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 民政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學會創新發展的意見...

2020-12-2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科協發學字〔2020〕31號

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

現將《關於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學會創新發展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中國科協  民政部

2020年11月26日

關於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學會創新發展的意見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黨中央關於群團改革和社會組織發展的重要決策部署,現就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學會)創新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學會是黨和政府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學會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在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促進科技創新、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優化科技治理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還存在吸引力凝聚力不夠、科技戰略支撐力不強、國際化程度不高等問題,有的學會在自身建設、規範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甚至突出問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求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推動學會進一步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問題導向和方向引領,一手抓積極引導發展,一手抓嚴格規範管理,構建面向現代化的學會發展新格局,不斷促進學會高質量發展。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強化政治引領、政治吸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科技社團發展之路;要突出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培育一流學會、一流科技期刊和一流學術品牌,深度融入全球科技治理體系;要提升科技戰略支撐能力,持續打造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學術組織,不斷提升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質量和效能;要更緊密地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匯聚科技創新的磅礴力量,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二、強化創新發展導向

參與全球科技治理。支持學會與國際同行「交朋友、結對子」,聯合建設國際人才信息庫,密切人才雙向交流,積極對接國際資源,促進國際科技界開放、信任與合作。支持學會「走出去」,設立對外聯繫服務機構、境外分支(代表)機構,在境外舉辦學術會議、開展學術交流,持續向國際科技組織舉薦專家、輸送職員,設立專項基金為中國科學家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工程等提供穩定支持。支持學會「引進來」,依照有關規定適當發展港澳臺會員和外籍會員,探索吸納港澳臺及海外知華友華科學家在學會任職,發起成立國際或區域科技組織,吸引對口國際科技組織總部落戶中國,探索推動為國際科技組織總部在華運行設立帳戶,簡化科技工作者代表學會參加境外學術交流的審批程序。

強化學術引領。支持學會強化對科技工作者創新方向的引領,鼓勵科技工作者潛心基礎性研究、攻克核心關鍵技術。完善學科發展及趨勢研判體系,持續發布前沿熱點問題和技術預見成果。支持學會主動圍繞國際共同關切發起創新議題,創設國際化高端主場交流品牌,打造服務多元、梯次多級、規模多種、形式多樣、具有學科特色的學術活動集群。支持學會創新科技期刊出版模式,吸納國際頂尖學者和專業出版運營人才加入辦刊團隊,提高科技期刊的數位化、國際化水平。

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以「科創中國」建設為引領,支持學會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堅,開展技術成果評價、驗證,擴大技術標準研製認證規模,開展專業化技術服務與交易。引導學會聚焦創新鏈整體效能,暢通與省市合作的資源下沉通道,建設科技服務團隊,面向戰略區域、產業集群、重點企業提供定製化、組合式專業服務。支持學會探索協同創新模式,建設各類新型協同創新組織,廣泛聯結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新型研發機構、技術服務中介等,強化組織賦能,打造技術創新與轉移樞紐。

建設專業科技創新智庫。支持學會參與「智匯中國」平臺建設,突出學科領域特色和組織優勢,強化跨領域交流,將學術交流成果有效轉化為智庫成果,前瞻性提出未來競爭優勢的攸關領域和重點布局,為制定科技戰略、規劃和政策提供依據。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區域和產業協調發展等現實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提供解決方案和可行性建議。以重大項目為紐帶,把更多海內外高層次專家學者納入智庫專家隊伍。

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制定加強新時代學會科普工作的意見,實施全國學會科普能力提升項目,支持學會結合重大科技事件、科研成果、社會熱點等開展科普活動,開發優質科普資源,深入鄉村、社區開展科技志願服務。通過教育培訓增強科技工作者科普責任意識和服務能力。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針對公眾普遍關注的生態環境、衛生健康、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及時發聲、權威解讀。支持學會參與「科普中國」建設,開展應急科普和科學闢謠。

服務科技人才成長。支持學會按照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勵有關政策,設立具有廣泛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科學技術獎項,完善定位準確、特色鮮明的人才、成果、技術獎勵體系,嚴格質量審查和評選程序,嚴控獎項數量和獲獎比例,嚴禁收取任何費用。推動建立科技獎項動態清單。支持學會完善基於同行評議的學術評價體系,多渠道評價舉薦人才,參與國內工程能力認證與國際工程師資格互認,促進創新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企業科技人才合作交流。

三、提升治理能力

加強學會黨的建設。學會要把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內容載入章程,自覺將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依章程自治相統一,為黨組織開展活動、發揮作用創造條件,確保正確發展方向。完善學會理事會、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三層級黨組織建設,配強學會黨組織書記,推行理事會黨委與學會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學會理事會黨委要政治把關學會換屆選舉工作,前置審議規劃計劃、大額經費開支、接受大額捐贈、獎項評選和人才舉薦等重大事項。學會辦事機構黨組織要支撐理事會黨委日常工作。主動探索學會黨建規律方法,積極探索分支機構黨建途徑,深入實施「黨建強會計劃」,促進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弘揚科學家精神。學會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科學文化建設,組建科學家宣講團,建設教育宣傳基地,選樹宣傳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典型,持續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將傳承、培育、弘揚科學家精神融入業務活動。要堅守科技共同體價值,提倡負責任的研究,建設誠信自律機構和工作機制,嚴守科研倫理規範,建立科技工作者學術信用體系,對學術歧視、學術不端行為要及時發聲,維護學術界共同利益,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環境。

優化內部治理結構。學會要強化章程意識,建立健全會員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監事會)、辦事機構等制度,完善權力機構、執行機構運行機制,落實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要將政治意識強、學術水平高、群眾基礎好、能引領學會事業發展的業內專家和實務工作者選為主要負責人,推行秘書長全職化履職和專職化聘任,優化學會理事會人員構成,擴大理事會中基層一線和中青年人員比例。推動建立學會從業人員職級評價體系,加強職業化建設,打造運轉高效、規範有序的實體化辦事機構。

拓展服務覆蓋面。學會要突出發展個人會員,完善分級分類的會員體系,強化對青年科技工作者、企業科技工作者、非公領域科技工作者、高校學生等的吸納與聯繫。創新數位化、網絡化服務方式,建設科技工作者之家,提供多樣化、精準化服務。支持學會與地方科協、地方學會加強聯繫和業務合作,織密和拓展服務網絡。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支持在前沿新興交叉等學科領域依法成立科技類社會組織。

四、加強規範管理

規範分支(代表)機構管理。學會應當根據自身管理服務能力和業務活動需要,在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範圍內,經過內部民主程序依法依規設立分支(代表)機構,避免過多過濫,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在分支(代表)機構下再設立分支(代表)機構。要建立健全分支(代表)機構管理制度,切實加強機構日常管理和動態考核,對於問題突出、長期不開展活動、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分支(代表)機構要及時調整、清理。

規範開展業務活動。學會開展論壇、研討會等業務活動應當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範圍,按照相關法規政策規定,切實履行民主決策和備案程序,並加強對各項活動的監督管理。作為「主辦單位」、「協辦單位」等開展業務活動的,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對活動全過程監管,不得以掛名方式參與合作、收取費用,不得強制會員或者參加人員贊助、捐贈、訂購有關產品或刊物。學會與境外組織或者個人進行合作,接受境外捐贈,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外事管理規定。

規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學會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要嚴格遵守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政策規定,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範圍,堅持面向基層、注重實效,堅持非營利原則和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未經批准,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以行業、學科、學術成果,以及專業領域的集體或個人為評選對象的各類評比達標表彰活動,不得與境外組織合作舉辦評比表彰活動。

五、抓好組織保障

強化統籌協調。中國科協會同民政部等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對日常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定期進行溝通會商,協調有關部門研究解決制約學會創新發展的重大問題。中國科協結合學會管理實際情況,有效落實業務主管單位的管理監督職責。民政部加強對學會登記、年檢等日常管理,依法查處學會違法違規行為,對長期不開展活動、違法情節嚴重的學會進行清理。

完善評價導向。建立完善一流學會評估標準,將學會創新發展成效和規範管理情況作為重要評估指標,引導並支持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學會,建設一批在學術引領、智庫支撐、科學普及、產學融合、國際化發展等業務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學會,做強一批基礎研究類學會。

加強教育培訓。建立常態化教育培訓工作機制,開展學會新任負責人培訓、秘書長定期輪訓和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堅持需求導向,突出培訓重點,圍繞黨的建設、社團管理法律法規、社團運營實務等,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切實提升學會工作人員業務水平。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協組織架構:學會學術部
    副部長:宋 軍(主持工作) 劉興平、範 唯 副巡視員:王曉彬 職能簡介 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負責對中國科協所主管的全國性學會、科技類社會團體進行監督管理;負責綜合性重點學術交流的組織協調工作,指導有關學會的學術活動;負責有關學會學術類期刊的業務指導和管理工作
  • 「走進之江」海寧市科協:強化企業科協建設 服務企業創新發展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加強企業科協建設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是科協組織接長手臂、形成鏈條、密切聯繫服務企業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浙江省海寧市科協以深化改革為突破口,找準服務企業升級轉型和科技工作者結合點,緊扣「四服務」職責定位,從「強組織、建機制、搭平臺」入手,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為黨和政府與企業科技工作者之間架起了密切聯繫的橋梁,為服務海寧市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
  • 怎樣為渝北創新發展注入動力?看看區科協的工作路徑!
    過去五年,全區各級科協組織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和全國「科技三會」精神,堅持「四服務」職責定位,主動融入區委、區政府工作大局,深化科協系統專項改革,積極為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注入正能量,在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河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鄭麗萍到保定就中國柿子產業協同創新...
    【每日科技網】  7月20日,河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鄭麗萍一行到保定茂源果品股份有限公司調研,就不斷推動中國柿子產業協同創新共同體創新發展等工作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
  • 中國科協辦公廳 全國工商聯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企業自主創新研討...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工商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工商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幫助企業抗擊疫情和有序復工復產,強化技術服務,促進企業疫後依靠科技創新轉型發展
  • 北海市科協黨組關於市委第二巡察組巡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情況的通報
    巡察組指出了市科協在堅持黨的領導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建議。對此,市科協黨組高度重視,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巡察組指出的問題和意見建議,逐條逐項認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目標,細化責任分工,強化整改措施和具體完成時限,紮實推進巡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
  •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與上海技術交易所籤訂共建「科創中國」平臺...
    7月15日上午,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與上海技術交易所籤訂共建「科創中國」平臺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科創中國」品牌,為區域創新發展提供科技支撐。這也是「科創中國」平臺對接服務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城區上海市楊浦區的一項重要舉措。
  • 【地方篇】72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科協:推動「兩融合」發展 提升...
    5年來,中國科協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戰略部署,紮實推進科協系統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組織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共同譜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 中國科協規劃綱要培訓暨全國學會財務管理培訓班在京舉辦
    6月11-12日,中國科協規劃綱要培訓暨全國學會財務管理培訓班在京舉辦。本次培訓旨在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部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中國科協規劃綱要的落地落實,引領新時代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一體兩翼」工作提質增效,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出席開班式並講話。
  • 濱州市科協率隊赴京對接全國學會
    陽信縣、無棣縣科協及相關企業一行20餘人,赴北京先後與中國農學會、中國林學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等涉農學會進行組團專項對接,進一步推進濱州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助力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雙招雙引」工作,為「富強濱州」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我會黨委書記、副理事長趙殿棟教授出席了本次會議,並由他首先做了題為《強化科技創新保障能源安全推動學會工作高質量發展——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體會》專題報告。他結合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向與會專家進行了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同時也向大家傳達了中國科協2020年全國學會工作會議精神,並圍繞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強化科技創新的發展導向議題進行了深刻論述。
  • 「科協會史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國科協準備這麼幹!
    2018年是中國科協成立60周年,為系統回顧我國科技社團、科協組織的發展歷程,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中國科協會史陳列館於2018年12月29日開館,中國科協網上會史館也已同步上線。來源:網絡40年多前,全國科學大會一聲春雷,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論斷;3年前,「科技三會」的召開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十八大以來,從出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到發布《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科技創新已置於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創新驅動發展邁出堅毅步伐。
  •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與Scopus中國學術委員會籤署合作備忘錄
    4月30日,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與Scopus中國學術委員會舉行在線籤約儀式,就深化科技期刊國際交流、建立選刊推薦機制、助推更多中國科技期刊進入Scopus資料庫達成合作意向。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部長劉興平、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張紀臣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備忘錄,Scopus中國學術委員會主席楊衛院士、勵訊集團政府事務高級副總裁張玉國、Scopus產品管理總監Wim Meester博士出席籤約儀式。  楊衛介紹,目前我國有5000多種科技期刊,至少應該有1000種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在世界科技舞臺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科協辦發組字〔2021〕2號各有關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為做好2021年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根據中央關於改進和完善院士制度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受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委託,中國科協開展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現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工作要求,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地方篇】73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科協:「4+1」注入...
    5年來,中國科協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戰略部署,紮實推進科協系統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組織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共同譜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與中國科協攜手合力傳播食藥科學知識
    中國科協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牽頭單位,也是中國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在「網際網路+科普」平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科普傳播協作工程、科普資源開放共享等方面開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總局與中國科協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圍繞食品藥品科普宣傳開展強強聯合,是雙方深化合作的新起點新契機,對進一步擴大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影響力、傳播力將發揮重要作用。
  • 「地方篇」76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科協:禮讚新中國 追夢新時代 打造...
    縣委組織部、縣科協聯合發文,在全縣 20個鎮、無為經濟開發區成立科協組織,成為全省首家基層科協「3+1」模式全覆蓋的縣區。同時實現社區科普組織全覆蓋,8家龍頭企業建立科協組織。三是推動學會創新發展。縣委、縣政府印發《無為縣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下撥專項經費支持首批4個縣級學會開展政府轉移職能試點工作。縣科協印發《無為縣學會組織通則》,指導學會建立健全決策機構、執行機構、監督機構,督促規範學會換屆程序。
  • 內蒙古氣象科普工作獲中國科協表揚啦~
    內蒙古氣象科普工作獲中國科協表揚啦~ 2021-01-14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改革進行時|容縣科協:以點帶面 創新方法 著力推動農技協轉型升級
    改革進行時|容縣科協:以點帶面 創新方法 著力推動農技協轉型升級 2020-11-30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嘉興南湖區企業科協為創新注入新動力
    不少液晶面板企業遭遇「外貿寒冬」,新力光電卻憑藉著技術創新逆勢上揚,今年以來企業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而企業科協正是推動新力光電創新的重要力量。  企業科協通過集聚科技工作者力量,組織參加專業學會、學術活動,為企業科學技術創新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