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海事部門對37艘涉外旅遊船實施電子籤證

2021-01-10 中國政府網

    4月15日,重慶朝天門海事處江北嘴執法大隊的審批系統顯示,重慶東江實業有限公司所屬「凱琳」涉外旅遊輪提交了遠程電子籤證申請,5分鐘後,出港籤證審批完成。

    從15日零時起,長江海事部門對重慶至宜昌區段37艘涉外旅遊船實施船舶電子籤證,屆時船員「足不出戶」即可輕鬆申請船舶籤證。

    長江海事局局長王茹軍告訴記者,船方申請籤證要承擔大量的人力成本和交通開支,且傳統的船舶籤證往往需要船方持船舶籤證簿及相關證書到海事部門籤證點辦理,船方攜帶的證書、資料往往得裝滿一個大公文包,重量接近十公斤,如果船舶停靠地點距離海事部門籤證點距離較遠的話,一次籤證辦理需耗時半天時間,給船方帶來極大不便。

    為更好服務行政相對人,長江海事部門自去年8月1日起開始在重慶、三峽兩個轄段中的6艘船舶上試點運行電子籤證業務,並從今年4月15日零時起在「仙婷」等37艘涉外旅遊船上實施船舶電子籤證。這37艘船舶可通過船舶上安裝的ECS(電子江圖)及3G無線上網卡,依託網際網路在五分鐘內實現遠程申報,長江海事部門將在發起申請2小時內完成受理。

相關焦點

  • 浙江海事推行船舶電子籤證服務 點點滑鼠即可完成申辦
    浙江在線杭州3月20日訊(通訊員 金璐 記者 葉海)「海事部門的船舶電子籤證很方便,以後船舶進出港手續辦理再也不用拎著大包小包的證書來回跑,自己用手機、電腦上網就可以辦,省時省力又省錢。」  今年2月開始,浙江海事局推出了船舶電子籤證服務,方便往來船舶申報籤證業務,也讓經常跑來跑去排隊等候的申辦人員讚不絕口。
  • 浙江海事局推進船舶電子籤證
    浙江海事局推進船舶電子籤證   中新網杭州3月20日電 (記者 江耘 實習生 王蔚)3月20日,記者從浙江海事局獲悉,浙江海事局近期推出「推進船舶電子籤證,確保電子籤證浙江籍船舶數量居全國前列」等10件實事工程。
  • 2天查獲9艘長江內河船!台州海事局嚴厲打擊過境內河船
    25日上午7時多,在台州大陳島以南水域,四艘重載內河船首尾相連,一字排開,緩緩北上。台州海事大陳行動組分乘海巡0750、海巡07557、海巡05559進行攔截檢查。這是這兩天台州海事局開展攔截打擊過境內河船專項行動的一幕。
  • 石獅港口船舶電子籤證超5000艘次 呈快速上升態勢
    《國內航行海船電子籤證辦法》於2014年1月1日正式實施,今年2月8日在石獅各港口全面推行,其便捷的辦證方式贏得了貨運客戶、船東及船代理的一致稱讚。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港口多舉措加大電子籤證這個惠民利民政策的推廣力度,截至目前共為船舶辦理電子籤證超過5000艘次,並呈快速上升的態勢。
  • 內河船舶進出港籤證改報告 800多萬艘次船舶將獲益
    沿用多年的船舶進出港籤證制度成為歷史。3月23日,交通運輸部宣布,對在我國內河航行的船舶,以及進入內河航行的海船進出港實施報告制度。交通運輸部表示,每年約800多萬艘次的中國籍國內航行船舶將在此項改革中獲益。圖為在長江上航行的船舶。
  • 錦州:每年6000艘次船舶出港免籤證了
    近日,記者從錦州海事局獲悉,錦州開始執行國家相關規定,正式取消沿海船舶進出港籤證制度。今後中國籍國內航行海船實施進出港報告制度,錦州港口每年有6000艘次船舶將受益。  在錦州港碼頭,隸屬於錦州港口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的一艘貨輪準備出港。三副小楊根據手機上的APP提示填寫了船舶航次計劃、適航狀態、船員配備和載貨情況等,得到了系統成功確認。
  • 上海首推船舶電子籤證系統
    該系統是集電話、傳真、網絡等多種電子媒介手段實現船舶動態報告、籤證一體化,「足不出門」即可辦理船舶籤證。這也是國內海事系統中首家實施船舶電子籤證系統的,現該系統先行在上海海事局吳涇海事處轄區推出。  據介紹,船舶電子籤證,就是改變原有人工現場受理船舶籤證模式,採用電話、傳真、網絡等遠程電子數據傳遞方式完成數據採集、數據識別、數據審批、數據反饋過程進行海事業務受理的一種新模式,這是上海海事局繼電子報港成功實施後,在強化海事現場監管過程中進一步便民利民服務的新嘗試。
  • 船舶電子籤證哪裡怎麼註冊?船舶電子籤證註冊申請教程(網上)
    03、內河船如何進行電子籤證申報?  註冊完成後的船舶,可通過海事電子籤證服務網或者手機應用程式進行申報。按規定填寫並提交船舶動態、貨物裝載、在船人員、規費繳納等相關信息,等待海事部門審批。
  • 海事部門查扣6艘違法船舶
    此次聯合行動,重點對砂石裝卸地、內河船出海口等海域加大查處力度,並與海警、法院等司法部門通力合作,持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安全治理格局。為提升執法效能,發揮監管合力,四局「淨海行動」指揮部周密研究,統籌對巡航方案進行了部署安排。
  • 浙閩海事已聯手攔截28艘
    4月23日,浙閩兩地海事機構和相關涉海部門執法力量在寧波、舟山、溫州、台州外海及臺灣海峽水域布設7條防線,依託信息化系統研判海上船舶動態,兩地海事部門共發現大量空載南下內河船,分區域分層次對航經內河船實施精準打擊。現場執法人員克服大風浪影響,在距岸約30-40海裡處布防,對航經內河船實施高效攔截,並對向外海逃逸的內河船實施追截,共強制扣押內河船13艘。
  • 颱風過後上海海事優先保障3艘大型國際郵輪靠港
    今天(8月12日)凌晨,隨著颱風逐步遠離,在海事部門疏導下,3艘郵輪陸續優先靠港,共有約14000名旅客將在颱風過境後第一時間安全抵達上海。 昨天(8月11日)晚11點,在吳淞海事局交通管制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密切關注著三艘國際郵輪的最新定位。
  • 蓬萊市64艘旅遊船於4月1日在蓬萊港口正式開航
    開航現場圖片    大眾網蓬萊·海報新聞4月2日訊(通訊員 張科萍 梁新銘 見習記者 鄒金利)根據上級有關要求,4月1日上午,蓬萊市三家旅遊船公司的64艘旅遊船正式開航  為確保旅遊船安全開航,前期,蓬萊市交通運輸部門會同煙臺蓬萊海事處、蓬萊閣街道等4家涉海職能部門對全市166名旅遊船從業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對蓬萊仙閣海上旅遊客運有限公司、煙臺晟森旅遊有限公司及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三家旅遊船公司的經營資質、規章制度、主體責任分工,以及海上遇險應急預案建立、安全責任落實、旅遊客船航道安全警示標識設立、各船舶經營站點文明服務設施設立及船舶消防
  • 千噸豪華遊輪長江觸礁 80餘名外籍遊客夜半驚魂
    九月一日,長江重慶長壽扇沱水域,一艘近千噸的四星級涉外豪華遊輪「銀河二號」在從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向重慶港的上水行進中,不慎撞上距離岸邊二十多米的一塊巨型礁石,導致船艙進水,船體傾沒。   中新社重慶九月一日電(郭虹)據重慶海事局最新消息,今天凌晨一時左右,一艘近千噸的豪華遊輪在長江重慶段行駛中
  • 緬甸電子商務籤證本月正式實施
    原標題:緬甸電子商務籤證本月正式實施  近日,緬甸移民局負責人表示,緬甸電子商務籤證制度將於本月正式啟動。   緬甸於去年9月份開通了電子旅遊籤證,並批准了100個國家予以辦理。在實施這一政策不久,來緬旅遊國際遊客數量短期內明顯增長,旅遊業收入增加。緬政府決定增加電子商務籤證制度,更好為外資企業服務。
  • 三峽庫區水位持續消落 海事部門全力保障航運安全
    新華社重慶2月13日電(伍木林、張桂林)三峽庫區水位進入消落期以來,長江重慶段水位持續下降,2月12日,重慶港水位已降到8.95米,比蓄水最高水位下降5.6米。重慶海事局全面啟動消落期安全預案,防止出現船舶觸礁、擱淺及碰撞事故。
  • 護航長江口|五部門聯合通告:嚴厲打擊內河船涉海運輸等違法犯罪行為
    為進一步落實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要求,持續加大力度打擊內河船舶非法排汙、內河船舶涉海運輸、非法捕撈、走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守護長江口水上安全,近日,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海警局、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的通告》:通告設立了一個攔截檢查區、發布了「五大禁令」,請相關航運企業、擬進入上海港水域的內河船舶注意相關要求
  • 長江航道「智能生態圈」在廣州國際海事展備受關注
    長江航道測量中心參展團隊展會期間,長江航道測量中心現場展示了長江幹線「數字航道」最新成果,通過宣傳片、宣傳冊、講解演示等多種形式向來自中國及亞太地區的來訪嘉賓生動展示了數字航道系統各項功能、電子航道圖數據採集-生產-發布-應用全流程、航道信息服務推廣應用「幹支聯動」等內容。
  • 長江幹線進入枯水期 嶽陽海事嚴防船舶「超吃水」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日訊(記者 徐典波 通訊員 劉海平)今天,嶽陽海事局發布消息稱,10月份以來,長江中下遊水位持續走低,目前已創今年以來最低,長江幹線全面進入枯水期。嶽陽海事局審時度勢,嚴查船舶「超吃水」「超載」航行,防止船舶擱淺事故的發生。
  • 界首市交通海事部門組織打撈無主沉船消除安全隱患
    12月16日-12月18日,界首市交通海事部門組織打撈公司對沙潁河右岸兩艘無主沉船實施打撈作業,經過連續三天的奮戰,成功打撈2艘近十年的無主沉船,消除了安全隱患,確保了航道安全暢通。對此,界首市交通海事部門積極籌集資金,主動聯繫工程船,組織專業打撈企業實施打撈,這已是今年5月份組織打撈以來的第二次打撈作業,踐行了交通海事人讓航行更安全、讓河水更清潔的莊嚴承諾!【來源:界首市交通運輸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春運首日,武漢海事部門駐守碼頭,保障渡運安全
    武漢輪渡公司客運分公司副經理張克強介紹,春運開始前武漢海事部門執法人員就對22艘客運(旅遊)船舶開展春運上線安檢,對船員開展培訓,確保上線春運船舶處於安全適航狀態。武漢海事部門介紹,轄區有區間渡運渡船61艘、渡口36處,年渡運量880餘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