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一言難盡海參崴(五)
近幾年,俄羅斯的總人口一直呈下降趨勢,雖然是全世界最為「地廣」的國家,國土面積達1707.54萬平方公裡,但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公裡9人,成為最為「人稀」的國家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時,俄羅斯人口還有1.48億,而到了2006年1月1日卻只有1.427億,減少了500多萬人。 此外,據導遊介紹,俄羅斯自二戰後,男女性別比例就一直是嚴重失調,目前出生的孩童中女性更是大大超過男性人數,說有的地區新出生10個孩子中只有2個是男孩(有待考證)。可能是因為酒精的作用,導致部分地區男人的基因發生病變。
記得二戰時期的史達林曾說過,即使不能保證我們的戰士每頓都能吃上飽飯,但絕對能夠保證供應每人二兩伏特加。那時候的伏特加可是烈性酒,而現在的俄羅斯政府規定伏特加的酒精度不得超過40度,但俄羅斯導遊說一般男人一晚能喝六斤,可見俄羅斯人的酒量實在是有點大。 男女性別比例的平衡是人類平衡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方面。據一些人口學理論披露,新出生孩童的男女性別比例在106:100為婚配的最優狀態,因女子的平均壽命比男子高出五、六歲,婚姻中男大女小的事實也都是為了迎合這一平衡。從1995年俄羅斯人口普查的結果看,俄羅斯的男女比例為1000∶1147,壽命相對長的女性人數高於男性14.7%。此外,因俄羅斯男子的平均壽命只有58歲,而女性為72歲,相差14歲,導致俄羅斯性別比例更加嚴重失調,使俄羅斯男子變得異常稀缺。 在俄羅斯,做男人是幸福的,至少不愁討不到老婆,在大街上看到一個糟老頭摟著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孩,您可千萬不要以為他們是父女關係。 有一些中國人提出這樣一個一廂情願的設想:如果中國移民幾百萬男子去俄羅斯,以中和俄羅斯當前性別嚴重失調的矛盾,豈不正好?可我們再細細想想:如果中國有著十萬男子移居海參崴,那麼這塊曾經是中國領土的海港城市,還是純粹的俄羅斯領土嗎?說透點,就是俄羅斯人和中國長期以來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糾葛,阻礙著中俄兩國之間的真誠交流。本來,有著遊牧民族血統的俄國人從來就沒有對華人真正友好過,即使是在我們一邊倒地高喊「老大哥」的時候,他們也都不願意遵照導師列寧的指示,將過去侵佔中國的領土歸還中國;再說得嚴重些,俄國通過籤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搶走了東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並將擁有156萬多平方公裡國土的外蒙古從中華大家庭中分裂出去,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痛,中國人要是忘記這段歷史,那就是對先人的背叛。 實際上,目前擁有俄羅斯純正血統的人也只能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等靠近歐洲的地方才有了,而在遠離莫斯科的海參崴那是很難找到純種俄羅斯人的。 在海參崴旅行,我們不得不了解「N毛子」這樣的一個概念。「老毛子」是中國東北人對俄羅斯人的俗稱,是否帶有蔑視我不得而知,但中國導遊提醒我們儘量不用「老毛子」一詞來看,這個詞也不會是褒義的;「二毛子」則是俄羅斯人和中國人通婚後的第二代,「三毛子」當然就是「二毛子」和中國人通婚生下的第三代,依此類推…… 中國雖然擁有56個民族,但漢族佔有著九成以上的絕對大比例;而僅一億多人口的俄羅斯,卻擁有著89個民族,且俄羅斯民族只佔據著不到七成的比例,因而其民族矛盾相對突出,這也決定了俄羅斯人的寬容度只能是有限的。近期,喬治亞和俄羅斯的矛盾,再次證明了俄羅斯人對外籍移民的擔憂。 作為較早開放的城市,海參崴對中國也是充滿著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希望更多的中國男人去海參崴發展、去為海參崴的發展作出貢獻、去緩解其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害怕大批中國移民會改變當地的人員構成,導致海參崴成為俄羅斯的中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