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記:萊西生態大河頭村名聲在外 內外資企業趕來安家

2020-12-18 湘湘帶你看社會

大河頭村花卉種植為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機會。

建立鄉村文化記憶館,在鄉村振興的同時留住了鄉愁。這些老物件大部分都是老百姓自發捐來的,很多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如今現代化機械取代了傳統的農具,但是很難喚醒大家兒時的記憶。這些老物件作為鄉村文化的一部分,對於廣大村民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垛埠新村黨委副書記嵇境明

乾淨的水泥路,壯觀的廣場,美麗的庭院……萊西姜山鎮景色宜人,處處生機勃發,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作為「萊西第一鎮」的姜山鎮,不僅各色產業蒸蒸日上,文化發展也結出累累碩果。連日來,半島記者在萊西走訪發現,姜山鎮垛埠新村,村民的廣場舞舞起了新生活,鄉村文化記憶館留住了美麗「鄉愁」。在大河頭村,老百姓用「汗水」澆灌鮮花,家門後即可打工賺錢。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青島二隊的到來,更是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探訪

村廣場成「網紅」打卡地

每天晚上,忙碌一天的村民們都會如約來到垛埠新村前廣場,跳舞、打鼓、打籃球。7月8日,半島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個廣場佔地面積比較大,各類設施一應俱全,成了當地的「網紅」打卡地,不少村民在此處拍照留念。「以前沒地方耍,現在看看我們這個廣場多氣派,每天我都在這裡鍛鍊身體,現在身體特別棒,主要是心裡快樂。」75歲的村民說,「感謝村裡對老人的關懷,每年會定期給老人發東西。」

在村廣場上,58歲的村民張淑欣和姐妹們一起打起了大鼓,大家身著統一服裝,動作整齊劃一,鼓聲震天,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我們鑼鼓隊成立於2016年,村裡為了活躍氣氛專門找到萊西市的老師來教我們,我們邊學邊練,現在其他村都請我們去打鼓跳舞扭秧歌。」張淑欣介紹,一開始村民扭扭捏捏不願參加這些活動,後來從兩個到四個、四個到六個、六個到八個,參加的村民越來越多。目前鑼鼓隊平均年齡五十七八歲,年齡最大的已經70歲。「現在村裡很多人參加廣場舞、秧歌隊和鑼鼓隊,精神狀態特別好,看上去都不像是70歲。」

「他們唱出了新時代的風採,」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青島二隊隊員、青島大學後勤管理處副處長張慶告訴記者,萊西市姜山鎮產業基礎好,這兩年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環境改善,產業發展,村民的口袋鼓了,對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服務隊剛來時他們就四處調研,看看村民有什麼需求,於是就組建了一個農民樂隊和一個學生樂隊,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內涵

美了村也要記得住鄉愁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大家對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美好願景,隨著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近年來,萊西市姜山鎮以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紅色文化為依託,建立鄉村文化記憶館,在鄉村振興的同時留住了鄉愁。

風箱、手搖紡車、老式馬燈……承載著歷史記憶的老物件堆了一屋子,7月8日,半島記者在垛埠新村看到了眾多的老物件,「這些老物件大部分都是老百姓自發捐來的,很多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如今現代化機械取代了傳統的農具,但是很難喚醒大家兒時的記憶。」垛埠新村黨委副書記嵇境明告訴記者,「這些老物件作為鄉村文化的一部分,對於廣大村民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記者發現,垛埠新村鄉村文化記憶館目前基本完工,正處於內部裝修階段。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青島二隊隊長、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合作處處長謝恩年告訴記者,鄉村文化記憶館承載著鄉村的歷史和文化,是村民的精神家園,按照「留住鄉村記憶,講好鄉村故事」的思路,他們幫助村民建起了鄉村文化記憶館,目的是傳承鄉村文化和農耕文明,增強群眾對家鄉的歸屬感。

>>>引資

村民家門口就能掙錢

盛夏的午後,萊西市姜山鎮大河頭村一片繁忙的景象,半島記者來到青島博雅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溫室大棚內工作人員正在悉心照料鮮花,門口大大小小的貨車在裝運鮮花,放眼望去,整個溫室大棚成了一片花海,各種鮮花爭奇鬥豔,花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從空中俯瞰,上百個花卉大棚蔚為壯觀。

半島記者了解到,大河頭村位於萊西、萊陽、即墨三區市交界處,位置相對偏僻,短短兩年,是什麼讓大河頭村變成了花香四溢的「生態村」,村書記耿守基給出了答案。他告訴記者,這幾年他們通過整治村容村貌,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村,築巢引鳳吸引了15家內外資企業前來投資。2019年引進了花卉產業,項目投資1000萬元,流轉村民土地350餘畝,打造花卉苗木培育基地。

花卉種植還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每人每天在這裡打工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幹的就是農活也不累,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掙錢,不用租房,不用開車,上班照顧家兩不誤,根本不用出遠門。」村民張女士笑著說道。

幕後 最強「大腦」助陣,助力鄉村振興

垛埠新村和大河頭村只是姜山鎮鄉村文明的一個縮影,採訪中姜山鎮黨委組織委員高培帥表示,姜山鎮抓鄉村文明建設,譜寫淳樸樂學的好民風,形成了「知禮節知榮辱」的良好社會風氣。

除了基層帶頭人的帶頭作用,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到來,也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我們積極發揮省發展改革委職能作用,與萊西市發展改革局共同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部門單位的支持,成功將萊西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青島片區。」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青島二隊、省發改委經濟合作處處長謝恩年表示。「我們下一步工作著力點會側重一下『雙招雙引』,協助姜山鎮引進一批規模較大的工農業項目和一批科技創新型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目前,我們在前期與中科院等單位積極對接的基礎上,一些項目開始有了實質性進展。」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青青島觀察】萊西打好生態王牌 加速綠色崛起
    2008年,九頂山區安山巖礦山關停後,遺留了兩處廢棄礦坑,多年的開採給山區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破壞。以與青島大好河山葡萄酒業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為契機,萊西市藉助企業力量推進礦山修復和環境治理。「廢棄礦山為核心區建設葡萄酒莊,周邊區域輻射發展葡萄種植」的創新發展新模式在萊西院上落地生根。
  • 蹲點日記:「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的家國情懷
    新疆新聞在線網4月18日消息(新疆臺記者柴林、阿克蘇臺李璞、烏什臺阿不都薩拉木):在烏什縣前進鎮託萬克麥蓋提村蹲點採訪的日子裡,聽到最多的是村民們講述「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給村裡帶來的變化,見到最多是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笑容,這一切都離不開一群有責任、有擔當的「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
  • 萊西100多個村開始徵地了!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
    隨著疫情防控步入佳境萊西各項發展也是頻頻提速,新的一年,萊西發展又要加速了!近日,萊西又有多個村鎮開始徵地,涉及水集、望城、開發區、店埠等100多個村!徵地補償不少!徵地用途有風電場項目建設、工業、輕工業、公共設施、公路用地、普通商品房……這樣看來萊西又有一批小夥伴要身價暴漲了!快來看看在不在你家附近徵地款一共有多少吧!
  • 萊西:謀發展生態優先,興產業動能換新
    在發展布局上,萊西市構建「雙核驅動、兩帶展開、八區支撐」總體布局,著眼打造全省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示範區,發展最能體現萊西生態稟賦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統籌全域空間、資源與產業優勢,加快產業與城市功能融合、空間整合。
  • 萊西經濟開發區舉行綠天使萊西高新技術產業園入駐企業集中簽約儀式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1月22日訊(記者 韓笑 通訊員 姜英軍 褚浩雪)11月21日,綠天使萊西高新技術產業園入駐企業集中簽約儀式在萊西市行政辦公中心舉行,現場有青島鳳和麒科技等23家入駐企業與綠天使萊西高新技術產業園完成集中簽約,加上之前已經註冊入駐的15家企業,目前共有38家企業入駐綠天使萊西高新技術產業園
  • 密雲區領導分赴各鎮村蹲點調研
    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調查研究實效,根據區委統一安排,區委書記潘臨珠,區委副書記、區長龔宗元,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玉江,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朱柏成分別趕赴密雲區各鎮村蹲點調研
  • 守住綠水青山造就金山銀山 青島萊西堅持「兩山」理念綠色崛起
    據了解,為了恢復九頂山的生態環境,萊西市在調研中發現,廢棄礦山附近的氣候、水源和土壤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宜釀酒葡萄的大規模種植,於是因地制宜引入外資,按照「廢棄礦山為核心區建設葡萄酒莊,周邊區域輻射發展葡萄種植」的思路建設九頂莊園,逐漸形成集葡萄培育種植、葡萄酒生產、文化展示、旅遊接待和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精品葡萄莊園,輻射帶動周邊村民種植葡萄2000餘畝,每年人均增收2多萬元。
  • 青島萊西:創新「兩山」轉化通道 加速綠色崛起
    本報記者 張娜 尹紅近日,萊西市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獎牌,這是青島市首家、山東省第三家獲此獎牌的縣級市,也是今年山東省唯一獲此獎牌的縣級城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得益於萊西市在生態文明體制機制上的不斷探索和創新。萊西市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要求,進一步夯實環境保護企業主體責任、鎮街屬地責任、部門行業監管責任。
  • 青島萊西:創新「兩山」轉化通道,加速綠色崛起
    如今的萊西,「綠水青山」也已成為造就萊西百姓奔康致富的「金山銀山」。    近日,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授牌活動在北京舉行。萊西市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獎牌,這是青島市首家、山東省第三家獲此獎牌的縣級市,也是今年山東省唯一獲此獎牌的縣級城市。
  • 探索文旅融合 來自青島即墨萊西的企業樣本
    在青島瑞草園內,此種混搭種植方式讓人眼前一亮。據悉,這僅是瑞草園茶葉種植中的亮點之一,坐擁320畝生態茶園的瑞草園先為山東省茶產業三產融合示範基地,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即墨區現代茶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
  • 青島萊西打造魅力鄉村旅遊品牌
    傳統花餑餑是產芝村的一大特色,每逢重大節日,村裡家家戶戶都會蒸上一鍋,在製作的花餑餑上裝飾龍鳳呈祥、石榴花開、蓮花寶座等精美造型,寓意好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村民們將心中所有的吉祥福願都凝聚在花餑餑上,除了自家人享用外,產芝人還會將花餑餑作為祈福的禮物送給遠方來的貴客和親朋好友。
  • 桐廬幹部到基層蹲點實打實接地氣 月月駐村宿農家 時時民生放心頭
    編者按:在一些地方,少數領導幹部蹲點調研蜻蜓點水,走訪群眾「一陣風」,導致服務缺位、決策錯位。桐廬縣四套班子領導帶頭「基層走親」「白訪夜談」,感悟民情民意,解決民生難題。特別是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他們將蹲點「蹲」到群眾身邊,把服務送到群眾心上,努力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山東萊西堅持「兩山」理念 實現綠色崛起
    萊西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清源參加活動並現場領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獎牌,這是青島市首家、山東省第三家獲此獎牌的縣級市,也是今年山東省唯一獲此獎牌的縣級城市。為了恢復九頂山的生態環境,萊西市在調研中發現,廢棄礦山附近的氣候、水源和土壤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宜釀酒葡萄的大規模種植,於是因地制宜引入外資,按照「廢棄礦山為核心區建設葡萄酒莊,周邊區域輻射發展葡萄種植」的思路建設九頂莊園,逐漸形成集葡萄培育種植、葡萄酒生產、文化展示、旅遊接待和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精品葡萄莊園,輻射帶動周邊村民種植葡萄2000餘畝,每年人均增收
  • 萊西,何以從青島主城圈外躍入發展最前沿?
    萊西與北京培宏望志有限公司籤訂合作運營協議,在北京設立異地孵化中心,由萊西市為孵化企業提供租金減免、稅收優惠等政策,並籤訂協議,推動企業孵化成功後到萊西落地產業化。「新產業格局重構中蘊涵機遇。」莊增大說,今年僅1個多月時間,「孵化中心」便為萊西導入11家高技術企業,預計未來導入企業將達到100家以上。
  • 踐行「兩山」理念 萊西成為典範
    日前,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授牌活動在北京舉行。萊西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清源參加活動並現場領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獎牌,這是青島市首家、山東省第三家獲此獎牌的縣級市,也是今年山東省唯一獲此獎牌的縣級城市。
  • 攻略 玩轉青島之萊西 萊西四寶膠東一絕
    還有萊西日莊五子埠後村獨有割五瓣形如梅花的日莊火燒、20餘味中草藥醃製、香果木燒炭烤制的院上烤雞等萊西特色小吃。有萊西大板慄、萊西大花生、店埠胡蘿蔔、王家莊油桃、馬連莊甜瓜、姜格莊草莓、萊西湖大銀魚等地理標誌產品。萊西的民間藝術活躍,被稱為木偶之鄉,獨特的木偶、葫蘆、剪紙、泥塑非常有名,被譽為「萊西四寶」。
  • 朔城區西神頭村:這裡的山泉水,好!
    神頭泉水流穩定、水質優良,「勝過嶗山和晉祠之水」。依託這一優勢資源,2019年,朔城區神頭鎮西神頭村充分利用扶持資金,興辦了一家山泉水廠。近日,這個正處在「生長期」的村辦企業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實現了復工復產,並且瞄準了更大的目標,努力壯大集體經濟。
  • 借春風相約,以「花語」為媒——萊西田園線路二日遊
    景區內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中心地帶育有的刺槐林樹齡均在20-30年之間,每年5月中下旬槐花盛開時「十裡大青山,萬畝槐花香」的壯麗景觀都會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賞,期間推出的山珍生態食品、農家宴綠色產品更是倍受遊人喜愛。
  • 萊西新大集今天開張!人山人海,太壯觀了!
    萊西湖邊,水集產芝村  非遺大集開張啦!  人山人海、大場面,簡直太壯觀了!  非遺大集  人山人海,熱鬧紛呈   一大早,周邊的村民就早早地來到大集,跑秧歌、趕大集秧歌、指畫、木偶、木刻、玉雕、糨模人、烙畫葫蘆、乾乾肉、前張管寨米酒、夏格莊蒜香雞、馬氏巧餅……萊西多種非遺項目都來到現場進行展演,讓市民近距離接觸非遺,大飽眼福!
  • 淳安蹲點3天走遍6鄉鎮 周江勇說鄉村振興這麼幹
    2019-03-07 21:21 | 杭州發布吃住都在鎮村裡,每天入農戶、上地頭、進企業、看項目——3月5日至7日,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再次赴淳安縣,開展「走親連心三服務」蹲點調研活動,並調研千島湖臨湖綜合整治工作,用3天時間,馬不停蹄走遍了淳安6鄉鎮14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