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後備廂蓋躲避電子眼、長時間停佔機場落客區的,不是真的接送親朋的市民,而是趴活兒的專車、黑車司機。近兩年,隨著網絡約車的興起,機場落客區、消防通道等區域違法停車已經成為治理頑疾,嚴重影響了旅客正常通行。記者昨日從機場警方了解到,首都機場年底有望啟動航站樓落客區限時通行管理,預計3號航站樓限時8分鐘,1號和2號航站樓限時5分鐘。
不知道要接的人從哪兒來
上周六晚21時,機場交通支隊副支隊長曹勇坐在一輛深色車窗的麵包車內,帶隊前期摸排。「如果直接出動警車,這些人全都跑了。」行駛到2號航站樓出發層10號門至12號門時,他指了指車道上東張西望的幾個男子告訴記者,「這都是趴活兒的。」幾名男子身旁停的車都不約而同敞開後備廂蓋,兩三米外就有監控攝像頭和寫有「即下即走禁止等待自動拍照」的交通標識牌。
記者走近觀察,發現幾名司機聚攏在一起有說有笑,其中兩名司機穿得很像,都是黑西褲、白襯衫。一名「白襯衫」收聽完一段微信語音後,有些警覺地抬頭觀望,發現了路對面不遠處正在拍攝的電視臺記者,然後匆忙蓋上後備廂蓋,發動汽車,一溜煙兒開走了。
除了這位動作快的,其他沒反應過來的七八輛車,被趕來的數輛警車前後截住。交警下車詢問停車原因,答案五花八門。一個小夥子特別無辜地說「就上了趟廁所」,但交警問他廁所在什麼方向時,他支支吾吾說不清楚,「應該是在那邊吧。」發現自己蒙不過去了,小夥子索性承認,自己是「送完人順路等個活兒」。還有一位中年男子說自己接人的,特意拿出電話問對方幾點到,交警問他為什麼來出發層接人,他一臉驚訝,「這是出發層嗎?」至於對方從哪來,什麼航班號,這位號稱接機的男子一問三不知。
勸離不聽才能處罰難震懾
「這些司機經常跟警察捉迷藏,你來了他就跑,你走了他又來。」曹勇無奈地說,為了逃避監控拍攝,這些司機有的打開後備廂蓋,有的甚至直接橫過車身停在車道上,嚴重影響正常通行秩序。「網絡約車一般都是就近搶單,所以這些人都在離航站樓最近的地方等活兒。」一位交警告訴記者。
記者在現場看到,交警對這些車輛進行了警告勸離,但是並沒有做出處罰。「新的《道路交通法》規定,對於司機的違法停車行為,交警勸說後,對拒絕不駛離的,才可以處罰。」曹勇說,很少有不聽交警勸離的司機,但是因為不能形成震懾,這些人繞一圈兒還會回來。果然,記者離開現場40分鐘後再回到出發層時,這裡又停了一排私家車。
超時停車將罰200元扣3分
有什麼辦法可以根治違法停車頑疾嗎?記者了解到,交通管理部門已經設計出相關方案,預計今年年底,將在首都機場三個航站樓的落客區實行限時通行,初步方案是在3號航站樓限時8分鐘,1號和2號航站樓限時5分鐘。記者了解到,限時措施主要針對出發層落客區,在規定路段的始末端分別架設監控系統,有點兒類似區域測速。如果車輛從進入到駛離超過限時,將被錄入系統,並按違法停車進行處罰,罰200元扣3分。
據了解,這個限停時間是由專業機構進行調研測算,最後給出的「極限時間」。也就是說,測算時是以最大的車、滿載旅客、最擁堵時段停下來、行李都搬下車為標準,可以滿足所有車輛在限定時間內正常通行。此外,在限時路段上還會補充很多攝像頭。一旦出現事故車堵路等不可抗因素造成延時停車,駕駛員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申請複議,調出存儲在系統內的視頻。
此前,限時停車落客已在國內部分機場試點。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去年11月啟動了限時停放違法抓拍系統,在規定的400米路段停車落客超過5分鐘,罰款150元、駕駛證一次性記扣3分。該系統運行後,違法停車行為銳減,高峰期排隊擁堵現象得到很大緩解。
收費站旁應急車道也是違停高髮帶
除了航站樓落客區,機場高速收費站附近的應急車道也是違法停車的高發地帶。記者從一線交警處了解到,這些司機中有等待接機的普通市民,也有接單後到早了等航班的專車司機,雖然交管部門經常打擊,但就是不能根治。「除非應急車道上每隔十米站一名警察24小時盯著。」一位交警無奈地說。
不過,市民郭先生也吐槽,「飛機經常晚點不說,機場停車空間那麼大,接完人出來有時候都找不到車,浪費精力也浪費錢。」郭先生建議,治理機場附近違法停車不能光靠增加檢查力度,也需要從硬體設施建設和軟體服務等方面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