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自創「彈炮合一」野戰防空炮車今日成軍
臺當局自產的「雲豹」8X8輪型甲車正式成軍,據稱這是臺當局自創「純臺灣血統」的「彈炮合一」的野戰防空炮車。
臺灣媒體引述臺軍方的生產計劃顯示,該型甲車總計將生產853輛,其中炮車構型依陸軍要求搭載105、155釐米主炮;防空構型則因應解放軍,規劃整合臺「中科院」「捷羚」或「劍二」陸射型防空飛彈,同時配備軍備局202廠生產的40公釐「天鏢」防空快炮,首創「純臺灣血統」的「彈炮合一」的野戰防空炮車。
「雄二」飛彈部署全島 臺當局稱可提升制海戰力
由臺軍方「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完成的「雄風二型」飛彈機動發射車系統,日前完成戰術測評,並開始在島內各基地部署,臺當局聲稱可大幅提升對海攻擊的戰力,也有助於戰時保存戰力。
火力強機動性高 臺軍首支機步旅正式亮相
臺陸軍新編成的萬金機械化步兵旅亮相,這是臺灣第一支機械化步兵旅,也象徵陸軍的編制,更朝著火力強、機動性高的方向發展。
「機步298旅」結合裝甲摩步旅、通信後勤,火力強大,能夠實施快速應變和打擊,與此相同的編制,將在今年底,在北中南編成3個機步旅。
臺F16配「探路者/神射手」夾艙 提升夜戰能力
臺灣共向美國採購28套「探路者/神射手」低空導航和標定莢艙(全名為LANTRIN低空導航暨紅外線夜間標定系統),主要是由兩個功用不同的莢艙組成,是屬於美國專為使用國設計的外銷型。據悉,這套「探路者/神射手」導航及標定莢艙,已配備在臺空軍F16戰機,相關部隊並進駐花蓮佳山基地,連日來進行低空滲透精準攻擊訓練效驗,這項具有輔助攻擊能力的先進裝備,在搭配小牛飛彈等制敵武器聯合出擊下,將成為空軍「境外打擊」的主力。
臺灣憲兵"炮兵營"及"裝甲營"成軍負責臺當局安全工作
為因應所謂的大陸發動斬首突襲,臺軍戍衛臺北的部署也已陸續調整,最特別的是臺灣增設的憲兵「炮兵營」及「裝甲營」今天授旗成軍,駐防基隆河北岸大直地區,規劃配備曲射火炮及野戰防空飛彈,在駐地即能火力支持大臺北、松山機場及基隆河防禦任務。
臺灣"雄風三型"飛彈試射明年可望量產部署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科院」成功試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並可能在明年量產部署,這型飛彈是臺灣研發的第一種超音速反艦飛彈。雄三的體型比雄二飛彈要大,目前無法裝置在船艦上,或是以空射方式運用,如果正式服役,可能還是以岸基方式部署。如果配合較為精良的觀通系統,雄風三型飛彈可以有效地打擊對手水面兵力,如果發展順利,可望在今年編列預算,並在明年量產部署。
島內海軍陸戰隊六六旅成軍 執行臺北"衛戍任務"
海軍陸戰隊六六旅在林口基地舉行「編成典禮」,海軍陸戰隊指出,陸戰第六十六旅即將在今年八月接收第一批AAV7兩棲突擊戰車,共二十七輛,並成立加強步兵營,執行臺北「反斬首臨戰」支持的重要「水面、海上」緊急救援部隊。據悉,臺軍共向美國購買總數達五十四輛AAV7兩棲突擊戰車,年底前將全數返臺。陸戰隊將在南高雄、北林口部署兩個加強步兵營,專責進行救災、緊急應變與臺北及國際重要商、軍港衛戍重任。
兩美制預警機抵臺 稱可全天候監控大陸
5月19日,臺軍向美國採購的兩架E-2T「鷹眼-2000」預警機正式運抵高雄港並在組裝後服役。臺空軍將領稱,這兩架預警機抵臺後,加上原有的4架預警機,可構成強大的偵測能力,24小時監視對岸大陸的軍事動態。
臺軍利用退役資源提升戰力 諾克斯艦成反潛驅逐艦
臺灣的諾克斯KNOX級軍艦在美國是以擔任反潛為主的軍艦,被臺灣租借使用後,竟被大幅度改版成為武力強大的反潛驅逐艦。據了解,目前臺灣共有八艘諾克斯KNOX級軍艦,除首艘「濟陽」軍艦未規劃加裝「武進三號」系統外,其它七艘均將陸續更換「武進三號」系統,以強化其反潛之外的打擊能力。
臺軍研發「天劍二型」防空飛彈明年將裝拉法葉艦
據稱由臺「中科院」研發多年的艦載「天劍二型」防空飛彈和垂直發射系統已經驗證成功,臺海軍準備在明年將此高性能飛彈裝備在法制的「拉法葉」艦上,讓「拉法葉」艦的防空能力大幅提升,可以不需藉由配備標準飛彈的成功級艦護航才能作戰。
臺灣軍隊開始部署第四代T91式5.56毫米步槍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5年10月26日報導,中國臺灣已經開始部署T91式5.56毫米步槍,以換裝老式T65K2式5.56毫米步槍。
美軍向臺灣軍方交付紀德艦 12月返航臺灣
31日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向美國購買的兩艘紀德級驅逐艦「基隆」和「蘇澳」號,將於12月返航臺灣。美國軍方29日在查爾斯頓市舉行了交艦儀式。
臺灣軍隊開始部署第四代T91式5.56毫米步槍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10月26日報導,中國臺灣已經開始部署T91式5.56毫米步槍,以換裝老式T65K2式5.56毫米步槍。該步槍由位於高雄的聯勤205廠生產,是臺灣的第四代步槍,是在早期研製的T86式步槍樣槍基礎上改進而來的。T91式5.56毫米步槍採用模塊化設計,可以配裝T85式40毫米榴彈發射器、夜視鏡、熱瞄具、雷射指示器和雷射測距機等。該步槍的有效射程為600米,可發射穿甲彈、曳光彈和空包彈。據悉,臺灣已經向中東、東歐和南亞(包括印度尼西亞)地區的多個國家出售這種槍。目前,阿聯正在與臺灣磋商,計劃採購1萬支這種槍。
臺改裝兩架AT-3A教練機 可攜帶「雄風—2E」
12月15日,法新社援引最新一期英國《簡氏飛彈與火箭》的報導,稱臺灣漢翔公司改裝了2架AT-3A教練機,使其具備攜帶自行研發的「雄風—2E」型巡航飛彈和美制「魚叉」反艦飛彈的能力。報導還援引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內部刊物報導稱,臺當局將在未來3年內撥款20億美元生產500枚「雄風—2E」型巡航飛彈。這再次引起人們對「雄風」系列飛彈的關注。
基德艦成軍反潛能力是罩門
12月17日,臺灣陳水扁主持「基隆」、「蘇澳」軍艦成軍。這是臺灣有史以來噸位最大、戰力最強的作戰艦。海軍指紀德級偵測低飛目標能力超越神盾系統艦,其實只是部分理想狀況數值,與實戰實測經驗不相符。而該級艦的反潛能力也是罩門。紀德級艦隻有偵潛能力,但沒有相應的攻潛能力,反潛直升機起降困難,也沒有長射程的反潛火箭,當艦隊於海上作戰時,紀德級艦很可能因為反潛自衛能力不足而失利。
納編飛彈部隊人員建成「防空炮兵司令部」
12月29日以空軍原「防警司令部」為主要人員,納編「防空飛彈(飛彈)部隊」成立了「防空炮兵司令部」。 臺軍稱這是為因應「精進案」第二階段組織而進行的調整。「防炮司令部」是以臺空軍原「防警司令部」組織為骨幹,除警衛部隊移編「憲兵司令部」外,原「空軍作戰司令部」作戰管制的「防空飛彈部隊」,正式納編為建置部隊。
(本網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