翻山越嶺
適合百折不撓
長野靠近日本海,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北,是冬季海面溼冷氣團登陸後遇到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冬天在山區會形成大量降雪。這裡擁有漫長的雪季,從十二月直到三四月,幾乎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下雪,是名副其實的雪國。
長野是日本雪場最密集的區域,遍布上百個雪場,我們選擇了白馬村。白馬村群山環繞,因為舉辦過冬奧會而聞名,附近圍繞著八方尾根/Happo One、白馬巖嶽/Iwatake、栂池高原/Tsugaike、白馬47/Hakuba 47等知名雪場。
高手挑選雪場,要從雪量大小、雪道高差、雪道多寡等指標來綜合評價考核。然而,對於我等菜鳥,只關心坡道是不是夠緩、有沒有魔毯和兒童遊樂設施。
在白馬的眾多雪場裡,栂池Tsugaike無疑是最適合初學者的beginner paradise,這裡的初級綠道非常平緩,非常長非常寬,連「哎呀怎麼辦,剎不住了」的菜鳥(比如我)也毫無壓力。
我們在滑雪學校請了3個小時的私教,是位澳洲大帥哥。老母親的如意算盤打得譁譁響:學習滑雪的同時,順帶把英文也給練了,這筆學費不要太划算。沒曾想,哥哥壓根懶得聽教練的講解,用去年在富良野積累的三腳貓功夫,自顧自嗨去了。
教練用雪杖牽著妹妹走了兩個來回,她習慣了下穿雪板的感覺,然後就滑起來了,這運動細胞還真是沒隨我啊。
結果是,付了一對四的學費,卻成了一對一教學。只有爸爸在教練的指導下,勤勤懇懇地學習制動、轉彎、小迴轉,滑得有板有眼。
你問我幹嘛去了?
去響應妹妹下達的最新指示:媽媽,你站在這看我滑。
去年此時,3歲的妹妹在富良野立下flag:下次我也會滑雪了。沒曾到小小人兒居然誓言成真,去年還是抱著哥哥的雪杖充樣子,今年就扛著自己的全套裝備威風凜凜了。
不過呢,滑雪還是沒有雪板好玩。兩個娃脫下裝備,扛著雪板去滑雪坡了,魔毯成了傳輸工具。
白馬雪場的最大特色?
地廣人稀!
在白馬的幾天,我們總共去了4個雪場,無一不是」天高海闊任鳥飛「的感覺。對於初學者,愛怎麼滑怎麼滑,愛怎麼摔怎麼摔,完全不用擔心撞人或被撞。這在北海道的雪場是不敢想的。
- Evergreen是白馬最大的一家滑雪學校,幾大雪場都有教學點。建議提前三天在官網預約,如果臨時到counter約,可能需要standby等位。我們3小時一對四私教的費用大概人民幣1600。中文教練貴些,需要提前幾天才能約到。
- 也可以給孩子報名參加不同等級的group lesson,有半天班也有管飯的全天班。如果是幾個同齡娃結伴來玩,那麼一齊丟進滑雪學校,家長就解放了。
專業雪場的纜車大都是能上不能下的開放式纜車,所以山巔美景往往只屬於高級滑道的高手們。而白馬巖嶽有直達山頂的箱型纜車,菜鳥也可以登頂觀景,在山巔盡覽白馬群山各角落的壯觀絕景。
坐在纜車上,眼睛都不夠用了,每個角度都美得叫人驚嘆。
說到雪山,我們曾去過落基山脈、卡瓦格博和玉龍,都是常年積雪而成的雪(冰)山,因為沒有植被,山尖是一片純白。而這裡是季節性的積雪,因為灌木樹林的緣故,呈現出黑白相間,猶如一副渾然天成的水墨畫卷。
巍峨的雪山連綿不絕,我一邊驚嘆一邊把手機照片分享在好友群裡,大家問「這山是真的?」,」P過的吧?「 。是的,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見。
我們在外面照相,留孩子倆在山頂CAFE裡吃東西。透過倒影著綿延雪山的玻璃,隱約看到小馬哥在餵妹妹吃漢堡,頓時心裡暖暖的。
滑雪高手們對白色鴉片的痴迷,是不是也因為這一覽眾山小的山巔美景呢?
滑雪和溫泉是絕配。白天在粉雪裡酣暢淋漓地飛馳,晚上在40度的溫泉裡泡去疲憊和寒氣,再穿著浴衣笈上拖鞋去吃上一頓美美的料理,這不就是最完美的日式滑雪假期。
比起聲名在外的北海道,白馬更像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姑娘,沒有海外資本和熱錢進來開發的大型新式度假村如星野二世谷,我在白馬掘地三尺都找不到一家國際連鎖或本土知名的溫泉酒店。最後碰運氣定了家名叫Hakuba highland hotel的本地溫泉酒店,官網只有日文,沒有英語更沒有中文,連OTA網站上的點評也不多。對於選酒店有執念的我,這無疑是場冒險,幸運的是這次手氣不錯。
這是家中規中矩原汁原味的日式溫泉酒店,要知道,在被旅行團全線佔領的日本,要找到家」原汁原味「的傳統日式溫泉酒店並非易事。日本的溫泉酒店大多有些年月,兩極分化嚴重,要不就是5K+的陽春白雪如虹夕諾雅,要不就是疲於應付蜂擁遊客而疏於打理日漸殘破的老舊酒店。
這裡的餐食保留了日式料理的精緻,從味道到擺盤都沒有因為是自助餐而變得粗放和豪邁。雖然並沒有什麼珍稀的食材,不過是些日常的食材和菜式,卻因為做得精心細緻而味美。想想去年此時在登別第一瀧本館,人聲鼎沸的餐廳和被哄搶龍蝦三文魚,愈發覺得這裡清靜的美好。
不像國內溫泉有紅酒、牛奶、中藥等玲琅滿目的添加,日本的溫泉只有一款:純天然無添加。泡在露天溫泉裡,四下一片寂靜,眼前是連綿的雪山,鵝毛般的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在頭頂,深吸一口山中清新的空氣,滿心皆是歡喜。
遵守規矩不夾帶手機,只能上張官網渣畫質了。
酒店有兩個露天風呂,一個是同時對外開放的天神之湯(比較舊了),還有一個是只對酒店住客開放的新風呂(超讚)。
平心而論,這家酒店算不得特別優秀和出挑,只是各方面都有兼顧到,從景色到服務到溫泉到食物都剛剛好,讓人覺得很妥帖。還有就是無敵的價格(一家四口的一泊兩食才1600/天)。這種從品質到價格都堅持傳統標準的的日式酒店,在當下真的是滄海遺珠了。
全世界泡溫泉的猴子,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大雪紛紛,這些野生獼猴泡在白雪皚皚的露天風呂當中,像人類一樣享受泡溫泉樂溫泉優哉遊哉,好不愜意。國家地理雜誌有一期是用這些雪猴做封面,自此雪猴成了長野的一張名片。
好喜感好治癒的一家子。
不過請務必做好心理建設,猴子數量不多,溫泉也非常迷你。猴子跟人的比例估計是1:10。
我個人感覺這屬於"不來會遺憾,來了會後悔"的網紅打卡景點。如果時間寬裕,不妨來走一遭。但如果時間緊,或者帶著小寶寶,我建議慎選,還是專心帶娃好好玩雪吧。
有雪的加持,根本就不需要給南方孩娃安排什麼活動去找樂子,隨便雪地打個滾就已經很嗨了。
我們住的獨棟雙層小木屋,門前就是厚厚的積雪,爸爸發燒在房裡休息,我們娘仨在門口打雪仗也能樂上半天。
天擦黑,我在廚房煮晚餐,孩子們在門外玩雪,笑聲不絕於耳。當飯菜飄香,我推開窗戶喊「開飯咯~~」,幾番催促,孩子們這才戀戀不捨地回屋。「過一天他鄉的生活」當如是吧。
每天出門前小馬哥的任務就是清除車窗的積雪。
一輯雪中格格照結束白馬篇。
白川鄉是日本中部一個四面環山、水田縱橫的小村落,以合掌造型的房屋而聞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白川鄉在四季有不同的景致,但屬冬季最為迷人。茫茫白雪中的茅草屋仿佛童話中描寫的浪漫世界,如夢似幻。大概沒有女人能抵擋這種真實版童話世界的誘惑,包括我。自從很多年前見到點燈節的美照,白川就成了我心裡的白月光,一直心心念要在大雪紛飛的季節去這童話世界裡走一遭。
這個童話村落最美麗的時候,當為每年冬季的點燈節,雪景加上特別亮燈效果的夜景,被譽為人生必去絕景之一(下為網圖)。
當然了,作為一位理智的旅遊達人,我知道帶娃絕對不能湊這種節目的熱鬧,所以特意把行程避開了點燈節(2019年只有6天)。然而我還是過於樂觀了。。。
到達白川這天,下著鵝毛大雪。我們在山下等了半小時巴士,經歷一番周折才登上觀景臺,卻發現實景與網絡美照所傳遞的童話夢幻相去甚遠。
也許是今年天氣反常,在一年中降雪量最大的二月初,茅草屋頂卻鮮見積雪,完全不是想像中湮沒在白雪中的模樣。
從觀景臺下來,在村子裡隨意逛逛。光禿禿的茅草屋頂,被人流踩得黑乎乎的積雪,比肩接踵的遊客人流,熙攘嘈雜,與心目中那個遁世的寧靜小村相隔十萬八千裡。
意興闌珊,我們逃也般地離開白川村。在橋上與一波波剛從旅遊大巴下來的旅行團狹路相逢,因為人流過密,連小橋都震動搖擺起來,我對白川的的最後印象就定格在那晃悠悠的小吊橋上。
轉念想想,迷住我的白川點燈照,首先要趕上一年只有幾天的點燈節,要老天庇佑遇上厚厚的積雪,攝影師得在窄小的展望臺與來自世界各地成百上千的攝影愛好者搶佔機位,在集齊天時地利人和後,還要在寒風暴雪和低溫中候上幾小時等待日落後天黑前那轉瞬即逝的美妙光線,方能得到上面那種勾魂美照。
如果不是骨灰級攝影愛好者,就放棄看點燈的執念吧,蹭蹭別人的照片就行了。
謝謝馬老溼妙手回春,通過各方調研選定取景和走位,避開左右夾攻的旅行團,幫我拍下這張還算滿意的照騙。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白川之美,在於嫻靜的原始之美,在於遁世的靜謐之美,而人潮破壞了本該有的意境。這般美好的小村落淪為大型旅行團的打卡點,真的是惋惜。
還記得8年前去京都附近的美山村,是個跟白川相似的合掌屋古村落,但體量和名氣都比白川要小。在美山見識到了茅草屋群落的原始古樸之美,也體會到當地人如何在傳統生活與旅遊業之間找尋平衡,維持自己傳統的生活方式。不知道美山是否還寧靜依舊?
去年的這篇推文裡寫過美山村的民宿:你離完美旅程,只有一間民宿的距離 - 那些年,我們週遊世界住過的民宿。很多年前在新浪博客寫過美山的遊記,有興趣的可以後臺找我要。
白川鄉的住宿只有幾間民宿,一房難求,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附近的高山市做為落腳點。
我們在高山住了兩晚,但都是早出晚歸,對高山僅僅是匆匆一瞥,但也足以對這座被稱為「小京都」的小城的淡泊與寧靜留下好感了。
來到高山,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吃飛驒牛。幾乎每家餐廳門口都掛著「飛驒牛」的招牌,牛肉包子、牛肉壽司、烤牛肉,在高山待兩天,想沒吃過飛驒牛肉才是件難事。
日式和牛由於緊緻的口感、優異的脂肪分布一直是牛肉屆的上品。日本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代表和牛,比如眾所周知的神戶牛和松坂牛,飛驒牛相對來說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其實在日本也是最為著名的和牛品種之一。
點評上排名前幾的餐館都是人滿為患,飯點walk in必須得排長隊。其實哪有什麼必吃榜,不管是名列tripadvisor推薦榜,還是街邊小館,每家都有自己的獨特味道。下著雪的晚上,清冷的路邊一間毫不起眼的小門面,推開門後卻是人聲鼎沸的另一番景象,滿屋的食客吃得熱烈吃得開懷。
美食遍地,這絕對是日本旅遊省心的原因之一。
回程的那天,我們在河口湖中途小憩順路去遠眺了下傳說中的富士山。
富士山每年能看到的日子其實不到三分之一,能否看到富士山是件考驗人品和運氣的事情。相對來說,冬天的富士山是四季當中晴天率最高的一季,運氣好的話,還會看到「戴帽子」的富士山,白雲化作帽子,蓋在富士山頂。
我們的運氣不錯,看到了冰淇淋樣的富士山。不過短短半小時後,山尖又被雲霧給籠罩了。
觀賞富士山在什麼位置比較合適呢?
一是箱根地區,大家熟知的溫泉度假聖地;再有就是富士五湖地區,包括河口湖,山中湖,西湖,本棲湖,精進湖,其中河口湖又是觀賞的最佳位置,也是旅遊配套最好的一個區域。
我們去了河口淺間神社,紅色的鳥居與白色的雪山相映成趣。
這次大概是這幾年來除了峴港倆娃輪流生病那次,最為波折的一次旅途。因為航班延誤導致沒有按預定時間取車,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了行程,以致剛拿到車那天就得在半天裡開300公裡趕路(開右肽亞歷山大)。爸爸第二天開始感冒發燒,作為唯一的司機(我沒有IDP),他靠退燒藥和雞血繼續每天的行程,雖然因此行程中留有了很多遺憾,不過回想起來都是美好。
旅途就是這樣,行前儘量計劃充足,行中隨遇而安、擁抱一切喜樂與意外,行後忘掉波折不順、享受回味與感悟。所有的美好與缺憾,都是生活原本的樣子。
根據慣例,最後是每家財政大臣最關心的環節。
這次十天九夜的開銷如下:
五年籤證:3,200
香港-東京機票:6,000 (香草官網)
粵港機場巴士:1,400
酒店:10,000 (9晚,部分包兩食)
租車費用:3,000 (8天,攜程)
過路費/油費/雪胎:3,000 (開了約1100KM)
滑雪課+租雪具:2,600
吃飯雜費:7,000
原則上五年籤證的費用應該攤銷,所以本次的實際支出大概在3.5萬(不含購物)。
關於日本租車,在這篇有詳細分析 |親子遊攻略| 北海道帶娃怎麼玩?
能堅持看到這裡的,都是真愛
資深四大女民工,家有二寶的逗逼80後媽咪,與你分享育兒路上的雞湯、大手牽小手的遊記手札、各種亂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