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意義又有意思 古城石敢當

2020-12-06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西街一家文創店請了老石敢當鎮守。

臺海網7月21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正如中國知名學者易中天所說:「走在泉州城,一不留神你就跟歷史撞個滿懷。」是的,在這座「藏寶之城」,那些數不過來的風物遺存會使旅居者嘆為觀止、心滿意足。比如古城裡的「保護神」——石敢當。

古街深巷 邂逅石敢當

那是個不經意的午後,陽光沿著古厝牆簷斜射在巷角。伴著偶來的微風漫步在故街舊巷,巷道延綿幽長。靜謐的古巷裡,只有腳步和大地碰撞的聲音。

俶爾,感到有雙眼睛正注視著我。我一陣心跳,走近,與它對視。原來是只蹲踞在裴巷18號民宅門旁的石敢當。這尊石敢當形態質樸粗獷,淺浮雕的「眼睛」略為清晰,模糊的「鼻子」「嘴巴」間藏著些許可愛。在清晰與模糊間,隱約透出關公的威武,又藏著神秘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它左邊的臉連著腹部與左前足,被煙燻得黑黢黢的;左前足還裂開條縫,時光確實在它身上留下不少痕跡。

住在18號老宅,年近古稀的阿嬤介紹,她孩童時常坐在這尊石敢當上玩耍;現在仍會坐在石敢當上與鄰居閒聊。這尊石敢當原是面對著廟宇,廟宇跟「路衝」風水性質類似,適宜開店卻不宜居。在20世紀80年代前後,隨著該廟宇的拆除,「衝廟煞」的需求消失,它就退休了……如今,它靜靜地蹲踞在巷邊,注視世間的熙熙攘攘,晝夜交替;遇上知心朋友,也會一起回味過往歲月。

威遠樓前,一「石」鎮煞,兇邪退散。

有朋自三明來,石敢當樂乎。

自古而來 鎮宅保平安

石敢當在泉州紮根鎮宅時間久遠,街衢巷口可見其蹤影。

外來人往往驚詫於它的樣貌獨特,不知其詳;而不少泉州人可能知其功用,卻不知其來歷。關於石敢當的由來,民間流傳著不少說法。其中,較為主流的三種說法分別為:神靈說、姜太公封神說、真人說。基於民俗學,古人對石頭的原始崇拜,「鎮宅神以蘊石」的「靈石鎮宅」民俗在我國由來已久。「石敢當」一詞最早見於漢元帝時代的《急就章》:「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寓意石頭堅實不易腐朽,能抵擋,敢擔當。人們認為,石頭最堅硬,一切艱難險惡就讓石頭承擔,即石頭敢擔當。

以石敢當鎮衝制煞,是泉州自古已有的風俗習慣。泉州文史研究者楊清江先生介紹,承天寺面對承天巷的石敢當的歷史可追溯到宋代。宋代慶曆年間,石敢當出土的最早實物石碑上刻「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等字。這也表明,人們普遍渴求平安祥和,是「平安文化」的一種表現。

泉州著名文化人陳日升先生介紹,石敢當在泉州落戶後,還傳播到國內的臺灣、金門,國外的日本衝繩等地。《金門縣誌》(1922年版):「浯地苦風,村落多在藏風處。其當風路口,每見有石刻巨獸,做猿狻張口人立狀,俗語稱風獅爺,雲可擋風。」石敢當流傳到風災較繁的金門後,被喚作風獅爺。

守護裴巷的石敢當年代久遠,熱心阿嬤的現場講述,令訪客入迷。

時光流轉 形制樣式多

石敢當樣式繁多,除石碑狀帶有「石敢當」字樣的,還有石獅狀、「石敢當」字加八卦圖案等形制。它們大都一夫當關,精神抖擻,昂首挺立,直視前方;有股面對邪惡之無畏氣勢,抵擋煞氣之慷慨正義。楊清江介紹,「石敢當」通常設立在「路衝」之處的房屋牆上或門前,以避開路箭的銳氣,祈求全家平安。它們或立於巷口、牆上,或踞於屋頂上、府衙前。

已故泉州文史家陳泗東先生曾考證,古代泉州石獅分為兩類:司守衛的「守門獅」與鎮煞的「風獅」。泉州多數石敢當立於宅院外或街衢巷口,但在五塔巷一處民宅屋頂,卻有尊立於風口的石敢當。清初泉州提督衙,即威遠樓前的單獨踞立的巨型石獅,即為「風獅」,據說起的也是石敢當闢邪、止煞、消災的作用,抵擋中山路的「路衝」。如果你漫步在泉州古城巷道,俯仰之間,一不留神就會與守護一方平安的石敢當神交。

古與今的演進,新與舊的碰撞,無處不在,時刻交融。隨著泉州民俗文化與建築文化的推廣,石敢當不僅屹立在街衢巷道起著闢邪衝煞保平安的作用,而且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物件,承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藝術追求。

文化創新 需遠離臆造

威嚴又可愛的石敢當,既令人敬畏,也令人喜愛。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收藏老物件是一種奢望,古城文創品成為一種不錯的選擇。目前,在泉州市面上的石敢當文創品琳琅滿目:有樹脂造的、石頭刻的、針線繡的、植鞣革拓的……材料新穎多樣,不一而足。有實用性較強的鑰匙掛飾,也有美學藝術性較強的案頭擺件。陳日升表示,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恰當結合,使石敢當更接地氣,有益於「走出去」「走更遠」。

在文化創意產業呈井噴式發展的趨勢下,讓文化變得更有意思、更接地氣,不失為一種文化傳承的創新傳播好方法。值得辯證思考的是,文化本質與文化創意如何兼備?陳日升給出建議:藝術需要創新,文化儘量守舊。就如南音一樣,南音的本質傳承千年都沒有變,到我們這代及我們的後代,南音的本質都應該一點也不要改變。泉州知名文化人王先生的觀點與陳日升的思考不謀而合:讓有意義的事物變得更有意思,但應基於本質創新,避免臆造。比如石敢當昂首挺胸,無所畏懼的精神氣質,是本源,不能為了迎合消費者而丟失。無論是文化創意產品,或是以其他形式呈現傳播文化的藝術方式,都要不忘初心,不應該被市場牽著走。有句閩南俚語這樣講:不能「未學行,先學飛」。應該深入把握文化內核,才能在保持本源的基礎上創新。

石敢當的古風古韻,文化淵源,早已融入了人間煙火。老石敢當的堅守,新石敢當的加入,使石敢當文化愈發層次豐富,餘韻悠長,正如合奏一曲古今融合、新舊交替的和諧交響樂。

如果你生長或生活在泉州,相信你會因石敢當年年歲歲的守護與陪伴而更加敬畏與感恩;如果你是遠方來客,相信你會迷戀於石敢當的魅力,並把平安與祥和帶回家。

(來源:泉州網 文/實習生 林水鑫 記者 黃寶陽 圖/林水鑫)

相關焦點

  • 石敢當?漳州詔安南詔古城驚現「劍獅石敢當」!
    漳州詔安南詔古城的劍獅石敢當2019年3月,我陪蕭春雷夫婦遊石碼古城,路過一段騎樓老街時,忽然聽到蕭春雷說了一聲,「這裡有劍獅「!果然,在一戶人家二樓的窗戶上方,赫然發現一處造型奇特的劍獅像。這劍獅的眼珠不知用何材質做成,竟綠幽幽地。
  • 臺灣大叔騎YouBike遊古城 感慨「晚了20年才來泉州」
    閩南網12月30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老厝牆上的觀音石像、被泥石掩住大半的石敢當、滄桑破敗的丁煒府邸、井亭巷神秘的定心塔……站在古榕巷的紅磚厝旁,臺灣大叔謝坤峰對泉州的老巷弄如數家珍。在泉州生活了七個月,謝坤峰用一部YouBike走遍了古城,將騎行點滴記錄在朋友圈裡,把它當做日常分享。
  • 「泰山石敢當」有何講究?
    「泰山石敢當」何以能夠鎮妖除邪?農村建房,常立「泰山石敢當」,有何講究?它的來歷,大有學問!用一方小小的石碑,鐫刻上「泰山石敢當」五個大字,立在居家的正門旁或鑲嵌在臨街的後牆上,用以鎮壓不祥、驅除邪魔的這種民俗很多地方都有。那麼為什麼要立這樣一塊石碑呢?「泰山石敢當」,這五個字又何以能夠鎮妖除邪呢?
  • 《石敢當》今收官 石敢當張子健何去何從引猜想
    該劇主要講述以玉帝為首的天庭遭到魔頭奎剛襲擊,玉帝等一眾天神盡遭毒手,泰山英雄化身石敢當歷盡千難萬險與魔界殊死抗爭,最終成功拯救三界。隨著劇情的推進,該劇已進入高潮階段,今晚收官劇情更是高潮迭起,懸念不斷。石敢當英勇救三界  喬靈兒狠心斬虐戀《石敢當之雄峙天東》將迎來大結局,今晚劇情將高潮迭起,矛盾衝突進一步升級。
  • 什麼是石敢當?石敢當有什麼作用?
    石敢當是一種可以闢邪,化解煞氣的物品,有很好的風水功效。但是需要擺放得當,才能夠發揮其作用。否則只能是一個擺設。這個時候,就可以把石敢當放在房屋裡朝向牆壁或者門窗的地方,阻擋外界帶來的煞氣。調整健康運如果自己或者家人身體比較差,特別是有慢性病,就是因為周圍煞氣和邪氣的影響。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石敢當的化煞效果,轉變運勢,提升健康運。
  • 文創裡的泉州古城印記
    □商報記者 蘇田田 文/圖 泉州是大家永遠無法割捨的記憶與情感,每位創客心中都有一份「泉州情」。當產品和文化元素碰撞出新火花,越來越多的泉州古城元素創意被融入工業文創設計中。 盡顯古城魅力 日前,在首屆「海絲杯」海峽兩岸(泉州)工業設計頒獎活動上,記者看到,在「非遺+文化創意」組作品成果展示區裡,洛陽橋、鐘樓、老君巖、石敢當、滴水神獸、紅磚厝……這些泉州古城元素被創意地融入工業文創設計產品中,從古厝形制的茶具到滴水獸樣貌的廚房瀝水器,再到立足健康生活的自動手扶梯消毒裝置等眾多基於生活的設計新品有望落地,服務市民生活。
  • 鎮宅一方 石敢當
    早在20世紀40年代,有學者在四川汶川縣考察時,就發現一些人家門口豎立著石碑,刻「泰山石敢當」五字,上端雕一獸頭,作大口吐舌狀,名叫「吞口」——少數民族的一種門神。於是聯繫到當地對狗的崇拜,推斷石敢當石碑是羌族狗圖騰的象徵。實際上,這類吞口在西南侗族、羌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地區十分普遍,或是將石敢當與吞口結合在一起,在門上釘上木製虎頭,口中銜劍,舌頭上書「泰山石敢當」幾字。
  • 泰山石敢當放哪裡最好?石敢當為何能化煞?
    相信很多在農村的朋友,都看過牆外砌著泰山石敢當的小牌匾,有的朋友在自家屋外也安置了一個用來闢邪。那您知道為什麼泰山石敢當有這麼大的威力嗎?其實擺放了泰山石敢當,不僅能夠闢邪,它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化煞。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如何正確擺放泰山石敢當?
  • 《石敢當之雄峙天東》收視火爆 石敢當文化受追捧
    《石敢當》 天神降臨泰山引熱議 石敢當文化受追捧  《石敢當之雄峙天東》根據「泰山石敢當」的神話傳說改編,石敢當有著「吉祥如意、富貴安康」的美好寓意,儘管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檔期開播,面臨著各種春節晚會、綜藝節目的衝擊,《石敢當》的收視率始終名列前茅,最近一周更是高居收視率排行榜前兩名。
  • 泰山石敢當的傳說
    在壽光甚至山東許多村頭巷口、屋山牆壁寫有「泰山石敢當」,或「泰山石」等字樣,關於「泰山石敢當」的傳說在壽光一帶廣泛流傳。
  • "石敢當"信仰民俗初探
    前後記載了同一段史實,但後者已將五代勇士石敢寫為"石敢當",並把他與石敢當靈石融為一體,從而完成了鎮石"石敢當"的人格化。    3."石敢當"信仰與泰山崇拜的合流    "石敢當"習俗至晚於清代與泰山崇拜合流。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卷十記述:"國朝王漁洋山人《且介亭雜錄》雲,齊魯之俗,多於村落街口立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字,雲能暮夜至人家醫病。
  • 泰山石敢當的兩個傳說
    泰山石敢當的第一個傳說講的是,泰山腳下的村子裡住著一個年輕人,姓石,名敢當。他非常的勇敢,而且同情貧苦的窮人,老百姓被欺侮了或者遇見邪事,就請石敢當前來處理,因此在泰山附近一帶名聲很大。人們打聽到泰山的石敢當,能驅妖降魔 ,於是,村裡就派了幾個人,去把石敢當請到了家鄉。石敢當又用老辦法,把妖怪趕走了……。這妖風又逃了。後來黑龍江一帶,也有些姑娘得了同樣的邪病,人們又把石敢當,請到了東北治療,就這樣,石敢當南北東西的奔波治病,日復一日……
  • 「石敢當」到底是何方神聖?
    走在鄉間村舍或古老的街巷,有時會不經意看到地面或牆壁上刻有「石敢當」字樣。見得多了,不禁好奇:「石敢當」代表什麼?它又為何會被鐫刻於此?「石敢當」亦有「泰山石敢當」「石將軍」「石大夫」等變體稱謂,在中國舊時建築中較為常見。有關它的傳說紛繁,其中主要有兩種說法最為可信:一是認為「石敢當」是人名,且有其歷史原型;另一種則認為「石敢當」是先輩們靈石崇拜的遺存。
  • 到底什麼是「泰山石敢當」
    恰在此時,奉命趕來助戰的泰山石神厲聲喝道:「泰山石——敢當!」在泰山石神的協助下,軒轅刺殺了蚩尤,取得了勝利。諸侯們擁戴軒轅為天子,是為黃帝。因有此一說,後世遂奉泰山石為神石,能夠禁壓不祥。漢武帝時,曾派人從泰山上選了四塊大石頭,拉到都城長安,分別置於皇宮未央宮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用以鎮妖除邪。到唐宋時,此風俗已很盛行。
  • 石敢當,泰山石敢當,以前農村老房子刻有這些字是啥意思?
    常會在某建築的角落上,看到一塊刻有石敢當三個字,或者是泰山石敢當五個字的石碑。不過2000年後這種現象就少了。那麼為何以前的農村人,會在自己家房子的建築結構裡,放上石敢當這樣的石碑呢?現在沒有人這樣做了,原因又是什麼?石敢當又代表著什麼意寓呢?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 人文沂水:是泰山石*敢當還是泰山*石敢當,大暖峪村似乎有答案
    「泰山石敢當」是個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一個主流主題就是一個在泰山叫「石敢當」的青年男子如何不懼妖魔鬼怪、兇惡勢力的故事。因其英勇被風水學上借用來,做成「泰山石敢當」,為家園擋衝破煞。「泰山石敢當」的形制基本上是一塊長方形的石板所雕刻而成,有用花崗巖的、有用石灰巖的,一般都是隸屬鑿出「泰山石敢當」這幾個字。鑲嵌的位置基本上都是在路、牆角等所衝的牆上。泰山五嶽獨尊,歷來為封建帝王所膜拜,傳說上面住了佛道神仙等各路大咖。
  • 放慢腳步 探尋古城老巷子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黃東陽 文/圖 在泉州古城的老巷中,流傳著數不清的傳說故事,矗立著許多彰顯特色的傳統建築,蘊含著綿延不絕的文化傳承,猶如一個等待挖掘的巨大寶藏。8月30日下午,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部分學生記者,在泉州古城講解員陳曉紅的帶領下走進花巷、古榕巷、壕溝墘等老巷,沉浸於古城的魅力之中。
  • 老街石敢當,金門「風獅爺」
    石碼,是月港的精華。老街,總有那麼蜿蜒狹長的小巷,曲曲折折。在青石板鋪成的街道的拐角處、宅院或街衢巷口、丁字路口、路衝處為風位的牆上,見到鑲著一塊刻著「石敢當」三個字的石碑,或一尊憨態可掬的似獅似虎的石雕。—— 盧道強《老街石敢當》
  • 《石敢當》第11-20集
    取來白木後,朱家兄妹在山坳中燃氣烈火,石敢當則將毒蜂怪引到山坳處,看到飛來的群峰,朱家兄妹將白木投入烈火中。毒蜂群隨後衝來,群峰不及剎車紛紛衝入火中。而毒蜂怪也在和石敢當的戰鬥中被閃電劈死。  第十二集  泰山老奶奶知道石敢當殺死了毒蜂怪後,把隱形三葉草送給了石敢當。  待石敢當回來之時,已是第十日清晨。
  • 《石敢當》第21-30集
    石敢當在鎮妖石上刻下「雄峙天東」幾個字,玉帝親書「石敢當」三個大字,拍石敢當等人下凡告訴世人只要將這幾個字刻在任何一個石頭上既可闢邪。  石敢當、敖申、朱半斤三人回到人間。石敢當和朱半斤在皇宮接受皇上賞賜,敖申聽到說書人講趙黑虎夢斬洛河龍王的故事,回憶起了姑父,捲走了斬龍臺上的龍泉劍去河邊祭拜自己死去的姑父。石敢當立志要替敖申姑父洗清冤屈。