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團隊用5個檸檬榨汁,點亮30多盞燈
用果汁發電 成就新能源小達人
二十九中參賽隊的同學們聚精會神(學校供圖)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關海芳)選5個檸檬榨成汁,然後用這些汁液來發電,竟然能同時點亮30多盞燈。看到眼前一片亮堂,南寧市二十九中科技創新實驗室的同學們既激動又有些遺憾:「平時實驗時,最高同時亮過50多盞燈呢!」在近日由共青團南寧市委、市教育局、市科協舉辦的「點亮科學夢想」2016年南寧市青少年新生物能源DIY大賽上,二十九中代表隊的隊員們,以檸檬汁發電的實驗,獲得了該大賽高中組的「超級能源獎」。
1月6日,記者來到南寧市二十九中,見到了參賽的6位同學,他們都是高二的學生。「這個團隊成立沒多久。」二十九中科研處主任鄧宇琳介紹道,當時,羅鐸桂等幾個同學看到學校的通用技術教室經常空著,就主動向學校提出借用教室用於科學實驗,該校科技創新實驗室就這麼成立了。
這個新社團成立沒多久,學校就接到了南寧市青少年新生物能源DIY大賽的通知。創新實驗室社團的社長羅鐸桂和隊員們展開參賽討論,大家想起初中的時候,老師給他們講過生物能的一些基礎知識,曾經提到過用水果汁發電,但當時並沒有進行實驗演示,同學們決定,何不試試做個生物能實驗呢?
副社長張繁宇說,對於賽前備戰大家都很積極,不斷上網查找資料,並買來西紅柿進行嘗試,後來發現西紅柿汁發電效果並不理想,最多只能點亮三五盞燈。同學們沒有氣餒,繼續尋找其他的可能性。後來他們發現,用檸檬汁或許是更好的替代品。隊員們開始分工協作,陳宇欣搞焊接,懂美術的黎馨儀負責模型設計和繪畫,李天寶和盧瑩妃則負責具體的模型製作,羅鐸桂和張繁宇集中精力研究如何讓電池高效運作。
羅鐸桂說,這種「水果電池」的原理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檸檬汁中插入兩片不同的金屬,酸性果汁侵蝕金屬片後就會產生微弱的電流。但真正實驗起來,想用最少量的果汁點亮儘可能多的LED燈並沒那麼容易,這和插入的金屬片也有關係。
最終,這個小小實驗室在大賽現場成功用5顆檸檬榨汁,點亮30多盞燈,儘管沒能複製平時點亮超過50盞燈的最高紀錄,但他們還是因此獲得了大賽的「超級能源獎」。獲得評委們的肯定,讓隊員們都很興奮,但他們說,最重要的還是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體會到科技創新的樂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