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已經結束了,孩子也即將放假。家長都想著這麼長的寒假,可不能給孩子浪費,趕緊該報輔導班報輔導班,該學特長學特長了。但是呢,不能總是讓孩子在書桌前坐著啊,趁有時間帶孩子去去這些地方吧,尤其是對不愛讀書、學習的孩子。
1、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飛機站。寒假,大家都著急回家過年,孩子還小不懂路途遙遠、買不到票的痛苦。讓孩子去這四個地方感受一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坐火車和坐飛機的人,他們在言談舉止、衣著面貌上的差距。有的人,訂機票和做家常便飯一樣,就算是工作地點在哈爾濱,家在廣州,也能想回家就回家;有的人,家和工作地點是一個省也不捨得買張火車票回家。告訴孩子,造成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讀書的多少,「腹有詩書氣自華」。
2、博物館。如果寒假帶孩子外出遊行,最值得去的地方不是當地的旅遊勝地,而是博物館,這個最能直接反應當地人文風情的地方。先帶著孩子去博物館了解,再帶孩子去遊玩,將在博物館學到的東西加以實踐,這樣子,孩子了解了,比只看書要好的多。而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浙江博物館、陝西博物館等等全國知名的博物館對孩子更有益處,尤其是對歷史學不好的孩子來說。博物館比枯燥的課本知識可有趣多了,孩子的眼睛看到了,將來看書學習也更來勁。
3、書中描繪的地方。放假遊玩,家長們可不要盲目的帶孩子去各種名勝古蹟。咱家長認為孩子長見識了,但是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去的地方是哪裡,只知道哪裡有漂亮的大房子、高高的山等等。家長們應該帶孩子去孩子課堂上講過的、書中描述的地方,孩子就會有意識地去看、去探索書中所寫,而且對書中的內容也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記憶更深刻,還會向自己的爸爸媽媽介紹,無形中也增強了自信心。
4、圖書館。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感受其中靜謐的氛圍,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多帶孩子去書店,不要總是買輔導資料、老師要買的名著,讓孩子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才會培養起孩子讀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