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楠下山樁的栽培與管理

2021-01-21 榆木齋

赤楠下山樁的栽培與管理

赤楠盆景以其諸多優點受到眾多盆景愛好者的喜愛,但近年來有些盆景愛好者認為赤楠易縮枝,不能久養,不能成為傳世之作而逐漸失去製作赤楠盆景的興趣。在山上可以找到生長了幾百年且長勢蒼翠茂盛的赤楠老樁,有些赤楠老樁被火燒蟲蛀得只剩下靠山坡一面的一張樹皮也長得茂盛。為什麼在花盆裡就不能長久呢?筆者認為是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赤楠的生長習性,沒有達到赤楠生長需要的條件。所以,還有待盆景工作者進一步摸索探討赤楠的栽培與製作經驗。

一、赤楠的習性

赤楠有三葉輪生,二葉對生和雀舌葉三種。只有三葉輪生的赤楠最適合做盆景,我們今天只討論三葉赤楠的栽培製作方法。赤楠屬桃金孃科,亞熱帶植物。分布於長江中下遊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區。赤楠喜陽亦耐陰耐溼,不耐嚴寒,喜酸性土壤,生長緩慢,葉小、枝密、四季常綠、新芽紅色、木質堅韌、壽命長。

二、赤楠的釆挖

首先要知道,保護野生植物是我們任何一個愛好植物者的責任,我們不能隨意亂挖,破壞生態。採樁的最佳時間為3— 8月,此時是赤楠的生長季節,只要保溼遮陰,樁坯很快就能恢復生長,特別是高溫高溼季節恢復生長更快,秋、冬季也可採挖,但新樁沒有恢復生長,沒有抗寒能力,冬季要保溫保溼才能越冬。赤楠一般都是群生,與檵木、杜鵑共生於有麻石黃土的陡坡上,平緩的坡地上生長的較少,也沒有好樁,可能是因為平緩的地方其他樹木生長快,赤楠生長緩慢,導致赤楠採光不足而死亡。

懸崖陡坡上土地貧瘠,樁坯根須多,易栽活,且樁型奇特、分枝好、收尖好、根盤好的樁坯較多。採挖時多留細根,不需要帶土,樁坯的枝、根多留一節,等回家後再截到位,防止運輸時碰壞枝、根、樁坯下山時不能拋、滾,防止損壞樁坯的皮膚和枝、根,天晴時要注意保溼,栽植前可在清水中浸泡幾小時。  

三、養坯

樁坯截到位後,根部的切口用鑿子修光滑,塗上摻有生根劑的乾淨黃泥,枝條切口用黃泥塗抹後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水分蒸發和日後曝曬時開裂。栽植時用微酸性的腐葉土,最好是用赤楠生長地的黃色腐葉土。

大批的樁坯地植較好,地栽的用塑料棚保溼保溫,成活率較高。用盆栽植的,用土盆或紫砂盆都可以,選適當深一點的盆栽植,一是可以保溫;二是大根全部用土履蓋,可促進髮根,防止大根死亡,赤楠的營養是對應供應的,一方的大根死亡,周圍也未發小根,可導致日後該方的枝頭縮枝。

土與樁坯要貼實,樁坯與土不能出現懸空現象。一次澆足定根水,用透明塑膠袋連樁帶盆一起罩住,放在背風向陽的地方養護。沒有成活前,不要搬動樁坯。每隔數天檢查盆土一次,確保盆土溼潤。秋冬季採挖的樁坯要到次年四至五月份才長出新芽,此時晴天塑膠袋內的溫度很高,要適當遮陰降溫,以防燒壞新芽,新芽未發齊之前,哪怕是陰雨天也不要揭開塑膠袋,以防擾亂袋內生長環境。

待新芽長到一寸以上,且需要發新枝的地方都發有新芽,才選一個有連續幾天陰雨的時候,揭開塑膠袋練苗,遇到乾燥的晴天要遮陰,並向樁頭噴水保溼,防止縮芽。新樁成活後,不要急於抹芽,新芽多蒸發水分就多,可促進樁坯生根。待到秋後新樁完全成活後,再抹去多餘的芽。為防止剪扎時損壞枝頭,抹芽時可留一些備用枝。

四、修剪蟠扎

赤楠的剪扎,前兩年以扎為主,以後以剪為主,新樁當年的新枝不修剪,長勢特別好的枝頭為防止日後蟠扎時斷裂,可按造型的要求扎彎,次年修剪時,先將枝頭扎彎再修剪,赤楠的枝頭都是直生的,不扎彎沒有觀賞價值。赤楠的芽眼密集,扎彎修剪後會長出很多小枝,形成一簇,不可能象榆樹、三角楓一樣可以剪出幾級枝,所以,需要增粗增長的枝頭扎彎後不修剪,再放養一年。

新樁留枝還要注意一點是切口較大的枝條上不能僅在一方留有新枝,防止因為一方無枝,大枝逐漸枯死導致縮枝。赤楠造型較適合的是將枝條剪成「饅頭」型或自然型。修剪留枝不能太密,太密不透光,會造成枝條「亮腿」。

赤楠盆景成型後,因植株在春、夏、秋三季都有新枝長出,為了保持樹型一年要摘芽幾次或修剪幾次。每次僅留一輪新葉,或摘、剪在上次修剪的同一位置,這樣就可以保持枝條的冠幅基本不變,減少重剪的次數。

每隔1—2年進行一次重剪,重剪時疏去部分細枝、弱枝、縮小枝頭冠幅,增加枝內透空透光。重剪的時間選擇在高溫高溼的梅雨季節或春季萌葉之前,同時植株要健壯長勢良好才能進行。重剪還要注意一點,即在同一棵植株上不能重剪一部分,輕剪一部分,輕剪部分枝頭上的葉片能給植株提供足夠的光合作用,重剪部分則長不出新芽導致重剪部分的枝頭死亡,這是赤楠縮枝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養護

赤楠喜高溫、耐高溼,養護時放在全日照的地方較好,也可放在半日照的地方,長期放在背陰潮溼的地方則根須不多,樹勢較弱,越冬困難。

換盆:換盆視盆土的多少和植株的長勢,1—3年換盆一次。換盆時間選在晚春至早秋,換盆太早則倒春寒對植株有影響,太晚則植株長出的新根不多不好越冬。換盆時剔去一半以上的舊土,剪去靠盆沿和盆底的根須,剪除腐根,換上疏鬆肥沃帶酸性的腐葉土或園土。

澆水:按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進行。新樁要保持溼潤,不能幹水,成型的植株在秋季不能太幹,否則造成大量落葉。冬季在寒潮到來之前要澆足水保溫,不能幹凍。

疏果:疏果是養赤楠盆景必做的工作,大量掛果會造成植株營養不足,樹勢減弱,樹葉變黃,新芽萌發減少,降低觀賞價值,且赤楠的果色紫黑,觀賞效果一般,最好是將果全部疏掉或只留少量果實觀賞。

施肥:赤楠喜肥,但不能施濃肥,新樁第一年不需施肥,從第二年起,視植株長勢,在生長季節每隔半月或一個月施有機肥一次,如果掛有果實,要加大施肥密度。

防凍:赤楠耐高溫,但不耐低溫。在山上因根深葉茂,營養豐富,地溫較高,不易受凍害。在花盆裡因盆土少,營養不足或營養單一,生長受抑,易受凍害。氣溫低於零下二度就要採取防凍措施;一是入秋後繼續追肥,確保植株健壯過冬;二是儘量採用深盆,深盆土多易於保溫;三是將盆景放在背風向陽的位置養護;四是有條件的可在低溫到來時將盆景移入室內或大棚內;五是用土或沙將花盆深埋;六是用塑料薄膜等保溫材料包裹花盆保溫。只要防止了枝條和盆土不結冰,就能安全越冬。

病蟲害:不少盆景愛好者認為赤楠病蟲害少,其實病蟲害也是造成赤楠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筆者就發現危害赤楠的害蟲有白蟻、天牛、蚧殼蟲、蝸牛、天幕毛蟲等,病害有煤煙病、白粘菌等,還有一種現象筆者暫時未找到原因,即秋後有些植株大量落葉甚至死亡。發生病蟲害要將盆景移入通風向陽的地方養護,改善養護條件。白蟻、蚧殼蟲、蝸牛等蟲害可在盆土中埋入呋喃丹防治,天幕毛蟲用50%殺暝松乳油1000噴灑,天牛用氧化採果150倍液噴殺。煤煙病用多菌靈噴灑,白粘菌用竹片刮除。

2017-6-15易花得木(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赤楠下山樁回芽了怎麼辦?這麼霸氣的下山樁,要是養不活多可惜啊
    赤楠下山樁近日,盆景愛好者小鐵從挖樁人那裡買到一個非常霸氣的赤楠下山樁,這個赤楠生樁來的時候帶著土球,上面已經冒芽了,整個樹樁上長出了不少綠芽,都是1-3釐米的小芽,看上去很有活力的樣子。看著這個還沒種下去就已經來芽的赤楠下山樁,小鐵急忙將它種到一個方形花盆裡,並給它澆透了水。
  • 赤楠盆景栽培與製作(一)
    ,但近年來有些盆景愛好者認為赤楠易縮枝,不能久養,不能成為傳世之作而逐漸失去製作赤楠盆景的興趣。筆者認為是因為沒有完全掌握赤楠的生長習性,沒有達到赤楠生長需要的條件,筆者栽培赤楠盆景有十幾年,想藉此機會再次與喜愛赤楠盆景的愛好者探討,藉此來共同提高赤楠盆景的栽培與製作技藝。  一、習性  赤楠有三葉輪生,二葉對生和雀舌葉三種。只有三葉輪生的赤楠最適合做盆景,我們在此只討論三葉赤楠的栽培製作方法。
  • 瑞香下山樁怎麼栽培
    不過,瑞香下山樁的種養卻非常困難,想要將其養好,首先得及解決如何將下山樁種活的問題。那麼,瑞香下山樁怎麼栽培呢?   其實在野外,不光瑞香下山樁不好挖掘到,即便是其它比較常見的株型比較美觀的下山樁品種也並不容易找到。一旦我們獲取到瑞香下山樁,一定要謹慎栽種,起初一切以培養成活為目的,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因為瑞香下山樁並不容易移栽成活,很容易出現「下山死」的情況。
  • 小葉赤楠才是製作盆景的好素材
    三葉輪生紅芽小葉赤楠下山樁,成活率一般,下面我們簡單談談樹樁栽培的一些注意事項。【採樁】採樁時間最好是驚蟄以後到夏至以前,這時候是赤楠的生長旺季,只要保溼遮陰,樁坯很快就能恢復生長,特別是高溫高溼季節恢復生長更快,秋、冬季也可採挖,但新樁沒有恢復生長,沒有抗寒能力,另外由於赤楠樁出芽慢,冬季要保溫保溼才能越冬,尤其是北方,稍有不慎很難養活。
  • 下山樁栽培的土壤優劣性和配比經驗分享
    不少盆友喜歡下山樁,因為下山樁源自山谷崖壁,溪澗溝畔,歷經風霜雪雨,蟲蛀獸咬,虯曲矯健,蒼勁古樸,造型自然,獨具韻味,是製作精品盆景不可多得的優質素材,因而深得盆景愛好者的青睞。在花卉盆景市場上,各地下山樁品種和數量都很繁多,有不少樁農專門從事採樁,然後出售,然而,由於不少樁農缺乏挖掘養護經驗,保溼工作沒做好,或者有的生長環境苛刻,下山樁根系不能保全,使得很多下山樁脫水死亡,佔到總量的十分之二三。
  • 赤楠盆景
    ——《赤楠盆景栽培與製作》一、習性        赤楠有三葉輪生,二葉對生和雀舌葉三種。只有三葉輪生的赤楠最適合做盆景,我們今天只討論三葉赤楠的栽培製作方法。赤楠屬桃金孃科,亞熱帶植物。赤楠一般都是群生,與檵木、杜鵑共生於有麻石黃土的陡坡上,平緩的坡地上生長的較少,也沒有好樁,可能是因為平緩的地方其他樹木生長快,赤楠生長緩慢,導致赤楠採光不足而死亡。懸崖陡坡上土地貧瘠,樁坯根須多,易栽活,且樁型奇特、分枝好、收尖好、根盤好的樁坯較多。
  • 栽培金彈子下山樁為何用河沙?怎樣用河沙?
    金彈子是種理想的盆景材料,它的枝莖蒼勁具有金屬質感,葉片四季蔥翠,更美的是它的果實,鮮豔喜慶,別有一番韻味和風情,如果能使用一些造型奇特的下山樁做成盆景的話,就更美不勝收了。不過金彈子下山樁在採挖的時候,它大多生活在山上的巖石縫裡,要想帶有原土,並且保持土球的完整的話,是有一定困難的,採挖到手的往往是一些裸根的下山樁。要想栽培這些裸根的下山樁,植料的選擇很重要。一,栽培裸根的下山樁,到底該用什麼植料?為什麼?
  • 珍珠黃楊下山樁的馴化栽培經驗淺談
    珍珠黃楊下山樁的馴化栽培經驗淺談花木君隨著盆景愛好者的增多,花木下山樁的交易量急劇增加,各種適宜製作盆景的山野樁材被挖掘交易,大多為南方花木,尤其是以長江流域以南省份和西南省份最為突出。在下山樁裡,有的不少是國家明文禁止採掘的珍稀瀕危植物,可是在利益的驅動下,還是有很多樁農鋌而走險。而大多數下山樁,由於採伐不善、缺乏生樁養護經驗,或者環境難以模擬,造成許多樁材變成枯柴,如此暴殄天物,破壞野生資源,令人心酸。
  • 他一年養下山樁幾萬盆,秘訣就是做好這6點
    下山樁多指在深山老林或者野外河谷中挖採回來的樹樁。因下山樁對根部和莖杆進行重度截斷,所以下山樁養護需要特定的技巧才能養活,花草樂小編認識了一位盆栽大師,下面就是他對下山樁的一些養護經驗介紹。下山樁3. 下山樁用生根粉水按比例泡2-6個小時,具體看是什麼樹樁,皮厚的時間就相對少些,薄的比如赤楠就可以相對時間久些。
  • 如何種活盆景下山樁
    有許多朋友想要學習盆景種植,但都被攔在第一步,如何將下山樁種活?植物的種植其實很簡單,只要把它放在一個適合的環境,不用過多理會也能長得很好。那如何才能提高下山樁(不帶土球的下山樁)的存活率呢?首先,要對下山樁進行修剪,將受傷的根和不需要的根剪去,健康鬚根要儘量保留。修剪枝幹,少留或不留葉子,記得在枝幹傷口塗抹癒合劑(也可以用薄膜、錫紙、黃土、蠟油等代替)減少水分的流失。
  • 【赤楠盆景】製作與養護
    從山野間或河岸挖取虯曲蒼老、形態古樸優美的赤楠樹樁,加工培養成為盆景。這種方法比播種繁殖成型時間快,比市場購買更容易栽培成活。     ①採掘時間:原則上以赤楠休眠期(10月至12月)採掘為宜。但考慮氣候特點和有利於赤楠樹樁成活的環境因素及管理等問題,建議在1月底至5月上旬採掘,儘可能避開寒冷季節和刮幹風的天氣。
  • 小葉赤楠有失枝狀況?那是你養護有3點不正常,只要這樣易活好養
    小葉赤楠的樁型不但獨特,並還是葉小枝密之命,且四季常綠,木質也是較為堅硬的一種樹木類型。由此,比較受到眾多盆景愛好者的喜愛。然而,很多朋友在養護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很容易出現縮枝的情況,給人造成一種小葉赤楠不容易久養的問題。讓一些朋友,慢慢的對它失去了原本濃厚的興趣。
  • 珍珠柏下山樁的養護管理
    國外進口的都是已經盤紮好的枝型,一般作為微型盆景,國內由於養護經驗缺乏,因此一般為下山樁,但是每個樹樁都是特色各異,變幻無窮,讓人看了愛不釋手。不少盆友是在市場上購買進口珍珠柏,珍珠柏進口價格低廉,但是近些年隨著盆景熱,不少商家把價格炒得比較高,因此不少人轉向在自然界裡挖去,如何養護就成了問題,因為不像進口珍珠柏,已經經過馴化服盆,下山樁的養護還是問題不少,下面就筆者自己的經驗給大家簡單介紹
  • 崖柏下山樁的玩法及要領。
    崖柏下山樁 下山樁坨坨 小品崖柏如圖賞上所說呢,就是我們的崖柏下山樁成活後的樣子。另外,培養用赤玉土,河沙 栽培,可提升崖柏的成活率。如何找到適於盆栽並可制景的好樁材,是崖柏盆景製作的首要課題。接下來我們看看崖柏後期的樣子:
  • 鬼斧神工賞盆景:杜鵑下山樁的製作養護與精品鑑賞
    若是管理不善,很難栽培,有的品種屬於高山品種,若是不熟悉生長習性,或者較難模擬野生環境,因而下山樁成活率很低。應廣大盆景愛好者要求,我們將杜鵑下山樁栽培養護經驗分享如下,希望可以幫助盆友少走彎路。因為從實際栽培來看,高山杜鵑雖然株形優美、葉片纖小、花色豔麗,然而下山樁成活率很低,一般很難成活,即便是勉強得以生存,後期也很難馴化,稍有不慎就會夭折,實在是暴殄天物,浪費珍貴的野生資源,再加上有的是國家明令保護的一二級珍稀瀕危物種,因而儘量不要採掘高山杜鵑。
  • 打造美麗小葉赤楠盆景,必須要注意這幾點,你做對了嗎?
    最後要注意消毒,消毒的部位是受傷的根系和枝條的剪口,恰當消毒可以減少病菌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腐樁現象的發生。這種獲得的樁材,大多比較粗壯,而且經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型往往也比較奇特,不過由於很多人不注意保護,自然界的小葉赤楠越來越少,有採挖價值的也是逐漸匱乏,還好小葉赤楠繁殖能力還不錯,我們也可以種植種子,或者採用扦插的方法獲得盆景材料。
  • 下山樁發芽後該怎樣養呢?你做對了嗎?
    野生的一些樹木,由於野生環境的惡劣,狂風吹日頭曬,早就了它們奇特的造型,做成盆景更顯得古樸可愛,所以一些朋友就喜歡採挖一些山上的野生樹木,下山進行栽培,如黃楊、金彈子、黑松等等。下面簡單說說下山樁發芽後的養護方法吧:一,禁止撤覆蓋膜太早下山樁為了獲得較高的成活率,栽培時要用溼潤的沙土高培,並且要覆蓋塑膠袋或者薄膜保溫保溼。
  • 榆樹盆景為「盆景七賢」之一,其下山樁如何採挖和上盆?
    然而就下山樁而言,倘若缺乏經驗,要麼會出現縮芽現象,要麼很難生根,因而成活率還是一般。不少盆友找到非常優美的樁材,可惜不善養護,以至於栽培不久就變成了柴火,損失銀子不說,最主要是暴殄天物,浪費資源,令人惋惜。為此,不少盆友諮詢,什麼時候可以挖掘呢?如何選擇適宜的造型呢?怎樣挖掘才能減少損傷呢?怎樣栽培能保證成活率高呢?下面我們就給諸位簡單介紹一下。
  • 紫珠下山樁怎麼養護
    紫珠的野外生存能力很強,如果想栽種紫珠,可以從野外挖回來,從野外挖回來的紫珠樹樁,稱為紫株下山樁。紫珠的萌發能力強,,但它的根系不是特別發達,下山樁的成活率一般,那麼紫珠下山樁怎麼養護呢?養護紫珠下山樁,要做好以下幾點1.土壤從野外挖回來的紫株下山樁應該及時上盆,要上盆栽種就要準備土壤,土壤是下山樁成活的基礎,如果栽種的土壤粘重,疏鬆通氣性不好,紫珠下山樁根系就會缺氧造成呼吸受阻,根系不能儘快服盆,降低下山樁的成活率。
  • 小葉赤楠盆景怎麼養-養護方法
    小葉赤楠十分具備觀賞價值,也合適用於外型樹木的培育,是優越的園林植物,可作綠籬、盆景樹。小葉赤楠喜低溫、高溼,陽光充足的中央,養護時放在全日照的中央較好,也可放在半日照的中央,臨時放在向陽溼潤的中央則根須未幾,樹勢較弱,越冬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