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媒體運營工作現場。
新職業簡介
新媒體運營師是通過現代化網際網路手段,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臺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營銷一系列運營手段的高素質人才。
人物名片
陳永銳,台州掌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台州易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新媒體運營師。陳永銳在台州廣電工作了20年,4年前嗅到新媒體的商機,決定辭職創業,現運營著多個公眾號、網站等新媒體平臺,合計擁有近百萬粉絲。
1月13日上午9點,陳永銳與同事們在會議室裡報選題。「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如何篩選出優質的資訊,以獨到的觀點、亮眼的創意吸引粉絲,十分考驗一個新媒體運營師的成色。」他說。
為了向公眾傳播更好更有價值的資訊、吸引更多的流量,這些新媒體運營師不光要專注於作品,傳播那些老百姓喜歡、有共鳴、感興趣的內容,更要在創作中加入商業思維,為後期的流量變現打下基礎。
內容為王
「無論是文字、圖片還是視頻,如何做出讓老百姓喜歡的內容是我們一直追尋的目標。在移動端的傳播世界裡,可以說是內容為王。」陳永銳認為,在流量的爭奪戰中,贏家要麼是那些資訊最快的,要麼是那些內容最好的。
為了做出更受歡迎的新媒體作品,陳永銳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在閱讀和分析上。光日常瀏覽的公眾號,陳永銳就關注了200多個。他表示,多看、多「刷」能夠為他的原創提供靈感。
「角度和創意是原創作品的精髓所在,要在同一個事件中找到別人沒發現但很有價值的視角,或在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挖掘出創意,激發網友們的共鳴。」陳永銳表示,多去研究「爆款」新聞,是自己創作的一個「風向標」。
為了保持用戶黏度,大部分公眾號都會選擇每日更新,當原創作品緊缺時,轉載熱點新聞便為「日更」提供了支持,但相較於完全轉載他人作品來說,陳永銳更傾向「半原創」。
「我們可以從多渠道收集一個新聞事件的全方位材料,選取其中部分內容加以整理,並拋出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觀點。或者在關注其他地區的時事,在我們本地尋找類同點。這樣很容易就能出產一篇精彩的『半原創』作品。」陳永銳說。
總而言之,「半原創」作品的可讀性比起單純轉載的內容更強,也能很好地避免同質化。
商業思維
平臺促銷、線上帶貨、宣傳推廣……「吸睛」過後,各個新媒體平臺「悄悄」地賺起了錢。
「所謂新媒體運營,指的就是提升新媒體平臺的知名度,增加其關注度,並想辦法將流量變現。」陳永銳向記者介紹,新媒體運營師與新媒體編輯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運營師要將商業思維融入創作中,不能一味地為了「增粉」而「增粉」。
對每一個新媒體平臺來說,數據分析都十分重要,粉絲中的性別比例、職業比例、年齡比例等都引導著該平臺的運營模式。
「我們的創作內容、商務合作、線下活動都是圍繞著讀者、粉絲進行,這為我們的流量變現增加了效率。」陳永銳說。
新媒體的競爭非常激烈,即便是商務合作,也需要做出足夠精緻、有創意的作品,才能更好地「吸粉」。
「無論視頻還是圖文,單純地喊廣告語、寫廣告詞已經很難起到促銷的作用了。通過構思、設計才能讓大家對我們宣傳的事物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
對於新媒體運營,陳永銳做了總結。他認為要重點圍繞「內容」和「平臺影響力」兩個點來運營,擁有不斷創新的優質內容和越來越得民心的平臺,新媒體便能進入運營的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丁楚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