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在日本,因肉質鮮嫩肥美、營養豐富等特點,金槍魚被認為是製作生魚片的首選食材,因此也長期受到民眾喜愛。每年日本的金槍魚消費量幾乎佔到了全球的五分之一。近日,記者前往日本金槍魚捕撈量最大的地區進行了一次探訪。
日本靜岡縣位於本州島中部太平洋沿岸。依託於豐富的海洋資源,金槍魚年捕撈量高達3萬噸,佔到日本全國的近兩成。由於金槍魚多生長在遠洋高鹹度海域,當地漁民通常駕駛遠洋船,前往太平洋深海區域進行捕撈,再由專門的運輸船將捕獲的金槍魚運回港口。
為保證肉質新鮮,漁民通常在捕獲後會立即進行去腮等加工處理,並放入零下60度的超低溫冷凍艙中保存。速凍的速度越快,越能保證魚肉細胞免遭破壞,因此市面上看到的金槍魚多為冷凍魚。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李茜文:
現在我所在的地方就是位於日本靜岡縣東部沿海的清水港。日本全國餐桌上近半數的金槍魚,都來自於這個港口。冬季是捕撈金槍魚的最佳時節。每天清晨從這裡打撈上來的金槍魚,都會直接運往附近的魚市進行交易。
在清水港的魚市上,每天清晨都會有四五十條金槍魚按重量排列成排,等待拍賣。一條最大的金槍魚來自於西太平洋地區,屬於大眼金槍魚,長約1米,體重重達40公斤。經驗豐富的行家,僅憑切下的一小段魚尾的紋理及顏色,就可以迅速判斷出整條魚的品質優劣。買家大多都是當地水產經銷商,短短10分鐘之內,現場所有的金槍魚一售而空。
日本靜岡縣清水港金槍魚拍賣競拍者:
我基本上每天都會來這裡採購金槍魚。今天一共拍下了18條,加起來大概是2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萬元)左右。近幾年捕撈量比較少,感覺價格變高了。
由於日本長期過量捕撈金槍魚幼魚,導致日本沿海的金槍魚捕撈量十年來持續減少,價格不斷走高。當前每公斤批發價達到1600日元、約合人民幣100元左右,較5年前上漲25%。今年年初,惡劣的天氣影響了漁民出海捕撈,導致市場嚴重供不應求。有不少日本大型水產公司已開始計劃逐步減少對野生金槍魚的依賴,探索金槍魚的人工養殖。
日本金槍魚細膩肥潤營養豐富口感佳
在日本,金槍魚長期受到國民青睞,無論是高級餐廳,還是家庭餐桌,都少不了這道國民美食。應季的金槍魚肉色澤鮮紅,口感細膩醇厚,是冬季最具人氣的時令海鮮之一。那麼在日本,金槍魚有哪些吃法,做法上又有什麼講究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位於日本靜岡縣清水港市場內的這家餐廳,專門提供金槍魚刺身等各式金槍魚料理。為保證肉質新鮮,店家將金槍魚採購回來後,會立即放入冰箱中冷凍保存。食用時,再放入與海水鹽度相等的水中自然解凍。
據了解,除了低溫冷藏外,切魚時的刀法也對刺身口感有著極大影響,不同的部位切法也不一樣。通常廚師在下刀之前不僅要熟悉金槍魚的骨架,還要觀察脂肪分布的位置和方向。
廚師:
切魚時一定要將魚肉中的筋斬斷,要使刀和魚筋呈90度垂直切下,這樣口感才會更好。
金槍魚體型較大,不同部位的口感和肉質也各不相同。根據脂肪含量,金槍魚刺身一般劃分為大腹、中腹以及赤身三類。大腹取自金槍魚的前腹,脂肪含量高達50%,口感入口即化,是刺身最高級的食材之一;赤身來自魚背的瘦肉,肉質堅韌而有嚼勁;中腹介於兩者之間。通常這樣一道「金槍魚三拼」的價格在2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元左右。
日本金槍魚料理店食客:
金槍魚各個部位肥瘦都不同,口感也特別好。我大概一周會吃上個三次左右。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李茜文:
現在壽司已經上桌了。可以看到上面的這塊金槍魚刺身,比我的手掌還要大。並且這一整塊魚肉都是來自於金槍魚的魚尾,屬於赤身的一種,因此脂肪含量也比較少。刺身的下面還藏著魚子、魚肉末等等,現在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嘗嘗它的味道了。嗯,蘸上這個特製的淡口醬油,魚肉的香氣也被一同放大了,口感也是非常的細膩和嫩滑。
肉質鮮紅的金槍魚也被日本民眾認為是吉祥的象徵。每年年初,日本各地魚市都會舉行金槍魚的新年競拍活動,寓意著新一年的豐收。金槍魚不僅味道鮮美,魚肉中還富含大量的胺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經提取、加工後製成的金槍魚油等健康產品,近年來也受到越來越多中老年人的關注,市場規模呈現不斷擴大趨勢。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