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雲端,遙望遠方,面對那洶湧澎湃的雲海,我慶幸,我們冒著傾盆大雨上路。在大山深處,我被感動,被那些最基層的鄉村幹部的作為所感動,他們把黨的秀美鄉村建設的政策落實到每一個最普通農戶的身上,讓群眾對黨和政府充滿了感激。
☞秀美鄉村建設讓我們有機會欣賞到大山深處的美景這裡是位於太甲山深處的上饒市玉山縣南山鄉太甲村的老屋小組,一個僅僅有十幾戶人家的自然村落。昨天,村支書羅來軍帶領我們來到這個深藏在大山深處自然村落,感受秀美鄉村建設帶來的成果。
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他們的辛勤工作,讓黨的秀美鄉村建設的陽光,照耀在了老百姓的心頭。讓久居深山的人們,感受到落實黨的政策帶來的實惠,分享到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我看到一個人們擁護和愛戴的黨基層幹部的優秀形象。
來到太甲老屋,每一個見到我們的人都和我們熱情的打著招呼,拉我們到他們家裡喝茶。在一位老人家裡,他給我們說,村幹部們真的很不容易,臘月二十八人們都回家過年了,他們還在村裡督導檢查工作。山裡冷極了,零下五六度的溫度,他們還在風雪中緊張的進行著工程的收尾檢查。
這一切有效的工作不僅改變了太甲村落後的面貌,而且改變了群眾的精神面貌。我見到一位88歲的老人,她拉著我的手,一定要我到她家裡看看,一定要請我們喝茶。
支書跟我們介紹說,在秀美鄉村建設前這個村子幾乎破敗的沒有了人煙。房頂漏雨,泥牆倒塌,通向村裡只有一條行人能走山間小路。在秀美鄉村建設中他們把水泥路修到每一家的門口,修牆換瓦,安路燈,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贏得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擁護。
村支書羅來軍介紹說,太甲村有十個小組二十三個自然村,不管村子裡人多人少,每一個自然村都實施道路拓寬和硬質化,最少的一個村子才有三戶人家。他們完成公路拓寬硬化總裡程約十五公裡,總投資五百萬元左右,受益群眾達到一千二百人!
由於太甲村位居深山,自然村落分散,秀美鄉村建設中他們把群眾致富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村裡投資三百七十萬元,興建新建光伏電站三百千瓦。帶動全村貧困戶一百零五戶脫貧增收,每戶每年增收二千元左右!
☞讓每一個來到太甲村的人都能分享到秀美鄉村建設的紅利村支書羅來軍跟我說,他是被」綁架」來的村支書,如果不認真的為鄉親們做點事情,我覺得對不起鄉親們。他說十九大召開以後他們專門找人給他講解十九大和十八大的不同,只有認真的讀懂了總書記的報告才能更好的當好村官。
他說,他要通過秀美鄉村建設,進一步打造村民的致富點。利用他的技術和業務上的優勢把鄉村旅遊搞起來,通過秀美鄉村建設把太甲山的秀美景色推向世界。讓每一個來到太甲村的人都能分享到秀美鄉村建設的紅利。
太甲村就在太甲山,太甲山是一座帝王名山。坐落在玉山縣東北部,是一座全國少有的,直接以古代帝王名號來命名的奇山。它東起雙明鎮三清湖,西至南山鄉太甲村,橫跨南山、橫街、四股橋、雙明四個鄉鎮,延綿30餘公裡,主峰太甲敖海拔966.7米。太甲山高聳入雲,重巒疊嶂,大氣磅礴,頗具帝王之氣象;山中溶洞成群,洞裡遍布石鐘乳,景象奇妙,讓人嘆為觀止;山下清溪環繞,水秀山青,古樸而又靈動。
太甲,何許人也?姓子,名曰至。商湯的孫子,商朝第四代君主,公元前1568年—公元前1557在位,在位多數時間由丞相伊尹執政。他們君臣之間發生了一段著名的「伊尹放太甲」歷史,這個故事有三種版本:
其一,出自《史記·殷本紀》。太甲在位前三年,任用伊尹為相,商朝比較強盛。可是後來太甲就開始按照自己性子辦事,以殘暴的手段對付百姓、奴隸。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宮。
其二,出自春秋時期的史書《竹書紀年》。伊尹在湯死後,他輔佐湯的長孫太甲,不久以後,他就羅列了一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宮,自立為王。七年後,太甲在忠於自己的臣子幫助下逃脫,回來誅殺了伊尹。
其三,在玉山的民間傳說裡,太甲流放之地不在商湯的墓地桐宮,而是在玉山東北部的太甲山。後人為紀念太甲被流放這段歷史,才把此地稱作太甲山,把主峰稱作太甲敖,並在山上和山下建有數座太甲廟。康熙版《玉山縣誌》裡就有關於太甲和伊尹的記載。同治版《玉山縣誌》,上面載有史上最年輕狀元汪應辰的《太甲山詩》,汪應辰是南宋時期的玉山人,他在詩中也寫到了這一段故事。
1982年文物普查中,太甲山下的四股橋鄉竹梘村大灣山,發現一座3600多年歷史的大灣山商周古遺址。該地面積約800平方米的地表層有不同花紋的古陶片和其它古石器遺物,其北面100米處為竹梘中學,西北面120米處為金沙溪,山腳有古河道通過,清代築堤開墾為田,今為七一水庫中乾渠。據江西省文物工作隊考察,認定為商周遺址。
太甲山因其風光秀麗,還與商王太甲有不解之緣,所以在旅遊、考古和歷史研究上有著的舉足輕重的挖掘開發價值。特別是山上和山下現存有5座古廟,有的歷史長達千年之久,對與這些古廟的修葺和保護,在文物保護領域有其非常重要的意義。
1、四股橋鄉大嶺腳村「太甲靈山」廟。廟宇初建什麼年代有待深入考究,據廟中現存石碑記載,為光緒十年(1884年)重修。每年農曆九月十九舉行廟會,規模盛大,大嶺腳村進出路上,擠滿了趕廟會的人群和攤點。
2、南山鄉太甲村古廟。初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後經過毀壞和修繕,至今保存完好,每逢初一、十五,均有村民朝聖。
3、「太甲古廟」。這是太甲山頂兩座古廟之一,年代已非常久遠,具體初建於何時、重建何時都有待考究。
5、太甲山下的「重陽寺」。由當地農民重修,由於他們缺少資金,而且文化水平不高,因此把「重陽寺」誤作「蟲陽寺」,建築物也早已失去原有風貌。
文物專家認為,這些古廟,不僅在建築藝術有其獨特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它還寄託了歷代百姓對商代一段歷史的懷念,體現著許多樸實的真、善、美的情感,保留了當地人民群眾在民俗傳統文化原真性的一面。但由於保護不善,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古建築漸漸破損。作為文物,它所包含歷史文化元素正在遺逝,正像「重陽寺」一般,因為無序維修變得似是而非。因此,眾多專家呼籲,應該及時對這些古建築進行搶救性保護。
在我們即將分手的時候,羅支書一再跟我說,再有機會,他陪我去登山,登到太甲山的頂峰,一塊去考察葛仙宮,去看一看葛洪修煉的地方。我們期待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來源:樂途旅遊網
你有房子要裝修嗎?免費上門量房、免費設計、免費預算、免費監理、免費驗房,點擊底部「閱讀原文」申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